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一

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一

發布時間: 2025-05-24 05:24:19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51條規定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一條對取保候審和監視居住的適用條件進行了詳細規定。這一條款明確指出,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在處理特定類型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時,可以採取這兩種措施。具體而言,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能面臨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判決,或是可能面臨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但在採取取保候審或監視居住的情況下,不會導致社會出現危險,那麼就可以適用這兩種措施。

取保候審和監視居住的具體執行責任在於公安機關。這意味著,一旦法院、檢察院或公安機關決定適用這兩種措施,將由公安機關來執行,以確保措施的有效實施和監管。這些措施的目的是在保障法律公正執行的同時,盡可能減少對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影響,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

取保候審通常涉及提供一定的保證,如繳納保證金,以確保被取保候審的人在一定時間內遵守法律和相關要求。而監視居住則可能包括在特定條件下居住在指定地點,或限制其外出活動。這兩種措施都需要嚴格遵守法律規定,以確保公平和正義。

總之,《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一條通過明確取保候審和監視居住的適用條件和執行機構,為確保法律的公正執行和維護社會秩序提供了堅實的法律依據。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一條第二款之規定/嚴重嗎,

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一條第二款 是關於 取保候審條件的規定。有可能犯罪嫌疑人屬於「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採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情況。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一條是什麼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一條規定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於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採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第五十八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3)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一擴展閱讀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二條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必須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夠證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無罪、犯罪情節輕重的各種證據。

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證據,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必須保證一切與案件有關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觀地充分地提供證據的條件,除特殊情況外,可以吸收他們協助調查。

第五十五條

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證據確實、充分,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

(二)據以定案的證據均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

(三)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

4. 刑事訴訟法第51條和第52條的內容是什麼

第五十一條公安機關提請批准逮捕書、人民檢察院起訴書、人民法院判決書專,必須忠實於事實真屬象。故意隱瞞事實真象的,應當追究責任。
第五十二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有權向有關單位和個人收集、調取證據。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如實提供證據。
行政機關在行政執法和查辦案件過程中收集的物證、書證、視聽資料、電子數據等證據材料,在刑事訴訟中可以作為證據使用。
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證據,應當保密。
凡是偽造證據、隱匿證據或者毀滅證據的,無論屬於何方,必須受法律追究。

5. 刑政訴訟法51,67,89條是怎樣規定的

你好,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一條規定:
公安機關提請批准逮捕書、人民檢察院起訴書、人民法院判決書,必須忠實於事實真象。故意隱瞞事實真象的,應當追究責任。
第六十七條規定:
保證人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與本案無牽連;
(二)有能力履行保證義務;
(三)享有政治權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四)有固定的住處和收入。
第八十九條規定:
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後的三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在特殊情況下,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四日。
對於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至三十日。
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接到公安機關提請批准逮捕書後的七日以內,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決定。人民檢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接到通知後立即釋放,並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對於需要繼續偵查,並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依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謝謝採納,有疑惑可以追問

6.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51條規定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根據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第五十一條 公安機關提請批准逮捕書、人民檢察院起訴書、人民法院判決書,必須忠實於事實真象。故意隱瞞事實真象的,應當追究責任。

7. 關於刑事訴訟法規定的證明責任是怎樣的

一、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證明責任是怎樣的
1、我國刑事訴訟證明責任的分擔如下:
(1)人民檢察院負有證明被告人有罪的責任;
(2)自訴案件的自訴人應當對其控訴承擔證明責任;
(3)在例外情況下,被告人應當承擔提出證據的責任。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一條
公訴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舉證責任由人民檢察院承擔,自訴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舉證責任由自訴人承擔。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強制措施有哪幾種
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強制措施有五種:
1、拘傳: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於沒有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強制其到指定地點接受訊問的方法,是強制措施中最輕微的一種;
2、取保候審:公、檢、法機關依法責令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提供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並出具保證書,保證其不逃避或者妨礙偵查、起訴、審判並隨傳隨到的一種強制措施;
3、監視居住:公、檢、法機關依法責令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不得擅自離開住所或指定的居所,並對其行動加以監視的一種強制措施;
4、拘留: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對於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份子,在遇有法定的緊急情況下依法採取的臨時剝奪其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
5、逮捕:公、檢、法機關為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或者妨礙偵查、起訴、審判的進行,防止其發生社會危險性,依法採取的暫時剝奪其人身自由,予以羈押的強制措施。

熱點內容
事業單位打架處罰條例 發布:2025-05-24 10:37:18 瀏覽:592
進項稅額抵扣法規 發布:2025-05-24 10:30:51 瀏覽:389
社會保障法大於合同法嗎 發布:2025-05-24 10:29:59 瀏覽:550
姜明安依法治國 發布:2025-05-24 10:28:20 瀏覽:32
企業注銷與吊銷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24 10:17:16 瀏覽:701
洲課條例 發布:2025-05-24 10:13:05 瀏覽:512
寫數字正確寫法規則 發布:2025-05-24 10:13:04 瀏覽:303
微信群法律責任協議 發布:2025-05-24 10:12:54 瀏覽:341
第三法域的社會法 發布:2025-05-24 10:02:24 瀏覽:668
政策法規培訓方案 發布:2025-05-24 10:01:47 瀏覽: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