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條例吃空餉如何處理
A. 公務員做生意吃空餉政府應該怎麼處理
尚未構成犯罪的,或者雖然構成犯罪但是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給予行政處分;違紀行為情節輕微,經過批評教育後改正的,也可以免予行政處分。
根據《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
第三十一條 國家公務員必須嚴格遵守紀律,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散布有損政府聲譽的言論,組織或者參加非法組織,組織或者參加旨在反對政府的集會、遊行、示威等活動,組織或者參加罷工;
(二)玩忽職守,貽誤工作;
(三)對抗上級決議和命令;
(四)壓制批評,打擊報復;
(五)弄虛作假,欺騙領導和群眾;
(六)貪污、盜竊、行賄、受賄或者利用職權為自己和他人謀取私利;
(七)揮霍公款,浪費國家資財;
(八)濫用職權,侵犯群眾利益,損害政府和人民群眾的關系;
(九)泄露國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十)在外事活動中有損國家榮譽和利益;
(十一)參與或者支持色情、吸毒、迷信、賭博等活動;
(十二)違反社會公德、造成不良影響;
(十三)經商、辦企業以及參與其他營利性的經營活動;
(十四)其他違反紀律的行為。
第三十二條 國家公務員有本條例第三十一條所列違紀行為,尚未構成犯罪的,或者雖然構成犯罪但是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給予行政處分;違紀行為情節輕微,經過批評教育後改正的,也可以免予行政處分。
(1)新條例吃空餉如何處理擴展閱讀:
根據《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
第十八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
(一)散布有損國家聲譽的言論,組織或者參加旨在反對國家的集會、遊行、示威等活動的
(二)組織或者參加非法組織,組織或者參加罷工的;
(三)違反國家的民族宗教政策,造成不良後果的
(四)以暴力、威脅、賄賂、欺騙等手段,破壞選舉的;
(五)在對外交往中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
(六)非法出境,或者違反規定滯留境外不歸的;
(七)未經批准獲取境外永久居留資格,或者取得外國國籍的;
(八)其他違反政治紀律的行為。
有前款第(六)項規定行為的,給予開除處分;有前款第(一)項、第(二)項或者第(三)項規定的行為,屬於不明真相被裹挾參加,經批評教育後確有悔改表現的,可以減輕或者免予處分。
第十九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警告、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
(一)負有領導責任的公務員違反議事規則,個人或者少數人決定重大事項,或者改變集體作出的重大決定的;
(二)拒絕執行上級依法作出的決定、命令的;
(三)拒不執行機關的交流決定的;
(四)拒不執行人民法院對行政案件的判決、裁定或者監察機關、審計機關、行政復議機關作出的決定的;
(五)違反規定應當迴避而不迴避,影響公正執行公務,造成不良後果的;
(六)離任、辭職或者被辭退時,拒不辦理公務交接手續或者拒不接受審計的;
(七)曠工或者因公外出、請假期滿無正當理由逾期不歸,造成不良影響的;
(八)其他違反組織紀律的行為。
第二十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記過、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
(一)不依法履行職責,致使可以避免的爆炸、火災、傳染病傳播流行、嚴重環境污染、嚴重人員傷亡等重大事故或者群體性事件發生的;
(二)發生重大事故、災害、事件或者重大刑事案件、治安案件,不按規定報告、處理的;
(三)對救災、搶險、防汛、防疫、優撫、扶貧、移民、救濟、社會保險、征地補償等專項款物疏於管理,致使款物被貪污、挪用,或者毀損、滅失的;
(四)其他玩忽職守、貽誤工作的行為。
第二十一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警告或者記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記大過或者降級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職處分:
(一)在行政許可工作中違反法定許可權、條件和程序設定或者實施行政許可的;
(二)違法設定或者實施行政強制措施的;
(三)違法設定或者實施行政處罰的;
(四)違反法律、法規規定進行行政委託的;
(五)對需要政府、政府部門決定的招標投標、徵收徵用、城市房屋拆遷、拍賣等事項違反規定辦理的。
B. 公務員吃空餉怎麼處理法律依據
堅決清退,法律參照公務員管理法。
C. 對吃空餉的人依據什麼條例給予黨政紀處分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法》 望採納
D. 事業單位人員吃空餉處理規定
摘要 一經發現對存在吃空餉人員要從重處罰,開除公職。個人「吃空餉」的情況大致分為六種:在機關事業單位掛名並未實際到崗上班,領取工資、津貼補貼;因曠工或因公外出、請假期滿無正當理由逾期不歸等原因,按照規定應當與單位終止人事關系,但仍在原單位領取工資、津貼補貼
E. 事業單位吃空餉,紀檢部門會怎麼處理
事業單位吃空餉,紀檢部門會按照以下處理:
1、對該行為查證,查證屬實後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處罰,涉嫌觸犯刑法的,提起公訴承擔刑事責任。
2、紀檢辦案流程:受理舉報→初查後寫出初查報告→立案呈批報告(立案請示)→立案決定、發立案決定→成立調查組調查,寫出錯誤事實見面材料,與涉案人員見面簽字→調查組對涉案人員所提不同意見作出說明→調查組寫出調查報告→支部大會作出處分決定(給予政紀處分的,在單位行政會議作出行政處分意見→與涉案人員見面簽字。
3、對涉案人員所提不同意見作出說明和復議意見→提交黨委會議(行政會議)討論→向上級紀委請示→案件檢查審閱、正、裝訂→移送審理→審理室審核、審議寫出審理報告→縣紀委常委會或監察局辦公會議討論、副處級以上(含副處級)幹部的黨紀、政紀處分向縣委、縣人民政府請示→待縣委、縣政府批復後,縣紀委、縣監察局下發黨紀、政紀處分決定→處分決定送達本人和相關單位,處分執行情況回執→立卷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