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例重點對
A. 《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監督的重點對象包括什麼
根據《中國抄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第六條:黨內監督的重點對象是黨的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幹部。
黨內監督必須把紀律挺在前面,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經常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約談函詢,讓「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黨紀輕處分、組織調整成為違紀處理的大多數;黨紀重處分、重大職務調整的成為少數;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成為極少數。
拓展資料:
黨內監督的任務是確保黨章黨規黨紀在全黨有效執行,維護黨的團結統一,重點解決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黨的觀念淡漠、組織渙散、紀律鬆弛,管黨治黨寬松軟問題,保證黨的組織充分履行職能、發揮核心作用,保證全體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保證黨的領導幹部忠誠干凈擔當。
B. 根據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的規定問責對象的重點是什麼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規定,問責對象是各級黨委(黨組) 、黨 的工作部門及其領導成員,各級紀委(紀檢組)及其領導成員,重點 是【主要負責人】
C. 如何正確理解《條例》規定的執紀審查重點對象,以及
依紀依規開展紀律審查,既是黨章賦予紀檢機關的神聖職責,也是紀檢機關突出主業主責,強化職能定位,落實「三轉」要求的核心和關鍵。執紀審理工作,作為紀律審查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地位特殊、作用特別,發揮著關乎能否正確執行紀律、嚴厲懲處違紀行為的保障作用。 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新任務、新要求,執紀審理工作就需准確把握新修訂的《准則》和《條例》,嚴格運用黨紀尺子衡量、用紀言紀語描述,進一步突出執紀特色和黨內審查特點,體現出紀律檢查的政治性。 改變慣性思維,樹起紀律規矩的權威性 黨章規定紀委是實施黨內監督的專門機構,其職責就是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用黨章黨規黨紀對照黨員幹部的行為,依紀依規開展監督執紀問責,切實維護紀律的嚴肅性,體現紀律檢查的政治性。這一職責定位決定了紀律審查本質是黨內審查,紀委是黨內監督的專責機構,是管黨治黨的重要力量,不是司法檢控,紀檢工作也不是「警察抓小偷」,對於黨員幹部的違紀違法行為,紀律應挺在法律前面,使其在「破紀」之初就付出代價。 對此,執紀審理人員必須改變慣性思維,找准職責定位,突出執紀特點,聚焦審理主業,由重點審查違法犯罪問題向重點審查違紀問題轉變,並由此形成一種倒逼機制,引導轉變以往貪大求全的辦案模式和紀律審查方式,緊緊圍繞紀律開展監督執紀問責,切實回歸本職,回歸黨章要求,不再以辦大案要案論英雄,不能對「小問題」視而不見,一處理就「算總賬」。要站在政治的高度認識「樹木與森林」的關系,堅持正確的立場、觀點和方向,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要切實肩負起治「病樹」、拔「爛樹」、護「森林」的職責,增強辦案的綜合效果,服務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大局。 完善審理程序,突出紀律規矩的強制性 將黨章意識貫穿於執紀審理的全過程,始終堅持案件審理各項工作沖著紀律去,突出紀律處分的特點。 明確把突出執紀作為案件審理程序設計、改進和規范的重要目標。完善案件審理工作制度,在案件受理、形式審核、初審、審理談話、室務會集體研究等重要節點上,把突出執紀明確為重點工作。 優化涉刑案件審理程序,對於司法機關已作出刑事處罰的案件,根據司法機關的生效判決、裁定和決定及其認定的事實、性質和情節,依照黨紀條規直接作出紀律處分。對於自辦的既違法又違紀的問題,不糾纏於查深查透、「吃干榨盡」,不苛求對全部違法行為的精確界定,不片面追求案值大小和處理檔次的輕重,把違反紀律的主要問題查清審明後,涉嫌犯罪問題及時移送司法機關繼續依法查處,爭取快審快結、快進快出。 完善自辦案件提前介入審理工作制度,創新提前介入審理模式和內容,對重大或者案情復雜、疑難、分歧意見較大以及領導交辦的案件可以提前介入審理,在確定調查方向、證據認定、法規使用、程序履行等方面為調查部門提供業務支持和服務,引導、督促調查部門執紀圍著紀律轉、沖著紀律去。改進與被審查人談話制度,堅持紀律審查突出黨紀的特點,重點核對被審查人的違紀事實,聽取其本人的意見,使其明紀認錯、服紀悔過。建立執紀審理台賬,對審理過程實施動態流程管理,嚴格時限管控,確保抓早抓小、違紀必究。 突出重點審核,彰顯紀律規矩的嚴厲性 明確把違紀問題作為審理的工作重點和主要內容。堅持把紀律審查作為嚴肅的政治任務,對照黨章黨紀黨規去衡量、處置黨員幹部的違紀行為,凸顯紀律處分的嚴厲性。更加註重准確定性違反「六大紀律」以及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等行為,體現執紀審理的政治性。 加強對立案依據的審查。對調查部門移送審理的案件,其作為立案依據的違紀主要問題事實不清的,協調調查部門補充調查;對立案後新發現的被調查人涉嫌犯罪問題,事實不清的,不再建議調查部門補充調查,而作為線索直接移送司法機關依法查處。在證據收集、鑒別方面,借鑒司法程序中的證據規則,加強對證據收集是否符合程序規定及證據證明力強弱的審核,認真排除非法證據。在證據使用上,對於司法機關依法獲取的書證、物證、鑒定意見等能夠證實違紀事實的客觀方面證據,直接作為證據使用;對司法機關依法獲取的言詞證據,如被調查人的交代與其他證言一致,且不涉及本人其他違紀的,經審查核實後,直接作為證據使用。 堅持監督執紀方式多樣化,更多地綜合運用誡勉談話、批評教育、組織處理、紀律處分等方式處理違紀黨員幹部,更好地體現「挺紀在前」。 改進文書體例,體現紀律規矩的約束性 摒棄審理文書特別是審理報告與司法審查報告趨同的傳統做法,用紀律的語言去描述黨員幹部違紀行為,在審理報告、相關請示、處分決定等文書製作過程中都要體現出「挺紀在前」要求。 嚴格區分「紀」與「法」,按照先黨內、後黨外,先違紀、後違法的原則,規范違紀行為排序,突出審理特色。對於共同違紀案件,違紀人員均為黨員的,在違紀人員基本情況和定性處理部分,按照先黨員領導幹部,後一般黨員幹部的順序進行表述,充分體現對黨員領導幹部的要求嚴於一般黨員的精神;對於共同違紀案件中,既有黨員幹部又有黨外人員的,按照先黨員幹部,後黨外人員的順序進行表述,充分體現對黨員幹部的要求嚴於非黨人員的精神。對於被審查人既有違紀行為又涉嫌違法的,將其違紀問題置於違法問題之前表述;對既有違反政治規矩、組織紀律又有其他違紀行為的,將其違反政治規矩、組織紀律置於其他違紀行為之前表述。在敘述違紀事實時,不僅圍繞違紀事實構成進行表述,而且聚焦黨紀黨規,更加突出表述違犯黨紀的情形和後果。在定性及處理意見部分,對行為人違犯黨紀的情形和後果進行概括提煉,增加對違犯黨紀黨規行為的否定性評價,突出紀律規矩的剛性約束。 注重綜合效果,維護紀律規矩的嚴肅性 建立健全處分決定的宣布和執行方面的制度機制,強化違紀行為的警示震懾和教育引導效果。積極創新違紀幹部處分決定宣布方式,在宣布嚴重違犯黨紀黨員幹部處分決定時,邀請宣傳部門同步錄音錄像,有針對性地對受處分人進行教育,讓其懺悔違紀錯誤、剖析思想根源、汲取沉痛教訓。對一些具有代表性、普遍性的黨員幹部違紀案件,把宣布范圍擴大到發案單位全體人員,讓更多的人認識到違規違紀的害處,認識到不僅貪污賄賂的「爛樹」要拔除,不講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不顧組織原則、不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重大部署的「病樹」、「歪樹」也要治療、扶正,做到時刻綳緊紀律規矩這根弦。 認真落實處分決定執行工作制度,定期對處分決定執行情況開展監督檢查,加強與組織、人事、相關單位的溝通協商,明確在執行紀律各個環節的職責和分工,杜絕推諉扯皮。完善處分決定執行專人跟蹤督辦制度,健全工作責任追究制度,細化工作流程管理,把住受處分人員權利義務告知、處分決定送達回執、執行情況報告等重點環節,切實做好紀律執行工作。強化反面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效果。認真梳理所審理的各類案件,適時編寫具有警示教育意義的典型案例,深刻總結值得汲取的教訓,提供對黨員幹部進行警示教育的鮮活教材,力求達到「處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D. 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重點解決了哪些問題
黨內監督的重點內容是:
(一)遵守黨的章程和其他黨內法規,維護中版央權威,貫徹執行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黨組織決議、決定及工作部署的情況;
(二)遵守憲法、法律,堅持依法執政的情況;
(三)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的情況;
(四)保障黨員權利的情況;
(五)在幹部選拔任用工作中執行黨和國家有關規定的情況;
(六)密切聯系群眾,實現、維護、發展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情況;
(七)廉潔自律和抓黨風廉政建設的情況。
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的頒布實施,對於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發展黨內民主,加強黨內監督,維護黨的團結統一,保持黨的先進性,始終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必將起到重要作用。2004年2月17日中共中央的通知要求,黨的各級組織一定要從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高度,充分認識貫徹實施《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的重要性,認真學習、廣泛宣傳、嚴格執行。廣大黨員幹部要進一步提高認識,自覺履行黨內監督的職責,正確行使黨內監督的各項權利。
E. 事業單位管理條例重點考核什麼
事業單位重點考核工作實績。事業單位人員的考核制度,是由政府或政府部門、事業單位的負責人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按照管理許可權,對其所屬工作人員的政治素質、業務能力、工作態度、工作成績以及其他素質進行考察了解,並作出客觀評價,通過考察工作人員的德才素質和工作實績,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使用、管理和收入分配提供客觀依據的制度。
事業單位人員的考核制度目的是為了正確評價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德才表現和工作實績,激勵、督促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提高政治、業務素質,認真履行職責,並為其聘任、續聘、晉升、獎懲、培訓、解聘以及調整工資待遇、調整崗位提供依據。
《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
第一條
為了規范事業單位的人事管理,保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合法權益,建設高素質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隊伍,促進公共服務發展,制定本條例。
F. 紀律處分條例要點歸納
法律分析:1.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不斷鞏固黨執政的政治基礎,2.把黨章和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准則等黨內法規的要求細化具體化,3.堅持問題導向,針對突出問題和新型違紀行為扎緊制度籬笆,4.把黨的十八大以來紀律建設理論、實踐、制度創新成果總結提煉為黨規黨紀,5.把執紀和執法貫通起來,紀法貫通首要的是堅持紀嚴於法、紀在法前,6.鞏固和發展執紀必嚴、違紀必究常態化成果。
法律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第四條 黨的紀律處分工作應當堅持以下原則:(一)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加強對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的教育、管理和監督,把紀律挺在前面,注重抓早抓小、防微杜漸。(二)黨紀面前一律平等。對違犯黨紀的黨組織和黨員必須嚴肅、公正執行紀律,黨內不允許有任何不受紀律約束的黨組織和黨員。(三)實事求是。對黨組織和黨員違犯黨紀的行為,應當以事實為依據,以黨章、其他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法規為准繩,准確認定違紀性質,區別不同情況,恰當予以處理。(四)民主集中制。實施黨紀處分,應當按照規定程序經黨組織集體討論決定,不允許任何個人或者少數人擅自決定和批准。上級黨組織對違犯黨紀的黨組織和黨員作出的處理決定,下級黨組織必須執行。(五)懲前毖後、治病救人。處理違犯黨紀的黨組織和黨員,應當實行懲戒與教育相結合,做到寬嚴相濟。
第七條 黨組織和黨員違反黨章和其他黨內法規,違反國家法律法規,違反黨和國家政策,違反社會主義道德,危害黨、國家和人民利益的行為,依照規定應當給予紀律處理或者處分的,都必須受到追究。重點查處黨的十八大以來不收斂、不收手,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群眾反映強烈,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的腐敗案件,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問題。
G. 根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規定,重點查處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規定,要重點查處:
黨的十八大以來不收斂、不收手;
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
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的腐敗案件;
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問題。
H.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規定的問責對象的重點是什麼
法律分析:重點是黨委(黨組)、黨的工作機關及其領導成員,紀委、紀委派駐(派出)機構及其領導成員。
法律依據:《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第五條問責對象是黨組織、黨的領導幹部,重點是黨委(黨組)、黨的工作機關及其領導成員,紀委、紀委派駐(派出)機構及其領導成員。
I. 學習《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應重點抓住哪些方面
《問責條例》是對黨內法規制度的補充和完善,是一次較真碰硬的制度探索,讓管黨治黨的責任更嚴更實。《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是繼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黨員紀律處分條例》,以及《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准則》之後的又一次黨內制度創新,是深入推進從嚴管黨治黨的有力舉措,是確保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堅強保障。那麼,要抓住「四個突出」,嚴格問責。
首先,突出主體責任。《問責條例》條例是對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的問責處罰,「落實責任」是《問責條例》的關鍵。各級黨組織肩負著管黨治黨的主體責任,而黨員領導幹部則是推進管黨治黨的「關鍵少數」,二者相配合、齊使勁,才能真正管好黨治好黨。《問責條例》無疑是把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的紀律規矩挺在了前面,勾勒出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的「底線」。 其次,突出擔當精神。「權力就是責任,責任就要擔當,忠誠干凈擔當是黨對領導幹部提出的政治要求。」「把管黨治黨責任擔當起來」,是《問責條例》的核心。構建權力與責任相適應的問責機制,是制度治黨的必然要求,也是推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的內在要求。喚醒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的責任意識、擔當意識,找准責任邊界,最終形成責任倒逼機制。
再次,突出問題導向。《問責條例》對於問責的范圍作出了明確劃定,主要圍繞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維護黨的紀律、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等方面開展問責,對失職造成嚴重後果的、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和損害黨執政的政治基礎的,既要追求主體責任、監督責任,還要追究領導責任。首次從黨的制度層面規定,嚴肅追究三方責任。
最後,突出凝心聚力。《問責條例》的導向需要各級領導幹部牢記使命、忠誠擔當,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強化廣大黨員領導幹部和黨員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必須較真碰硬、傳導壓力。領導幹部要履職盡責,黨員要身體力行,只有心往一處想,才能勁往一處使,只有「步調一致」,才能確保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不斷鞏固和加強黨的團結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