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吉林省城鎮供熱條例

吉林省城鎮供熱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3-08 08:41:29

Ⅰ 國家規定冬季供暖室內溫度標準是多少度

國家沒有明確規定,但是有供暖的各省市都有相對應的地方性供暖條例中有規定。

以長春市為例:

根據《長春市城市供熱管理條例》規定:

第三十二條 供熱期內,居民熱用戶室內供熱溫度晝夜不得低於十八攝氏度。

檢測居民室內溫度時,應當以居民卧室、起居室(廳)或者其他部分的門進深二分之一處距地面一點四米高點為檢測點進行檢測。

非居民熱用戶室內的供熱溫度由供熱經營企業與熱用戶在合同中約定。

第三十五條 居民熱用戶室內供熱溫度低於十八攝氏度的,供熱經營企業應當退還相應的熱費。

供熱經營企業擅自推遲供熱或者提前停熱的,應當按日退還熱費。

前兩款屬於熱源生產企業責任的,供熱經營企業應當先行將熱費退還給熱用戶,再向熱源生產企業追償。

非居民熱用戶供熱溫度未達到合同約定標準的,供用熱雙方按合同約定或者法律規定承擔相應違約責任。

(1)吉林省城鎮供熱條例擴展閱讀:

其他各省市供暖溫度規定:

1、吉林省

根據《吉林省城市供熱條例》規定:

第十五條 供熱期內,居民用戶的室內溫度晝夜不得低於攝氏18度;低於攝氏18度的,熱經營企業應當退還相應熱費。退費具體辦法由市、州人民政府制定。

熱經營企業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設定居民用戶室內溫度檢測點,定期測查室內溫度。

第十六條 熱生產企業、熱經營企業應當按照供用熱合同保證供熱,供熱設施發生故障時,應當積極進行搶修,及時通知用戶,並依據供用熱合同對熱經營企業或者用戶予以賠償。

2、沈陽市

根據《沈陽市城市供暖管理辦法》規定:

第二十七條 供暖企業應按規定使用符合環保標準的潔凈燃料,按照規定實行低溫連續供暖,確保室內溫度達到市政府規定的標准。

第二十八條 供暖企業供暖溫度達不到規定標准或縮短供暖期限的,已按規定交納採暖費的用戶有權按照供暖合同追究供暖企業的違約責任。但由於用戶擅自拆除、移動、改造、遮蔽供暖設施或損毀供暖設施造成供暖溫度達不到規定標準的除外。

3、青島市

根據《青島市城市供熱條例》規定:

第三十一條 採暖期為每年的十一月十六日至次年的四月五日(城陽區、黃島區及各縣級市人民政府可以適當調整採暖期)。採暖期內用戶室內供熱溫度不得低於18℃。廚房內溫度不得低於10℃。

供熱單位應當在採暖期開始前五日進行試供熱,做好調試、排氣等工作。

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對供熱時間和供熱溫度另有要求的,由供用熱雙方協商確定。

Ⅱ 請問供暖的進水溫度和回水溫度國家標准分別是多少謝謝

沒有明確標准。

由於國家對地方供暖沒有嚴格的硬性規定,所以各省市的供熱條例中未對進出水溫度給予規定,只對其採暖溫度進行嚴格規定。

以黑龍江省為例,根據《黑龍江省城市供熱條例》規定:

第三十二條 在供熱期內,供熱單位應當保證居民卧室、起居室(廳)溫度全天不低於18℃,其他部位應當符合設計規范標准要求。各市、縣人民政府可以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高於18℃的溫度標准。

檢測居民室內溫度時,應當以居民卧室、起居室(廳)門進深二分之一處距地面一點四米高點為檢測點進行檢測。

非居民用戶的室內溫度及其檢測方法,由供用熱雙方在合同中約定。

(2)吉林省城鎮供熱條例擴展閱讀:

其他省市供熱規定:

1、青島市

根據《青島市城市供熱條例》規定:

第三十一條 採暖期為每年的十一月十六日至次年的四月五日(城陽區、黃島區及各縣級市人民政府可以適當調整採暖期)。採暖期內用戶室內供熱溫度不得低於18℃。廚房內溫度不得低於10℃。

供熱單位應當在採暖期開始前五日進行試供熱,做好調試、排氣等工作。

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對供熱時間和供熱溫度另有要求的,由供用熱雙方協商確定。

2、山東省

根據《山東省供熱條例》規定:

第二十二條在室外溫度不低於供熱系統最低設計溫度、建築圍護結構符合當時採暖設計規范標准和室內採暖系統正常運行條件下,供熱企業應當保證採暖供熱期內用戶卧室、起居室的溫度不低於十八攝氏度。供用熱合同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用戶認為室內溫度不達標的,可以向供熱企業提出溫度檢測要求,供熱企業應當在二十四小時內進行檢測。對檢測結果有異議的,可以委託法定的檢測機構進行檢測。因供熱企業原因導致室內溫度不達標的,供熱企業應當承擔檢測費用並減收熱費,具體辦法由設區的市、縣(市)人民政府制定。

3、長春市

根據《長春市城市供熱管理辦法》規定:

第十五條 本市供熱期限為十月二十五日至次年四月十日。熱生產企業、熱經營企業不得推遲供熱或者提前停止供熱。

居民熱用戶室內主要房間(卧室、起居室)供熱溫度晝夜平均不得低於攝氏十八度。

第十六條 供熱期內,熱經營企業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設定居民熱用戶室內溫度檢測點,定期測查室內溫度。

Ⅲ 冬季供暖室內溫度國家規定是多少

冬季供暖室內溫度國家沒有響應的法律條例出台,都是以有供暖省市的地方性政策為主,以長春市為例:

根據《長春市城市供熱管理條例》規定:

第三十一條 本市供熱期為當年十月二十日零時至次年四月六日二十四時。

鼓勵供熱經營企業提前供熱、延期停熱。

氣溫出現異常低溫情況,市人民政府可以決定提前供熱或者延期停熱。供熱經營企業按照市人民政府的決定提前供熱或者延期停熱的,市、區人民政府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第三十二條 供熱期內,居民熱用戶室內供熱溫度晝夜不得低於十八攝氏度。

檢測居民室內溫度時,應當以居民卧室、起居室(廳)或者其他部分的門進深二分之一處距地面一點四米高點為檢測點進行檢測。

非居民熱用戶室內的供熱溫度由供熱經營企業與熱用戶在合同中約定。

(3)吉林省城鎮供熱條例擴展閱讀:

其他部分省市供熱規定:

1、青島

根據《青島市城市供熱條例》規定:

第三十一條 採暖期為每年的十一月十六日至次年的四月五日(城陽區、黃島區及各縣級市人民政府可以適當調整採暖期)。採暖期內用戶室內供熱溫度不得低於18℃。廚房內溫度不得低於10℃。

供熱單位應當在採暖期開始前五日進行試供熱,做好調試、排氣等工作。

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對供熱時間和供熱溫度另有要求的,由供用熱雙方協商確定。

2、吉林

根據《吉林省城市供熱條例》規定:

第十五條 供熱期內,居民用戶的室內溫度晝夜不得低於攝氏18度;低於攝氏18度的,熱經營企業應當退還相應熱費。退費具體辦法由市、州人民政府制定。

熱經營企業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設定居民用戶室內溫度檢測點,定期測查室內溫度。

第十六條 熱生產企業、熱經營企業應當按照供用熱合同保證供熱,供熱設施發生故障時,應當積極進行搶修,及時通知用戶,並依據供用熱合同對熱經營企業或者用戶予以賠償。

Ⅳ 國家規定供暖溫度標準是多少

18℃±2℃。根據《新鄉市城市集中供熱管理辦法》規定

第二十三條:用戶室內採暖溫度為18℃±2℃,不低於 16℃。供熱經營企業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設定居民熱用戶室內溫度檢測點,定期測查室內溫度。

第二十四條:供熱經營企業應建立、完善供熱搶修制度和事故處理應急預案。加強管理、規范服務,將規范服務的標准、內容、時間向社會公開,接受用戶監督。設置報修、投訴電話,及時處理用戶反映的問題。供熱主管部門應當對服務質量和供熱質量進行監督、檢查。

因經營企業責任停止向用戶供熱,供熱經營企業應當按照停止供熱的時間和當年標准,向用戶退還或減收相應的熱費。

(4)吉林省城鎮供熱條例擴展閱讀:

國家規定供暖溫度標准為18℃±2℃的原因:

室內溫度過高時,會影響人的體溫調節功能,由於散熱不良而引起體溫升高、血管舒張、脈搏加快、心率加速。由於室內外溫差懸殊,人體難以適應,就容易患傷風感冒。

研究證明,冬季室內適宜溫度為17℃至22℃。如果室內溫度經常在22℃以上,人就會神疲力乏、頭昏腦脹。

「暖氣病」主要是指冬季供暖,因環境和人體乾燥缺水而引起的免疫功能和抵抗力的下降,導致人們出現不同程度的內熱外寒症狀,並能進一步導致感冒發生。供暖期常出現的口乾、頭暈、嗓子疼、咳嗽、煩躁、皮膚發緊等都屬於「暖氣病」,希望廣大用戶能對其重視起來。

Ⅳ 吉林省公主嶺市2008年取暖費的標準是多少

公主嶺市集中供熱特許經營管理辦法的通知
公主嶺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文件

公政發〔2007〕12號

公主嶺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
公主嶺市集中供熱特許經營管理辦法的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局辦,各街道辦事處:
《公主嶺市集中供熱特許經營管理辦法》已經2007年3月22日市政府第3次常務會議研究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二00七年四月二十日
(此件可發至各供熱經營企業)

公主嶺市集中供熱特許經營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加快城市集中供熱的市場化進程,規范集中供熱特許經營活動,加強市場監管,保障社會公益和公共安全,促進城市供熱事業健康發展,根據《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建設部令第126號)和《吉林省城市供熱條例》,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集中供熱特許經營,是指政府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通過市場競爭機制,選擇投資者或經營者,明確其在一定期限和范圍內經營某項供熱產品或者提供某項供熱服務的制度。
第三條 集中供熱特許經營採取方式:在一定期限內,將集中供熱項目授予特許經營者投資建設、運營,期限屆滿無償移交給市政府。集中供熱項目全部產權歸市政府所有。
第四條 市城市管理局依據市政府授權(以下簡稱主管部門),負責本市行政區域的供熱特許經營的具體實施。
第五條 實施集中供熱特許經營,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公共利益優先的原則。
第六條 實施集中供熱特許經營,應當堅持合理布局,有效配置資源的原則,鼓勵跨行政區域的集中供熱基礎設施共享。
第七條 參與集中供熱特許經營權競標者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依法注冊的企業法人;
(二)有相應的注冊資本金和設施設備;
(三)有良好銀行資信、財務狀況及相應的償債能力;
(四)有相應的從業經驗和良好業績;
(五)有相應數量的技術、財務、經營等關鍵崗位人員;
(六)有切實可行的經營方案;
(七)地方性法規、規章規定的其它條件。
第八條 主管部門依照下列程序選擇投資者或經營者:
(一)提出集中供熱特許經營項目,經市政府批准後,向社會公開發布招標條件,受理投標;
(二)根據招標條件,對特許經營權的投標人進行資格審查和方案預審,推薦出符合條件的投標候選人;
(三)組織評審委員會依法進行評審,並經過質詢和公開答辯,擇優選擇特許經營權授予對象;
(四)向社會公示中標結果,公示時間不少於20天;
(五)公示期滿,對中標者無異議的,經市政府批准,與中標者(以下簡稱「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供熱企業」)簽訂特許經營協議。
第九條 特許經營協議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特許經營內容、區域、范圍及有效期限;
(二)產品和服務標准;
(三)價格和收費的確定方法、標准以及調整程序;
(四)設施的權屬與處置;
(五)設施維護和更新改造;
(六)安全管理;
(七)履約擔保;
(八)特許經營權的終止和變更;
(九)違約責任;
(十)爭議解決方式;
(十一)雙方認為應該約定的其他事項。
第十條 主管部門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協助相關部門核算和監控供熱企業成本,提出價格調整意見;
(二)監督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供熱企業履行法定義務和協議書規定的義務;
(三)對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供熱企業的經營計劃實施情況、產品和服務的質量以及安全生產情況進行監督;
(四)受理公眾對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供熱企業的投訴;
(五)向市政府提交年度特許經營監督檢查報告;
(六)在危及或者可能危及公共利益、公共安全等緊急情況下,臨時接管集中供熱特許經營項目;
(七)協議約定的其他責任。
第十一條 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供熱企業應當履行下列責任:
(一)遵守本市供熱專項規劃及國家、省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履行《協議》的約定,依法經營、自負盈虧,承擔相應的經營風險和法律責任
(二)科學合理地制定供熱企業年度生產、供應計劃;
(三)按照國家安全生產法規和行業安全生產標准規范,組織企業安全生產;
(四)履行經營協議,為社會提供足量的、符合標準的產品和服務;
(五)接受主管部門對產品和服務質量的監督檢查;
(六)按規定的時間將中長期發展計劃、年度經營計劃、年度報告、董事會決議等報主管部門備案;
(七)加強對生產設施、設備的運行維護和更新改造,確保設施的完好;
(八)依法繳納有關稅、費;
(九)供熱設施建設必須執行環保「三同」(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運行)要求;
(十)協議約定的其他責任。
第十二條 根據行業特點、規模、經營方式等因素確定集中供熱特許經營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30年。
第十三條 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供熱企業承擔政府公益性指令任務造成經濟損失的,政府應當給予相應的補償。
第十四條 在協議有效期內,若協議內容確需變更的,協議雙方應當在共同協商的基礎上簽訂補充協議。
第十五條 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供熱企業確需變更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的,應當提前書面告知主管部門,並經其同意。
第十六條 特許經營期限屆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本辦法規定的程序組織招標,前屆經營者具有優先競標權。
第十七條 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供熱企業在協議有效期內單方提出解除協議的,應當提前提出申請,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企業申請的3個月內做出答復。在主管部門同意解除協議前,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供熱企業必須保證正常的經營與服務。
第十八條 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供熱企業在特許經營期間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主管部門應當依法終止特許經營協議,取消其特許經營權,並可以實施臨時接管:
(一)擅自轉讓、出租供熱特許經營權的;
(二)擅自將所經營的財產進行處置或抵押的;
(三)因管理不善,發生重大質量、生產安全事故的;
(四)擅自停業、歇業,嚴重影響到社會公共利益和安全的;
(五)法律、法規禁止的其他行為。
第十九條 特許經營權發生變更或終止時,主管部門必須採取有效措施保證集中供熱產品供應和服務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第二十條 主管部門應當在特許經營協議簽訂後30日內,將協議上報上一級集中供熱主管部門備案。
第二十一條 在項目運營的過程中,主管部門應當組織專家對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供熱企業經營情況進行中期評估。評估周期一般不得低於2年,特殊情況下可以實施年度評估。
第二十二條 市政府有關部門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原則和程序,審定和監管供熱產品和服務價格。
第二十三條 未經市政府批准,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供熱企業不得擅自停業、歇業。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供熱企業擅自停業、歇業的,主管部門應當責令其限期改正,或者依法採取有效措施督促其履行義務。
第二十四條 主管部門實施監督檢查,不得妨礙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供熱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
第二十五條 主管部門應當建立特許經營項目的臨時接管應急預案。對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供熱企業取消特許經營權並實施臨時接管的,必須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並召開聽證會。
第二十六條 社會公眾對集中供熱特許經營享有知情權、建議權。
第二十七條 對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供熱企業,主管部門應當取消其特許經營權。
第二十八條 主管部門或者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供熱企業違反協議的,由過錯方承擔違約責任,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二十九條 主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對其授權的市人民政府或者監察機關責令改正,對負主要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不依法履行監督職責或者監督不力,造成嚴重後果的;
(二)對不符合法定條件的競標者授予特許經營權;
(三)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
第三十條 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供熱企業在開發建設過程中,需要臨時佔用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的,要交納一定數額的保證金,在規定的時間內復原後,返還全部保證金。
第三十一條 獲得供熱特許經營權的供熱企業,每年供熱前向主管部門繳納供熱費總額的5%作為抵押金。經營供熱期結束後,抵押金一次性返還。
第三十二條 供熱時間為每年的11月1日起,至次年的4月1日止(根據特殊天氣氣候應該提前或延後供熱期),供熱企業在供熱期溫度達不到《吉林省城市供熱條例》規定標準的,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第三十三條 在供熱期間,供熱企業需按折舊率從供熱費中提取鍋爐及附屬設施的折舊費,以確保供熱設備維修更新。
第三十四條 從熱源點(站)外管線到樓頭3米閥門井的鋪設連接及維修維護,由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供熱企業負責。3米以內的管網設施由熱用戶負責。
第三十五條 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供熱企業收取用熱單位及個人入網費的標准:
(一)新建樓房根據《關於整頓全省集中供熱管網建設費標準的通知》(吉省價字2003第22號)的相關規定,按建築面積每平方米收取30元入網費。
(二)在政府實施集中供熱特許經營項目改造區域內原有分散供熱企業(供熱站點)一律取締,按規定並網。可用供熱設施(鍋爐及附屬設施、鍋爐房、堆煤場等)抵頂入網費,用供熱設施抵頂的,原則上不再另外收取入網費。對拒不履行並網要求的,由環保、技術監督、城市建設、城市管理主管部門依據各自行業法律、法規進行處理。
第三十六條 在本供熱區域內涉及到的二次供水暫由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供熱企業負責,待城市供水管網改造完成後,全部納入城市供水管網,實行統一供水。
第三十七條 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供熱企業可享受市政府招商引資及相關優惠政策。
第三十八條 如電廠建成後,獲得特許經營權的供熱企業需向電廠購買熱源,原供熱站無償轉為換熱站。
第三十九條 城區原有分散供熱企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須依法取締,強制並網。
(一)供熱設施達不到環保要求排放標準的或環保審批手續不完善的;
(二)鍋爐達不到技術質量標准、安全標准或已達報廢期限的;
(三)供熱設施屬臨時性建築或違章建築的;
(四)未取得供熱特許經營資格的;
(五)單體供熱設施供熱面積低於30萬平方米的。
第四十條 本辦法適用范圍:市行政區域內所有從事供熱活動的單位和供熱項目。特殊原因需要供熱的,另行審批。
第四十一條 本辦法由公主嶺市城市管理局負責解釋。
第四十二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實施。公政辦發〔2005〕9號文件同時廢止。
第四十三條 各建制鎮參照執行。

主題詞:公用事業 供熱 管理 辦法
抄送:市委各部門,市人大辦公室,市政協辦公室,市紀檢
委辦公室,市法院,市檢察院。各人民團體,各民主
黨派。省、四平駐嶺各單位。
公主嶺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07年4月20日印發
(共印150份)

Ⅵ 長春市新建、改建、擴建城市供熱工程審查辦理條件是什麼

一、在長春市辦理「新建、改建、擴建城市供熱工程審查」需攜帶如下材料進行申請:
1.一般情況需提供:場所使用證明(不包括管網項目)(紙質和電子版:原件0 份;復印件1 份;提交復印件、加蓋公章,原件核對後退回。)
2.一般情況需提供:可研報告的專家評審意見(紙質和電子版:原件0 份;復印件1 份;提交復印件、加蓋公章,原件核對後退回。)
3.一般情況需提供:可研報告或施工設計方案及意見(紙質:原件1 份;復印件0 份;提交原件。)
4.一般情況需提供:所建項目平面布置圖(紙質和電子版:原件0 份;復印件1 份;提交復印件。)
5.一般情況需提供:新建、改建、擴建工程申請報告(紙質和電子版:原件1 份;復印件0 份;提交原件。)
二、本事項收費情況:
不收費
三、辦理時限
5個工作日
四、辦理地址
註:若你戶籍地所在行政區域的政務服務中心或公共服務中心不在所列網點內,請先電話咨詢戶籍地政務服務中心或公共服務中心。
網點名稱:凈月開發區政務服務中心 網點地址:長春市凈月區生態大街6666號 網點電話:0431-85213531 辦公時間:冬季:8:30-16:00 夏季:8:30-16:30 周一至周五(法定節假日除外)
網點名稱:朝陽區政務服務中心 網點地址:吉林省長春市延安大街1149號 網點電話:0431-85090718 辦公時間:冬季:8:30-16:00 夏季:8:30-16:30 周一至周五(法定節假日除外)
網點名稱:二道區政務服務中心 網點地址:長春市二道區惠工路與廣德街交匯處惠工路799號 網點電話:0431-89177966 辦公時間:冬季:8:30-16:00 夏季:8:30-16:30 周一至周五(法定節假日除外)
網點名稱:長春市政務服務中心 網點地址:長春市普陽街3177號 網點電話:0431-88779017 辦公時間:冬季:8:30-16:00 夏季:8:30-16:30 周一至周五(法定節假日除外)
網點名稱:南關區政務服務中心 網點地址:長春市南關區家苑路399號南關交警隊東側 網點電話:0431-89682700 辦公時間:冬季:8:30-16:00 夏季:8:30-16:30 周一至周五(法定節假日除外)
網點名稱:寬城區政務服務中心 網點地址:長春市寬城區富城路228號 網點電話:0431-89991639 辦公時間:冬季:8:30-16:00 夏季:8:30-16:30 周一至周五(法定節假日除外)
網點名稱:蓮花山區政務服務中心 網點地址:蓮花山度假區泉眼鎮霧九路一號 網點電話:0431-81336520 辦公時間:冬季:9:00-16:30 夏季:9:00-17:00周一至周五(法定節假日除外)
網點名稱:汽開區政務服務中心 網點地址:長春市汽開區東風大街7766號汽開區管委會 網點電話:0431-81501237 辦公時間:冬季:8:30-16:00 夏季:8:30-16:30 周一至周五(法定節假日除外)
網點名稱:綠園區政務服務中心 網點地址:吉林省長春市西安大路6665號 網點電話:0431-89625000 辦公時間:冬季:8:30-16:00 夏季:8:30-16:30 周一至周五(法定節假日除外)
網點名稱:雙陽區政務服務中心 網點地址:長春市雙陽區鼎鹿廣場南側 網點電話:0431-84285756 辦公時間:冬季:8:30-16:00 夏季:8:30-16:30 周一至周五(法定節假日除外)
網點名稱:九台區政務服務中心 網點地址:吉林省長春市九台區長通路與福林大街交匯民生大廈 網點電話:0431-81367322 辦公時間:冬季:8:30-16:00 夏季:8:30-16:30 周一至周五(法定節假日除外)
網點名稱:榆樹市政務服務中心 網點地址:榆樹市政務服務中心(榆樹市政府東南) 網點電話:0431-83835541 辦公時間:冬季:8:30-16:00 夏季:8:30-16:30 周一至周五(法定節假日除外)
網點名稱:農安縣政務服務中心三樓 網點地址: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龍府廣場東側德彪街1616號 網點電話:0431-83279001 辦公時間:冬季:8:30-16:00 夏季:8:30-16:30 周一至周五(法定節假日除外)
網點名稱:德惠市政務服務中心 網點地址:德惠市德興路與惠新路交匯處西行100米 網點電話:0431-87000815 辦公時間:冬季:8:30-16:00 夏季:8:30-16:30 周一至周五(法定節假日除外)
網點名稱:經開區政務服務中心 網點地址:長春市吉林大路6188號 網點電話:0431-89960186 辦公時間:冬季:8:30-16:00 夏季:8:30-16:30 周一至周五(法定節假日除外)

Ⅶ 長春市城市供熱管理辦法的管理辦法

長春市城市供熱管理辦法
(2007年10月12日長春市人民政府令第24號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根據2010年11月19日長春市人民政府令第17號公布、自2010年12月19日起施行的《長春市人民政府關於廢止、修改部分政府規章的決定》修正;根據2015年3月25日長春市人民政府令第61號公布、自2015年3月25日施行的《長春市人民政府關於修改部分政府規章的決定》修正)
第一條 為加強城市供熱管理,維護熱用戶、熱經營企業和熱生產企業的合法權益,促進供熱事業的發展,根據《吉林省城市供熱條例》及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城市供熱是指利用熱電聯產、燃煤(電、氣、油)鍋爐、工業余熱、地熱所產生的蒸汽、熱水通過管網提供給熱用戶生產和生活用熱的行為。
本辦法所稱熱生產企業是指為熱經營企業提供熱能的企業。
本辦法所稱熱經營企業是指向熱用戶供應熱能的企業。
本辦法所稱熱用戶是指利用熱經營企業提供的熱能為其生產或者生活服務的單位和居民。
第三條 本辦法適用於本市城區供熱的規劃、建設、經營、使用和管理。
第四條 城市供熱應當遵循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優先發展集中供熱的原則,限制並逐步取消分散鍋爐供熱。
第五條 市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是本市城市供熱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市城市供熱的管理工作。
發展和改革、規劃、建設、環保、勞動保障、財政、工商、技術監督、安全生產、公安等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共同做好城市供熱管理工作。
第六條 市城市供熱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和供需狀況,編制本市城市供熱專項規劃,經批准後組織實施。
第七條 新建、改建、擴建城市供熱工程,應當符合城市供熱專項規劃,由相關審批部門在徵求市城市供熱行政主管部門意見後,依法履行基本建設程序。
城區內新建、改建、擴建工程,其配套的供熱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驗收。
第八條 新建、改建、擴建的熱電企業應當遵循「以熱定電」的原則,按照設計的供熱能力保證供熱需要。
第九條 城市供熱工程竣工後,建設單位應當將竣工資料及時報送給市城市供熱行政主管部門。
第十條 建設城市供熱工程應當依據招投標法的規定確定設計、施工企業。
從事城市供熱工程設計、施工的企業,應當具備相應資質。
第十一條 新建、改建、擴建城市供熱工程,應當按照國家規定採用節能環保的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
新建住宅房屋應當實行分戶控制供熱。既有住宅房屋應當實行分戶控制供熱改造,分戶改造所需費用由房屋產權人承擔。
城市供熱應當逐步推行計量供熱。
第十二條 城市供熱經營實行許可制度。熱經營企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穩定、安全的熱源;
(二)有與其經營規模相適應的資金;
(三)有健全的服務和安全管理制度;
(四)有具備相應的從業資格的供熱技術人員和安全管理人員;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十三條 凡在本市城區內設立熱經營企業的,應當向市城市供熱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市城市供熱行政主管部門自接到申請之日起十日內對申請事項進行審查,符合條件的,頒發《經營許可證》;不符合條件的,不予核發,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第十四條 熱生產企業與熱經營企業、熱經營企業與熱用戶應當簽定供用熱合同。
供用熱合同的格式與內容應當符合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
第十五條 本市供熱期限為十月二十五日至次年四月十日。熱生產企業、熱經營企業不得推遲供熱或者提前停止供熱。
居民熱用戶室內主要房間(卧室、起居室)供熱溫度晝夜平均不得低於攝氏十八度。
第十六條 供熱期內,熱經營企業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設定居民熱用戶室內溫度檢測點,定期測查室內溫度。
第十七條 由於熱經營企業責任造成熱用戶室溫低於規定標準的,應當退還相應熱費。
退費辦法由市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市城市供熱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第十八條 熱生產企業、熱經營企業應當保證正常供熱,因突發性故障不能保證正常供熱時,應當立即組織搶修,並報告市城市供熱行政主管部門。預計停止供熱八小時以上的,應當及時通知熱用戶。停止供熱連續兩天或者累計七天以上,應當依據供用熱合同的約定對熱用戶予以賠償。
第十九條 熱生產企業、熱經營企業未達到供熱服務質量標準的,應當在市城市供熱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期限內整改。整改期滿,仍未達到標準的,應當根據供用熱合同的約定對熱用戶給予賠償。
熱經營企業不得擅自放棄供熱。發生棄管供熱的,其供熱設施由市城市供熱行政主管部門指定具備條件的熱經營企業託管,並確定託管期限。
第二十條 熱經營企業發生歇業、撤銷、分立、合並、名稱變更、法定代表人變更的,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批准並辦理相關手續後,到市城市供熱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二十一條 熱經營企業轉讓、移交供熱設施的,應當向市城市供熱行政主管部門書面報告。
第二十二條 熱經營企業應當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保證熱用戶室溫合格率、熱用戶報修修理及時率、供熱運行設備完好率達到規定標准。熱經營企業應當向社會公布服務標准和質量,公開報修、投訴電話,及時處理熱用戶反映的問題。
第二十三條 熱經營企業應當根據城市供熱專項規劃發展熱用戶,需要發展熱用戶的,應當向市城市供熱行政主管部門書面報告。
第二十四條 單位和居民需要供熱的,應當向熱經營企業提出申請並與其簽定供用熱合同,同時按照熱經營企業的要求提供有關資料。
熱用戶或者用熱面積發生變更的,應當與熱經營企業重新簽定供用熱合同。
第二十五條 熱用戶需要改造供熱系統或者停止供熱的,應當在十月十五日前向熱經營企業申報,經同意後,方可改造供熱系統或者停止用熱。
第二十六條 熱用戶應當按照供用熱合同及時繳納熱費。熱費標准按照市價格主管部門規定的標准執行。
第二十七條 熱用戶享有下列權利:
(一)監督熱經營企業按照合同約定的數量和質量向熱用戶供熱;
(二)對熱經營企業收取的熱費及確定的熱價申請復核;
(三)請求賠償由於熱經營企業的責任或者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損失。
第二十八條 熱用戶禁止下列行為:
(一)擅自將自建的供熱設施與熱經營企業的管網連接;
(二)在供熱系統上安裝放水設施及熱水循環裝置;
(三)擅自增加用熱面積;
(四)擅自調節進戶閥門;
(五)擅自改變供熱用途和改動供熱設施;
(六)其他損壞供熱設施和影響供熱的行為。
第二十九條 住宅供熱系統實行分戶控制的,熱用戶室外供熱設施由熱經營企業負責維修、管理,熱用戶室內供熱設施由熱用戶自行維修或者委託維修。
住宅供熱系統未實行分戶控制的,熱用戶樓外入戶閥門外(含閥門)的供熱設施由熱經營企業負責維修、管理,熱用戶樓外入戶閥門內的供熱設施由熱用戶自行維修或者委託維修。
第三十條 城市建設工程涉及供熱管網及設施的,應當到熱經營企業辦理會簽手續。
第三十一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禁止下列行為:
(一)損壞或者擅自拆改、移動供熱設施;
(二)在管網上堆放物品,利用管網、管支架懸掛廣告牌匾;
(三)利用管網溝排放雨水、污水;
(四)其他影響供熱設施安全的行為。
第三十二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三條規定,未取得《經營許可證》擅自經營供熱的,由市城市供熱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經營,並處以三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危害公共安全,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三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熱經營企業推遲供熱或者提前停止供熱的,由市城市供熱行政主管部門處以應當供熱而未供熱期間熱費總額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四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九條第二款規定,熱經營企業擅自棄管供熱的,由市城市供熱行政主管部門處以應當供熱而未供熱期間熱費總額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五條 違反本辦法第二十八條規定的,由市城市供熱行政主管部門予以警告,並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以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六條 違反本辦法第三十一條規定的,由市城市供熱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罰款;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依法賠償。
第三十七條 有關單位和個人對市城市供熱行政主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的行政執法工作,應當給予支持和配合,不得拒絕和妨礙城市供熱管理行政執法人員依法執行公務。
第三十八條 市城市供熱行政主管部門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九條 各縣(市)的供熱管理,可以參照本辦法的規定執行。
第四十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004年6月22日公布修改的《長春市城市供熱管理辦法》同時廢止。

Ⅷ 吉林省供暖溫度標準是多少

吉林省供暖溫度標准不得低於攝氏18度。

根據《吉林省城市供熱條例》當中回的第十五條規答定,在供熱期內,居民用戶的室內溫度晝夜不得低於攝氏18度,低於攝氏18度的,熱經營企業應當退還相應熱費。

退費具體辦法由市、州人民政府制定。熱經營企業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設定居民用戶室內溫度檢測點,定期測查室內溫度。

(8)吉林省城鎮供熱條例擴展閱讀:

根據《吉林省城市供熱條例》規定,在供熱期間戶不得有下列行為:

1、在供熱期間用戶不得擅自增掛暖氣片。

2、在供熱期間用戶不得擅自增加水循環設施。

3、 在供熱期間用戶不得擅自排水放熱。

4、在供熱期間用戶不得擅自改變熱用途。

5、在供熱期間用戶不得阻礙熱經營企業對供熱設施進行維護、管理。

Ⅸ 關於吉林市的供熱法規及收費標准

吉林省城市供熱條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城市供熱管理,保障熱生產企業、熱經營企業和用戶的合法權益,促進供用熱市場有序發展,根據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凡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城市供熱規劃、建設、管理、經營的單位及用戶,均須遵守本條例。

第三條本條便所稱城市供熱是指利用工業余熱、地熱、核能供熱和熱電聯產、自備電站、燃煤(氣、油)鍋爐所產生的蒸汽、熱水通過管網有償提供給用戶的生產和生活用熱。

本條例所稱熱生產企業是指為熱經營企業提供熱能的單位。

本條例所稱供熱經營企業是指自備熱源或者利用熱生產企業提供的熱能從事經營性供熱的單位。

本條例所稱用戶是指利用熱經營企業提供的熱能為其生產或者生活服務的單位和居民。

第四條城市供熱實行統一規劃和管理,優先發展集中供熱,限制並逐步取消分散鍋爐供熱。

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城市供熱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城市供熱的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與城市供熱相關的工作。

第六條鼓勵國內外經濟組織或者個人投資建設供熱設施,興辦熱經營企業,推廣先進的供熱技術和科學辦法,提高供熱服務質量。

第二章規劃與建設

第七條城市供熱規劃應當符合城市總體規劃,按照合理布局、統籌安排的原則制。

城市新區開發、舊城改造、道路建設等不得佔用供熱發展規劃預留的城市供熱設施用地。

城市供熱規劃一經納入城市總體規劃,不得擅自更改。

第八條新建、改建、擴建的城市供熱工程,必須符合城市供熱規劃,並依法履行基本建設程序。

城市供熱規劃范圍內新建、改建、擴建工程,其配套的供熱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驗收。

城市人民政府應當對環境效益好和節能效率高的城市集中供熱工程給予支持。

第九條建設城市供熱工程應當依據招標投標法的規定設計、施工單位。

從事城市供熱工程設計、施工的單位,必須具備相應資質。

第十條新建住宅房屋應當實行分戶控制供熱,並預留安裝熱量表位置。現有住宅房屋應當逐步進行分戶控制供熱改造,分戶改造所需費用的承擔辦法由當地人民政府根據本地實際情況確定。

積極推行安裝使用熱量表。

第三章供熱與用熱

第十一條城市供熱經營實行許可制度。熱經營企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穩定、安全的熱源;

(二)有與其經營規模相適應的資金;

(三)有健全的服務和安全管理制度;

(四)有具備相應的從業資格的供熱技術人員和安全管理人員;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十二條成立熱經營企業,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供熱主管部門審查批准,頒發《經營許可證》。

供熱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查完畢。經審查不予批準的,應當書面向申請人說明理由。

第十三條熱生產企業與熱經營企業、熱經營企業與用戶應當簽訂供熱合同。

供熱合同的格式與內容,應當符合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

第十四條熱經營企業應當按照當地人民政府確定的供熱起止期供熱。推遲開始供熱或者提前停止供熱的,應當向用戶退還相應熱費。

當地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氣候變化情況適當調整供熱起止期。

第十五條供熱期內,居民用戶的室內溫度晝夜不得低於攝氏18度;低於攝氏18度的,熱經營企業應當退還相應熱費。退費具體辦法由市、州人民政府制定。

熱經營企業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設定居民用戶室內溫度檢測點,定期測查室內溫度。

第十六條熱生產企業、熱經營企業應當按照供用熱合同保證供熱,供熱設施發生故障時,應當積極進行搶修,及時通知用戶,並依據供用熱合同對熱經營企業或者用戶予以賠償。

第十七條熱經營企業應當向社會公布承諾的服務標准和質量,設置並公開報修、投訴電話,及時處理用戶反映的問題。

第十八條用戶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擅自增掛暖氣片;

(二)擅自增加水循環設施;

(三)擅自排水放熱;

(四)擅自改變熱用途;

(五)阻礙熱經營企業對供熱設施進行維護、管理。

第十九條供熱期內,當地供熱主管部門應當對供熱運行服務和供熱質量進行檢查監督,設置投訴電話,及時協調處理檢查發現的和投訴人反映的問題。投訴處理情況,應當及時反饋投訴人。

第四章供熱收費

第二十條實行有償用熱制度。

用戶應當及時、足額繳納熱費。熱經營企業提前收取熱費的,應當扣除相當於同期銀行活期存款利息的錢款。

節能建築,應當減收熱費。

第二十一條熱經營企業可以向用戶直接收取熱費,也可以委託有關單位代收熱費。

第二十二條用戶已安裝熱量表的,按照熱量表讀數計收熱費;用戶未安裝熱量表的,自2005年冬季採暖期起,按照採暖的使用面積計收熱費。採暖的使用面積計算規程,由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第二十三條熱價與供熱有關的各類收費標准均應當根據價格管理許可權,依據社會平均成本和市場供求狀況以及社會承受能力,由價格主管部門確定。

價格主管部門在確定和調整價格時,應當開展價格、成本調查,舉行聽證會,聽取消費者、經營者和供熱主管部門等有關方面的意見。

第五章供熱設施

第二十四條由骨幹管網到成片開發小區的支線管網和小區內的供熱管線的建設資金由建設單位承擔。

第二十五條熱生產企業、熱經營企業、房屋產權單位對各自管理的供熱設施應當定期進行檢查維修,保障正常運行。

第二十六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損壞或者擅自拆改、移動供熱設施。需要拆改、移動的,應當經熱經營企業同意。

第二十七條涉及城市供熱設施安全的建設工程開工前,建設單位應當向有管理權的單位查明供熱管網情況。建設工程施工過程中影響城市供熱設施安全的,建設單位或者施工單位應當與有管理權的單位商定保護設施,由施工單位實施。

第二十八條熱生產企業、熱經營企業、用戶對熱量表的計量結果發生爭議時,依照有關規定由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裁定。

第二十九條居民用戶室內的供熱設施故障,除熱經營企業的原因外,由產權人委託維修並承擔維修費用。

第六章法律責任

第三十條違反本條例第十二條第一款規定,未取得《經營許可證》擅自經營供熱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供熱主管部門責令停止經營,並處以三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一條違反本條例第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熱經營企業推遲開始供熱或者提前停止供熱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供熱主管部門處以應當供熱而未供熱期間熱費總額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二條違反本條例第十八條第二項、第三項、第四項規定,用戶擅自增加水循環設施、排水放熱或者改變熱用途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供熱主管部門給予警告,並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以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三條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用戶故意損壞或者擅自拆改、移動公共供熱設施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供熱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以上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罰款;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依法賠償。

第三十四條供熱主管部門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章附則

第三十五條本條例自2004年6月1日起施行。

收費標准

熱點內容
政府學習民法典 發布:2025-05-24 06:20:03 瀏覽:144
安徽鼎安法院 發布:2025-05-24 06:16:25 瀏覽:328
司法改革合同制書記員 發布:2025-05-24 06:16:23 瀏覽:97
統一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24 06:05:37 瀏覽:24
律師的雅稱 發布:2025-05-24 06:04:53 瀏覽:778
刑訴提供法律援助 發布:2025-05-24 06:04:08 瀏覽:610
勞動法勞動經濟補償金 發布:2025-05-24 05:53:56 瀏覽:42
法律援助l律師工作台賬 發布:2025-05-24 05:46:50 瀏覽:307
商業銀行發的立法原則 發布:2025-05-24 05:39:45 瀏覽:739
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一 發布:2025-05-24 05:24:19 瀏覽: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