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我國交通運輸安全法律法規有哪些

我國交通運輸安全法律法規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1-12-31 08:56:16

『壹』 交通法規有哪些

2018年還將新增多條交通法規,其中這5條車少認為極其重要,希望司機朋友們謹記於心。

1.強制安裝電子車牌

2018年起,私家車將全面實行電子車牌。電子車牌又叫「汽車電子標識」,僅有銀行卡大小,內置電子晶元,存儲有關於車輛的一切信息。交管部門能通過儀器識別電子晶元信息,對車輛進行有效管控。這是強制性安裝設備,如果出現車牌安裝不合理或者私自拆裝的話,將面臨500元罰款。

2.疲勞駕駛扣12分

原來交規規定,駕駛中大型客車和危險品車輛,未按規定休息將扣12分。駕駛小型汽車未按規定休息,扣6分。在2018年新交規中規定,不管什麼車輛,如果有連續4個小時以上沒有停車休息,或者休息時間少於20分鍾,一旦被系統監測到你有疲勞駕駛行為,將直接扣12分,情節嚴重者還可能吊銷駕照。

3.高速匝道未用燈光罰款

其實我國交規早已對高速匝道燈光使用進行了規定,車輛進入或駛離高速公路時必須提前打燈。只是很多地方還沒有普及,高速公路上抓的也不緊,有些車主就忽視了。但從2018年開始,交通部門會強制執行,如果沒有按規定使用燈光,將被處以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

4.駕駛執照自動降級

2018年起,A1、A2、A3、B1、B2這5種駕照都將被列入降級范圍內。如果出現以下三種情況之一,駕照將自動降級:

1.發生重大交通事故,出現人員傷亡且是主要責任;

2.一個記分周期內,因為違章被扣完12分;

3.連續3個記分周期,都沒有參加審驗。除以上三種情況外,還有一種特殊情況,就是司機年滿60周歲,車管所將會自動將其降為C1級駕照。5.小型私家車6年免檢

2018年開始,小型私家車將實行6年免檢政策,並且可以異地跨省年檢,取消辦理委託檢驗手續。

『貳』 道路交通安全:有哪些這方面的法律、法規和規章

1、定義
交通安全是指在交通活動過程中,能將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控制在可接受水平的狀態。交通安全意味著人或物遭受損失的可能性是可以接受的;若這種可能性超過了可接受的水平,即為不安全。道路交通系統作為動態的開放系統,其安全既受系統內部因素的制約,又受系統外部環境的干擾,並與人、車輛及道路環境等因素密切相關。系統內任何因素的不可靠、不平衡、不穩定,都可能導致沖突與矛盾,產生不安全因素或不安全狀態。
2、交通安全的特點
①交通安全是在一定危險條件下的狀態,並非絕對沒有交通事故的發生。
②交通安全不是瞬間的結果,而是對交通系統在某一時期、某一階段過程或狀態的描述。
③交通安全是相對的,絕對的交通安全是不存在的。
④對於不同的時期和地域,可接受的損失水平是不同的,因而衡量交通系統是否安全的標准也不同。
3、交通安全與交通事故的關系
①交通安全與交通事故是對立的,但事故並不是不安全的全部內容,而是在安全與不安全的矛盾斗爭過程中某些瞬間突變結果的外在表現。
②交通系統處於安全狀態,並不一定不發生事故;交通系統處於不安全狀態,也未必完全是由事故引起的。
4、交通安全的組成要素
交通安全是一門「5E」科學。所謂「5E」是指:法規、工程、教育、環境及能源。
⑴法規
在我國,「法規」是指維護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的交通規則、交通違章罰則及其他有關交通安全的法律等。交通法規是交通安全的核心,貴交通安全起保障作用。交通法規必須具備三大條件:一是科學性;二是嚴肅性;三是適應性。
⑵工程
「工程」是指交通工程,它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研究和處理車輛在接到和公路上的運動,研究其運動規律;二是研究和處理為使車輛達到目的地的方法、手段和設施,包括道路設計、交通管理和信號控制等;三是研究和處理為使車輛安全運行而需要維持車輛與固定物之間的緩沖空間。
⑶教育
「教育」是指安全教育,包括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兩種。學校教育是對在校學生進行交通法規、交通安全和交通知識的教育;社會教育是通過報刊、廣播、電視及廣告等方式,廣泛宣傳交通安全的意義和交通法規,同時對駕駛員定期進行專業技術知識、守法思想、職業道德及交通安全等方面的教育。
⑷環境
「環境」是指環境保護。在發達國家,80%以上的雜訊污染及廢氣污染是由汽車運行造成的,因此,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是道路交通環境保護的重要措施。
⑸能源
「能源」是指燃料消耗。汽油、柴油的大量使用,造成不可再生資源的大量消耗,給人類發展帶來影響。交通事故與能源消耗的關系一直是發達國家研究的熱點。
交通工程是交通安全的基礎科學,一切交通法規必須以交通工程為科學依據,一切交通安全對策和設施必須以交通工程為理論基礎,交通安全教育必須以交通工程為指導,環境保護和降低能耗必須以交通工程為分析依據。這就是交通安全法規、工程、教育、環境和能源之間的關系。

『叄』 交通法律法規大全

交通法規新規定(2020年最新全文)

2016年4月1日公安部公布了最新修訂的《機動版車駕駛證申領和權使用規定》,新交通規則嚴格了對駕駛員的管理。最新交通法規扣分細則也更為嚴格,闖紅燈交通違法記分將由3分提高到6分,不掛號牌或遮擋號牌的一次就將扣光12分。

華律網

交通違法的處理:

《公安部關於修改<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的決定》已經公安部部長辦公會議通過,自2016年4月1日起施行。其中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記分分值規定如下(附件四):

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記分分值

一、機動車駕駛人有下列違法行為之一,一次記12分:

(一)駕駛與准駕車型不符的機動車的;

(二)飲酒後駕駛機動車的;

(三)駕駛營運客車(不包括公共汽車)、校車載人超過核定人數20%以上的;

(四)造成交通事故後逃逸,尚不構成犯罪的;

(五)上道路行駛的機動車未懸掛機動車號牌的,或者故意遮擋、污損、不按規定安裝機動車號牌的;

(六)使用偽造、變造的機動車號牌、行駛證、駕駛證、校車標牌或者使用其他機動車號牌、行駛證的;

(七)駕駛機動車在高速公路上倒車、逆行、穿越中央分隔帶掉頭的;

(八)駕駛營運客車在高速公路車道內停車的;

『肆』 我國交通運輸法律法規體系有何發展趨勢

政策意見匯總

為了讓中國交通運輸行業走上更為規范、快速、高質量的發展道路,2020年國家發布了一系列交通運輸相關的政策意見,主要聚焦在公路、水路等交通管理體制改革、高質量轉型升級發展建議、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為行業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政策氛圍。



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根據行業政策導向,「交通強國」建設任務將是近幾年國內交通運輸行業發展核心,重點圍繞基礎設施布局完善、立體互聯;交通裝備先進適用、完備可控;運輸服務便捷舒適、經濟高效;科技創新富有活力、智慧引領;安全保障完善可靠、反應快速;綠色發展節約集約、低碳環保;開放合作面向全球、互利共贏等方面深化落實,推動交通發展從追求速度和規模向更加註重質量和效益轉變,由各種交通方式相對獨立發展向綜合交通發展轉變,由依靠傳統的要素驅動向更加註重創新驅動轉變。

以上數據及分析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物流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更多物流行業相關規劃、項目及數據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物流產業研究院

『伍』 關於道路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規有幾部

關於道路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規有一部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為了維護道路交通秩序,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保護人身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財產安全及其他合法權益,提高通行效率,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車輛駕駛人、行人、乘車人以及與道路交通活動有關的單位和個人,都應當遵守本法。

(5)我國交通運輸安全法律法規有哪些擴展閱讀:

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應當遵循依法管理、方便群眾的原則,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暢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與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相適應。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適應道路交通發展的需要,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政策,制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規劃,並組織實施。

國務院公安部門負責全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陸』 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體系組成

道路交通安全法律體系的層級結構
道路交通安全法律的層級結構,是指組成道路交通安全法律體系的各成文法律、法規、規章等規范性文件的法律效力層次、等級,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我國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規章等法律規范,由於它們制定的國家機關不同,形成了一個具有不同法律地位和效力的,自上而下的、統一的多層次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體系。
1、國際條約和協定
我國是一個改革開放的國家,是實行市場經濟的國家,尤其是我國加入WTO以後,我國簽署了一些國際條約,涉及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的主要有汽車准入制度,道路交通行政管理透明原則、道路交通法律制度公開原則、駕駛證核發對等制度、道路交通處罰聽證制度等。在法律效力上,我國簽署並承認的國際條約高於國內法。
2、法律
法律的地位及效力僅次於憲法,是我國法律形式體系中的「二級大法」。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權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即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制定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體系的主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就是於2003年10月28日由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並由國家主席簽署命令頒布的。它的頒布提升了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律的層次,由原來的「行政法規」上升為國家「法律」,因此,我國法律部門中又添加了一個新分支,即道路交通安全法律。
在這里我們有必要簡單說一下「交通規則」、「交通法規」、「交通安全法(律)」三個名詞的區別及其歷史演變。
(1)交通規則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以前,我國的道路交通法律文件基本上是由主管道路交通的公安部和交通部發布的,名稱上均為<<×××交通規則>>或<<×××管理暫行辦法>>,當時的法制意識不強,人們更多的把交通規則當成一種技術性規范,而不是把它當成必須遵守的法律規則。所以人們均稱為「交通規則」。從法學角度上講,國務院所屬部委制定發布的命令、指示和規章一般被稱為「部門規章」,亦屬於行政法的范疇,但效力低於憲法、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國務院發布的行政法規。
(2)交通法規
隨著依法治國和法制意識的深入,改革開放需要完善的市場經濟法律體系,還有我國在七五、八五、九五期間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法規。在道路交通方面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車輛的增多、交通管理體制的變化、交通參與者的出行需求、事故的不斷上升和我國的法制建設均要求交通規則由「部門行政規章」上升為國務院發布的「行政法規」,即「交通法規」,為交通安全工作提供行政法規依據,也為道路交通活動提供更系統、更健全的交通法制。1988年3月9日國務院發布並於同年8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可以說是「交通規則」演變成「交通法規」的一個標志。
(3)交通安全法(律)
進入二十一世紀和我國加入WTO以後,我國在交通方面有了很大變化,機動車保有量以平均每年15%的速度增長,且增長勢頭強勁。到2003年的機動車保有量達到9600多萬輛,而且在交通安全方面存在許多嚴重問題,交通事故、交通堵塞、交通違章日益嚴重,2003年全國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共受理一般以上道路交通事故667507起,其中公路交通事故和混合交通事故的數量最多。全國道路交通事故共造成104372人死亡、494174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33.7億元。居世界各國之首;
發生交通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交通安全法律體系方面凸現法律層次低、內容上與我國的民法等法律體系不銜接,例如交通事故精神損失費,交通法規中沒有規定;許多方面與加入世貿後的國際通行規則也有一些不符之處;在執法方面:部分交警亂執法、濫執法現象時有發生,需要在法律上給予規范。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應運而生,它是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律上的一次質的飛躍。從原來從屬於公安行政法規中脫穎而出,由原來的「交通行政法規」升格為「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成為我國法律體系中一個獨立的部門法律。
3、行政法規
行政法規是指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即國務院制定和頒布的有關國家行政管理活動的各項規范性文件。行政法規的地位低於憲法和法律,高於地方性法規。行政法規的名稱有實施辦法、條例、規定、規則等。例如:國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辦法》,在道路交通安全法律體系中其地位僅次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是又一重要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文件。
4、地方性法規
地方性法規,是指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法定許可權內所制定、發布並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備案的規范性文件。地方性法規的效力低於憲法、法律、行政法規並僅在管轄區內有效。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大常委會,可以擬定本市所需要的地方性法規草案,提請省、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並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備案。另外,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法律和行政法規制定地方性規章(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第35條)。地方性法規的名稱有條例、規定、規則、辦法、實施細則等。
5、行政規章
行政規章是指作為全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主管部門一公安部制定和發布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規章,以及公安部與有關部委聯合制定和發布的有關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方面的規章。其效力低於法律、行政法規。例如《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理程序規定》、《機動車登記規定》等。
6、技術標准
分為國家標准和部頒標准,它們也是交通安全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的《道路交通標志與標線》(GB5768—1999)、《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GB7258—2004)以及公安部頒布的《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圖繪制》(GA49--93)等。
7、法律解釋
法律解釋是法律在具體的適用過程中,有關部門為進一步明確界限或進一步補充,以及就如何具體運用法律所作的解釋。根據全國人大五屆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的《關於加強法律解釋工作的決定》,正式有效的法律解釋包括立法解釋、司法解釋、行政解釋和地方解釋。
立法解釋,是指國家立法機關在頒布法律文件時,頒布機關對法律所作的說明和對條文的解釋。例如,交通安全法對「道路」、「非機動車」等名詞涵義的解釋。
司法解釋,是指國家司法機關(主要指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在適用法律過程中,對如何適用法律所作的解釋。
行政解釋,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對本部門所制定的行政規章如何適用所作的解釋。
地方解釋,是指地方立法機關對本機關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如何適用所作的解釋。
不斷完善我國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體系。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律體系已基本形成,處於主體地位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根據以上兩個法律文件的授權,公安部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正在制定適合本地區的相關配套法規。現在已經頒布並實施的有北京市、廣東、上海、河北、石家莊市等省、市。例如:北京市公安局2004年第八號發布的《關於快速處理交通事故的通告》、河北省公安廳2004年5月1日發布的《處罰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執法暫行規范》、石家莊市政府發布的《石家莊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辦法》等法規。公安部亦發布了一批與道路交通安全法配套實施的交通安全規章。
從內容上,我國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還有一些不足之處,主要體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末規定或授權其它部門規定的內容。例如:交通事故基金的建立、保險車輛事故賠償規定、自行協商事故處理程序等規定。
從法律層次上,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律也有須完善之處。例如,有的省市的地方性交通安全法規、規章還未出台,或還有一些舊的內容上與交通安全法有抵觸的交通法規還有待清理,或修改,或宣布失效。以使我國交通安全法律層次分明、內容協調一致。
我國已加入WTO,但至今我國還未加入國際道路交通公約和國際駕駛公約。我國一些出國人員到國外,不能享受這兩個國際交通公約所規定的一些便利。所以,我們在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建設上應該加強對外交往,早日與國際接軌,建立健全我國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體系,為國家現代化建設服務。

『柒』 求交通事故涉及到的法律法規!

1、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是處理道路交通事故中核心的法律依據。全文共124個條,施行於2004年5月1日,主要對交通相關人及物:車輛、駕駛人等的道路通行條件等作出了明確規定;除此之外,還對事故責任認定、罰款標准、調解等事項均作了較詳盡的規定。

2、發生交通事故後,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的相關規定,判斷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的行為是否存在錯誤,有無遵守交通法規。是相關部門通過判斷交通事故的成因,進而劃分各方交通事故當事人事故責任的主要法律依據。

3、《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主要涉及的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方面的內容。針對交通事故處理的管轄權、處罰等等作了較詳盡規定。

4、當交通肇事者的行為不構成犯罪時,依據《治安處罰法》、《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的相關規定對交通事故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是行政部門對事故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的重要法律依據。

5、若行政部門組織調解,則《民法通則》、《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是事故當事人關於民事賠償問題的法律依據。

6、對於構成犯罪的肇事者,依據《交通事故處理程度規定》第30條、《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刑法》等相關法律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廣東國暉律師事務所-先打官司後收費,沒有拿到賠償款不收任何費用!0元為你打官司。如有任何疑問可撥打我們24小時免費咨詢電話400-6659-593

『捌』 我國現有的安全生產相關法律、法規、條列有哪些

這個真的很多,來大體可以按照以源下分類:

國家法律(如《安全生產法》、《消防法》等)

行政法規(如《工傷保險條例》等)

法規性文件(如國發〔2010〕23號《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部門規章(如安全監管總局第1號令《勞動防護用品監督管理規定》)

地方性法規(如《江蘇省安全生產條例》)

拓展資料:

安全生產是國家的一-項長期基本國策,是保護勞動者的安全、健康和國家財產,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基本保證,也是保證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進一步實行改革開放的基本條件。因此,做好安全生產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安全生產

『玖』 交通法律法規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

中國交通咨詢網[www.zgjtzx.com]
(一)營運載客汽車5年以內每年檢驗1次;超過5年的,每6個月檢驗1次;
(二)載貨汽車和大型、中型非營運載客汽車10年以內每年檢驗1次;超過10年的,每6個月檢驗1次;
(三)小型、微型非營運載客汽車6年以內每2年檢驗1次;超過6年的,每年檢驗1次;超過15年的,每6個月檢驗1次;
(四)摩托車4年以內每2年檢驗1次;超過4年的,每年檢驗1次;
(五)拖拉機和其他機動車每年檢驗1次。 機動車在道路上臨時停車,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在設有禁停標志、標線的路段,在機動車道與非機動車道、人行道之間設有隔離設施的路段以及人行橫道、施工地段,不得停車;
(二)交叉路口、鐵路道口、急彎路、寬度不足4米的窄路、橋梁、陡坡、隧道以及距離上述地點50米以內的路段,不得停車;
(三)公共汽車站、急救站、加油站、消防栓或者消防隊(站)門前以及距離上述地點30米以內的路段,除使用上述設施的以外,不得停車;
(四)車輛停穩前不得開車門和上下人員,開關車門不得妨礙其他車輛和行人通行;
(五)路邊停車應當緊靠道路右側,機動車駕駛人不得離車,上下人員或者裝卸物品後,立即駛離;
(六)城市公共汽車不得在站點以外的路段停車上下乘客。
第六十四條 機動車行經漫水路或者漫水橋時,應當停車察明水情,確認安全後,低速通過。
非機動車通過有交通信號燈控制的交叉路口,應當按照下列規定通行:
(一)轉彎的非機動車讓直行的車輛、行人優先通行;
(二)遇有前方路口交通阻塞時,不得進入路口;
(三)向左轉彎時,靠路口中心點的右側轉彎;
(四)遇有停止信號時,應當依次停在路口停止線以外。沒有停止線的,停在路口以外;
(五)向右轉彎遇有同方向前車正在等候放行信號時,在本車道內能夠轉彎的,可以通行;不能轉彎的,依次等候。

『拾』 交通的法規法則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
中國交通咨詢網[www.zgjtzx.com]
(一)營運載客汽車5年以內每年檢驗1次;超過5年的,每6個月檢驗1次;
(二)載貨汽車和大型、中型非營運載客汽車10年以內每年檢驗1次;超過10年的,每6個月檢驗1次;
(三)小型、微型非營運載客汽車6年以內每2年檢驗1次;超過6年的,每年檢驗1次;超過15年的,每6個月檢驗1次;
(四)摩托車4年以內每2年檢驗1次;超過4年的,每年檢驗1次;
(五)拖拉機和其他機動車每年檢驗1次。
機動車在道路上臨時停車,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在設有禁停標志、標線的路段,在機動車道與非機動車道、人行道之間設有隔離設施的路段以及人行橫道、施工地段,不得停車;
(二)交叉路口、鐵路道口、急彎路、寬度不足4米的窄路、橋梁、陡坡、隧道以及距離上述地點50米以內的路段,不得停車;
(三)公共汽車站、急救站、加油站、消防栓或者消防隊(站)門前以及距離上述地點30米以內的路段,除使用上述設施的以外,不得停車;
(四)車輛停穩前不得開車門和上下人員,開關車門不得妨礙其他車輛和行人通行;
(五)路邊停車應當緊靠道路右側,機動車駕駛人不得離車,上下人員或者裝卸物品後,立即駛離;
(六)城市公共汽車不得在站點以外的路段停車上下乘客。
第六十四條
機動車行經漫水路或者漫水橋時,應當停車察明水情,確認安全後,低速通過。
非機動車通過有交通信號燈控制的交叉路口,應當按照下列規定通行:
(一)轉彎的非機動車讓直行的車輛、行人優先通行;
(二)遇有前方路口交通阻塞時,不得進入路口;
(三)向左轉彎時,靠路口中心點的右側轉彎;
(四)遇有停止信號時,應當依次停在路口停止線以外。沒有停止線的,停在路口以外;
(五)向右轉彎遇有同方向前車正在等候放行信號時,在本車道內能夠轉彎的,可以通行;不能轉彎的,依次等候。

熱點內容
法學專業情書 發布:2025-07-12 20:26:09 瀏覽:253
勞動法法條解釋 發布:2025-07-12 20:16:01 瀏覽:429
出納刑事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2 20:15:04 瀏覽:840
經濟法中高級管理人員指哪些 發布:2025-07-12 19:59:51 瀏覽:828
2016年民商法排名 發布:2025-07-12 19:59:01 瀏覽:228
道德與法治題目 發布:2025-07-12 19:48:11 瀏覽:317
龍崗有什麼廠按勞動法不上夜班的 發布:2025-07-12 19:46:29 瀏覽:458
百萬網名民法 發布:2025-07-12 19:45:41 瀏覽:191
宜昌知名律師 發布:2025-07-12 19:40:29 瀏覽:543
定遠律師咨詢 發布:2025-07-12 19:40:28 瀏覽: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