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規的修改
『壹』 新版黨紀處分條例有哪些重大修改
新版黨紀處分條例相比過去有許多重大的修改,其中的4大變化尤其值得你關注。
中共中央印發了《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該條例被不少黨建學者稱為「改革開放以來最全、最嚴黨紀」。在十八大全面落實從嚴治黨的背景下,該條例的修訂意義重大:通過制度的剛性和建設性力量,真正實現讓黨員幹部從「不敢腐」到「不能腐」「不想腐」。
1、《准則》覆蓋所有中共黨員,普通黨員納入管理不留死角。此前,「准則」的全名是《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若干准則》,很明顯,主要針對的是黨員領導幹部。此次修訂後,名稱變為《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准則》,所針對的對象覆蓋了全體黨員,也就是說,普通黨員也被納入到了《准則》的覆蓋范圍。將普通黨員納入廉潔從政准則,太有必要。
《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准則》覆蓋全體黨員幹部,也是向全黨明確了是非榮辱,明確劃定了什麼能做什麼不能,有助於形成自覺自律、不想腐的氛圍。如果普通黨員有一天當上領導,其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也將更加牢固。
2、紀法分開, 與現行法律重合的70多條全部剔除。兩大法規重新修訂後的另一個明顯變化就是:紀法分開。原《條例》的178條中,有70多條與現行法律有重復,有很多違紀的情形已經明顯觸犯了法律底線,新版修訂後將這些全部剔除。
3、突出政治紀律,嚴懲拉幫結派等違反政治規矩行為。對於《條例》來說,突出政治規矩是又一亮點。12日的政治局會議指出,「嚴明黨的紀律,要把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排在首要位置。」修訂黨紀處分條例要突出兩個重點,一個是解決「紀」、「法」不分的問題;第二個就是把嚴肅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突出出來、具體化。
4、樹「高線」劃「底線」, 對生活紀律等6大類開負面清單。對於「底線」,大家這兩年一定不陌生。不管是「老虎」還是「蒼蠅」,他們的落馬與被拍無不都是因為觸犯了底線。修訂後的《條例》將舊版中的各類紀律事項整合成了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6大類,紀律的重要性得到突出。更重要的是,此次修訂還開列了「負面清單」。也就是說,以後哪些事不能幹,會非常明確標示出來,非常具體。如此一來,那些仍抱有僥幸心理的黨員幹部可要小心了。
『貳』 實施細則依據的行政法規修改了那麼實施細則將怎麼辦
一般情況國務院會及時發布新的實施細則。
但是在法已修正,細則還沒改的時間段,具體落實法條確實比較令人糾結,但是基本的原則是舊的細則與新法條沖突的內容,適用新法條,如果二者一致可以適用細則。待新細則出來一切問題就都明了了。
『叄』 地方政府可以修改行政法規嗎
可以向同級人大常委會申請修改當地的地方行政法律法規。
『肆』 國務院行政法規一年內能修改兩次嗎
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是拘役穩定性的不會經常修改比如一年修改兩次是不可能的
『伍』 省政府辦公廳制定的行政法規人事廳可以修改嗎
政府是沒有立法權的。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憲法、民法、刑法、民訴、刑訴、立法法、組織法等等最基本的法律)
2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如以前的治安管理條例 某某條例等等)
3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
4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內,制定規章。
2、3、4都不得與1相抵觸
僅供參考
『陸』 如何修改行政法規
的規章條例等等;狹義的僅僅特指中國當代法的形式的法律,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依據法定職權和程序制定和修改的規定和調整國家社會和公民生活某一方面帶根本性的社會關系或基本問題的一種法.
法規分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法規.行政法規是 由最高國家行政機關國務院依法制定和修改的有關行政管理和管理行政事項的規范性法律文件的總稱;地方性法規是 由特定地方國家機關依法制定和修改的效力不超出本行政區域范圍僅作為地方司法依據的法;自治法規是 民族自治地方的權力機關所制定的特殊的地方規范性法律文件.
規章 一般稱行政規章,是有關行政機關依法制定的關於行政管理的規范性法律文件的總稱.
暫行條例 是有立法權的國家機關根據實際需要和實際情況制定並頒布的在一定時期或條件下適用的法律法規,當期限或條件滿足時自然廢除的法律.
『柒』 國家法律已修改,地方制定該法律的實施條例還沒有修改,該實施條例能否作為法院審理的依據
可以繼續適用,但是如果適用中發現該條例相關規定違背已修改的基本法,則需報請同級地方人大處理。
『捌』 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的條例修改
國務院關抄於廢止和修襲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為進一步深入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統一,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國務院在1983年以來已對行政法規進行過4次全面清理的基礎上,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深化的新情況、新要求,再次對截至2009年底現行的行政法規共691件進行了全面清理。經過清理,國務院決定:一、對7件行政法規予以廢止。(附件1)二、對107件行政法規的部分條款予以修改。(附件2)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1.國務院決定廢止的行政法規(略)2.國務院決定修改的行政法規
附件2
國務院決定修改的行政法規
一、對下列行政法規中明顯不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要求的規定作出修改
六、對下列行政法規中引用法律、行政法規名稱或者條文不對應的規定作出修改(一)對下列行政法規中引用法律、行政法規名稱作出修改。
99.將《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第三十二條第二款中的「《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修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玖』 依據行政法規做出的承諾行政法規修改後是否有效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9-01
『拾』 政府修改條例出來後多久開始執行
摘要 《條例》第一百三十三條第一款規定:「本條例自2016年 1月1日起施行。」 本條是在原《條例》第一百七十八條基礎上修訂而成的, 僅作文字修改,將原條文規定的自發布之日起施行修改為自 2016年1月1日起施行。主要原因是,本次《條例》修訂改 動幅度較大,體現了黨中央的許多新思想、新要求,為便於全 體黨組織和黨員遵守執行,專門將施行時間從發布之日起向後 推遲約兩個月,給廣大黨員留出時間學習理解,體現了黨的紀 律「以人為本,不搞不教而誅」的精神。 根據本條規定,修訂後的《條例》的生效時間是2016年 1月1日。也就是說,對於發生在2016年1月1日以後的違紀 行為,都應當適用《條例》的有關規定。[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