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條例
① 六道輪回是誰規定的
1.六道輪回出自佛教,六道輪回是古印度婆羅門教的世界觀
2.六道輪回是古印度婆羅門教的世界觀。後來釋迦牟尼佛出世,隨順此世界觀用以度化世人斷諸煩惱永離生死。婆羅門教的世界觀在一定程度上能為信眾帶來福報,所以佛稱其「多牛,多馬,多珠寶」。但婆羅門教不能令眾生永離生死輪回,徹底斷除苦報。所以在佛教里被稱為外道。
六道表示因造作善惡各種業(行為、語言、思想皆稱為業)而帶來的六類果報,並隨順當時世界觀稱輪回至某一道為「生」,離開某一道為「死」。眾生依此斷惡修善得真實利益。隨著眾生的煩惱逐步減輕智慧得以開啟之後,才在《中阿含經》、《入楞伽經》、《眾許摩訶帝經》、《頻婆娑羅王經》中開啟真實法義。
3.六道分別為:天道(化生)、人道、畜生道、阿修羅道、餓鬼道、地獄道(化生)
② 祁天道詐騙罪法院會怎麼判刑
這個抄應當按詐騙數額及其法律規定襲定罪量刑。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③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頂的規定是什麼
(一)組織、教唆、脅迫、誘騙、煽動他人從事邪教、會道門活動或者利回用答邪教、會道門、迷信活動,擾亂社會秩序、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
《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二十七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組織、教唆、脅迫、誘騙、煽動他人從事邪教、會道門活動或者利用邪教、會道門、迷信活動,擾亂社會秩序、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
(二)冒用宗教、氣功名義進行擾亂社會秩序、損害他人身體健康活動的。
④ 道教化解冤親債主辦法
冤債早晚是要還的直到清帳。不要讓冤債找你,這個被動的機緣很糟糕,而是要主動找到債主冤魂去償還。債主必然在世上留下自己的未了事兒,包括他的後裔以及他的債務,你補了他的後裔和債務,就化解了從前的惡緣,也減輕了他在三界之內的負擔。並非搞形式以言語安排冤親債主,反而加重罪債。
⑤ 火影忍者手游天道佩恩怎麼獲得 天道佩恩獲取方法
佩恩天道最新獲取方法
根據這次版本的更新!佩恩天道終於跟我們各位玩家一起見面了!
那麼,目前能夠獲得佩恩天道的唯一辦法就是參加活動,收集碎片了!
⑥ 古時候的秋決制度是怎麼回事呢
寒露過後,天高風冷,一場秋雨一場寒,轉眼已經到了寒蟬凄切的時候。秋天總是引起人無數的愁思與遐想。心上秋天,即是愁。蟬鳴聲漸漸薄弱,就像生命最後的嘆息。許多生命,在秋天結束。
這也不禁讓人想到古代刑罰制度中的「秋後問斬」。現在我們看歷史劇,總是看到這樣的場景:某人十惡不赦,在證據確鑿的情況下,「大人」宣布判決,「關入大牢,秋後問斬」。這里的秋後問斬,即等到秋分之後,才執行死刑。
那麼,為什麼非要等待秋分之後才執行死刑?原因有三:一是順應天道時序;二是遵行王道法則;三是考慮人道仁德。
秋後問斬還考慮到冤假錯案的情況。除了謀反這種直接挑戰天子權威的重大罪犯可以當場處決外,其他罪犯還有可以翻盤的機會。
比如一些冤假錯案,在等待秋後問斬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新的轉機使案情明白清楚,而被判處決的人由此洗脫嫌疑。
出於人道主義與對生命的尊重,避免誤殺、錯殺,隋唐以後,重大案件幾乎需要中央復審,有的甚至需要皇帝親自審核,最終才確定判決。
到明清時期,國家制定了「朝審」「秋審」制度,《清史稿·穆宗紀二》記載:「諭停本年秋審,朝審勾決。」
「朝審」與「秋審」的結果一般是:情況屬實;可緩決;仍有可疑之處;尚未明了;以及留養承祀(其罪當誅,但家有父母要贍養者,可以由皇帝裁決留養)。
這樣的復核審查制度,避免了許多生殺悲劇,是天子實行仁德的一種表現。
所以說,秋後問斬,蘊藏人道仁德。
⑦ 月光條例是一部什麼樣的漫畫
《月光條例》是藤田和日郎的少年漫畫作品。台灣由青文出版社所代理,於2008年12月開始在元氣少年連載。
月光條例
月光條例
Moonlight Act
假名 ゲッコージョーレイ
類型 少年漫畫、冒險、動作
漫畫
作者 藤田和日郎
出版社 小學館
青文出版社
文化傳信
連載雜志 周刊少年Sunday
連載期間 2008年17號 – 連載中
冊數 6卷(2009年9月)
簡介
注意:下文中包含記述作品情節的段落,或許會降低欣賞原作的興致。
「周刊少年Sunday」(小學館)2008年17號開始連載中。 這是繼魔力小馬、魔偶馬戲團後鬼才藤田和日郎第三部長篇連載。
把童話故事作為題材,日本和西洋各種各樣的精采童話故事都會登場,令故事添上色彩。登場的可以是耳熟能詳的世界名著,也可能是名不見經傳地方童話,富士鷹操筆樂也會加上自己原創的各種色彩,更令故事精采萬分。
因為數十年一次藍色月光引發的月打的關系,被月光照中的童話世界的角色都會變的很兇暴,甚至會摧毀原作使童話故事消失。
因為一直戴著缽所以不會被月打的戴缽公主這次又以使者的身分來到讀者的世界。
認識了男主角岩崎月光,並碰巧使它成為「月光條例」的執行者,主角雖然嘴巴說不要,但是身體倒是很誠實。
為了保衛童話世界,使世界恢復正常,而展開一場漫長的戰斗。
登場人物
讀者世界
主要人物
岩崎 月光(いわさき げっこう)
男主角一名熱血高中男生,本性剛直,有四件事讓他沒輒月亮、說實話、話劇社、老爹,在一次偶然之中,他拯救了戴缽公主,還被刻印上月光條例的極印而成為執行者。 月光他心裡想的是和嘴裡說的幾乎是相反的,永遠不會說出真心話。
本來很不想拿戴缽當武器。 用頭撞也能達到攻擊效果。
傳聞:
1.小學三年的的時候,在電車的鐵軌旁邊大便。
2.國一的時候把同班牙子的直笛舔過了。
話劇社(エンゲキブ)
本名不詳,岩崎月光的童年玩伴,高中女生,知道月光許多秘密,還會以此來威脅月光,常常換男友,喜好會隨男友而改變,前任男友是個釣魚痴,現任男友是個鐵道狂,曾和高木天道交往。
高木天道
很粗礦的男子漢,和月光是感期很差的朋友,常和月光打架,但都分不出勝負,因為兩人都喜歡幫助弱者,會騎車,曾和話劇社交往、現在還是喜歡話劇社。
其他人物
岩崎老爹
岩崎拉麵店老闆、月光養父,很兇,但是個好人。
童話世界
主線人物
戴缽公主
因為一直戴缽,所以不會被月打,也算是主角之ㄧ,可以吞下武器並發揮100倍的力量。
很多次都月打都是由他來當擔任使者。
三隻小豬
原作中最後吃了大野狼,但是大野狼被月打後獲得無上的力量。可愛的小豬也被吃了兩只。
最後被主角所拯救,並且在紅磚屋煮好蕃薯湯等月光去享用。
一寸法師
原作中使計謀讓公主和他在一起,因為很弱小,所以只能用這種方式獲得幸福。 但是絕對不是大惡人。最後打敗惡鬼身高變高,從此過的幸福快樂的日子。
最後讓公主許願是讓即使一寸法師不在,一寸法師的故事也不會消失。然後又從書里跑出來。
公主
原作中因為一寸法師的計謀,被迫離開家裡,和一寸法師在一起。 後來被鬼之金棒控制來攻擊一寸法師。
但是她是真心愛著一寸法師的。
瓜子姑娘
日本童話,不過內容應該是瓜子姑娘被天邪鬼殺了,然後麻雀揭發天邪鬼的陰謀,天邪鬼最後也被群眾殺了。 不像漫畫中的結局,算是一個悲劇。
協力者
國王
國王的新衣里的國王,原作中被詐騙集團騙,明明沒穿衣服,還認為自己穿上的是只有聰明人才看的到的衣服。
最後被天真無邪的小孩說出真相,非常丟臉。
故事中小孩和民眾被月打暴動要殺掉國王,國王連絡戴缽,算是協力者。
鬼
一寸法師的配角鬼,兩個都是好人。一個武器被戴缽吞了,一個武器被月打了。
被月打的反派
大野狼
原作中是個笨野狼只能吹垮茅草屋和木頭屋連紅磚屋都吹不垮,最後還被三隻小豬煮來吃。
被月打後等級狂升,連金閣室、國會議事堂都能吹垮,還吃了兩只小豬,最後被主角的頭的月亮打敗。
鬼之金棒
被月打的是配角鬼的棒子,控制公主的心智,能發揮超強力量,差點使地球滅亡。
最後被月光和戴缽合力打倒。
阿萬弱
故事進展列表
篇章 故事大標題 出現童話 話數 單行本
1 本條目之目的 戴缽公主、國王的新衣、三隻小豬 第01話~第04話 第一集
2 一寸法師 一寸法師 第01話~第08話
第二集
3 居場所 戴缽公主的輕松串場故事 全1話
4 辛蒂蕾菈 灰姑娘 第01話~第02話(未完)
第九條(阿萬弱與瓜子姑娘)35~36
阿萬弱與瓜子姑娘
[編輯] 相關用語
月光條例
被藍色月光扭曲的童話故事必須由勇猛的月光來導正。
月打
藍色的月光,每隔數十年就會灑落在地面上一次。
每當月光灑下,世界就會出現一些不尋常的現象。
發生不尋常現象的 是孩子們所讀的 童話世界的故事。
被月光照中的角色都會變的很兇暴。
長老
童話世界的長老會的長老,制定月光條例的人
已知有白雪公主的媽媽、開花爺爺、乙姬公主
⑧ 信長之野望13天道,問:如何把天道pk版(就是威力加強版)的武將在天道原版中使用,有沒有通用的方法
導入貌似不行,當然可能是我不會導
有個最笨的辦法用新武將登陸器建一個你想要的武將,照著他的屬性血緣什麼的造一個一模一樣的放在原版里。。
⑨ 寶蓮燈中的天條
寶蓮燈中的天條指的是禁止仙凡相戀。
五嶽之一的西嶽華山位於陝西華陰縣南,綿延於秦嶺東麓而 雄視渭河平原。華岳險峻.如鐵削成,西峰蓮花、南峰落雁、中峰玉女 更是名聞遐邇,不僅是游覽名勝之地,還有著許多美麗動人的傳說。
蓮花峰時常隱在雲霧中,偶露崢嶸似蓮花開放獨具風采。山上有一座華山聖母廟,正殿有蓮台神座,上塑聖母金身。聖母容顏美麗,體態端莊,在華山諸神中久負盛名,香火也是極鼎盛的。華山聖母造福四方民眾,做廠很多好事,人們有了實惠,自然掛記她。聖母最大的功德是驅散華山的霧瘴:華山一帶每到春暖花開、萬物復甦時節就有瘴霧彌漫,對山下的人、畜和山上動物、植物極有危害。每當瘴霧出現,聖母就率眾仙女,手持寶蓮燈沿著山麓巡行,所到之處,瘴霧散盡,滿山一片光明。
這天一早,聖母照例持燈驅霧,回到廟里心中不知怎麼多了些惆悵。一路上她看到人間美景一派生機盎然,阡陌間炊煙起處男耕女織成雙成對,比起神仙的日子可要豐富有趣得多了。仙女們乘著山上沒人,每天總要在廟外舞耍、嬉戲一回,大抵人和神仙的天性都是一樣的。聖母今天沒有心情,獨自在廟內悶坐。近一年多來,她注意到一個進山采葯的青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風雨無阻,幾乎從不間斷,每次都來廟中靠在座像的腳下歇息,他也常常凝視默默禱告,看得人真不好意思。想到這里聖母的心嘭嘭直跳,臉色緋紅。
今天這是怎麼啦,廟里人來人往的,可說是閱人多矣,怎麼偏偏對他情有獨鍾?仙女們忽拉跑了進來,一有人來,她們要立即歸位,否則就是瀆職。聖母也收了心思,回到寶座上,仙女們站立兩旁。一個調皮的仙女似乎看出什麼,特別向聖母點了一句:「又是他來了!」
采葯的青年叫劉彥昌,華陰縣人氏,以采葯行醫為生。他年輕好學頗有心計,採回葯來總要對比各種草葯的葯性與功能,收集民間的驗方秘籍記錄在案,並把自己治好的疑難病症也都整理成冊,為的是懸壺濟世造福一方。劉彥昌采葯時望聖母殿前,雲霧飄渺,似有仙女舞動綵綢,上得山來卻不見蹤影,是不是看花了眼?他來到殿中,只有數尊塑像無聲無息地立在那裡。他不無遺憾地凝視著聖母,心裡想著,她要是真的能來到凡界,那多好啊。每次看到聖母秀麗的仙容,都令他心馳神往:「聖母為華山摒瘴去霧,造福眾生;我登山采葯,為人解除病困,也算得志阿道合。且題詩一首,看她能否知道我的心志。」他取出筆墨,拉過她肩上披著的紅紗,把詩寫在上面:
明眸浩齒栩如生,
脈脈無言亦有情。
君退瘴霧吾采葯,
利人濟物兩心同。
劉彥昌題
劉彥昌收起筆墨,感到身上有些睏倦,就靠在聖母腳下睡著了。
劉彥昌的舉動,聖母無一漏掉全看見了。在別的神祗看來,在神殿上塗鴉就是褻瀆神靈,必須受到懲罰,但是在聖母的眼裡,卻有了另一番含義。聖母從寶座上輕輕走下來,提起紅紗,看著題詩心有所動。她走近劉彥昌,打量著他,她從未有這樣近和一個男人面對。劉彥昌相貌端正神色清秀,實在惹人愛憐。幾年來劉彥昌獨自一人進山采葯,回到家中也是孤衾寒燈,他多麼需要一個知冷知熱的人作伴啊。聖母不由得就想到了自己和劉彥昌志趣相同互相傾慕,這就是緣份吧。一陣山風吹來,雖然已是春天,仍有幾分寒意,聖母怕熟睡中的劉彥昌受到風寒,就取下紅紗蓋在他身上。劉彥昌在睡夢中感到一陣溫暖,眼前紅彤彤的一片,他睜開眼睛一看,是聖母身上的紅紗握在手中。聖母見劉彥昌醒來,急忙取了紅紗奔向蓮花寶座,不料,剛走了兩步,紅紗就拽不動了。劉彥昌見聖母活靈活現地站在自己面前,豈能輕易放開手中的紅紗讓她回到神台上。手牽著紅紗猶如一根紅線把二人連在了一起。聖母往回收著紅紗,紅紗越短,二人離得越近,四目相望,含情脈脈,誰都不好意思先開口。仙女們見聖母現身後不能歸位,也都紛紛從神台上下來,要助聖母一臂之力。仙女們把二人心裡想的沒說出來的話,替他們說了出來,又把聖母和劉彥昌往一塊這么一擁:手兒相牽,臉兒相偎,剩下的話讓他們自己去說吧。
聖母終於說出了心裡話:「願與君子結成連理,共偕百年之好。」
劉彥昌:「蒙聖母不棄,怎奈彥昌家徒四壁,何忍聖母仙體同受艱難。」
聖母:「我不在乎貧富差距,更不計較仙凡殊途,但願你我夫唱婦隨,永不離分,恩愛到永遠。」
劉彥昌還有什麼可說的,只顧得點頭同意了。
聖母和劉彥昌的婚禮辦得簡單、利落,在洞府擺上一桌酒宴,面對法力無邊的寶蓮神燈,頂禮膜拜,讓它作個見證,也就算喜結良緣了。儀式一過,大家舉杯祝願,酒喝得很盡興。聖母心中高興,多飲了幾杯,讓劉彥昌今夜就留宿在洞府。雖說聖母是一方神祗,但她也有所擔心,其兄二郎神一向獨斷專行,讓他知道了,少不了要找麻煩。聖母囑咐仙女們睡覺時警醒點,並將寶蓮燈掛在近旁,以防不測。
二郎神是玉帝駕前的護法真君,天廷派一隻哮天犬與他共同值勤。其實,二郎神並沒有什麼具體的任務,不過是四處巡遊,發現違犯天規天條的情況隨時糾正處理,按常規,一年來也不到華山一次。偏偏這哮天犬有貪杯饞肉的毛病,嗅覺特別靈敏,方圓幾百里內若有宴席,它就能聞到,攛掇二郎神去巡視。這天傍晚,哮天犬來到聖母廟前,急著要吃竟忘了變化原形,仙女們不知是哪兒來的野狗,扔給它幾塊骨頭就打發走了。哮天犬回到天上就添油加醋地向二郎神匯報。二郎神一聽就火了,第二天一早,帶著天兵天將前來興師問罪。
聖母將劉彥昌藏在大殿里,讓眾仙女多加保護,自己去廟外迎接兄長。兄妹二人沒說幾句就戧了。
二郎神,「賤婢你真大膽!"
聖母:「兄長,有話好說。如此氣勢洶洶,為了何事?」
二郎神:「華山之上,私配凡夫,還敢瞞哄於我?」
聖母:「我已在外單立門戶,難道婚姻之事不能自主嗎?兄長休要多管閑事!」
二郎神:「我為玉帝護法,法不容寬,你既犯了彌天大罪,豈能任你胡行。哮天犬,與我搜!」
哮天犬在仙女身後找到劉彥昌,拉他出列。
二郎神:「賤婢,你還有何話講?抓走!」
聖母上前攔住哮天犬,轉身對二郎神說道:「且慢,彥昌是個采葯人,未曾犯罪,因何抓他?」
二郎神:「仙凡相配就是一樁大罪!」
聖母覺得有必要向兄長做一番解釋,她舉例說明歷代都有仙凡相配的,至今傳為美談。二郎神哪裡聽得進去,他搬出楊家的家法,違犯者嚴懲不貸。聖母也不示弱,舉出父母婚配的例子,若不是母親下到凡界,哪有我兄妹名列仙班?二郎神惱了,雖然實際情況如此,但他最不願人家提起這一段,好像是什麼短處似的。哮天犬最會看主人的眼色,此時不打更待何時,帶著天兵天將大打出手。仙女們護著劉彥昌邊打邊退,二郎神和哮天犬把聖母逼在角落裡,聖母急回身取下掛在帳上的寶蓮燈。二郎神一怔,伸手奪燈。聖母舉燈,寶蓮燈發出陣陣神光,二郎神步步後退,漸漸不支。這寶蓮燈是楊家的一大法寶,當初聖母出道華山時,母親怕她一人在外孤立無援,特地把寶蓮燈給了聖母。二郎神在天廷官高爵顯,法力無邊,沒想到卻栽到他妹妹手裡。哮天犬被寶蓮燈照得只在地上打滾,找個機會先溜走了。二郎神和天兵天將大敗而回。
這一場惡戰時間雖不長,但是觀戰的人卻不少,山裡的動物,周邊的村民早就看不慣二郎神的飛揚跋扈,希望給他點兒教訓,同時也為聖母捏著一把汗。二郎神大敗,觀戰的人群爆發出歡呼聲。
許多人抬著三牲、酒肉、瓜果等供品送到了聖母廟中。
華山聖母廟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劉彥昌和往常一樣進山采葯,為患者治病;聖母照樣驅散瘴霧,給華山帶來光明。夫妻二人相敬如賓,日子過得和和美美。
一年多的時間里,玉帝沒有興師動眾前來討伐,二郎神曾派哮天犬到華山來了幾次,目的是偷取寶蓮燈,寶蓮燈作為鎮山之寶,仙女們很重視對它的看管保護,為了安全起見,寶蓮燈移到了華山的神仙洞府里,這是一個天然大溶洞,寶蓮燈就掛在一顆大鍾乳石上。二郎神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了,拖得越久對他越不利,因為別的神祗會說他包庇自家的妹子,弄不好還會影響到他日後的升遷。他給哮天犬定了最後的期限:乘著聖母生子過百日山中動物都去祝賀的機會,混入洞府,盜得寶蓮燈。古洞幽雅寬敞,寶石奇花倒掛在洞頂,劉彥昌題寫洞名:石花洞。石匠將三字鐫刻在洞外的一塊平滑的巨石上。來祝賀「百日」的賓客接踵而至:附近山上名不見經傳的神仙,華山的村民獵戶,山中的孔雀、梅花鹿、白猿、喜鵲也都前來湊熱鬧。最高興的要屬聖母和劉彥昌,他們抱著小寶寶,接受人們的祝福。
眾人:「祝賀聖母、官人喜添貴子,福壽吉祥。」
聖母和劉彥昌收下賀禮,答謝道:「有勞眾位光臨。」
眾仙:「聖母,孩子起個什麼名字?」
聖母:「霹靂大仙贈名沉香。」
眾仙:「沉香,好響亮的名字。」
村民:「怎麼不見大仙前來赴宴?」
聖母:「大仙四海為家,行蹤不定,想是雲游去了。」
劉彥昌:「霹靂大仙說要趕來的。列位請酒。」
「難得今日仙凡皆至,正宜歌舞,以助雅興。」孔雀說著就跳起舞來。
「久聞聖母劍法絕倫,不知可否賜教?」白猿舉劍半跪。聖母欣然接受邀請,取劍與白;猿對舞。眾人不時對二位精湛的劍術報以喝彩。
歡樂間竟忘了看守寶蓮燈,哮天犬混在人群中,乘著忙亂之際,登上鍾乳石摘下寶蓮燈,又隨著人流溜出洞府。
聖母送客回來才發現寶蓮燈不見了,大驚失色。
仙女跑進洞府,上氣不接下氣地說:「聖母,不好了,二郎神……他又來了。」
聖母知道失掉了寶蓮燈,這將是一場很難打贏的惡仗。兄長不念骨肉之情,我也只好奉陪到底。只是不能傷到彥昌和小沉香。她把孩子用紅紗包好親手交給劉彥昌,讓他帶著孩子逃離華山。劉彥昌哪裡肯拋下妻子自己攜子逃走。聖母只得揮劍殺出一條血路,劉彥昌抱著孩子跟著她沖出重圍。二郎神帶著天兵,哮天犬手持寶蓮燈攔住聖母的去路。聖母與二郎神好一場惡戰,只殺得天昏地暗。
聖母體力漸漸不支,哮天犬又舉寶蓮燈頻頻照射,聖母頹然倒地。
二郎神祭起寶蓮燈,整個華山都在隆隆作響,飛沙走石在聖母頭上 盤旋。一座山峰壓向聖母。哮天犬從劉彥昌懷中奪過小沉香,劉彥昌死死拉住紅紗不放,二郎神揮劍斬斷紅紗。二郎神命令哮天犬快快摔死孽種小沉香,哮天犬把沉香高高舉起——天上一道閃電劃過,緊接著一聲炸雷,哮天犬被擊倒在地。霹靂大仙趕到了,他用拂塵一甩,天兵天將東倒西歪。二郎神不願與霹靂大仙糾纏,救起哮天犬,率隊撒出華山。霹靂大仙抱起沉香架著祥雲回了仙人峰。
劉彥昌蘇醒過來時,天色已晚,妻子生死未卜,懷中的嬌兒無影無蹤,只留下半截紅紗,他心裡只有一個字:恨,恨二郎神不顧兄妹情,也不念舅甥情,我與他勢不兩立。
浩劫過後,聖母廟一片狼藉,大殿的塑像都被搗毀,洞府也被打得個七零八落。華山聖母廟的香火就此中斷了,瘴霧重又籠罩大地,百姓們苦熬歲月度日如年。失去親人的劉彥昌每日仍然進山采葯,他走遍了華山的大大小小的山峰。他一邊采葯一邊尋訪聖母和沉香的消息。十五年過去了,他一無所獲,可是人已經明顯地老了。
十五年過去了。當年的小沉香在霹靂大仙的撫養和教育下,已經長成一個英俊少年。他不僅有強健的體魄,還有一身高超的武藝。最近常有村民為了治病來到仙人峰采靈芝。華山瘴霧一年比一年濃烈,許多人被瘴霧侵染,身患重病,只有靈芝可以治病救命。沉香經常幫助他們攀山摘采。聽村民們念叨,從前有一聖母用寶蓮燈退去瘴霧,後來被一個叫二郎神的凶神壓在華山底下,百姓們從此就遭難了。沉香又常常聽村民們講起,摘得靈芝,回去獻與父母。
他心裡又多了一層疑問,我的父母是誰?
霹靂大仙雲游回來,檢查了沉香的功課,沉香十八般武藝大有長進。沉香忍不住要問師父,自己的父母現在哪裡。霹靂大仙看著沉香已經很懂事兒了,就把他的身世一五一十地講了出來。最後取出半段紅紗,說:「這就是憑證,上面有你父親劉彥昌的題詩。」
沉香擦幹了眼淚,向師父提出了一個要求:「望求恩師,應允徒兒前往華山救母除害。」
霹靂大仙對沉香考驗了一番,別看他人小志氣可不小,最終答應了他的請求。沉香走後,大仙還不放心,「我不免施動法力,一來助他的本領,二來試他的意志如何。」
沉香剛越過一條山澗,就見前面一隻斑斕猛虎擋住去路。沉香毫不畏懼,上前與虎搏鬥,待他擒住猛虎,卻是饅頭大的一隻面老虎,正好充飢。沉香吃下面老虎,覺得力氣倍增,急匆匆朝華山趕去。剛要走出仙人峰,一條飛龍呼嘯著追來,沉香側身讓過飛龍,順手抓住龍尾巴,往後一甩,飛龍化為彩霞一道,一隻寶斧從中飄忽而出,沉香用手接住,揮舞起來十分得手。
霹靂大仙出現在雲端,囑咐沉香:「莫仗一身勇,眾志可成城。欲敗二郎神,先取寶蓮燈。徒兒謹記。」
沉香向著祥雲拱手:「謹遵師命!」
華山聖母廟年久失修,灰塵遍地,一幅凄涼景象。劉彥昌扛著葯鋤爬上山來,他手裡拿著幾枝新折的桃花,插在神台前。每年的三月三他都來聖母廟,手捧紅紗追憶十五年前的情景,願聖母多多保重,期盼著推倒華山夫妻重逢。劉彥昌悲傷過度暈倒在神台下。可巧沉香也到廟中祝告母親,他救起劉彥昌,看看神台上的桃花和紅紗,再看看長著胡須的劉彥昌,莫非他就是……沉香取出帶在身邊的紅紗兩相對照。劉彥昌打量沉香,看著他手中的紅紗,莫非他就是……這紅紗本是一幅,被二郎神斬斷為兩截,往一塊一對,證實了對方的身份。父子相認,抱頭痛哭。劉彥昌拉著沉香走出廟門,指著對面的一座大山說:「那座山惡霧彌漫,殺氣沖天,你母親就被壓在下面。」
沉香救母心切,抄起寶斧就要走。劉彥昌擔心二郎神神通廣大,沉香不是他的對手,要集合華山眾百姓為他站腳助威。沉香想起師父囑咐「眾志成城」的話,點頭稱是。白猿及孔雀諸仙也都趕來助戰。
沉香前去討戰。看守聖母的二天將不是沉香對手,立即請出二郎神。
沉香很有禮貌:「我是聖母之子,名叫沉香,前來求你念兄妹之情,將我母放出華山。」
二郎神一點兒氣度也沒有,張口就罵:「原來是你這小畜生長大成人,休走,看刀!」
沉香揮斧相迎,刀來斧往,一陣廝殺。天兵天將一擁而上,眾仙持法器迎戰。哮天犬圍著沉香張嘴就咬,被沉香一腳踢翻,躺在地上嗷嗷直叫。二郎神漸漸不支,急令哮天犬去取寶蓮燈。哮天犬回山洞取燈,早被白猿盯上,跟在後面,哮天犬還未爬上竿頭,白猿早已竄上去取了寶蓮燈。二郎神見寶蓮燈落人沉香之手,無心戀戰,率眾天兵狼狽逃走。
沉香到山腳下,呼喚母親。
劉彥昌呼喚娘子。
村民呼喚聖母。
聖母在山內呼喚沉香。
沉香忽覺身體里注入了一股神力,他手掄大斧,一聲巨響,將華山劈開。
大地復甦,群山披綠,寶蓮燈大放光明。煙霧過後,聖母出現在百花叢中。沉香撲過去,母子相認。
「母親!」「嬌兒!」
「娘子!」「官人!」
沉香、聖母和劉彥昌三人重又團聚。
「華岳靈峻如鐵削成」,和沉香這一斧有多大關系無從考證,但從此霧瘴全消,百姓安居樂業則是不爭的事實,是有《寶蓮燈》傳世,常演不衰。
⑩ 《天道》中丁元英為啥說「殺富濟貧」不能讓窮人真正的脫貧
這種說法是正確的,殺富濟貧並不是真正解決窮人脫貧的好辦法。一、殺富濟貧只是一時的解決辦法
古人時常有殺富濟貧這一說法,認為只要把富裕的人家給解決了,那麼他的財富就能很好的平攤給窮人,從而解決窮人的困難。但是沒有人想過,即使富人的財富被分攤出去,窮人也未必能就此解決貧窮的問題。而且富人在發展經濟,創造財富這方面,是不可或缺的,要是把創造財富的富人給殺了,那經濟誰來發展,社會的基礎設施誰出錢來改造?這是一個沒辦法避免的問題。
殺富濟貧從道義上講,是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去將富人的財富加在窮人的痛點之上。細品這樣的行為,只不過是一種安撫窮人的辦法。窮人要想變富,把目光緊盯著富人,只會加重自己的痛苦,並不能實現自己的財富。而富人也不能因為自己富有,就無端的掉腦袋,這樣的話,誰還會一直為創造經濟財富而努力?因此殺富濟貧,並不是窮人真正脫貧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