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啥法規
A. 中國除了憲法,還有哪些詳細的法律
法律:刑法
民法通則
公司法
刑事訴訟法
民事訴訟法
行政訴訟法
行政復議法
擔保法
證券法
婚姻法
繼承法
未成年人保護法
勞動法
合同法
土地管理法
商標法
國家賠償法
立法法
公務員法
律師法
法規:治安管理處罰條例
道路交通管理條例
工傷保險條例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
勞動教養試行辦法
先這么多吧。夠你看了。。。
B. 什麼叫法律法規
簡述:法律,即人類在社會層次的規則,社會上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規范,以正義為其存在的基礎,以國家的強制力為其實施的手段者。法治和法律要逐漸變得適當寬容以利於社會和諧。法一般限於憲法、法律。法屬於上層建築范疇,決定於經濟基礎,並為經濟基礎服務。法的目的在於維護有利於統治階級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是統治階級實現其統治的一項重要工具。所以,法是階級社會特有的社會現象,它隨著階級、階級斗爭的產生、發展而產生和發展,法律將隨著社會階級、階級斗爭的消滅而自行消亡。 法律的概念古時指律令或刑法。由立法機關制定,國家政權保證執行的行為准則。 現在指----由立法機關制定,國家政權保證執行的行為准則。法律體現統治階級的意志,是階級專政的工具之一。體現統治階段的意志,國家制定和頒布的公民必須遵守的行為規則。法律是由國家制定、認可並由國家保證實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統治階級意志,以權力和義務為內容,以確認、保護和發展統治階級所期望的社會關系的和社會秩序為目的的行為規范體系。 基本的法律: 一般指----在一個國家或地區擁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律,它的實際作用與憲法實際上相同。「基本法律」所意味是不永久並權宜之針,在沒有實施憲法下達到有法維持憲政秩序之效果。 這里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法律,內容涉及國家和社會生活某一方面的最基本的問題。《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與《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屬於「基本法律」的層次。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也叫「一般法律」,是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的「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2]法律」(《憲法》第67條)。此外,全國人大常委會所作出的決議和決定,如果其內容屬於規范性規定,而不是一般宣言或委任令之類的文件,也視為狹義的法律。它一般包括--憲法,民事法,行政法,經濟法等。 廣義的法律:是指法的整體,包括法律、有法律效力的解釋及其行政機關為執行法律而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如規章) 狹義的法律:專指擁有立法權的國家機關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在三權分立的國家,由行政機關為執行法律而制定的行政命令僅對該行政機關之公務員有拘束力,除法規命令外,原則上行政機關所制訂之行政規則對於人民均不發生拘束力。而限制人民自由權利之法律必須由人民所選舉之立法機關制定之(即後者)。 法律體系 通常,法律體系可以分成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兩種。另外還有第三種法律體系(依然存在於某些國家的部份或整個地區)-宗教法,是一種以經籍和其解譯為基本的法律。一個國家所使用的體系通常和其歷史、其和外國間的關連、以及其對國際標準的依附等有關。司法體系認同應遵行的法源為其法律體系的明確特徵。所以不同體系的差別多在於模式的不同,而不在於其內容,且每個司法體系通常都可以找到相類似的法條。 法律制度 在發達國家,主要的法律制度有獨立的法院、代議議會、責任內閣、軍警系統、官僚系統、法律專業和公民社會本身。約翰·洛克在其《政府論》里,將國家權力分為立法、行政和外交三種權力,其後的孟德斯鳩在其著作《論法的精神》中對其進行了完善,主張將國家權力劃分為行政、立法和司法、而且三種權力必須要分立,而且相互制約。[103]他們的原則是不應該有任何人可以掌握到國家的所有權力,和托馬斯·霍布斯《利維坦》內的獨裁理論相對。[104]更近代,有馬克斯·韋伯等人重塑有關在行政控制下的國家的模型。現代軍事、政治與官僚的力量對一般人民的日常生活顯現出了許多特別的問題,這些是早期如洛克和孟德斯鴆等作家所不可預見的。法律專業的慣例和實例是讓人民接觸公平正義的重要部份;而公民社會則是一個用來指形成法律的政治基礎的社會組織、社群和團伙等
C. 法規 是指什麼
法規是法令、條例、規則、章程等法定文件的總稱。
法規指國家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法規也具有法律效力。
比如:
1.行政法規:
是由國務院制定的,通過後由國務院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公布。這些法規也具有全國通用性,是對法律的補充,在成熟的情況下會被補充進法律,其地位僅次於法律。
法規多稱為條例,也可以是全國性法律的實施細則,如治安處罰條例、專利代理條例等。
2.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其制定者是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相當於是各地方的最高權力機構。
地方性法規大部分稱作條例,有的為法律在地方的實施細則,部分為具有法規屬性的文件,如決議、決定等。地方法規的開頭多貫有地方名字,如北京市食品安全條例、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辦法等。
3.規章:
其制定者是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這些規章僅在本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內有效。如國家專利局制定的《專利審查指南》、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制定的《葯品注冊管理辦法》等。
還有一些規章是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僅在本行政區域內有效。如《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修改《北京市天安門地區管理規定》的決定》、《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佔用稅暫行條例》辦法》等。
D. 除了校規法規家規還有什麼規
尊規,。。。
E. 除了《會計法》,還有哪些法律法規中有關於會計責任和處罰的內容
1.根據 《刑法修正案》的規定,隱匿或者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情節嚴重的,應當承擔刑事責任, 。
隱匿、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情節較輕,社會危害不大,根據刑法的有關規定尚不構成犯罪的,應當根據《會計法》規定處以通報、罰款、行政處分、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等。 。
2、授意、指使、強個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及其他人員偽造、變造或者隱匿、故意銷毀會計資料的法律責任
根據《刑法》和《會計法》規定,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及其他人員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或者隱匿、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應當作為共同犯罪,根據行為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定罪處罰。
3、單位負責人打擊報還會計人員的法律責任及補救措施
根據《刊法》和《會計法》的規定,單位負責人對依法履行職責、抵制違反《會計法》規定行為的會計人員實行打擊報復,不僅要視情節輕重追究單位負責人的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還要求對受到打擊報復的會計人員恢復其名譽和原有職務、級別。
4、財政部門及有關行政部門的工作人員的法律責任
根據《會計法》規定,財政部門及有關行政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實施監督管理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河私舞弊或者泄露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應當承擔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根據(刑法》第397條的規定處罰.根據《刑法》第398條的規定,
5、會計法律責任與審計責任的區別
會計法律責任和審計法律責任的具體界定:
(一)下列行為應界定為單位的會計法律責任
1.違反《會計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未依法設置會計賬簿及進行會計核算。如在法定的會計賬簿之外,另設一套或多套賬簿,造成企業的會計資料不真實、不完整。
2.違反《會計法》、《企業會計准則》等法律法規的規定,
3.違反國家及地方稅收法律法規的行為。
4.在社會審計機構審計過程中,企業故意弄虛作假、隱瞞事實真相的應認定為企業會計責任。
5.社會審計機構發表了審計意見,出具了審計報告,而企業不予採納的,應界定為企業會計法律責任。
6.企業與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通同作弊,企業應承擔相應的會計法律責任。
7.企業發生的其他違反國家財務會計法律、法規的行為。
三、會計法律責任的具體表現
會計信息失真目前非常普遍和嚴重。
(一) 虛假會計信息的表徵
1、會計假帳概念
2、體制型假帳
3、客觀型假帳
4、主觀型假帳
F. 除了地方性法規,還有哪些法規嗎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27
G. 關於人力的法律法規的除了《勞動法》還有什麼可以借鑒的法律法規
用人單位因為 喝酒而不加員工的工資是否違反了勞動法
H. 戰爭還有法規 有什麼
沒有特別具體的法規。比如,舉個例子:日本因為沒有先通知一下美國:我要打你了!而直接進攻(在戰爭之前都要遞交戰書的),就被認為是偷襲,屬於無恥的表現。有損國家尊嚴。
戰爭中不準虐待或殺害手無寸鐵的平民等等
以前更是的,古代戰爭如果有一方鳴金收兵的話,令一方也不準乘勝追擊。。。。。。
這些都是潛規則。。。。。。
I. 一個公司相關的法律法規有哪些例如2006年修訂的《公司法》,除此以外還有什麼請具體說名,謝謝!
1. 公司法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
3. 公司注冊資本登記管理規定
4. 國有大中型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加強管理的基本規范(試行)
5.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
6. 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
7. 國務院關於股份有限公司境內上市外資股的規定
8. 國務院關於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別規定
9.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11.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
12.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
13.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14.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15.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
16.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
17.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18. 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
19. 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
20. 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
21.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22.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23.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24.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實施細則
25. 工傷保險條例
26.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27. 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
28.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
29. 企業法律顧問管理辦法
30. 企業法律顧問執業資格制度暫行規定
31.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