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環保條例
⑴ 天津市供熱用熱條例的條例
《天津市供熱用熱條例》如下:
(2010年2月25日天津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自2010年6月1日起施行。根據2018年12月14日天津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關於修改《天津市植物保護條例》等三十二部地方性法規的決定修改。)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發展本市供熱事業,規范供熱用熱行為,維護用熱戶和供熱單位的合法權益,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從事供熱規劃、建設、經營、管理活動和用熱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本條例。
第三條 市供熱行政主管部門,對全市供熱用熱實行統一規劃和監督管理。
市供熱辦公室負責本市供熱用熱的指導、協調和具體管理工作,分配調配熱源熱量,依法監管供熱市場。
區、縣人民政府及其供熱辦公室按照供熱管理職責分工,負責本轄區內的供熱用熱管理工作。
發展改革、規劃和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工業和信息化、水務、財政、市場監管等行政管理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做好與供熱相關的管理工作。
第四條 新建房屋應當按照供熱專項規劃同時配套建設供熱設施。既有房屋無供熱設施的,應當按照供熱規劃和計劃實施補建。
第五條 本市鼓勵和扶持供熱科學技術研究,推廣先進供熱用熱節能環保技術,加強供熱信息化建設,推進供熱計量,提高供熱科學技術和管理水平。
第六條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主管部門鼓勵建設低能耗、低污染的供熱項目,嚴格控制新建高能耗、高污染的供熱項目,對在供熱節能減排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
第七條 供熱單位應當實行標准化管理,規范化服務,提高供熱質量和服務水平。
(1)天津市環保條例擴展閱讀:
根據《天津市供熱用熱條例》
第二章 規劃與建設
第八條 市供熱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市發展改革部門依據城市總體規劃組織編制供熱專項規劃,報市人民政府審批後實施。
編制供熱專項規劃,應當優先發展熱電聯產和利用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供熱。
第九條 新建、改建、擴建、補建專項供熱工程以及其他建設項目涉及供熱工程的,應當符合供熱專項規劃的要求。市和區、縣建設項目審批部門在進行項目審查時,應當書面徵求市供熱辦公室的意見。
第十條 規劃和自然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在審批建設項目用地時,應當保證熱源廠、換熱站、中繼泵站和管線的建設用地。
第十一條 市供熱辦公室根據供熱專項規劃,統籌安排熱源熱量分配和管網布局。
第十二條 建設單位在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前,應當向市供熱辦公室提出用熱申請,市供熱辦公室根據供熱專項規劃確定供熱方案,建設單位應當按照供熱方案進行建設。
市供熱辦公室可以委託區、縣供熱辦公室受理用熱申請,確定供熱方案。
第十三條 新建住宅的供熱設施應當符合國家現行住宅設計規范溫度要求,並按照分戶計量進行建設。既有住宅不符合國家現行住宅設計規范溫度要求的,應當逐步進行建築節能改造和供熱系統改造,並按照計劃逐步實行供熱計量收費;供熱單位和用熱戶應當予以配合。
第十四條 新建房屋供熱設施的建設,應當由具有相應資質的單位承擔,並符合國家和本市的相關技術標准和規范。
供熱設施建設使用的設備、管材和器具,應當符合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和本市地方標准。有關部門不得指定使用特定產品。
供熱設施竣工後,建設單位應當組織供熱單位按照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和規范進行驗收,並提供有關供熱工程檔案資料。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市供熱辦公室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對本市供熱工程中使用的產品和技術,定期制定推廣、限制、淘汰目錄並予以公布。
第十五條 供熱單位對供熱設施進行單戶分環改造時,應當將實施方案報所在地的區、縣供熱辦公室備案。
供熱設施單戶分環改造,應當嚴格執行施工規范。因實施單戶分環改造給用熱戶裝飾裝修造成損壞的,供熱單位應當予以修復。因違反施工規范給用熱戶造成損失的,施工單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供熱單位進行供熱設施改造時,用熱戶應當予以配合,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物業服務企業應當予以支持。
第十六條 新建房屋供熱配套和既有房屋供熱補建,應當按照有關規定交納供熱工程建設費。供熱工程建設費主要用於熱源廠、供熱管網、換熱站等供熱設施的建設。
供熱工程建設費的收取和管理辦法,按照市人民政府有關規定執行。
⑵ 天津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的介紹
《天津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經2003年5月21日天津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3次會議通過,根據2012年5月9日天津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32次會議通過的《天津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規的決定》第2次修正。《條例》分總則、城市容貌管理、夜景燈光和戶外廣告設置管理、環境衛生保潔管理、廢棄物管理、環境衛生設施管理、其他規定、附則8章59條,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98年2月25日天津市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40次會議通過的《天津市環境衛生管理條例》予以廢止。
⑶ 天津市環保局規定工地早幾點施工算擾民
晚10點到早6點,看施工類型,道橋找市政,渣土車運土找交管局,廣場舞找110
提醒樓主,不是所有噪音源都是環保管。
⑷ 我想問下天津市有關於煤改氣的暫行條例嗎
一、天津市煤改氣補貼政策
戶內取暖設施購置安裝
戶內取暖設施燃氣壁掛爐購置安裝,最高投入6200元/戶,每戶發放戶內取暖用暖氣片補貼1500元,由區財政負擔。為確保環保達標,燃氣壁掛爐氮氧化物排放應低於100毫克/千瓦·時。
日常運行費用
採暖期不再執行階梯氣價,按城鎮燃氣居民用氣價格執行,給予1元/立方米的氣價補貼,每戶最高補貼氣量1200立方米;採用LNG、CNG供氣的,依據國際市場當期價格,經成本監審,超出城鎮燃氣居民用氣價格部分據實給予供氣企業補貼;由市、區財政按4︰6比例負擔。不具備燃氣管網敷設條件、採用罐裝氣採暖的,補貼費用參照執行。補貼期限暫定3年。
通過拆遷、騰遷實現清潔取暖獎勵政策
在2017年10月底前拆遷或騰遷並不在使用散煤取暖的現有居民散煤用戶,給予「冬季租房及取暖補貼」10000元/戶,由區、鎮(街)財政按7:3比例負擔。拆遷、騰遷居民生活散煤用戶要與村居、鎮街簽訂三方協議。
煤改其他清潔能源
鼓勵利用地熱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和燃氣分布式能源取暖。通過太陽能電輔熱和秸稈綜合利用實現取暖的住戶,執行「煤改電煤改氣」補貼政策。
二、什麼是煤改氣、煤改電
煤改氣即燃煤改為天然氣,可實現削減燃煤用量,減少二氧化硫和煙粉塵的排放,可對區域的空氣質量的改善起到積極作用。
煤改電即燃煤改為用電,同樣也是削減燃煤用量,減少二氧化硫和煙粉塵的排放,可對區域的空氣質量的改善起到積極作用。另外,燃煤可以在煤產地發電,發電綜合成本低,然後發出的電力通過電網輸送到其他用電地區,可以減少煤炭資源因運輸、儲存而照成的浪費,減少環境污染,提高煤炭資源的綜合利用率。
⑸ 國家針對環保頒布了哪些法律法規
環境保護法律
中華人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過境衛生檢疫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晌評價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
地方環保條例
內蒙古自治區環境保護條例
福建省環境保護條例
廣東省環境保護條例
廣西壯族自治區環境保護條例
貴州省環境保護條例
海南省環境保護條例
河北省環境保護條例
河南省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條例
黑龍江省環境保護條例
湖北省環境保護條例
吉林省環境保護條例
江蘇省海洋環境保護條例
江西省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條例
遼寧省環境保護條例
安徽省礦山地質環境保護條例
寧夏回族自治區環境保護條例
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條例
山東省環境保護條例
陝西省環境保護條例
上海市環境保護條例
四川省環境保護條例
天津市環境保護條例
天津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取《天津市環境保護條例》的決定
西藏自治區環境保護條例
相關規章文件環境信息公開辦法
排污費徵收使用管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野生動植物進口管理條例
對外貿易部關於珍貴動物出口問題的指未
關於基本建設項目和大中型劃分標準的規定
愛護樹木花草公約
公約設立幼魚保護區的決定
關於重申利用各種工業應渣不得收費的筒子
冶金工業環境管理若干規定
地方環境標准
上海市地方標准污水綜合排放標准
上海市工業廢水排放試行標准
上海市工業廢氣排放試行標准
上海市工業廢氣排放補充標准
上海市區域環境雜訊標准
北京市廢氣排放標准(試行〉
北京市水污染物排放標准(試行)
污染物排放、控制標准
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准 GB 16297-199
6污水綜合排放敗走GB 8978-1996
火電廠污染物排放標准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污染物排放、控制標准工業"三廢"排放試行標准
危險廢物見表標准一席蝕性鑒表GB5085. 1-1996
危險廢物見表標准一急性毒性鑒表Gb5085.2一1996
危險廢物見表標准一浸出毒性鑒表Gb5085.3-1996
飲食業油煙排放標准
上海垃坡焚燒污染控制標准危險廢物焚燒污染控制標准
環境質量標准
大氣環境質量標准GB 3095-82
環境空氣質量標准GB 3095一1996地面水環境質量標准
GB 3838-88農業灌溉水質標准GB 5084-92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GB 5749-85
土壤環境質量標准GB 15618一1995
保護農作物的大區污染最高允許濃度GB 9137一一88
城市區域環境振動標准GB 10070-88
國家經濟政策
國家防治改革委關於減低小火電機組上網
電價促進小火電機組關停工作的通知
《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若干意見》
財政部環保總局關於環境標志產品政府購實施的意見
關於排污費收繳有關問題的通知
關於減免及緩繳排污費有關問題的通知
⑹ 外地車進天津是否有環保規定
外地車進天津有環保規定
⑺ 天津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的貫徹落實
《天津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於2015年3月1日正式施行,為貫徹落實好這部法規,盡快摸清全市涉氣污染源底數,全面掌握存在的問題,採取有針對性的治理措施,自3月下旬起,天津市開展了涉氣污染源排查專項工作。排查工作由市環保局總體協調;市發改委、市商務委、市建委、市交通運輸委、市市容園林委、市國土房管局、市水務局等市有關部門依照《天津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責任分工和「豎到底、橫到邊」要求,逐一排查本領域市管項目,並對區縣的排查工作進行指導和匯總把關;各區縣政府具體落實本轄區內的排查工作,通過梳理老問題、發現新問題、研究新對策,抓緊推進問題的有效解決。此外,天津港集團負責涉港排放源的排查工作。
本次排查工作總共歷時一個月,主要針對燃煤、揚塵、工業污染、港口四類直接關系全市大氣環境質量的重點領域,共涉及20類排查內容。其中,燃煤部分包括電力及燃煤供熱企業、工業燃煤設施、城市生活、農村及商業散煤;揚塵部分包括裸露地面、各類施工工地、堆場及儲煤場以及垃圾處理設施;工業污染部分重點針對VOCs排放企業以及噴塗汽修企業;港口包括港作機械、港口儲罐和進出港船舶情況。
截至4月底,階段性排查工作已經完成,共排查各類涉氣污染源2.7萬余項次,涉及電力及供熱企業238家,工業污染源1146家,裸露地面300平方公里,VOCs排放企業450家,噴塗汽修企業1983家,港作機械1768台等重點內容。各部門、各區縣開展了全面、詳實的基礎性排查和數據整理匯總分析工作,並分別對上述涉氣污染源信息進行了點位核實與信息確認。確認後的各項污染源信息現已逐一錄入涉氣污染源排查信息平台,形成了分區縣污染源信息的「一圖一表」(即分布圖和信息表),以及全市的「總圖總表」。
天津市各相關部門、各區縣已依據排查結果,對發現的問題分別制定了「一源一策」治理方案,通過「定污染源、定責任人、定治理措施、定完成時限」的目標責任,逐一落實各項治理措施,加快改善天津市環境空氣質量
⑻ 天津市環保局對柴油汽車綠標黃標有何規定
對尾氣排放環保復檢驗符制合國Ⅰ標准及其以上的汽油車、符合國Ⅲ標准及其以上的柴油
車,核發綠色環保標志;其餘車輛,核發黃色環保標志。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天津市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管理辦法》(天津市人民政府令第51號)的要求,為加強機動車污染防治,規范天津市機動車尾氣排放的監督管理,改善天津市環境空氣質量,經市政府批准,自2015年5月1日開始,在天津市行政轄區內限制黃色環保檢驗合格標志機動車(以下簡稱黃標車)通行。現將有關事項通告如下:
一、道路限行時間及范圍
根據《天津市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管理辦法》(天津市人民政府令51號)規定,未取得環保檢驗合格標志的機動車,不得上路行駛。
取得黃色環保檢驗合格標志的機動車,以及未按規定領取黃色環保檢驗合格標志的黃標車,自2015年5月1日開始,全市行政轄區內全時段限行。
二、違反限行規定的查處
(一)自2015年5月1日開始,對天津市黃標車限行區域實施監控。
(二)黃標車違反規定駛入限行區域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39條、第90條規定處200元罰款。
⑼ 天津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
地方性條例可以網路搜索一下,或者到當地政府官方網站搜索,或者到當地政府主管部門去要也是可以的,這是條例,公開文件,一般都會找到的,希望能幫得上你
⑽ 天津市城市管理規定的其它相關
天津市城市管理規定
(2010年2月23日天津市人民政府令第26號公布;根據2012年5月21日天津市人民政府令第52號公布的《關於修改部分市政府規章的決定》修改) 第一條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城市環境的需求,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創建生態宜居城市,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所稱城市管理,是指為了保障城市基礎設施正常運轉、維護城市公共空間良好秩序,對市容環境、園林綠化、市政公路、城市排水、河道、公共客運交通、道路交通安全、社區公益性服務設施與社區環境等實施的管理。
本規定適用於中心城區、濱海新區建成區、區縣人民政府所在街鎮以及市人民政府確定的實施城市管理的其他區域。
第三條城市管理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一)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准建設、高效能管理,城市規劃、建設、管理要充分體現以人為本;
(二)堅持體制創新,建立管理重心下移、區縣為主、權責明確、務實高效的管理體制;
(三)堅持科學管理、機制創新,健全社會參與、市場運作、政府監管、運轉高效的運行機制;
(四)堅持教育引導與依法嚴管相結合,形成人人守法、文明自律的社會氛圍。
第四條市人民政府設立城市管理委員會,對與城市管理有關的重大事項進行統籌協調。
第五條城市管理委員會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市容園林管理部門。辦公室依法履行下列職責:
(一)組織編制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專項規劃、工作目標、實施方案和城市管理專項管理標准,經市人民政府批准後組織實施;
(二)對城市管理中的職能交叉、管理空白以及執法等方面的問題組織有關部門進行研究協調,提出解決方案,明確管理責任,建立相關工作機制,報城市管理委員會批准後實施;
(三)協調處置城市管理應急突發事件;
(四)組織開展城市管理監督考核工作;
(五)城市管理委員會交辦的其他工作。
第六條市和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將城市管理所需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並隨著管理任務增加、養護標准提高和管理設施更新保持適度穩定增長,實現足額保障。
第七條城市規劃和建設應當滿足城市長效管理的要求。進行規劃、建設時,有關部門應當聽取城市管理相關部門和區縣人民政府的意見。
第八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所屬部門、新聞媒體及各單位,應當加強對城市管理工作的宣傳和對公眾的教育,不斷增強市民文明意識,鼓勵市民志願參與城市管理活動。
對在城市管理工作中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九條市級城市管理相關部門,按照下列職責分工履行城市管理職責:
(一)市市容園林管理部門負責市容市貌、環境衛生、園林綠化和燈光照明方面的監督管理工作,對市級公園、垃圾轉運和處理場負有直接管理責任,負責委託市電力公司承擔路燈照明的維修和養護責任;
(二)市公安機關負責社會治安、道路交通安全和社會生活雜訊污染防治方面的監督管理工作,對城市道路交通信號設施、交通安全設施負有維修和養護責任;
(三)市民政管理部門負責社區公益性服務設施、喪葬祭奠和社區環境方面的監督管理工作;
(四)市交通港口管理部門負責公共客運交通以及機場、鐵路客運站和港口客運碼頭的監督管理工作;
(五)市市政公路管理部門負責城市道路、公路、橋梁及其附屬設施的監督管理工作,對市管道路、公路及公路標志、標線附屬設施負有維修和養護責任;
(六)市水務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城市排水設施、河道的監督管理工作,對市管河道和市管城市排水系統負有維修和養護責任;
(七)市建設交通管理部門負責建設工程文明施工方面的監督管理工作;
(八)市國土房管部門負責物業管理活動和房屋安全使用方面的監督管理工作;
(九)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機關按照《天津市城市管理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規定》(2007年市人民政府令第111號)和市人民政府相關決定集中行使城市管理相關行政處罰權。
第十條城市管理工作是區縣人民政府的主要職責。區縣人民政府對本轄區城市管理負有全面管理責任,應當履行下列城市管理職責:
(一)組織落實本轄區各部門、街道辦事處和鎮人民政府的城市管理責任;
(二)落實本轄區市容環境衛生、綠化、社區公益性服務設施、非機動車存車處以及其他與城市管理相關的城市基礎設施的養護、維護管理責任,按照維修、養護標准和定額,足額保障相關經費;
(三)組織本轄區城市管理日常監督、檢查和考核工作,對不履行職責的,依法追究責任並進行處理。
區縣人民政府對其他區縣人民政府委託管理的區域承擔全面城市管理責任。
第十一條街道辦事處、鎮人民政府應當履行城市管理職責,按照分工落實養護、維護責任,組織動員轄區單位參與城市管理活動。
街道辦事處、鎮人民政府應當明確部門和人員,落實本轄區內物業管理活動的組織、指導和監督工作,協調物業管理與社區管理、社區服務的關系。
街道辦事處根據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或者接受委託,對轄區內城市管理違法違章行為實施處罰。
第十二條居民委員會負責社區公益性服務設施的日常管理,組織動員居民群眾參與城市管理活動。
第十三條天津站地區綜合管理辦公室依據《天津站地區綜合管理規定》(2008年市人民政府令第7號)做好監督管理工作。
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天津濱海國際機場負責本轄區內環境衛生、服務設施、公共秩序的管理工作。
天津市旅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負責海河旅遊船舶及碼頭的環境衛生、服務設施、公共秩序的管理工作。
第十四條電力、通信、供熱、供水、燃氣等企業以及排水、有線電視、交通信號等設施權屬單位,負責各類地下專業管線井蓋、變電箱、控制櫃及架空管線、架空管線桿架等設施的維修、養護和安全。
管線的設置應當服從城市規劃、建設、市容環境的要求和管理,採取埋地敷設的方式。對不具備條件埋設入地的,依法經批准後可以設置架空管線,但應當採取隱蔽措施。
第十五條 機關、團體、部隊、學校、企事業單位和個體經營者負有保持門前責任區域干凈整潔、清雪鏟冰的責任。
第十六條與城市管理有關的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在竣工驗收合格後應當及時辦理移交接管手續。未完成移交的,由建設單位負責養護管理;已完成移交手續的,由養護責任單位負責養護管理。 第十七條市容市貌管理應當達到下列要求:
(一)管理范圍內無違法建設,無違法佔路,無私開門臉,無亂吊亂掛和亂塗亂畫;
(二)戶外廣告、商業牌匾等設置符合規劃和規范要求;
(三)建築物外檐、外立面符合城市設計要求,城市雕塑、時鍾等完好整潔、功能正常;
(四)管線入地埋設,架空管線隱蔽設置;
(五)國家和本市對市容市貌的其他管理標准和要求。
第十八條環境衛生管理應當達到下列要求:
(一)快速路、主幹道路、各類橋梁(含人行天橋)、重點地區、次幹道路、支路和居民區內的胡同里巷、樓群、甬路路面凈、人行道凈、綠地凈、樹穴凈、排水口凈,無亂堆亂放、亂潑亂倒,無白色污染,無垃圾堆存,清掃保潔率達到100%;
(二)垃圾收集、清運及時,密閉運輸、無撒漏,生活廢棄物每日收運2次,重點繁華地區每日收運4次以上,清運土方、建築垃圾達到100%密閉運輸,主要幹道無大型貨車、清運土方車通行;
(三)集貿市場分行劃市、管理有序,市場內外無垃圾堆存,無亂擺亂賣;
(四)公共廁所設施齊全完備,內外干凈、整潔、無異味;
(五)國家和本市對環境衛生的其他管理標准和要求。
第十九條園林綠化管理應當達到下列要求:
(一)公園、綠地布局合理,無枯樹死樹,無裸露土地,無雜草垃圾,病蟲害處理及時;
(二)道路綠化植物品種多樣,樹形整齊,行道樹樹穴符合要求,缺株率在1%以下,新栽行道樹存活率達到95%以上、保存率達到100%;
(三)國家和本市對園林綠化的其他管理標准和要求。
第二十條 路燈照明及夜景燈光管理應當達到下列要求:
(一)城市主要道路、街巷路燈照明設施完好、路通燈亮,路燈照明和街景照明無損壞、斷亮,路燈亮化率達到100%;
(二)夜景燈光設置符合規劃要求,與城市景觀協調,節能環保,開啟率達到95%,完好率達到98%;
(三)同一條道路的路燈燈桿、燈具、光源、安裝要統一、整齊、協調;
(四)各類照明設施無亂塗畫、亂張貼,整潔美觀;
(五)國家和本市對路燈照明及夜景燈光的其他管理標准和
要求。
第二十一條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應當達到下列要求:
(一)交通信號設施、交通安全設施設置符合標准,保持完好,外觀清潔;
(二)車輛、行人各行其道,機動車禮讓行人,交通事故處理及時,無違規鳴笛、亂闖紅燈、亂跨隔離設施;
(三)機動車停車場、非機動車存車處設置合理,管理有序,車輛停靠整齊,無違規占路,無占壓便道、盲道;
(四)國家和本市對道路交通安全的其他管理標准和要求。
第二十二條社區公益性服務設施、社區環境管理應當達到下列要求:
(一)設施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綜合利用,運行正常;
(二)社區路面平整、側石完整、排水通暢,車輛停放有序,無亂擺亂賣,無違法佔路,無違法佔壓綠地、破壞綠地,無暴露垃圾,無高空拋撒垃圾,無污水外溢,無私搭亂蓋、亂圈亂占,無雜訊擾民,樓道內無亂堆亂放、亂貼亂畫;
(三)喪葬祭奠文明節儉,在道路及社區非指定區域內無焚燒花圈、紙錢及其他喪葬用品等行為;
(四)國家和本市對社區公益性服務設施、社區環境的其他管理標准和要求。
第二十三條 公共客運交通管理應當達到下列要求:
(一)運營線路設計合理,運營時間方便社會公眾出行,安全駕駛,文明服務,無違章行駛、拒載倒客、亂停亂靠、超標收費,無由車輛向外吐痰或者傾倒垃圾等違法行為;
(二)客運車輛性能良好,設施齊全清潔,標識統一規范,嚴禁無證車輛從事客運經營業務;
(三)客運站設施齊全,標識規范,站區整潔,車輛調度合理,無私自攬客、違規收費、無序停靠;
(四)國家和本市對公共客運交通的其他管理標准和要求。
第二十四條 機場、鐵路客運站、港口客運碼頭的管理應當達到下列要求:
(一)設施齊全,功能完好,標識規范,環境整潔,信息發布及時准確,服務流程科學規范,旅客集疏有序;
(二)為其他交通工具有序停靠提供的設施齊全,管理良好,多種交通方式銜接順暢;
(三)國家和本市對機場、火車站、港口客運碼頭的其他管理標准和要求。
第二十五條市政公路管理應當達到下列要求:
(一)機動車道路路面平整,無坑槽現象,路井平順、無跳車現象,各類地下專業管線井蓋齊全,無缺失和損毀;
(二)非機動車道路路面平整,結構完好、無塌陷,側石、緣石、樹穴石順直,無缺損,人行道花磚無塌陷,無缺損,稜角整齊,道路路名牌齊全、規范、清潔;
(三)橋梁通行安全,設施完好,橋面無坑槽,橋頭及伸縮縫無跳車現象,橋欄桿順直,線形流暢,表面清潔;
(四)橋梁景觀照明、附屬設施齊全整潔;
(五)國家和本市對市政公路的其他管理標准和要求。
第二十六條城市排水、河道管理應當達到下列要求:
(一)排水管道通暢、井蓋齊全完好、無污水跑冒,排水泵站設備完好,保證污水正常排放和汛期排瀝,排水河道通暢,閘門完好,啟閉靈活;
(二)河道水面無垃圾,水體清潔,護坡完整,兩岸無垃圾堆存、無雜草,河道涵洞定期疏通;
(三)國家和本市對城市排水、河道的其他管理標准和要求。
第二十七條 建設工程施工工地環境管理應當達到下列要求:
(一)施工現場干凈整齊,圍擋堅固,無污水、污泥外溢,無揚塵,無建築垃圾凌空拋撒,在規定的時段內無雜訊擾民;
(二)運輸車輛密閉清潔,無撒漏,駛出場區時進行沖洗;
(三)國家和本市規定對建設工程文明施工的其他管理標准
和要求。 第二十八條實行網格化城市管理。按照標准劃定網格區域,明確區域內城市管理事件、部件的管理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維修、養護責任單位和責任人以及城市管理信息採集責任人。
第二十九條建立市和區縣兩級數字化城市管理平台。
市級數字化城市管理部門負責監督、協調區縣數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和市級城市管理相關部門,做好數字化城市管理相關工作,並向城市管理考核部門提供相關的數字化城市管理考核評價信息。
區縣數字化城市管理部門按劃定網格派遣城市管理信息採集員進行巡查,對需要處置的事件、部件問題向責任單位下達任務派遣,並按照事件、部件問題處置標准進行核查,其結果納入城市管理考核范圍。
第三十條 環境衛生、園林綠化、水務、市政等行業的養護作業應當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建立統一、開放的公共服務市場,按照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採取公開招標等方式確定維修、養護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簽訂合同明確養護標准、權利、義務和違約責任。
第三十一條市人民政府對區縣人民政府和市級城市管理相關部門的城市管理工作進行考核。具體考核工作由城市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組織實施。
城市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按月對區縣人民政府和市級城市管理相關部門的城市管理工作實施考核。
市級城市管理相關部門與區縣人民政府之間實行雙向考核。
第三十二條城市管理考核結果專報市人民政府有關領導,抄送市委組織部門和市監察部門,並在新聞媒體上予以公布。
第三十三條城市管理考核結果與城市管理資金掛鉤,實行以獎代補。
第三十四條考核結果一年內連續三次在同檔次考核中名列最後一名的,予以通報批評,該單位應當作出書面檢查,市人民政府分管副市長約見其主要負責人談話。
第三十五條城市管理應當接受社會監督。市級城市管理相關部門和單位負責將市容環境、園林綠化、市政公路、排水、河道、公共客運交通、道路交通安全、社區公益性服務設施與社區環境、建設工程施工工地的維修、養護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的相關信息予以公開。
維修、養護責任信息公開應當採取網上公開或者設置公示薄、標志牌等便於公眾獲知的方式。
公開的信息應當包括維修、養護責任單位或者責任人的名稱或者姓名、責任范圍、養護標准、聯系電話和上級監督電話等。對建設工程施工工地的責任信息公開還應當包括施工期限、項目經理和相關責任人員姓名等內容。
第三十六條城市管理相關部門和數字化城市管理平台應當公布監督電話和其他聯系方式,便於市民進行監督。
數字化城市管理平台接到投訴、舉報信息後,應當通知有關部門處理,並將處理結果自接到投訴、舉報信息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反饋投訴、舉報人。
第三十七條城市管理應當接受新聞媒體的監督。
對新聞媒體反映的城市管理問題應當及時予以處理並反饋處理結果。 第三十八條市民應當遵守城市管理法律規定和行為准則,愛護公共設施,保護公共環境,維護公共秩序。
法人及其他各類組織應當遵守城市管理法律規定,履行城市管理相關義務,遵守城市規劃和設計要求。
第三十九條 市級城市管理相關部門及區縣人民政府、執法機構不履行或者怠於履行其監督管理責任的,一經發現,由城市管理委員會對責任單位、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在媒體上予以曝光,並約見談話,需要給予處分的向有關部門提出處分建議。造成嚴重後果、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條城市管理信息採集員不履行或者怠於履行其巡查監督責任的,予以警告直至解除聘用關系。
第四十一條負有維修、養護責任的管理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不履行或者怠於履行其維修、養護責任的,依法予以警告直至開除處分。
第四十二條在公共場所嚴禁隨地吐痰、吐口香糖,嚴禁隨處便溺或者亂倒糞便,嚴禁亂扔煙蒂、紙屑、瓜果皮核以及其他各類廢棄物。
違反前款規定的,由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機關責令即時清除;拒不清除的,處50元罰款。
第四十三條嚴禁由建築物或者車輛向外拋擲各類物品。
違反前款規定的,由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機關責令清除;拒不清除的,處500元罰款,單位違反該規定的,處5000元罰款。
第四十四條嚴禁在建築物、構築物和其他設施或者樹木、居民樓道等處擺放、張貼、懸掛、刻劃、塗寫各種有礙市容市貌的標語、宣傳品和其他物品。
臨街建築物新裝空調室外機應當符合市容市貌管理要求,嚴禁在非指定位置安裝空調室外機。
違反前兩款規定的,由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機關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2000元罰款。
第四十五條 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私搭亂蓋。
違反前款規定的,由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機關責令停止建設,限期拆除;拒不拆除的,由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機關依法強制拆除,強制拆除費用由違法責任人承擔,並處5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六條嚴禁製作傳播涉及黃賭毒視頻。
違反前款規定的,由文化影視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10萬元罰款,並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四十七條嚴禁違法佔用道路、公共場所從事擺賣、餐飲、機動車清洗和修理等經營活動。
違反前款規定的,由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機關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5000元罰款並沒收其違法所得和非法財物。
在居民區內的道路、綠地、空地、樓道、庭院等部位從事擺賣、加工等經營活動的,由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機關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2000元罰款並沒收其違法物品和工具。
第四十八條嚴禁行人、非機動車駕駛人隨意橫穿道路、闖紅燈或者跨越道路隔離設施。違反本款規定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處50元罰款;非機動車駕駛人拒絕接受罰款處罰的,可以扣留其駕駛的非機動車。
嚴禁駕駛機動車擅闖紅燈,嚴禁機動車輛在城市建成區內鳴放喇叭。違反本款規定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處200元罰款,並予以違法行為累積記分處理。
第四十九條嚴禁在道路及社區非指定區域內焚燒花圈、紙錢及其他喪葬用品。
違反前款規定的,由區縣民政部門或者市殯葬事業管理機構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1000元罰款。經區縣人民政府同意,區縣民政部門可以委託街道辦事處實施處罰。
第五十條 嚴禁個人飼養烈性犬、大型犬。違反本款規定的,由公安機關沒收其犬,並可處1000元罰款。
養犬人養犬不得干擾、影響他人的正常生活。攜犬出戶時應當攜帶養犬登記證,為犬配戴嘴套,由成年人用束犬鏈牽領,並主動、自覺避讓他人。嚴禁攜犬進入公共場所、公交客運車輛和長途客運車輛。攜犬乘坐電梯的,應當避開乘坐電梯的高峰時間,並為犬配戴嘴套或者將犬裝入犬籠、犬袋。居民委員會、村民委
員會、業主委員會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禁止攜犬進入電梯的時間。
違反前款規定的,由公安機關予以警告,並可處500元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公安機關沒收其犬,並注銷養犬登記證。
攜犬出戶時應當自行攜帶清潔用品,及時清理犬排泄物。未及時清除的,由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機關責令其清除,並可處50元罰款。
第五十一條嚴禁使用高音廣播喇叭或者發出其他高雜訊干擾周圍居民生活;從事家庭室內娛樂、裝修等活動時,應當限制時間或者採取有效措施減輕雜訊污染。
違反前款規定的,由公安機關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500元罰款。
第五十二條 嚴禁違法挖掘城市道路。嚴禁挖掘施工後遲延恢復。
違反前款規定的,由市政公路管理部門責令停工、恢復原狀,並處2萬元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三條嚴禁違法佔用城市道路。嚴禁未經批准改變占路用途或者移動位置、擴大面積、延長時間。
違反前款規定的,由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機關責令限期清退或者改正;拒不改正的,處2萬元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四條嚴禁違法佔壓、破壞園林綠地。嚴禁佔用園林綠地後遲延恢復。
違反前款規定的,由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機關責令改正、恢復原狀,並處2000元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五條機關、團體、部隊、學校、企事業單位和個體經營者,不履行門前責任區域保潔、清雪鏟冰責任的,機關、團體、部隊、學校、事業單位由其上級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其上級主管部門予以警告直至通報批評;對於企業和個體經營者,由區縣市容環境主管部門予以批評教育,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1000元罰款並在媒體上予以曝光。
第五十六條嚴禁擅自設置架空管線或者對經批准設置的架空管線未按照要求採取隱蔽措施。
第五十七條嚴禁建設工程施工單位向施工工地外排放污水或者污泥、在工地圍檔外堆放建築物料或者垃圾以及其他不文明施工行為。
違反前款規定的,由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機關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1萬元罰款。
施工單位裝運建築垃圾應當按照本市有關規定使用密閉運輸車輛,安全密封,不得在施工工地外沿途泄漏和散落。
施工單位不使用密閉運輸車輛的,由建設交通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並處2萬元罰款;對負有直接責任的工程項目負責人根據前述標准予以罰款,並按照市建設交通管理部門制定的安全違規記分辦法進行處理,直至停止施工單位參加施工投標活動。
施工單位運輸車輛在施工工地外沿途泄漏和散落的,由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機關責令清除,並按每平方米處50元罰款。
第五十八條 城市管理相關部門履行管理職責、實施管理行為,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規章關於執法程序方面的規定。
第五十九條 對阻礙執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法執行公務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條本規定自2010年4月1日起施行。天津市人民政府2008年4月25日公布的《天津市城市管理規定》(2008年市人民政府令第2號)同時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