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條例英荷
『壹』 結合材料一與所學知識,分析《航海條例》的頒布為什麼引發英荷戰爭
原因:①荷蘭航海業和國際貿易發達(荷蘭擁有世界殖民貿易的霸主地位);②《航海條例》打擊荷蘭海上貿易活動。
『貳』 英國發布《航海條例》的根本目的是
根本C維護資產階級利益
直接A打擊荷蘭的海上貿易活動
航海條例(Navigation Acts),英國歷史上關於航海貿易的一系列立法。最初的目的是為了鼓勵發展英國的航海事業和海外貿易。1381年理查二世頒布英國最早的航海條例,1485年和1540年又陸續訂立。1651年,英吉利共和國政府針對當時英國海上貿易的主要競爭對手荷蘭頒布的航海條例規定,凡從歐洲運往英國的貨物,必須由英國船隻或商品生產國的船隻運送;凡從亞洲、非洲、美洲運往英國或愛爾蘭以及英國各殖民地的貨物,必須由英國船隻或英屬殖民地的船隻運送。英國各港口的漁業進出口貨物以及英國國境沿海貿易的貨物,完全由英國船隻運送。這些規定排擠了荷蘭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危及荷蘭的海上利益,導致1652年的第一次英荷戰爭。荷蘭戰敗,被迫承認這一條例。1661年頒布的航海條例重申1651年航海條例的主要內容,規定某些產品只能運送到英國和愛爾蘭或英國其他殖民地。1665年爆發第二次英荷戰爭,英國戰敗,航海條例稍有放寬。1651年以後頒布的航海條例是為了壟斷英國和殖民地的貿易,維持英國殖民地對英國的依賴,限制殖民地的經濟發展。1672年和1692年英國政府又先後頒布航海條例。隨著英國工業革命的完成,英國開始實行自由貿易政策。到1849年廢除大部分航海條例。1854年,外國的商船被准許從事英國沿海的貿易。至此,航海條例所規定的限制完全取消。
『叄』 航海條例導致了英荷戰爭爆發
B 解析: 略
『肆』 分析航海條例的頒布為什麼引發英荷戰爭歷史材料
【答案】C【答案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殖民擴張與世界市場的拓展相關知識。17 世紀荷蘭有海上霸主之 稱,該條例的出台的目的是打擊荷蘭的海上貿易,遭到了荷蘭的發對,引發了英荷兩國的戰爭。故選C。AB項不能體現出與荷蘭的關系;D項尋找投資場所是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以後。考點:英荷戰爭點評:英國大革命時期,隨著自身的實力的增長,頒布了《航海條例》,打擊荷蘭的海上貿易。荷蘭在十七世紀是被稱為海上馬車夫,是當時的霸主,通過三次的英荷戰爭,荷蘭一蹶不振,英國發展起來。
『伍』 英國頒布<航海條例>對英國產生怎樣的影響
英國經來濟開始崛起。自
英國頒布《航海條例》,規定商品由本國船舶運輸,嚴禁走私和管制價格等。政府逐漸取消地方關稅,統一國內市場,維護經濟秩序,規范交易行為,包括生產質量標准和規定工資水平,保障廉價勞力供應。
政府批准許多特許貿易公司,商人則利用王權進行壟斷貿易。簡言之,重商主義形成了保護本國產業的關稅政策,斂聚金銀和積累資本的金融政策,鼓勵生產的工商業政策,限制進口和鼓勵出口的外貿政策,低工資低消費的勞工民生政策的政策體系。
這對原始資本積累和建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有促進作用,帶來了「好日子」:英國經濟開始崛起。
(5)航海條例英荷擴展閱讀:
英國航海條例里邊有幾條,全是反自由貿易的:
1、只有英國和殖民地的船可以運送英國貨。
2、貨物從殖民地出來,比如從北美殖民地運出糖,你不能夠運到其他地方去,只能運到英國或者其他的殖民地。
2、它國製造的產品,必須經過英國本土,而不能直接運到英國的殖民地。
沒有強大的民族國家保護,任何地區的財富終將流逝。同時做到在政治上民主和經濟上繁榮的國家在世界上只能有一個。這就是19世紀的英國
『陸』 航海條例的頒布為什麼引發英荷戰爭
英國於16世紀晚期,挫敗了西班牙海上霸權,打破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壟斷局面。英國脫穎而出,逐漸發展為後起的卻又是強大的殖民主義國家。它在同荷蘭殖民強國的斗爭不僅不可避免,然而,此時荷蘭到處排擠英國商人。在俄國和波羅的海各國,在北美殖民地和東亞各國,在地中海和西非沿岸地區,荷蘭人倚仗資本雄厚,基本土壟斷了各國的貿易。1649年,又與丹麥簽訂條約,獲得貨船免稅通過松德海峽的權利,從而掌握這一地區的貿易優勢。最令英國人不能容忍的是,荷蘭竟然在英國水域肆意捕撈魚蝦等水產品,甚至把這些水產品拿到英國市場上高價出售,牟取厚利。這些情況早已激起英國資產階級的憤怒。1651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新的《航海條例》,規定一切輸入英國的貨物,必須由英國船隻載運,或由實際產地的船隻運到英國,這就是說不許其他有航運能力的國家插手。荷蘭一向以商船多、體積大、效率高、組織完善而成為貿易中介國家、全世界商品集散的中心。英國的新航海條例顯然是對付荷蘭的,打擊它在英國對其他國家貿易中的中介作用。荷蘭與英國之間的斗爭空前激化起來,荷蘭反對英國的航海條例,英國拒絕廢除航海條例,這就導致了英荷海上大戰。
『柒』 名詞解釋 航海條例
航海條例(Navigation Acts),英國歷史上關於航海貿易的一系列立法。最初的目的是為了鼓勵發展英國的航海事業和海外貿易。1381年理查二世頒布英國最早的航海條例,1485年和1540年又陸續訂立。1651年,英吉利共和國政府針對當時英國海上貿易的主要競爭對手荷蘭頒布的航海條例規定,凡從歐洲運往英國的貨物,必須由英國船隻或商品生產國的船隻運送;凡從亞洲、非洲、美洲運往英國或愛爾蘭以及英國各殖民地的貨物,必須由英國船隻或英屬殖民地的船隻運送。英國各港口的漁業進出口貨物以及英國國境沿海貿易的貨物,完全由英國船隻運送。這些規定排擠了荷蘭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危及荷蘭的海上利益,導致1652年的第一次英荷戰爭。荷蘭戰敗,被迫承認這一條例。1661年頒布的航海條例重申1651年航海條例的主要內容,規定某些產品只能運送到英國和愛爾蘭或英國其他殖民地。1665年爆發第二次英荷戰爭,英國戰敗,航海條例稍有放寬。1651年以後頒布的航海條例是為了壟斷英國和殖民地的貿易,維持英國殖民地對英國的依賴,限制殖民地的經濟發展。1672年和1692年英國政府又先後頒布航海條例。隨著英國工業革命的完成,英國開始實行自由貿易政策。到1849年廢除大部分航海條例。1854年,外國的商船被准許從事英國沿海的貿易。至此,航海條例所規定的限制完全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