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系統命名法規則及舉例

系統命名法規則及舉例

發布時間: 2022-04-03 07:31:19

1. 系統命名法規則是怎麼樣的舉例有哪些

有機化合物種類繁多,數目龐大,即使同一分子式,也有不同的同分異構體,若沒有一個完整的命名方法來區分各個化合物,在文獻中會造成極大的混亂,因此認真學習每一類化合物的命名是有機化學的一項重要內容。

書籍、期刊中經常使用普通命名法和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命名法,後者簡稱IUPAC命名法。中國的命名法是中國化學會結合IUPAC的命名原則和中國文字特點而制訂的,在1960年修訂了《有機化學物質的系統命名原則》,在1980年又加以補充,出版了《有機化學命名原則》增訂本。

命名時,首先要確定主鏈。命名烷烴時,確定主鏈的原則是:首先考慮鏈的長短,長的優先。若有兩條或多條等長的最長鏈時,則根據側鏈的數目來確定主鏈,多的優先。若仍無法分出哪條鏈為主鏈,則依次考慮下面的原則,側鏈位次小的優先,各側鏈碳原子數多的優先,側分支少的優先。

2. 支鏈距離相同系統命名法規則及舉例

其實就是一個經驗的問題!選擇最長的!再選從哪面開始數!然後就是甲基 然後乙基 ……然後就是書寫別忘了加數字(從小到大),和「-」線!命名其實很簡單的 !多練練就好了!

3. 醇的系統命名法規則

1、飽和醇的命名

選擇含有羥基的最長碳鏈為主鏈,從離羥基最近的一端開始編號,按照主鏈所含的碳原子數目稱為"某醇"。

2、不飽和醇的命名

不飽和醇的命名是選擇含羥基及不飽和鍵的最長碳鏈作為主鏈,從離羥基最近的一端開始編號。根據主鏈上碳原子的數目稱為"某烯醇"或"某炔醇",羥基的位置用阿拉伯數字表示,放在醇字前面。

表示不飽和鍵位置的數字放在烯字或炔字的前面,這樣得到母體的名稱,再在母體名稱前面加取代基的名稱和位置。

3、多元醇的命名

選擇含-OH 盡可能多的碳鏈為主鏈,羥基的數目寫在醇字的前面,羥基的位次。

(3)系統命名法規則及舉例擴展閱讀:

一、醇的物理性質

醇類化合物受羥基的影響,存在分子間的氫鍵,在水中還有醇分子和水分子間的氫鍵。所以,它們的物理性質與相應的烴差異較大。主要表現在熔沸點比較高,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等。一般而言,低級的醇類水溶性較好,甲醇、乙醇和丙醇能與水以任意比例混溶。

4~11個碳原子的醇為油狀液體,部分溶於水,以後隨著碳原子數增加,烴基對分子的影響越來越大,使高級醇的物理性質更接近於相應的烴。另外,低級的醇具有特殊的氣味和辛辣的味道,而高級的醇則無嗅、無味。

二、重要的醇

1、甲醇(木醇),制備甲醇是用合成氣(CO 和H₂)在加熱、加壓和催化劑存 在下合成。

2、乙醇,俗稱酒精,應用最廣泛的一類醇。

3、乙二醇,是最簡單和重要的二元醇,為帶有甜味的黏稠狀無色液體。

4、丙三醇,俗稱甘油,是無色具有甜味的黏稠性液體,能與水 混合,不溶於有機溶劑,有強烈的吸水性。

4. 什麼叫系統命名法請舉例子

系統命名法http://ke..com/view/983204.htm

5. 系統命名的順序規則

(1) 直連烷烴按碳原子數命名,碳原子數在十以內,依次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來代表碳原子數,在十以上時直接用中文數字如十一、十二······來表明碳原子數. (2) 帶有支鏈的烷烴——支鏈烷烴命名時是把它看作是直連烷烴的烷基衍生物. a、選擇主練——把構造式中連續的最長碳棒——作為母體稱為某烷.把構造式中較短的鏈作為支鏈,看做取代基.命名時將基名放在母體名稱的前面,稱為某基某烷.如果構造始中較長碳鏈不止一條時,則選擇帶有最多取代基的一條為主鏈.選擇主練時要注意,不能只把書面上的直連看做主鏈,凡連續相連的碳原子都應包括在一條碳鏈內. b、從最接近取代基的一端開始,將主鏈碳原子用阿拉伯數字1,2,3,······編號、 c、命名取代基時,把它們在母體鏈上的位次作為取代基的前綴.如果帶有幾個不同的取代基,命名時將簡單的基團名稱放在前面,復雜的基團名稱放在後面(英文名稱則以取代基名稱的首字母A,B,C,······為次序).如果帶有幾個相同的取代基,則可以合並,但應在基團名稱之前寫明位次和數目,數目需用漢字二、三······來表示.為了清楚起見,書寫化合物名稱時,要注意各個位次數字位次之間須用逗號隔開,位次與基名之間需用短線「-」相隔,最後一個基名和母體名稱直接相連.

6. 烷烴的系統命名法,能舉例嗎

烷烴的系統命名法的原則和內容是:

命名時,首先要確定主鏈。主鏈具有多少個碳原子,即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的順序確定母體為X烷。

命名烷烴時,確定主鏈的原則是:首先考慮鏈的長短,長的優先。若有兩條或多條等長的最長鏈時,則根據側鏈的數目來確定主鏈,多的優先。若仍無法分出哪條鏈為主鏈,則依次考慮下面的原則,側鏈位次小的優先,各側鏈碳原子數多的優先,側分支少的優先。

主鏈確定後,要根據最低系列原則(lowest series principle)對主鏈進行編號。最低系列原則的內容是:使取代基的號碼盡可能小,若有多個取代基,逐個比較,直至比出髙低為止。最後,根據有機化合物名稱的基本格式寫出全名。

有機化合物系統命名的基本格式如下所示:

構型(R-S;D-L;Z-E;順反)+取代基(取代基位置號+個數+名稱(有多個取代基時,中文按順反序規則確定次序,小的在前;英文按英文字母順序排列))+母體(官能團位置號+名稱)。

舉例:如圖所示。

首先確定主鏈,即橫向的六個碳原子相連的碳鏈;其次對主鏈進行編號,使得取代基的號碼盡可能小,因此從左至右編號,可看出兩個取代基分別為2號和3號。由於主鏈有六個碳原子,即為己烷,所以該化合物的命名是2,3-二甲基-己烷。

(6)系統命名法規則及舉例擴展閱讀

當烷烴含有取代基時,命名的具體原則為:

①將單原子取代基按原子序數大小排列,原子序數大的順序在前,原子序數小的順序在後,有機化合物中常見的元素順序如下:I>Br>Cl>S>P>F>O>N>C>D>H,在同位素中質量高的順序在前。

②如果兩個多原子基團的第一個原子相同,則比較與它相連的其它原子,比較時,按原子序 數排列,先比較最大的,仍相同,再順序比較居中的、最小的。

③含有雙鍵或三鍵的基團,可認為連有兩個或三個相同的原子。

④若參與比較順序的原子的鍵不到4個,則可以補充適量的原子序數為零的假想原子,假想原子的排序放在最後。

7. 化學有機物系統命名法是什麼怎麼命名最好能舉幾個例子

系統命名法

隨著有機化合物數目的增多,有必要制定一個公認的命名法1892年在日內瓦召開了國際化學會議,制定了日內瓦命名法後由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作了幾次修訂,並於1979年公布了《有機化學命名法》

本章第三節就是根據我國《有機化學命名原則》,介紹了烷烴的命名法,也介紹了烯、炔的命名法其他官能團化合物命名的基本方法可分為以下四步:

①選取含官能團的最長碳鏈為主鏈;

②從靠近官能團的一端開始給主鏈碳原子編號,得出主鏈上支鏈或取代基的位次號編號要遵循「最低系列原則」,即從不同方向給碳鏈編號時,得到不同的編號系列,比較各系列的位次,最先遇到最小位次者,為最低系列例如:

1,3,5-三氯己烷2,3,5-己三醇

(不是2,4,6-三氯己烷)(不是2,4,5-己三醇)

③確定支鏈或取代基列出順序當主鏈上有多個不同的支鏈或取代基時,應先按「順序規則」排列支鏈或取代基的優先次序,命名時「較優」基團後列出「順序規則」要點如下:

a.比較主鏈碳原子上所連各支鏈、取代基的第一個原子的原子序數的大小(同位素按相對原子質量的大小),原子序數較大者為「較優」基團例如:

I>Br>Cl>F>O>N>C>D>H

b.第一個原子相同時,則比較與第一個原子相連的原子的原子序數,以此類推直到比較出大小例如:

-CH2Br>-CH3

這兩個基團的第一個原子相同(均為C原子),則比較C原子上所連的原子,分別是Br,H,H(按原子序數由大到小排列)與H,H,H,因為Br>H,所以-CH2Br>-CH3

同樣道理,下列烷基的較優順序為:

④寫出化合物的全稱例如:

4-甲基-2-羥基戊酸3-甲基-5-氯庚烷

在教科書中僅要求學生掌握簡單烴類化合物與簡單官能團化合物的命名方法,支鏈、取代基在化合物命名時,僅要求按「簡單在前,復雜在後」的順序排列,不要求「順序規則」的內容這里介紹「順序規則」僅為便於理解「由簡到繁」的列出順序

如果在教學中遇到問題可根據「最低系列原則」和「順序規則」予以處理

附:1、不同取代基列出的順序有新規定.依照立體化學中次序規則將所有的取代基排出優先次序,指定「較優」基團後列出

例如:C―C―C―C―C―C―C-C

CC-C

依照立體化學次序規則:->CH3CH2->CH3-

名稱為:6-甲基-4-乙基-2-苯基辛烷

舊規則中「簡單的基團先列出,復雜的基團排其後」的說法顯然過於模糊.新規則中的規定則是十分肯定的.此外,取代基列出的順序與取代的為此無關.

2、編號碼80年新《規則》中規定主碳鏈的編號要符合「最低系列原則」.舊規則中規定「從靠近支鏈的一端開始編號,並使所有取代基的位次和最小」.

CH3CH3

例如:CH3-CH-C-CH2-CH2-CH2-C-CH3

CH3CH3CH3

從左往右編號,取代基位次系列為2,3,3,7,7,位次和22.

從右往左編號,取代基位次系列為2,2,6,6,7,位次和23.

按舊《規則》應從左往右編號,已廢棄了.

按照新《規則》應從右往左編號,該烷烴的名稱為2,2,6,6,7-五甲基辛晚.

3、主鏈的選擇當分子中存在不只一個等最長的碳鏈可供選擇時,選擇的順序為:

⑴具有側鏈數目最多的;

⑵側鏈具有最低位次的;

⑶具有側支鏈最少的.

舉例:

8. 高中有機化學系統命名法 的定義(舉例說明)

UPAC命名法是一種有系統命名有機化合物的方法。該命名法是由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規定的,最近一次修訂是在1993年。其前身是1892年日內瓦國際化學會的「系統命名法」。最理想的情況是,每一種有清楚的結構式的有機化合物都可以用一個確定的名稱來描述它。它其實並不是嚴格的系統命名法,因為它同時接受一些物質和基團的慣用普通命名。
中文的系統命名法是中國化學會在英文IUPAC命名法的基礎上,再結合漢字的特點制定的。1960年制定,1980年根據1979年英文版進行了修定。
一般規則
取代基的順序規則
當主鏈上有多種取代基時,由順序規則決定名稱中基團的先後順序。一般的規則是:
1、取代基的第一個原子質量越大,順序越高;
2、如果第一個原子相同,那麼比較它們第一個原子上連接的原子的順序;如有雙鍵或三鍵,則視為連接了2或3個相同的原子。
3、以次序最高的官能團作為主要官能團,命名時放在最後。其他官能團,命名時順序越低名稱越靠前。
主鏈或主環系的選取
以含有主要官能團的最長碳鏈作為主鏈,靠近該官能團的一端標為1號碳。
如果化合物的核心是一個環(系),那麼該環系看作母體;除苯環以外,各個環系按照自己的規則確定1號碳,但同時要保證取代基的位置號最小。
支鏈中與主鏈相連的一個碳原子標為1號碳。
數詞
位置號用阿拉伯數字表示。
官能團的數目用漢字數字表示。
碳鏈上碳原子的數目,10以內用天干表示,10以外用漢字數字表示。
各類化合物的具體規則
烷烴
找出最長的碳鏈當主鏈,依碳數命名主鏈,前十個以天干(甲、乙、丙...)代表碳數,碳數多於十個時,以中文數字命名,如:十一烷。
從最近的取代基位置編號:1、2、3...(使取代基的位置數字越小越好)。以數字代表取代基的位置。數字與中文數字之間以 - 隔開。
有多個取代基時,以取代基數字最小且最長的碳鏈當主鏈,並依甲基、乙基、丙基的順序列出所有取代基。
有兩個以上的取代基相同時,在取代基前面加入中文數字:一、二、三...,如:二甲基,其位置以 , 隔開,一起列於取代基前面。
烯烴
命名方式與烷類類似,但以含有雙鍵的最長鍵當作主鏈。

以最靠近雙鍵的碳開始編號,分別標示取代基和雙鍵的位置。
若分子中出現二次以上的雙鍵,則以「二烯」或「三烯」命名。
烯類的異構體中常出現順反異構體,故須註明「順」或」反」。
炔烴
命名方式與烯類類似,但以含有叄鍵的最長鍵當作主鏈。
以最靠近叄鍵的碳開始編號,分別標示取代基和叄鍵的位置。
炔類沒有環炔類和順反異構物。
分子中既有雙鍵又有三鍵時,名字以烯先炔後,分別標注位置號,碳數寫在「烯」前面。
鹵代烴·醚
鹵代烴命名以相應烴作為母體,鹵原子作為取代基。
如有碳鏈取代基,根據順序規則碳鏈要寫在鹵原子的前面;如有多種鹵原子,列出次序為氟、氯、溴、碘。
醚的命名以碳鏈較長的一端為母體,另一端和氧原子合起來作為取代基,稱烴氧基。

醇的命名,以含有醇羥基的最長碳鏈為主鏈;
由這條鏈上的碳數決定叫某醇,編號時讓醇羥基的位置號盡量小;
其他基團按取代基處理。
主鏈上有多個醇羥基時,可以按羥基的數目分別稱為二醇、三醇等。

醛的命名,以含有醛基的最長的碳鏈為主鏈,其他部分作為取代基;
決定名稱的碳數包括醛基的一個碳。
如果有多個醛基,則以含有2個醛基的最長碳鏈為主鏈,稱二醛。
醛基作取代基時稱甲醯基(或氧代)。
羧酸
以含有羧基的最長碳鏈為主鏈,依照碳數(包括羧基)稱為某酸。
主鏈上有2個羧基時,稱為二酸。


以形成酯的酸和醇的名稱命名,稱為某酸某(醇)酯或某醇某酸酯。
若有多個醇或酸分子參與成酯,那麼要在相應的醇或酸前面加上數目。

9. 系統命名法的次序規則是什麼

系統命名法的次序規則:首先看最長的碳鏈有多少個碳,1-10個碳分別叫做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烷。再看其支鏈上連的是什麼類型的烷烴基,從最先連有烷烴基的碳數起,哪邊碳少,哪邊為1號碳。然後命名方式為:先說連有烷烴基的碳,然後說總的名字。

例如: CH3 1 CH3-CH-CH2-CH2-C-CH2-CH3 1 1 CH3 CH2-CH3 先看最長的碳鏈為7個碳,故其為庚烷,再看從左邊數起(因為左邊不連烷烴基的碳比右邊少),2號碳上有個甲基,5號碳上連有一個甲基,一個乙基,所以這個叫2,5-二甲基-5-乙基庚烷。

碳原子的級

下面化合物中含有四種不同的碳原子:

①與一個碳相連,是一級碳原子,用1°表示(或稱伯碳,primarycarbon),1°C上的氫稱為一級氫,用1°H表示。

②與兩個碳相連,是二級碳原子,用2°表示(或稱仲碳,secondarycarbon),2°C上的氫稱為二級氫,用2°H表示。

③與三個碳相連,是三級碳原子,用3°表示(或稱叔碳,tertiarycarbon),3°C上的氫稱為三級氫,用3°H表示。

10. 有機物的系統命名法的規則是什麼

有機化合物命名有俗名、習慣命名法(又稱普通命名法)和系統命名法,其中系統命名法最為通用,最為重要。俗名是根據有機化合物的來源、存在與性質而得到的名稱。例如,甲烷又稱坑氣、沼氣;甲醇又稱木醇等。天然物質通常具有俗名。習慣命名法用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碳原子數在10以內的簡單有機化合物,碳原子數在10以上的用漢字數字表示,如十一、十二、十三……異構體以「正」「異」「新」等詞區分。(1)烷烴的系統命名烷烴的系統命名法是其它有機物命名的基礎,所以烷烴的命名方法是最基本,也是最基礎的。給烷烴命名的幾個關鍵性問題是:最長的碳鏈有幾個C原子?它連接有什麼支鏈?支鏈的位置在哪裡?如何在名稱中表示支鏈的位置?按照一定的標准確定烷烴的最長碳鏈並標識其上的支鏈就是烷烴命名的主要工作。烷烴命名的基本步驟就是:選主鏈→編碳號→寫名稱,具體如下:①選主鏈:找准一「長」一「多」,即碳鏈最長,支鏈最多。從分子中找出最長碳鏈作為主鏈。若有幾條等長碳鏈,則應當選擇支鏈最多的作為主鏈。②編C號:比較一「近」一「小」,即離支鏈最近,支鏈位號之和最小。從離支鏈最近的一端開始對主鏈C原子進行編號。若主鏈兩端離支鏈的距離一樣,則應當選擇支鏈位置號數總和較小的編號方向。③寫名稱:基名同,要合並;逗號隔,短線分;先簡後繁不要爭。取代基名稱相同的要合並寫,不同位置之間以「,」隔開,阿拉伯數字與漢字之間以「-」分開;取代基按先簡後繁順序書寫。(2)烯烴和炔烴的命名烯烴和炔烴命名是以烷烴命名為基礎,但要注意一些規則的變化:①主鏈是包含雙鍵或三鍵的最長碳鏈——而不一定是最長碳鏈;②編號應從離雙鍵或三鍵最近的一端開始——而不是從離支鏈最近的一端開始;③名稱要註明雙鍵或三鍵的位置,母名應是烯或炔。(3)苯的同系物的命名一取代苯(取代基無支鏈)直接稱為某某(基)苯。「基」字通常不讀也不寫。如甲苯、乙苯等。二取代苯有兩種方法:方法一,用「鄰」、「間」、「對」表示取代基的位置關系,如鄰-二甲苯、間-二甲苯等和對-二甲苯;方法二,用編號法表示取代基的位置關系,如1,2-二甲苯(鄰-二甲苯)、1,3-二甲苯(間-二甲苯)和1,4-二甲苯(對-二甲苯)等。(4)鹵代烴的命名鹵代烴的命名與烯烴很相似。選擇含有鹵素原子的最長碳鏈作為主鏈,從離鹵素原子最近的一端開始編號(鹵素原子不同時先氟後氯再溴碘),相同鹵素原子要合並。(5)醇、醛、羧酸等的命名醇、醛、羧酸等的命名與鹵代烴相似,可參照鹵代烴進行命名。(6)酯的命名 酯是按照形成酯的酸和醇進行命名的,稱為某酸某(醇)酯。「醇」字通常不讀也不寫

熱點內容
崑山淘寶司法拍賣 發布:2025-05-16 00:33:35 瀏覽:959
遲到曠工勞動法 發布:2025-05-16 00:27:55 瀏覽:639
合萬國而君之立法度班號令 發布:2025-05-16 00:26:56 瀏覽:617
合同法有證書 發布:2025-05-16 00:22:07 瀏覽:904
民法典修改之處 發布:2025-05-16 00:17:53 瀏覽:744
行政道德缺失 發布:2025-05-16 00:12:45 瀏覽:692
幼兒園教師規章制度入園 發布:2025-05-16 00:11:55 瀏覽:382
共同出資購房公證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16 00:09:06 瀏覽:158
黨員講道德有品行 發布:2025-05-16 00:08:57 瀏覽:954
汽車銷售公司涉及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5-16 00:07:26 瀏覽: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