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行車安全法規

行車安全法規

發布時間: 2022-03-16 10:35:18

1. 行車的安全知識

摘自:駕駛員之友

當行人在橫過馬路時,都知道走人行橫道(或過街天橋或過街地道)比較安全。假如馬路上沒有人行橫道時,人們又要如何行走會更安全些呢?對於沒有人行橫道的道路,行人在橫過車行道時,應做到:不準斜穿或猛跑,要直行通過,注意避讓來往車輛;以及不準在車輛臨近時,突然橫過馬路。因為斜行會延長行人在車行道的步行距離,增加人、車混行時間,人、車沖突危險增加;猛跑會影響駕駛員的判斷,且猛跑者也會由於慣性運動作用,在該停下來的時間而停不下來,容易與來往車輛發生碰撞。其次是行人在沒有人行橫道的地方過馬路是人讓車,否則不幸發生事故時,行人首先應負有不避讓來往車輛的法律責任。再次,因為車輛在不同速度下有不同制動距離,行人若在車輛臨近時(也就是在車輛制動距離內)突然橫過馬路,事故往往是無法避免的,這在法學上叫做「不可抗拒的原因」,行人將負有事故的主要責任,甚至是全部責任。此時,行人被撞了也是白撞。
在道路上劃有四條以上機動車道的,一般都是交通主幹道。不管有人行橫道或沒有人行橫道,自行車和三輪車通過時,都必須下車推行。如騎車通過,則非機動車之間、非機動車與機動車之間的交織沖突、合流沖突、分流沖突等潛在的危險性很大,不利於互相發現和採取措施。騎非機動車的人在橫過機動車道時提前採取下車推行的措施,主要是避免險情的發生。因為下車推行,在車速上自然減弱,有時間左顧右盼,注意避讓來往車輛;騎車人還可以根據來車遠近,自如地決定是行是停,最大限度地保護自身安全。
有時候開車出門想買點東西,但一時之間找不到停車場,很多駕駛員就把車子按順行方向靠道路右邊停車,並離開車輛花三、五分鍾去購物。其實這樣做是不對的。因為道路是供人、車通行的,不是停車場。機動車在停車場以外的其他地點臨時停車,是指車輛在非禁止停車的路段,在駕駛員不離開車輛的情況下,靠道路右邊按順行方向作短暫停留。「臨時」是不作具體長短數量規定,只要駕駛員不離開車輛,即為臨時停車。但當維護交通秩序人員或駕駛員本人認為妨礙交通時,必須迅速駛離,以免妨礙他人的通行。如駕駛員已離開車輛,執勤民警則有權對此車輛的駕駛員作「不按規定臨時停車」的處罰。
機動車遇有高於或低於最高時速規定的限速標志和路面文字標記時,就按限速標志和路面文字標記的時速行駛。交通法規上寫的限定時速,是在機動車遇道路寬闊、空閑、視線良好,在保持交通安全的原則前提下,准許行駛的最高時速。人們駕駛車輛時可以低於限定時速,但不準超過限定時速。這樣的規定是從交通安全和暢通兩個方面考慮。超速行駛,使駕駛員視力下降,判斷情況不佳,會延長了車輛制動距離,干擾其他車輛的正常行駛,也會加大事故發生的嚴重程度。有高於或低於時速規定的標志和路面文字標記的道路,是交通管理部門對該路段的交通環境、交通量、交通流的實際狀況,在確保安全與暢通的前提下所作的規定。所以駕駛員應按所示時速行駛,不能按車型規定的最高時速行駛。
機動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車速一般較快。實際上,由於車輛運行過程中的各種原因,車流的速度並不是保持不變的。要想在高速公路上自如地安全行駛,則必須對高速公路的車流速度變化做出正確判斷,在保持一定的速度行車之餘,還必須在前後車之間保持足夠的安全間距。一般正常的情況下,時速多少,則間距需有多少米。如車輛時速為100公里時,行車間距應為100米以上,時速為70公里時,行車間距為70米以上。若遇大風、雨、雪、霧天或路面結冰時,應當減速行駛,並增加行車間距。這樣,駕駛員才可以從容地利用加速踏板控制車速,當前車遇有緊急情況急速制動時,後車才有足夠的安全制動剎車距離,以避免發生後車碰撞前車的事故。
若機動車之間不幸發生事故,駕駛員則應盡快報警,搶救傷員,並維持事故現場,等待警方到場處理。如果發生交通事故之後,當事方雙方均有條件報案而不報案,私下協議不成再向公安機關報案,使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當事人雙方一般應當負同等責任。因為那時已經時過境遷,沒有現場和物證,難以驗證當事人的陳述是否真實,缺少做出責任認定的事實依據,所以只能按照規定,藉助「推定」的方法定責(推定」的前提是無法認定)。另一方面,當事人雙方為機動車,基本處於同等強度,所以推定各負同等責任。如果經過公安機關調查,物證、證人證言及當事人陳述可確認是真實的,仍然須依法定責,不適用「推定」方法。如遇上述情況,則非機動車與非機動車之間推定為同等責任,機動車與非機動車和行人之間,則推定機動車方為主要責任,非機動車或行人方為次要責任。

2. 車隊安全行車規則

車隊安全行車規則
一、每月安排1—2個下午(或晚間)組織駕駛員進行安全學習,宣傳安全常識,傳達公安、交通部門的有關交通安全規定。
二、駕駛員要嚴格遵守交通規則,服從交警和公路管理人員管理,不違章開車,不開故障車,不開賭氣車,不開「英雄」車。
三、要經常檢查車輛技術狀況,發現問題及時報修,要經常檢查車輛安全措施落實情況及車隊消防器材配置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四、非駕駛人員不得開車,駕駛員不經領導同意不得將車輛交給他人駕駛。
五、不得隨意啟用和移動車輛和車庫消防設施,在車庫內檢查車輛時嚴禁吸煙,車庫嚴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六、禁止在車廂內吸煙,禮貌提醒乘客不吸煙。
七、嚴禁酒後駕車、疲勞駕車。駕駛員在駕車時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要集中精力開車,安全第一,寧停三分不搶一秒。
八、在行車過程中,若發生交通事故,無論情節輕重,都應及時報警,服從配合交警進行現場處理,同時向車隊隊長報告。
九、根據車隊安全規則和獎懲規定,獎優罰劣,獎罰嚴明。

3. 安全行車三大原則

一,安全意識要好。不要開賭氣車,不要總是開快車,不要酒後駕車,不要開疲勞車,還有,不想開的車就不要開。二,車況要心中有數,要能保證正常安全運行。貨物裝載要牢固齊整安全,車門車廂關好。三,起步時要慢一點,注意觀察好,響響喇叭,慢慢起步。
起步時如和別的車輛和行人靠得比較近,要多加註意。四,轉彎和變更車道以及進出非機動車道時,要好好注意,要提前減速,打轉向燈,鳴號,注意觀察好,平緩的靠邊或變更車道,慢慢的轉彎。有時進出非機動車道時,可以等上幾秒鍾,確認安全後前進,比較好。五,開車時,在任何時候,都一定要堅持觀察清楚的原則,在夜晚,因視線有限,不要開快車,下霧天也不要開快車,白天,在視線不清和視線受阻的路面,也不要開快車。
倒車時,有時可多下車看看,注意將周圍觀察清楚。六,遇到前面有情況,就提前減速,及時作出正確安全的判斷決定,注意與周圍的路面情況保持比較大的安全空間。該慢則慢,我們的思想不能懶,要及時應對反應。七,開車時,要堅持一路預防全面預防的原則,遇有情況,要多預防,在開車時,從頭到尾,遇有情況時,都要有預防措施,如超車前,會車時,讓車時,與行人和自行車交會或同向行駛時,以及經過的前方路面有小支叉路口時,或者前方有障礙物,或是路邊有停駛車輛時,等,都要減速,注意觀察,響響喇叭,拉開安全距離,隨時准備剎車制動,要小心預防。
八,遇有特殊路面情況時,如下雨天,冰雪路面,泥濘路面,等,要知道其特殊性,有時剎車和方向會不起作用,有時剎車會導致車輛發生測滑跑偏,有時車輛會失去控制一直沖出去很遠,另外,也可以在網上相應了解一下高速公路行駛和山路駕駛的知識,在高速公路上不要太快,太快了注意制動效果不好,一下子想剎剎不住,要預防爆胎,預防疲勞駕駛,變更車道時要好好注意。
在山路上,如超載,下陡長的山坡時,制動容易失效,很危險,在山路轉彎處多鳴號,要注意各行其道。九,看看交通規則。再進一步說說:一,安全意識,當然是越強越好,有的人出事故的根本原因,就是安全意識不大好。二,車況,制動,手剎,燈光,喇叭,方向,輪胎,機油,水,制動氣壓,等都要完好,有的事故就是因為制動不好或燈光不好而發生的。
有時裝載的東西不牢固,掉下來,或危險的人貨混裝,或物品超出車廂外,都可能引起不良後果,有時超載太多的話,剎車就很難像平時一下子剎住,也容易引發事故,有時在小路上,要注意車頂會不會碰東西。三,起步時要看清楚,要慢點,有時車輛剛起步走了一點點,就發生了事故,這類事故很多,要小心。
四,有太多的交通事故,都是因為駕駛員在轉彎前或變更車道前沒有認真的注意,轉彎前一定要好好慢點,好好看好。五,觀察清楚,我看到許多人在夜晚開快車,這是不對的,危險的,我經常聽到或偶爾看到夜晚發生的交通事故,半夜幾點鍾的時候也發生事故,我想可能是行人或騎自行車的人,遠遠看到有汽車來了,也同樣以為汽車也能看到他吧,實際上,開汽車的不能像白天那樣能看清他。
有時晚上,說不定路中間或路邊有汽車沒開任何燈停在那裡,也聽說過有的人因先沒看清,車速快,等發現時,已控制不住了,最後就這樣撞上去了,如果晚上路面上有個什麼東西掉在路面或橫在路面上,同樣很危險。白天觀察清楚,也是一樣的重要,可以肯定的說,有許多事故都是因為沒堅持觀察清楚而發生的,有許多人在開車,但他並不一定堅持觀察清楚,要注意。
六遇到前面有情況,我們有時不去積極思考判斷,對前方的路面情況好像是視而不見,照開不誤,前面有車輛,有行人,有自行車,有小支叉路口,等,這就都是情況,這時要減速慢一點。有時在很寬闊的路面上,前方偶爾出現一個很小的情況,都要減速預防。在平時開車的時候,像這樣要我們慢一點的時候並不是太多,這樣的路段不是太長,大多數的路面還是可以開快的,該慢的時候就慢點吧,及時反應。
七,預防為主,有許多駕駛員預防意識不是太好,或者說,開車時預防措施做得不怎麼好。如果說,一路上,我們遇到車輛行人,遇到視線不清的路面,我們都小心預防,我們都慢點,多響響喇叭,多拉開安全距離,多注意觀察,我認為,這樣才是正確的。說一個駕駛員安全意識怎麼樣,小心不小心,這要看他開車時預防措施做得到底怎麼樣,我看到許多駕駛員在不太寬的混合公路上,,遇到前方有同向行駛的自行車和行人,都幾乎不響喇叭,不減速,也就是說,幾乎沒有做出什麼預防措施,這不大對,事實上,自行車在前面突然橫空公路而發生的事故實在太多了。
還有,看到在紅綠燈路口,當直行車道停滿了一輛輛車時,這時,如果左轉彎車道的燈亮了,左轉彎車道的車輛有時是快速通過,並沒有很好的去預防,而這時,說不定會有行人或自行車從等候放行的直行車輛前竄出,就有可能發生事故,因為間或聽說類似的事故,所以這里說說。
作為一個駕駛員,只要開車時堅持一路預防的原則,是很安全的。八,特殊路面,有一次下雨天,在柏油路面上,在轉彎處一個剎車,車子嚴重跑偏就一下子橫在了路上,嚇得趕緊松開剎車。還有一次在冰雪路面上,車速很慢,但制動後車子沒停住,照樣朝前滑去,很危險,還有,地上有細粒子的東西,地上有積水,地上有油污,剎車效果都很不好。
下雨天不要在泥土路上行駛。九,學學交通規則也是好的。簡單的說,也就是開車時堅守這幾個原則,對安全行車有好處:一,安全意識要好。二,車況要好。三,起步時要慢一點。四,轉彎和變更車道時要好好注意。五,開車時,在任何時候都要堅持觀察清楚的原則!晚上要特別注意觀察清楚,不開快車!六,看到前面有情況就要慢一點。
該慢則慢,及時反應。七,開車時要堅持一路預防的原則!遇有情況,用減速,響喇叭,拉開安全距離,多注意觀察,隨時准備停車這幾點來預防。八,多了解一點特殊路面的駕駛經驗,慢一點,安全距離放大點。九,學好交通法規。我的開車經驗極其有限,如果大家多多補充更正,這上面所說的安全行車原則,也可以說是一整套的安全行車方法,會一步步的趨於完善。
如果讓有些才學開車的朋友,在這個基礎上,小心的開車,是比較好的,知道一定的安全行車方法,知道一些重的安全行車原則,心裡多少有點底,總是好的。我認為,堅持觀察清楚,晚上不開快車,及時正確判斷,一路小心預防,堅守安全轉彎和安全變更車道的原則,這幾點,對才開車的朋友來說,很重要,平時堅守這幾個原則,最後自然會養成很好很安全的開車習慣。

4. 駕駛員的安全行車標准有哪些

駕駛員的安全行車規定有這些:
1、駕駛車輛時,須攜帶有效駕駛證、行駛證及有關證件;
2、遵守交通法規,不疲勞駕車;
3、遵守交通規則,不違章駕車;
4、做到安全裝載,不超載駕駛;
5、按規定車道行駛,不開急躁車;
6、按規定車速行駛,不超速行駛。
【法律依據】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二條
機動車上道路行駛,不得超過限速標志標明的最高時速。在沒有限速標志的路段,應當保持安全車速。
夜間行駛或者在容易發生危險的路段行駛,以及遇有沙塵、冰雹、雨、雪、霧、結冰等氣象條件時,應當降低行駛速度。
第四十七條
機動車行經人行橫道時,應當減速行駛;遇行人正在通過人行橫道,應當停車讓行。機動車行經沒有交通信號的道路時,遇行人橫過道路,應當避讓。

5. 安全行車注意事項相關規定

安全駕駛注意事項為確保安全駕駛,必須遵守以下注意事項。否則容易引發重大事故,造成人員嚴重受傷甚至死亡。



一、「三防」

1、防春雨:春季時晴時雨,天氣多變。雨後路面的塵土與水混合在一起,使車輛輪胎附著系數降低,制動距離延長,緊急制動後會發生方向失控、側翻等意外。雨後的沙土路坑坑窪窪,公路邊泥土松軟,行車險情多。這時,駕駛員務必不要開「英雄車」,應主動避讓其他車輛。另外,雨中行人手撐雨傘,騎車人頭戴雨帽,使他們的視線、聽覺都受到限制,往往在車輛臨近時突然轉向或驚慌失措自行滑倒,使司機措手不及。因此,司機在雨中行車時應減速行駛多鳴笛,耐心避讓莫急躁。

2、防行人:春季景色宜人,是外出旅遊的大好時節。道路上的行人、車輛劇增,車安全增加了難度。這時,駕駛員應時刻保持警惕性,以防發生交通事故。

3、防春寒:春季有時也可能出現寒冷天氣,俗稱「倒春寒」。駕駛員出車時,要關注天氣預報,做好防寒准備。

二、「三注意」

1、注意飲食衛生:駕駛工作流動性大,需要就餐時一定要注意選擇清潔衛生的餐飲店就餐,防止傳染疾病。

2、注意休息:要保持充足睡眠,才能精力充沛、才能集中思想,開好安全車。

3、注意保持安全車距:行駛中,要保持足夠的縱、橫向安全間隔距離,時刻注意車輛、行人動態,切不可跟隨前車太近或並排行駛,防止追尾和碰擦事故的發生。

三、「三不準」

1、不準違章超車:超車時,待前車讓車後,對面無來車,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方可超越。發現對面來車,切不可產生冒險僥幸心理,憑自己的高速「插空」,低估對方及被超車車速,造成無路可走,引發事故。

2、不準超速行駛:超速行駛會大大延長車輛的停車距離,影響車輛的穩定性,使制動非安全期延長,並且超速駕駛影響駕駛員的視覺,對前方突然出現的險情不能作出准確判斷,以致難以及時、准確、妥善地進行處置。從而造成事故。

3、不準在飢餓狀態下駕車:在飢餓狀態下人體內血糖降低,到一定程度就會頭暈眼花,疲勞乏力,注意不集中,直接影響到駕駛者的反應能力,成為交通安全的隱性事故隱患。

四、「三牢記」

1、駕駛員要搞好自我情緒及身體的調節,增強自我約束和控制能力,針對各種氣候變化特點,冷靜思考面對,處理好每個情況,切記不急不躁,始終把安全防在第一位。牢記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保持中速行駛,遇有翻漿道路和路間松軟地帶一是合理操作漫速通過,二是盡量不要靠路邊太近、提前減速、不爭不搶、禮讓三先。

2、行車中,遇有大風、下雨、下雪等氣候能見度較低的情況,除降低車速外,要盡量避免行人、非機動車、與之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行經村鎮鄉路時,要注意瞭望,一是騎自行車帶農具的,二是各種畜力車牲畜動向,盡量不要鳴喇叭,以免使牲畜受驚。確認安全後方可通過。遇有施工佔道或養路修路地域,要提前處理情況,按路標或指示牌示意,緩慢通過。夜間行駛盡量在路中間行駛,注意路兩側施工材料。

3、長途車要根據行駛路線或地域氣候特點,有針對性地提前採取措施,在途中做好車況檢查的同時,合理安排好途中休息,防止疲勞駕駛。駕駛員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在途中感到視覺模糊、大腦遲鈍、感知減弱時,必須立即停車休息,恢復體力後再開車。

6. 安全行車常識

安全行車關鍵在於守規矩,現在大部分司機只知道紅綠燈與右轉,根本不知道其他的規矩,所以存在很多交通隱患,早晚都可能出現事故。

不如上采訪普及大家都不知道而又最基礎的交規,關鍵是最實用的,而這些又是讓很多司機都忽略的東西。我列舉一些:

停車方面:車要行好,必先停好。

實線停車位與虛線停車位的區別。
不論停車時間長短,哪怕是司機不下車,也要停車入位,方便了他人,也安全了自己。
車停好後,要下車確認是否影響其他車輛進出旁邊的車位或通行。

行車方面:

虛線與實線的區別
提醒大家彎道、地道、橋梁和路口附近的分道線,替別是大部分多車道無隔離帶的路中分道線是實線,任何時候不允許跨越實線。很多人在通過彎道、橋梁跨越實線超車,非常危險!在地道跨越實線甚至中線最無恥,會造成雙向車輛頂死,堵塞地道!而在路口實線部分臨時強行換道非常容易出現刮蹭、追尾的事故

優先通過問題:
不論是否路口,人行橫道上的行人有優先通過的權利。
主路與附路相交而沒有信號燈的路口,主路有優先通過的權利,附路必須讓行。
兩條同級路相交而沒有信號燈的路口,右側車輛有優先通過的權利,左側必須讓行。
路口為環島時,環島內行駛的車輛有優先通過的權利,環島外車輛必須讓行。
紅燈時右轉的車輛應該讓行綠燈直行的車輛。
丁字路口,在沒有路口一方行駛的車輛,直行時可以不等待紅燈,但要讓行綠燈左轉車輛。
道路出現障礙時,無障礙一方有優先通過的權利,有障礙方必須讓行。

行人、非機動車交規普及:
行人、非機動車逆行、闖燈,不按車道通行的想像極其嚴重。

我想只要做好了這兩方面的交規知識普及,事故率能下降很多。

7. 行車安全常識是什麼

遵守交通規則,安全駕駛,禮讓行人,不酒駕,靠右行駛,左轉轉大彎,右轉轉小彎,轉彎,路口要減速。

8. 車輛行車安全注意事項

(一)嚴防超速行駛。超速是道路交通事故中名副其實的「第一殺手」。

1. 超速行駛使駕駛人視力下降

通常情況下,在車速72公里時,正常視力為5.1的駕駛員會下降到4.8,這時駕駛人對周圍環境與行人的分辨能力大大下降。人體處於運動狀態下眼睛的視界也會變得越來越窄,就像一根管子看東西一樣,近處的的東西看不見,看到僅是遠處的東西,前方一旦出現的險情,難以及時、准確、妥善地進行處置,容易引發交通事故。

2. 超速行駛影響車輛的安全性能

超速行駛,破壞了車輛在特定環境工作中的指數,加大了車輛的工作強度和負荷,加劇了機件的磨損和損毀。特別對車輪更是不利,跳躍性、拖滑性磨損不說,還提高了摩擦溫度,輪胎極易老化和變形,引發爆胎事故。
2. 超速行駛影響車輛的安全性能

超速行駛,破壞了車輛在特定環境工作中的指數,加大了車輛的工作強度和負荷,加劇了機件的磨損和損毀。特別對車輪更是不利,跳躍性、拖滑性磨損不說,還提高了摩擦溫度,輪胎極易老化和變形,引發爆胎事故。

3. 超速行駛易使駕駛人疲勞

由於速度快,超車、會車的機會增多,行駛間距縮短,車外情況應接不暇,駕駛人心理能量和生理能量消耗很大,時間一久還會瞌睡,其反應速度及操縱車輛的准確度就會明顯下降,易發生交通事故。

4. 超速行駛易加大交通事故損害後果
超速行駛時一旦前方突然出現情況,即使採取了緊急制動措施,但仍會延長車輛的制動距離,易造成翻墜車、碰撞的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的破壞程度很高。由於超速行駛,路面沖突點和交織點增多,交通事故發生的幾率無疑將增高,並且一旦遇有緊急情況,駕駛員稍一動方向,很有可能發生車道偏離,這就增加了行車的危險性。

(二)嚴防疲勞駕駛

暑期是疲勞駕駛的高發期,造成疲勞駕駛主要原因是由於駕駛人睡眠不足或連續長時間駕駛。駕駛人疲勞時,聽覺和視覺敏銳度降低。特別是隨著疲勞的加重,出現注意力不穩定,注意范圍變小,注意力轉移遲緩,反應變的遲鈍,精力不集中等現象,常常不能正確、敏捷的操縱汽車,一旦前方出現緊急情況,疲勞的駕駛人就會不知所措,極易導致事故的發生。
同時,高速公路因其交通元素單一、路況較地方道路簡單、駕駛動作基本不變等原因也往往使駕駛人產生疲勞,往往因反應不及時或採取措施不當發生交通事故。連續行車2-3小時後,要讓駕駛人選擇一個安全的地點停車休息至少10分鍾,活動一下,呼吸一下新鮮空氣,不要因趕路而勉強行車。一旦發現駕駛人有疲勞駕駛的特徵時,一定要立即停車休息,以保證行車安全。
(三)嚴防酒後駕駛

眾所周知,世界各國都明令嚴禁駕駛員飲酒後駕駛機動車輛。因為酒精對人的大腦既有短時間刺激作用,使人「假興奮」,又有麻醉作用,使人反應遲鈍,甚至行為失控。駕駛人飲酒後,由於酒精的麻痹作用,致使觸覺、視覺、判斷能力、操作能力等降低,人體作出反應的相應時間會延長到正常狀態時的2到3倍。

機動車是一種速度快、沖力大的交通工具,它要求駕駛員行車時,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對於道路上瞬息萬變的交通情況,要在0.75秒內做出迅速的判斷,並採取恰當的技術措施,才能保證交通安全。駕駛員在沒有飲酒的情況下行車,發現前方有危險情況,從視覺感知到踩制動器的動作中間的反應時間為0.75秒,飲酒後尚能駕車的情況下反應時間要減慢2-3倍,同速行駛下的制動距離也要相應延長,這大大增加了出事的可能性。

9. 行車作業人身安全通用標准

1.行車作業人身安全通用標准

(1)班前禁止飲酒,班中按規定著裝,佩戴防護用品。

(2)順線路走時,應走兩線路中間,並注意鄰線的機車、車輛和貨物裝載狀態。嚴禁在道心、枕木頭上行走。不準腳踏鋼軌面、道岔連接桿、尖軌等。

(3)橫越線路時,應一站、二看、三通過,注意左右機車、車輛的動態及腳下有無障礙物。(4)橫越停有機車、車輛的線路時,先確認機車、車輛暫不移動。然後在該機車、車輛較遠處通過。嚴禁在運行中的機車、車輛前面搶越。

(5)必須橫越列車、車列時,應先確認列車、車列暫不移動,然後由通過台或兩車車鉤上越過。勿碰開鉤銷,要注意鄰線有無機車、車輛運行,嚴禁鑽車。

(6)不準在鋼軌上、車底下、枕木頭、道心中坐卧或站立。

(7)嚴禁扒乘運行中的機車、車輛,以車代步。

10. 安全行車規范內容有哪些

◆1.注意行人的動向

刮風天開車時,駕駛者的注意力一定要高度集中。在刮大風時,有些行人用紗巾蒙上臉,或戴上墨鏡,視野受到一定的限制;還有的人加快腳步狂奔亂跑,這些行人往往只顧行路而不顧機動車輛。駕駛者開車時必須嚴密注意,否則極易引發交通事故。

◆2.注意自行車的動向

刮大風時,有些騎自行車的人低著頭只顧拚命往前騎,在過往交叉路口或在混合交通道路上行車時,駕駛者應注意這些低頭騎自行車者,開車時最好以中低速度行駛,隨時准備制動停車,以此防備自行車偶闖入機動車道。

◆3.喇叭的作用減弱

受大風的影響,有些行人或其他車輛的司機根本無法聽到汽車喇叭的聲音。所以,在遇到不穩定的目標時,不要試圖狂按喇叭,那樣做無濟於事。

◆4.快速閃避障礙物

在大風天開車時,如果突然出現危險,卻來不及制動或無法剎住車子時,必須學會及時躲閃,以求得最大的安全系數。轉動轉向盤要由慢到快,逐步進行,且轉向盤轉動幅度不應大於半圈。完成閃避動作後,應迅速將轉向盤回正,這樣汽車很快就會從左右搖擺的狀態中恢復平穩。駕駛者在整個過程中也不要緊盯著障礙物,而是應將視線對著正確的行駛方向。

熱點內容
勞動法年假界定 發布:2025-05-20 13:18:02 瀏覽:684
會計責任與法律責任的區別 發布:2025-05-20 12:39:14 瀏覽:88
欺負殘疾人法規 發布:2025-05-20 12:39:04 瀏覽:596
合同法第34條 發布:2025-05-20 12:33:24 瀏覽:558
材料行業法律法規 發布:2025-05-20 12:24:18 瀏覽:784
銅粱人民法院 發布:2025-05-20 12:24:16 瀏覽:895
民法典法律宣傳 發布:2025-05-20 12:16:28 瀏覽:913
元代立法包括 發布:2025-05-20 12:16:18 瀏覽:608
劉忠法院 發布:2025-05-20 11:47:25 瀏覽:684
江夏法院在哪裡 發布:2025-05-20 11:32:34 瀏覽: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