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畜禽管理條例政策解讀
Ⅰ 吉林省對養殖生豬的優惠政策
中共吉林省委辦公廳
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關於印發吉林省「十一五」時期
加快發展現代牧業經濟六大工程
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市、州黨委和人民政府,長白山管委會,省委各部、委,省政府各廳、委和各直屬機構,各人民團體:
經省委、省政府同意,現將吉林省「十一五」時期加快發展現代牧業經濟六大工程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中共吉林省委辦公廳
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07年1月21日
吉林省「糧變肉」工程實施方案
為充分發揮我省作為糧食大省資源稟賦的比較優勢,深入實施「糧變肉」工程,促進糧食多層次轉化增值,加快農民增收致富步伐,制定本方案。
一、工程進展基本情況和潛力分析
自2003年實施「糧變肉」工程以來,我省牧業經濟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是畜產品產量和糧食過腹轉化量大幅度增加。2006年,全省豬、牛、羊、禽分別發展到3200萬頭、970萬頭、790萬只和6.67億只,比2002年分別增長34.8%、24.2%、20.2%和8.8%。肉、蛋、奶產量分別達到315萬噸、101萬噸和35萬噸,比2002年分別增長19.7%、16.7%和85.3%。轉化糧食110億斤,比2002年增長20%。二是規模化養殖和畜產品加工勢頭強勁。2006年,全省規模養殖場(戶)70萬個,畜禽養殖小區1860個,小區飼養畜禽達到8218.14萬頭(只),占畜禽總飼養量的14.57%。現有畜產品加工企業716個,設計加工能力4.73億頭(只),實際加工2.3億頭(只)。三是牧業產值比重和農民牧業收入明顯提高。2006年,創牧業產值500.5億元,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43.61%,比2002年分別增長66.83%和1.71個百分點;畜產品加工業產值達到380億元,占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的30.4%。農民人均牧業收入1030元,占農民人均總收入的28.11%,比2002年分別增長58.46%和0.58個百分點。
綜合分析「糧變肉」工程進展態勢,目前尚有很大的潛力和空間。一是飼料資源充裕。我省玉米年均產量350—380億斤,扣除現有過腹轉化量110億斤、工業用糧200億斤,還有40—70億斤可供過腹轉化。年產秸稈2500萬噸以上,牧草563萬噸左右。二是牧業還有較大發展空間。我省幅員面積19.1萬平方公里,畜禽飼養總量6.67億頭(只),養殖密度為每平方公里3492頭(只),而牧業大省山東幅員面積15.67萬平方公里,畜禽飼養總量29億頭(只),養殖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8506頭(只),是我省的5.3倍。三是加工增值潛力大。目前,在整個畜牧產業分工中,我省還沒有完全擺脫畜產品原料產地的地位,畜產品加工業總體規模小、產業層次低,與山東、河南等牧業強省比,差距較大。如果採取得力措施,把差距轉化為後發優勢,使我省畜產品加工業提升到精細加工、深度加工的層面,必將促進「糧變肉」工程取得更加顯著的成效。四是市場前景廣闊。從國內市場看,畜產品消費呈剛性增長趨勢。以牛肉為例,人均佔有量4.9公斤,僅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1/2,如果達到世界人均消費量標准,就可以增加一倍以上的市場份額。從國際市場看,我省畜產品正在打入歐盟、中東等國際市場,特別是毗鄰我省的俄羅斯、日本、韓國都是世界畜產品進口國,每年需進口牛肉161萬噸、豬肉126萬噸、禽肉198萬噸。
二、「十一五」發展目標
——糧食轉化量達到150億斤,比2005年增加50億斤。
——豬、牛、羊、禽分別發展到5000萬頭、1350萬頭、1050萬只和8.47億只。
——肉、蛋、奶產量分別達到460萬噸、160萬噸和120萬噸。
——牧業總產值800億元,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53.3%。畜產品加工業實現產值1000億元,占農產品加工業產值的1/3。
——農民人均牧業收入1500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3。
——肉、蛋、奶加工量分別達到160萬噸、55萬噸和70萬噸,其中精深加工量達到32萬噸、5萬噸和20萬噸。
——畜產品外銷量達到產出量的70%以上,出口創匯3.2億美元。
三、工程主要內容
1.生豬產業。一是突出「兩區」,打造「一大一特」兩個隆起帶。即突出中部糧食主產區:在鞏固發展原有10個年飼養生豬超百萬頭縣(市)的基礎上,規劃和建設好公主嶺、梨樹、農安、榆樹、九台等5個生豬發展500萬頭以上的大縣(市),形成以PIC配套系和三元雜交為主體、以產業化為特徵的良種豬生產隆起帶。突出東部山區半山區:充分發揮長白山區特有的自然條件,利用本地豬和長白山野豬為種質資源,生產優質特色生豬,打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質特色豬肉品牌,規劃和建設好永吉、磐石、樺甸、蛟河、江源、撫松、通化、安圖、敦化、和龍等10個「森林豬」、「山黑豬」、「長白山特種豬」基地縣(市、區),形成特色生豬生產隆起帶。二是建設標准化生豬生產示範縣,培育出口創匯基地。「十一五」期間,以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為載體,每年建設1個標准化生豬生產示範縣,到「十一五」期末共建設4個示範縣,重點推行《吉林省出口豬肉技術規范》,以龍頭企業為依託,強化健康養殖技術,建立和發展1400個適度規模的養殖小區。依託吉林華正、榆樹四海、九台金鑼、磐石雨潤等龍頭企業,開拓國內大中城市及俄羅斯等周邊國家市場。三是加強種源基地建設,提高良種化水平。重點建設稷豐牧業公司、吉林華正公司和省農科院種豬場等省級重點種豬場,增強供種能力。每年從國外引進200頭種豬,到「十一五」期末共引進800頭,通過引進、擴繁、選育、提高等手段,新建2個原種豬場,擴建現有的延邊州、雙陽區「精氣神山黑豬」和公主嶺市飛馬斯等種豬繁育場,建立10000頭基礎母豬核心群。加強新品種培育、選育及地方優良豬種的保護和利用,建設長白山野豬研發中心,採取聯合育種手段,培育吉林特色品種和配套系,開發東北特色高檔豬肉品牌。
2.肉牛產業。一是建設三大肉牛生產基地。即充分利用豐富的秸稈和糧食資源,建設以榆樹、德惠、九台、農安、永吉、公主嶺、梨樹、伊通、前郭、扶余、梅河口、東豐、東遼等13個縣(市)為重點的中部農區吉林西門塔爾牛百萬頭生產基地。充分利用豐富的林間林下飼草資源,建設以蛟河、樺甸、敦化、安圖、和龍、龍井、汪清、琿春、圖們、延吉、長白、臨江等12個縣(市)為重點的東部山區半山區延邊黃牛生產基地。充分利用豐富的牧草和秸稈資源,建設以通榆、鎮賚、洮南、洮北、大安、長嶺、乾安、寧江、雙遼等9個縣(市、區)為重點的西部半農半牧區草原紅牛和吉林西門塔爾牛生產基地。二是推行標准化生產。利用新農村建設、農業綜合開發等資金,每年建設1個標准化肉牛生產示範縣,到「十一五」期末共建設4個示範縣,重點推行《吉林省出口牛肉技術規范》,提高我省出口牛肉的競爭力。依託長春皓月、遼源金昌、延邊畜牧、白城糧油、樺甸寶信等龍頭企業,打造吉林特色優質肉牛品牌,鞏固和拓展國內大中城市和港澳市場,擠占日本、韓國、俄羅斯、中東阿拉伯地區市場。三是建設中國優質肉牛培育中心。將延邊黃牛、草原紅牛、吉林西門塔爾牛等良種肉牛提純復壯,選育提高;引進利木贊、和牛、韓牛和安格斯牛等專門化肉牛品種,與其進行雜交組合,培育中國優質特色肉牛新品種,每年從國外引進肉用種母牛160頭、種公牛30頭,到「十一五」期末共引進種母牛640頭、種公牛120頭。以吉林華春肉牛繁育中心為依託,建立種牛後裔測定站,承擔全省種牛質量檢測工作。在積極爭取國家立項投資的同時,省里也要予以支持。四是建立以延邊黃牛、草原紅牛、吉林西門塔爾牛為主體的基礎母牛群。採取貸款貼息、良種補貼等優惠政策,鼓勵養殖場(戶)和企業飼養基礎母牛,發展壯大母牛群體。五是建設標准化飼養小區和科技示範園。到「十一五」期末,建設800個飼養小區,做到選址合理、規模適度、飼養科學、安全衛生、生態環保,支持和鼓勵由科研院校為技術支撐單位的肉牛科技示範園,切實起到積極的示範引導作用。六是建設肉牛交易市場。在肉牛飼養基地縣(市)建設封閉式、多功能的肉牛交易市場,確保肉牛流通渠道暢通。
3.羊產業。一是大力發展肉羊、積極發展細毛羊、科學發展絨山羊,重點建設農安、東遼、梨樹、雙遼、長嶺、乾安、寧江、扶余、鎮賚、大安、通榆、柳河、敦化等13個肉羊生產基地縣(市);建設洮南、洮北、鎮賚、前郭、乾安、雙遼等6個細毛羊生產基地縣(市);建設洮北、通榆、八道江等3個絨山羊生產基地縣(區)。二是依託長嶺草原興發、長春皓月等龍頭企業,開拓國內、中東伊斯蘭國家和周邊國家羊肉市場;依託前郭查乾花種畜場、鎮南種羊場及省農科院種羊場,以南京羊毛拍賣市場為平台,努力擴大國內毛紡企業市場份額。三是建設與完善省級肉種羊繁育中心和優質細毛羊繁育場。引進培育薩福克、德國肉用美利奴、南非美利奴、無角道塞特、杜泊等肉用種羊,在松原市建立優質肉羊核心群,種群規模達到5000隻。以前郭查乾花種畜場、鎮南種羊場為依託,建立新吉細毛羊、中國美利奴羊核心群,種群規模達到5000隻。四是建設500個標准化養羊小區,採用經濟雜交方式,提高肉羊品質,擴大肉羊總量,為省內加工企業提供優質、健康、安全的原料。五是合理利用草原資源,推行劃區輪牧、季節性休牧制度,科學確定載畜量,實現草畜平衡。
4.雞產業。一是建設「雙十」大縣、構建「三大區域」產業群。即建設德惠、前郭、榆樹、梨樹、伊通、磐石、永吉、農安、舒蘭、公主嶺、雙陽等11個蛋雞生產大縣(市);德惠、農安、九台、公主嶺、磐石、前郭、梅河口、舒蘭、柳河、東豐、輝南等11個肉雞生產大縣(市)。圍繞這些大縣(市),突出「雙雞起舞」核心區域,以吉林德大、德惠鴻大等加工企業為依託,構建中部雞產業集群;以磐石曉生、吉林卓越等加工企業為依託,全面提升東部雞產業集群的加工層次;以松原德大、大安安大等加工企業為依託,拉動西部雞產業集群發展壯大。二是以吉林德大為龍頭,立足國內市場,鞏固擴大日韓等東亞市場,大力開拓歐盟和俄羅斯市場。三是每年建設1個肉雞標准化生產示範縣,實施《吉林省出口雞肉技術規范》,按照進口國市場准入要求,組織生產優質、安全肉雞及製品,扶持重點龍頭企業,採取公司+基地+標准化飼養模式,建設現代化肉雞養殖小區,以滿足肉雞產品出口需要。四是培育具有吉林地方特色的高檔肉雞品種,依託省農科院畜牧分院和吉林大學農學部,聯合開展吉林優質肉雞科研育種工作。五是加強種源基地建設。重點扶持吉林德大公司6萬套祖代肉種雞場。六是建設600個標准化肉雞養殖小區,400個蛋雞養殖小區。
5.鵝鴨產業。一是打造3條鵝鴨產業帶。第一個是以大安、鎮賚、通榆、洮南、洮北、乾安、扶余、長嶺、前郭、寧江、雙遼等11個縣(市、區)為主體的西部草原鵝鴨產業帶,最大限度地利用天然草地、江河泡沼等資源,採取放牧結合補飼的經營方式,生產綠色有機鵝鴨產品,形成「草原鵝」、「瀚海鴨」等系列品牌。第二個是以公主嶺、梨樹、伊通、農安、榆樹、九台、雙陽、舒蘭、東豐、東遼等10個縣(市)為主體的糧食主產區鵝鴨產業帶,有效利用糧食和農副產物等資源,採取規模經營、封閉舍飼的飼養方式,擴大鵝鴨產業總量,提高標准化生產水平。第三個是以集安、通化、輝南、梅河口、柳河、臨江、磐石、蛟河、舒蘭、敦化等10個縣(市)為主體的山區半山區鵝鴨產業帶,充分利用林下資源和江河灘塗,實行放牧為主、舍飼為輔的飼養方式,發展特色鵝鴨產業。二是大力開拓國內外市場。以大安白鵝公司為依託,大力開發「吉鴻」牌白條鵝等產品,以遼源銀浪公司為依託,深度開發鵝肉南方風味製品。以長春德萊、吉林白翎等加工企業為依託,深度開發肉、蛋、絨、肥肝等精深加工產品。以農安天歌牧業公司為依託,開發分割肉、熟食等製品。以輝南正方、梅河口正方等加工企業為依託,開發分割肉、鵝鴨肥肝、乳鴨、系列肉品、方便熟食等加工製成品。肉、蛋、肥肝產品鞏固發展江、浙、滬、皖、粵、川等國內傳統市場,羽絨製品拓展日本、俄羅斯、歐美等國際市場份額。三是建立鵝鴨良種研發推廣體系。在吉林農業大學建設吉林白鵝研發中心,在梅河口正方公司建設優質肥肝鴨品種培育中心,在輝南正方建設肥肝鵝鴨研發中心,重點建設種鴨繁育場,在鴨肥肝開發上實現突破。四是建設200個標准化鵝鴨養殖小區,為加工企業提供質優量足的原料。
四、保障措施
1.支持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和小區建設。建立養殖檔案、免疫標識制度,逐步完善可追溯責任追究體系。對養殖場和小區規劃設計、畜禽糞便無害化處理設施、沼氣等新興能源設施建設,在新農村建設資金中統籌安排,予以扶持。
2.加快畜禽生產良種化進程。針對我省肉牛、生豬、肉羊十幾年沒有從國外引進良種的現實,採取種畜和胚胎兩種方式,引進國內外優良種畜禽。針對我省具有區域特色的優良地方品種日漸退化、難以為繼的現實,加大對延邊黃牛、草原紅牛、東北民豬、吉林籽鵝、吉林梅花鹿、長白山中華蜜蜂等地方良種的保護力度。加快畜禽繁殖改良步伐,建立畜禽原種場—擴繁場—商品場的塔形畜禽良種繁育生產結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和《種畜禽管理條例》,規范種畜禽生產經營秩序。
3.全面推行畜禽健康養殖。推行國際通行的官方獸醫制度和執業獸醫制度,組織實施動物衛生安全工程,建立健全疫病防控體系,穩定專業隊伍,改善技術裝備,全面提升動物疫病防控能力。進一步抓好無規定動物疫病區建設,對國家規定的重點動物疫病,有計劃有目標地實施工程性防治、區域化管理。對動物投入品實行全面監控,組織生產無公害、綠色、有機畜產品,保障畜產品質量安全。
4.把畜產品加工業作為產業升級的戰略重點,在全鏈條、全利用上狠下功夫,使畜產品精深加工成為牧業經濟增長的動力源和農民收入的增長源。全面提高畜產品加工能力,特別是精深加工能力。「十一五」期間,打造3—5個「巨人型」加工龍頭企業,進一步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增強企業的輻射帶動功能,使加工企業、養殖基地、中介組織和農戶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牧業經濟共同體,拉動牧業經濟整體優化升級。
5.整合牧業科技資源,圍繞遺傳育種、動物營養、飼養管理、獸醫衛生、草原生態等領域開展定向科研攻關,增強牧業科技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完善牧業科技推廣體系,提高科技入戶率,加快牧業科技成果轉化。加強牧業科技培訓,提高生產經營者的牧業科技素質,為牧業快速發展注入科技動力。
6.圍繞肉牛、生豬、肉雞、鹿、蜂、林蛙、裘皮等優勢產業,打造吉林特色名牌產品。充分利用信息網路、大型會展、品牌招商、新聞發布等有效形式,加大畜產品宣傳推介力度,進一步擴大我省畜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影響力,擴大市場佔有份額。
7.以100個投資額1億元以上的畜牧業大項目為載體,進一步加大「糧變肉」工程投入力度。牧業產業化資金、良種補貼資金、疫病防控資金、信息網路資金、小區建設資金要與畜產品基地、龍頭企業、大項目建設布局緊密結合,本著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原則,捆綁使用,集中投放,每年重點裝備幾個縣,滾動發展,盡快建成一批產值超10億元、肉類產量超10萬噸的畜牧業大縣。
吉林省畜產品精深加工工程實施方案
發展畜產品加工業,對於推進產業化經營,提升牧業經濟產業層次,促進現代畜牧業快速發展至關重要。為進一步推動畜產品加工業向精深方向發展,進而提高附加值,延長產業鏈條,制定本方案。
一、畜產品加工業情況分析
近年來,我省畜產品加工業取得了長足發展。截至2006年年末,全省年銷售額在500萬元以上的畜產品加工企業105戶,其中肉牛加工企業7戶,生豬加工企業22戶,家禽加工企業36戶,肉羊加工企業3戶,乳品加工企業9戶,其它企業28戶。從總體上看,銷售活體畜禽為主、初級加工產能較大、加工製成品量少質低、精深加工相對滯後的產業格局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變。從商品種類上看,每年有500多萬頭活豬、100多萬頭活牛銷往省外,分別占出欄量的1/4和1/3左右,以銷售「原字型大小」產品為主,加工製成品所佔比重較小。從加工層次上看,大多局限於胴體分割、生鮮肉品等初級加工階段,方便熟食、醫療保健、生物制葯、護膚美容、皮革服裝等精深加工亟待起步。從市場分布上看,集貿市場交易多,大中城市超市份額小,國際高端市場進入少。促進畜產品加工業發展提速和產業升級,加快由初級加工向精深加工的跨越,已成為牧業經濟提質增效的緊迫課題。
大力發展畜產品精深加工業,符合省情實際,緊扣振興吉林老工業基地主題,順應廣大農民增收致富的強烈願望,實施畜產品精深加工工程基礎較好,潛力很大。一是畜牧資源豐富。牛、羊、禽飼養量和人均佔有量居全國前列,生豬飼養量和人均佔有量處於中上水平,可供加工的原料充足。二是市場潛力巨大。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畜產品需求呈剛性增長趨勢,尤其是大中城市和沿海發達地區對畜產品加工製成品需求更加旺盛,僅上海市每年就要消費生豬1000萬頭以上。日、韓、俄等周邊國際市場空間很大,日本每年需要進口牛肉90萬噸、豬肉80萬噸、禽肉60萬噸,韓國需要進口牛肉20萬噸、豬肉9萬噸、禽肉8萬噸,俄羅斯需要進口牛肉51萬噸、豬肉37萬噸、禽肉130萬噸。三是畜產品精深加工業已具雛形。目前,省級以上畜產品加工重點龍頭企業已達40家。伊利、蒙牛、雨潤、金鑼、草原興發等國內大型畜產品加工企業紛紛落戶我省,引進了資金、技術、管理和市場,對發展畜產品精深加工業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十一五」發展目標
到2010年,規模以上屠宰加工企業畜產品精深加工量由現在的6%達到20%以上,動物毛、皮、骨、血等精深加工率達到60%以上,畜產品精深加工產值占畜牧加工業產值的40%。其中,肉牛屠宰加工能力達到120萬頭,精深加工率達到30%以上;生豬屠宰加工能力達到1500萬頭,精深加工率達到20%左右;肉雞屠宰加工能力達到3.5億只,精深加工率達到30%以上;肉羊屠宰加工能力達到400萬只,精深加工率達到10%以上;鵝鴨屠宰加工能力達到7000萬只,精深加工率達到10%以上;鮮奶加工能力達到80萬噸,精深加工率達到50%左右;鹿產品加工能力達到100噸,精深加工率達到40%以上;蜂產品加工能力達到1.5萬噸,精深加工率達到30%左右;兔產品加工能力達到 2500萬只,精深加工率達到10%左右;裘皮加工能力達到800萬張,精深加工率達到20%。基本形成熟食、方便食品、生物制葯、美容保健、服裝、皮革、蛋白飼料、有機肥料等八大系列產品。
三、工程主要內容
「十一五」期間,圍繞40個省級以上大型龍頭企業建設畜產品精深加工業集中區,培育十大牧業龍型經濟。
1.以長春皓月、遼源金昌、榆樹漢德、白城糧油、延邊畜牧、樺甸寶信等企業為依託,建設肉牛精深加工產業群。重點建設長春皓月公司肉牛精深加工項目,形成年屠宰加工肉牛100萬頭、熟食製品30萬噸、皮革100萬標張、生物製品73種(產量5000噸)、生物有機肥30萬噸的能力。
2.以吉林華正、九台金鑼、公主嶺高金、磐石雨潤、榆樹四海、長春東旭、梅河口萬家福等企業為依託,建設生豬精深加工產業群。重點建設吉林華正年產8萬噸熟食製品項目。
3.以吉林德大、德惠鴻大、吉林卓越、東豐鵬翔、東遼大志、舒蘭福潤等企業為依託,建設肉雞精深加工產業群。重點建設吉林德大年產10萬噸肉雞熟食製品項目。
4.以長春皓月、長嶺草原興發等企業為依託,建設肉羊精深加工產業帶。重點建設長春皓月年加工肉羊300萬只、皮革300萬張項目。
5.以長春德萊、輝南正方、梅河口正方、吉林白翎、東遼銀浪等企業為依託,建設鵝鴨精深加工產業帶。重點建設長春德萊、梅河口正方2個年加工鵝鴨肥肝1000噸生產項目和吉林白翎年加工20萬件羽絨製品生產項目。
6.以長春廣澤、吉林九牛、吉林春光、長春新希望等企業為依託,圍繞吉、長兩市,建設乳品精深加工產業圈。重點建設3個年加工乳製品30萬噸以上生產項目。
7.以敖東葯業、東豐葯業、吉春葯業、長雙鹿業等企業為依託,建設鹿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圈。重點建設生物制葯、保健食品等加工生產線。
8.以安圖汪氏集團、延邊寶利祥、吉林天園等企業為依託,建設蜂產品精深加工基地。重點建設長白山白蜜、高癸烯酸蜂王漿、特種蜂花粉、蜂膠、蜂巢茶等系列產品加工生產線。
9.以吉林金鳳、四平御兔等企業為依託,建設兔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區。重點建設兔裘皮、兔肉熟食製品等生產線。
10.以吉林其仕、大安富鵬、磐石龍鳳等企業為依託,建設毛皮動物精深加工產業園。重點建設貂狐貉裘皮加工、高檔皮草等加工生產線。
四、保障措施
1.堅持「兩條腿走路」方針,在打造本土畜產品精深加工企業龍頭的同時,通過招商引資、資產運營等多種形式,把國內畜產品加工巨型企業集團引入我省,引進資金、引進技術、引進人才、引進市場,迅速壯大我省畜產品精深加工能力,促進畜產品加工業整體優化升級。
2.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和省里關於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在項目審批、銀行貸款、建設用地、稅費徵收、城建配套費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
3.農業產業化基金重點用於省級以上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的基礎設施建設、原料收購、新產品開發和技術改造的貸款貼息。對國家和省級畜產品精深加工龍頭企業的技術創新和產學研合作項目,優先列入貼息項目計劃。
4.支持龍頭企業建立產品研發中心,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對研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實際發生的費用,可按150%的比例抵扣當年應納稅所得額,當年抵扣不足部分,可按稅法規定,在5年內結轉抵扣。
5.堅持外向型市場定位,把省外和國外市場開拓作為主攻方向,進一步鞏固擴大中東清真肉品市場,大力拓展東亞豬肉、禽肉及加工製成品市場,積極搶占歐美禽肉、鵝鴨肥肝和蜂蜜市場。
6.圍繞加工龍頭企業,高標准建設畜產品基地,為企業打造第一車間。同時,鼓勵有條件的龍頭企業根據精深加工原料需要,建設自己的畜禽養殖基地,確保標准化、專用化加工原料有效供給。
7.各級政府要建立與龍頭企業、生產基地、科研院所、推廣部門多邊互動、密切配合的工作機制,及時研究和解決畜產品精深加工工程實施中的新情況、新問題,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收到實效。
8.從2007年起,每年組織一次畜牧產業發展招商引資活動,用資源、科技、地理優勢,盡力將國內大型畜牧企業引入我省,鼓勵其投資建廠建基地,推動畜牧產業工業化、專業化。
Ⅱ 動物資源的畜禽資源
畜禽包括牲畜與家禽等。畜禽按馴化時間和程度分為三類,即較早期馴化物種(24種)、較晚期馴化物種(16種)、近緣野生種(14種)。物種內具有豐富遺傳變異和不同經濟性狀的品種或類群,構成畜禽種質資源。畜禽種質資源是生物種質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生存、進步和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是人類所需食物的最直接來源。畜禽為人類提供必需的肉、蛋、奶、蜜、毛、皮、絲等優質產品。據測算,在畜禽生產過程中,種質資源貢獻佔40%以上的份額。
中國畜牧業有著悠久的歷史,主要畜禽品種和產品已成為人們必需的生產和生活資料。由於中國多樣化的地理、生態、氣候條件、眾多的民族及不同的生活習慣,加之長期以來經過廣大勞動者的馴養和精心選育,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畜禽品種資源。
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國家就著手畜禽品種資源調查。1976年農業部組織全國農、科、教部門開展了一次較大規模的畜禽品種資源調查,歷時九載,基本摸清了全國大部地區的品種資源狀況。編纂出版了《中國豬品種志》、《中國牛品種志》、《中國羊品種志》、《中國家禽品種志》、《中國馬驢品種志》。1995年又對中國西南、西北部的偏遠地區進行了一次為期4年的畜禽資源補充調查,發現了79個新遺傳資源群體。根據品種資源調查及2001年「中國畜禽品種審定委員會」審核,中國畜禽遺傳資源主要有豬、雞、鴨、鵝、特禽、黃牛、水牛、氂牛、獨龍牛、綿羊、山羊、馬、驢、駱駝等20個物種,共計574個品種,其中地方品種437個(佔76.13%),培育品種62個(佔10.80%),引進品種有75個(佔13.06%)。畜禽資源調查為制定有關保護、合理開發利用政策及畜牧業整體發展規劃,開展國際畜牧科技合作交流提供了必要的科學依據。近20年來,中國加強了對畜禽品種資源的基礎研究,開展了部分畜禽品種的種質特性和遺傳距離測定等方面的系統研究,並在畜禽系統保種理論和保種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為中國開展畜禽品種資源的保存工作提供了科技支撐。
1983年已確認滅絕的資源有九斤黃雞、塘腳牛、陽壩牛、深縣豬、高台牛、棗北大尾羊、項城豬、太平雞、臨桃雞、武威斗雞等。
1999年瀕臨滅絕的資源為:豪桿嘴型內江豬、大普吉豬、草海鵝、文山鵝、思茅鵝、蕭山雞、舟山火雞、五指山豬、龍游烏豬、潘郎豬、通城豬、八眉豬、樟木黃牛、蘭州大尾羊、鄂倫春馬、鐵嶺挽馬、金州馬、北京油雞、浦東雞、靈昆雞、寧靜雞、樟木雞等。
1994年國務院頒布了《種畜禽管理條例》,隨後農業部出台了實施細則,不少省(直轄市、自治區)也制定了相關的管理辦法。為貫徹落實《條例》的有關要求,加強畜禽遺傳資源的保護、開發和利用工作,農業部成立了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管理委員會,公布了國家級畜禽品種資源保護名錄,並為這些品種確認了一批國家級畜禽品種資源保護場(區)。
在收集的456個畜禽品種(類群)中,有191個群體數量處於不同程度下降,滅絕的有9個。在數量下降品種(類群)中,受到嚴重威脅的有47個,需採取緊急保護措施。受到較大威脅的有36個,受到威脅有14個;58個受到潛在威脅。 對國家級畜禽保護名錄的品種,以保護場或保護區的方式進行活體保護。對《中國豬品種志》記載的地方品種進行了遺傳距離評估。建立了中國畜禽網路信息系統。
Ⅲ 上位法廢止,據其制定的規章還有效嗎
如果下位法沒有明確廢除,整部下位法還是有效的,但與新頒布的上位法沖突的相關條款無效,其它不沖突的條文依然適用。印象中應該是這樣。
Ⅳ 涉及農業方面的法律法規
大概有以下這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鄉鎮企業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
行政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葯管理條例 基本農田保護條例
獸葯管理條例 種畜禽管理條例 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 草原防火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實施細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 水產資源繁殖保護條例
漁業資源增殖保護費徵收使用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
植物檢疫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 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 農民承擔費用和勞務管理條例
(一)綜合
農業部立法工作規定 農業行政處罰程序規定 農業行政執法證件管理辦法
(二)種植業
肥料登記管理辦法 農葯管理條例實施辦法 農葯限制使用管理規定 農葯安全使用規定
農葯廣告審查辦法 關於對進出口農葯實施登記證明管理的通知
農葯登記葯效試驗單位認證管理辦法 農葯登記殘留試驗單位認證管理辦法
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農葯和限制使用的農葯清單 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辦法
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 農作物種子標簽管理辦法
農作物商品種子加工包裝規定 主要農作物范圍規定
關於設立外商投資農作物種子企業審批和登記管理的規定 植物檢疫條例實施細則(農業部分)
國外引種檢疫審批管理辦法 關於進步加強國外引種檢疫審批管理工作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植物檢疫員管理辦法(試行)
(三)畜牧獸醫
獸葯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獸葯標簽和說明書管理辦法 獸用生物製品管理辦法
獸葯質量監督抽樣規定 獸葯生產質量管理規范 進口獸葯管理辦法
獸葯批准文號管理規定 獸葯葯政葯檢工作管理辦法 新獸葯及獸葯新制劑管理辦法
獸用新生物製品管理辦法 生物製品生產車間管理辦法
獸用麻醉葯品的供應、使用、管理辦法 獸醫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試行辦法
核發《獸葯生產許可證》、《獸葯經營許可證》、《獸葯制劑許可證》管理辦法
獸葯廣告審查辦法 飼料葯物添加劑使用規范
關於嚴禁非法使用獸葯的通知 關於加強獸葯名稱管理的通知
食品動物禁用的獸葯及其它化合物清單 動物檢疫管理辦法 動物防疫條件審核管理辦法
動物免疫標識管理辦法 動物疫情報告管理辦法 種畜禽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 進口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登記管理辦法
新飼料和新飼料添加劑管理辦法 飼料添加劑和添加劑預混合飼料產品批准文號管理辦法
飼料添加劑和飼料添加劑預混合飼料生產許可證管理辦法
甘草和麻黃草採集管理辦法
(四)漁業
水產苗種管理辦法 水產原、良種審定辦法
中日漁業協定暫定措施水域管理暫行辦法 中韓漁業協定暫定措施水域和過渡水域管理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海域外國人、外國船舶漁業活動管理暫行規定
渤海區漁業資源繁殖保護規定 黃渤海區對蝦親蝦資源管理暫行規定
長江漁業資源管理規定 黃渤海、東海、南海區漁業資源增殖保護費徵收使用暫行辦法
漁業捕撈許可管理規定 漁業船舶船名規定
漁港費收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船舶登記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進出漁港簽證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漁業船舶船員考試發證規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海員證管理使用規定
內河漁業船舶船員考試發證規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海上交通事故調查處理規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港航監督行政處罰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船舶監督檢驗管理規定
漁業無線電管理規定 漁業水域污染事故調查處理程序規定
漁業污染事故調查鑒定資格管理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生動植物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生野生動物利用特許辦法 漁業行政處罰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行政執法船舶管理辦法
(五)農機
農用拖拉機及駕駛員安全監理規定 聯合收割機跨區作業管理暫行辦法
聯合收割機及駕駛員安全監理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牧漁業部農業機械鑒定工作條例(試行)
全國農村機械維修點管理辦法 農業部農業機械設備管理暫行辦法
全國鄉鎮農機管理服務站管理辦法(試行) 農機成人教育暫行規定
農業機械維修工人技術考核辦法
(六)農墾
關於加強農墾企業勞動安全工作的規定 農業部國營農場農機化管理暫行細則
全國農墾職工教育暫行規定
(七)科教
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實施細則(農業部分) 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管理辦法
農業轉基因生物進口安全管理辦法 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辦法 農業野生植物保護辦法
綠色證書」制度管理辦法 農業植物新品種權侵權案件處理規定 農業植物新品種權代理規定
(八)市場信息
無公害農產品管理辦法 綠色食品標志管理辦法
水產品批發市場管理辦法
(九)農村合作經濟
村級范圍內籌資籌勞管理暫行規定 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公開暫行規定 相關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罰款決定與罰款收繳分離實施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實施細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
Ⅳ 種畜禽管理條例的國務院令
第153號
現發布《種畜禽管理條例》,自1994年7月1日起施行。
總理 李鵬
1994年4月15日
Ⅵ 畜牧獸醫行業哪些行為需要辦理行政許可
執業獸醫師從事診療活動需要進行執業注冊;
開辦寵物門診需要辦理《動物診療許可證》;
經營獸葯需要辦理《獸葯經營許可證》;
開辦養殖場、屠宰場、加工廠、隔離場等需要辦理《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
Ⅶ 種畜禽主要包括哪些
答:《畜牧法》第73條第2款規定,種畜禽是指經過選育、具有種用價值、適於繁殖後代的畜禽及其卵子(蛋)、胚胎、精液等。《種畜禽管理條例》第2條具體規定,種畜禽是指種用的家畜家禽,包括家養的豬、牛、羊、馬、驢、駝、兔、犬、雞、鴨、鵝、鴿、鵪鶉等及其卵、精液、胚胎等遺傳材料。
Ⅷ 我想了解下畜牧局下面都有哪些部門,也就是下屬機構謝!
在事業單位上班的不一定都是事業編制,要看你的編制性質,才知道社保如何繳納
Ⅸ 什麼是種畜禽(概念)
所謂種畜禽是指種用(能用來繁殖配種的)的家畜家禽,包括家養的豬、牛、羊、馬、驢、駝、兔、犬、雞、鴨、鵝、鴿、鵪鶉等及其卵、精液、胚胎等遺傳材料。畜是指馬驢牛羊豬駝兔犬等家畜,禽是指雞鴨鵝鴿鵪鶉等禽類。
Ⅹ 請問搞野生動物的養殖應該准備哪些法律條件
養殖業法律法規(應該是完整版本)
1、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
2、生豬屠宰管理條例
3、種畜禽管理條例
4、獸葯管理條例
5、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
6、某某(你所在城市)市限制養犬規定
7、蠶種管理暫行辦法
8、種畜禽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9、獸葯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10、核發《獸葯生產許可證》《獸葯經營許可證》、《獸葯制劑許可證》管理辦法
11、獸用生物製品管理辦法
12、獸葯標簽說明書管理辦法
13、動物免疫疫標識管理辦法
14、動物檢疫管理辦法
15、動物防疫條件審核管理辦法
16、(你所在城市)省種畜禽管理辦法
17、(你所在城市)省實施<生豬屠宰管理條例>辦法
18、(你所在城市)省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辦法
19、(你所在城市)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辦法
20、(你所在城市)省蠶種管理辦法
21、(你所在城市)市生豬屠宰管理辦法
22、(你所在城市)市家畜違禁葯物監督管理辦法
23、動物源性飼料產品安全衛生管理辦法
24、草畜平衡管理辦法
25、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
你找到你需要養殖的動植物的類別選擇法律查看,比如你要養豬你就在網路搜索"生豬屠宰管理條例",就可以看見法條的完整版本了.
你不會讓我復制所有的法條吧,呵呵,按我的目錄你應該找的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