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民航延誤法規

民航延誤法規

發布時間: 2022-04-06 07:33:26

『壹』 國內航班延誤的有關補償規定

國內航班延誤的有關補償規定是由各個航空公司具體制定。

中國民航總局在《航旅指南-航班不正常時旅客權利》中規定:

航班延誤時,旅客享有:

知情權(有權獲取信息);

選擇權(可選擇換乘同一航空公司的其他航班,也可選擇換乘其他航空公司的航班,還可以選擇退票);

索賠權(航空公司按照延誤責任進行一定補償,包括住宿、餐飲、交通等)。

旅客、行李或者貨物在航空運輸中因延誤造成的損失,航空公司應當承擔責任;但是,航空公司證明本人或者其受僱人、代理人為了避免損失的發生,已經採取一切必要措施或者不可能採取此種措施的,不承擔責任。

遇到航班延誤有些旅客不理解,認為航空公司沒有盡力或不願意作為,從而產生抵觸情緒。建議雙方加強溝通,增進理解。

航班延誤航空公司和旅客都要承擔很大損失。有時航班延誤原因比較復雜,即使是航空公司原因,也不能完全控制和迅速解決,甚至連發布准確信息都比較困難。

航班延誤時,我們希望您與航空公司同心協力,盡可能縮短延誤時間,以減少雙方的損失。

當航班延誤時,您應以合理合法的方式維護自己的權利。一些旅客採取了罷機、占機和毀壞機場、飛機設施、毆打工作人員等不正當行為,不僅自己不能順利成行,也影響了其他旅客的旅行,是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安全保衛條例》的,機場公安會嚴肅處理。

(1)民航延誤法規擴展閱讀

為推進《航班正常管理規定》實施,建立航班延誤、取消原因確認機制,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民航局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印發《航班延誤取消原因確認工作程序》。2017年1月1日起,旅客將可以向民航局申請對航班延誤、取消原因進行確認。

程序施行後,旅客可登陸中國民用航空局消費者事務中心網站自行填寫《航班延誤、取消原因確認申請單》,向民航局申請確認所乘航班的延誤或取消原因。程序規定,申請應自客票載明乘機日期之日起一年之內,由旅客本人或其授權人提出,並提供旅客訂座或乘機憑證(包括電子憑證)。

『貳』 民航局航班延誤賠償標准

法律分析:中國國航表示,航班在經停地點延誤或取消,或者國內航班發生備降,無論何種原因,我們將向您提供餐食或住宿服務,中國國航的補償條件及標准如下:由於機務維護、航班調配、機組等國航的原因,造成航班延誤,國航將根據延誤的實際情況,向旅客提供經濟補償。延誤4小時(含)以上不超過8小時,每位旅客補償人民幣200元;延誤8小時(含)以上,每位旅客補償人民幣400元。

法律依據:《航班正常管理規定》第十七條 承運人應當制定並公布運輸總條件,明確航班出港延誤及取消後的旅客服務內容,並在購票環節中明確告知旅客。國內承運人的運輸總條件中應當包括是否對航班延誤進行補償;若給予補償,應當明確補償條件、標准和方式等相關內容。

『叄』 飛機延誤多久給予賠償,賠償金額是多少是根據哪個條例

中國國航的補償條件及標准如下:由於機務維護、航班調配、機組等國航的原因,造成航班延誤,國航將根據延誤的實際情況,向旅客提供經濟補償。

延誤4小時及以上不超過8小時,需要給每位旅客補償人民幣200元;延誤8小時及以上,需要給每位旅客補償人民幣400元。

2004年7月1日,民航總局出台《航班延誤經濟補償指導意見》,主要內容如下:

一、航空公司因自身原因造成航班延誤標准分為兩個,一個是延誤4小時以上、8小時以內;另一個是延誤超過8小時以上。這兩種情況,航空公司均要對旅客進行經濟補償;

二、補償方式可以通過現金、購票折扣和返還里程等方式予以兌現;

三、在航班延誤的情況下,為了不再造成新的延誤,經濟補償一般不在機場現場進行,航空公司可採用登記、信函等方式進行;

四、機場應該制止旅客在航班延誤後,採取罷乘、霸機等方式影響後續航班的正常飛行。

(3)民航延誤法規擴展閱讀:

需要注意的是,飛機延誤4小時以上必須即時報告當地民航管理部門;航空公司因自身原因延誤4小時以上應對旅客進行經濟補償;因主觀原因或客觀原因延誤後不作有效處理,造成航班延誤12小時以上的,將視情節輕重暫停或撤銷航班或航線經營許可權。

民航總局出台了舉措,建立航班正常報告制度,就國內航空公司因自身原因造成航班延誤給予旅客經濟補償提出指導意見試行,明確航班正常與航線、航班經營權掛鉤的具體措施。

飛機延誤預防措施:

1、預訂機票時使用民航資源網數據分析中心的「航線運力數據分析系統」提前查詢航線航班歷史准點率信息,盡量選擇預訂歷史准點率較高的航班機票;

2、使用「非常准」等網站的航班延誤智能預報、航班不正常跟蹤服務;

3、關注天氣措施,出發當天及時與航空公司及機場的問詢處取得聯系;

4、投保航班延誤保險。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航班延誤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航班延誤經濟補償指導意見

『肆』 飛機延誤2小時賠償標准

根據民航局的規定:1、由於承運人原因造成航班延誤、取消,機票退、改、簽費用由航空公司承擔;2、延誤預計在1-4小時以內(含4小時)的航班提供免費餐飲,4小時以上則安排免費休息場所;3、延誤4-8小時(含8小時)需提供價值300元的購票折扣、里程或其他方式的等值補償,或200元現金;4、延誤8小時以上則提供價值450元的購票折扣、里程或其他方式的等值補償,或現金300元。

『伍』 航班延誤的法律定義

航班延誤的認定
雖然各國就如何定義「航班延誤」沒有形成一致的意見,但航班延誤一旦發生就是任何人都無法改變的事實。所以望文生義,「延誤」即遲延和誤點的意思,應包括航班的晚點起飛和晚點到達。所謂晚點起飛,是指航班實際起飛時間晚於合同約定的離站時間。起飛時間(離站時間)從哪一刻起算?《運輸規則》第一章總則中有明確的解釋:「『離站時間』指旅客登機後,關機門的時間」。晚點到達,是指航班晚於約定的時間到達目的地。

『陸』 飛機因天氣原因延誤如何賠償

飛機因天氣原因延誤沒有賠償。

天氣原因並不屬於航空公司原因,航空公司僅會協助旅客安排餐食和住宿,費用由旅客自理。

《航班正常管理規定》中規定:

第二十九條 發生航班出港延誤或者取消後,承運人或者地面服務代理人應當按照下列情形為旅客提供食宿服務:

(一)由於機務維護、航班調配、機組等承運人自身原因,造成航班在始發地出港延誤或者取消,承運人應當向旅客提供餐食或者住宿等服務。

(二)由於天氣、突發事件、空中交通管制、安檢以及旅客等非承運人原因,造成航班在始發地出港延誤或者取消,承運人應當協助旅客安排餐食和住宿,費用由旅客自理。

(三)國內航班在經停地延誤或者取消,無論何種原因,承運人均應當向經停旅客提供餐食或者住宿服務。

(四)國內航班發生備降,無論何種原因,承運人均應當向備降旅客提供餐食或者住宿服務。

(6)民航延誤法規擴展閱讀

常見飛機晚點原因

一、天氣原因

天氣原因是造成航班延誤的主要原因。「天氣原因」簡單的四個字實際包含了很多種情況:出發地機場天氣狀況不宜起飛;目的地機場天氣狀況不宜降落;飛行航路上氣象狀況不宜飛越等等;

天氣原因絕不僅僅是指目的地機場所在城市的天氣狀況,飛機起降不怕大風大雨,影響的關鍵氣象因素是能見度、機場起飛降落航道附近的低雲、雷雨區,強側風,你眼前的天氣晴朗,航班卻因天氣原因而延誤是正常的。

二、交通管制

航空管制對一次航班飛行的影響主要是兩方面的原因

1、流量控制:隨著中國民航發展迅速,航班量急劇增加,而相應的地面設施、導航設備、服務保障方面發展緩慢,航路結構不合理,無法適應當前高速發展的民航業,尤其是目前我國因確保國防安全等原因,對空域實行嚴格限制,空中禁區多。

2、空軍活動:這種情況涉及國防機密,往往來得突然,一句話,管制,相關民航的飛行都要受影響,或在地面等待,在空中的或返航或就近降落其他機場等待,遇到這種情況,只能等待,沒有理由,沒有預計時間,一切都是最高機密。

『柒』 航班延誤賠償標准

航班延誤賠償標准
民航總局新規定:航空公司延誤航班必須補償如果你遭遇航班延誤,將得到航班公司的補償。民航總局從本月起實施的一項政策要求,航空公司必須對航班延誤進行補償。此前出台的補償指導意見,由於不是硬性規定,經常有乘客投訴拿不到應得的補償。
航班延誤補償100元至200元針對航班頻頻延誤而乘客又拿不到賠償的情況,民航總局於今年7月出台《國內航空公司因自身原因造成航班延誤給予旅客經濟補償》(以下簡稱《延誤補償》)的政策,確保乘客在航班延誤下仍然能夠拿到補償。北京首都機場率先試行數月後,新規定於本月正式在全國范圍內施行。此前,民航總局曾於2004年出台了《國內航空公司航班延誤補償意見》,指導各個航空公司,根據各自的情況制定標准。由於不是硬性規定,有的航空公司在執行時打折扣。

《延誤補償》要求,航空公司因自身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誤必須給予乘客補償。其中,航班延誤時段分4小時至8小時、8小時以上兩種,補償標准在100元至200元之間,各個航空公司可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確定各自補償的標准。例如,延誤4小時至8小時,既可以補償100元,也可以補償150元甚至是200元。而延誤8小時以上,補償金額不超過200元。
飛機延誤賠償依據
2004年7月1日當時的中國民用航空總局公布了《航班延誤經濟補償指導意見》。根據這份意見,今後旅客在坐飛機的時候,如果是因為航空公司自身造成的長時間延誤,旅客可以得到航空公司相應的經濟補償。這個指導意見主要包括以下內容:一個是航空公司因自身原因造成航班延誤標准分為兩個,一個是延誤4小時以上、8小時以內,另一個是延誤超過8小時以上。對於這兩種情況,航空公司要對旅客進行經濟補償。補償方式可以通過現金、購票優惠券和返還里程等方式予以兌現。在航班延誤的情況下,為了不再造成新的延誤,經濟補償一般不在機場現場進行,航空公司可以採用登記、信函等方式進行;機場應該制止旅客採取「罷乘」、「占機」等過激方式影響航班的正常運行。民航總局也表示,具體補償標准和補償方案由各航空公司自行制定。按照民航總局的計劃,2004年國內所有航空公司都將制定並公布《旅客服務承諾》,其中對航班延誤給予旅客補償的標准和辦法是其中的主要內容。
2010年中航協向航空公司下發《航空運輸服務質量不正常航班承運人服務和補償規范(試行)》,提出了新的補償標准。
飛機延誤賠償范圍
《航空運輸服務質量不正常航班承運人服務和補償規范(試行)》,適用於在國內運輸過程中的不正常航班旅客服務中信息提供、航班服務、客票的退、改、簽及補償等,在補償中分為非承運人原因和承運人原因。前者是指天氣、突發事件、空中交通管制、安檢、旅客或公共安全等原因;後者是指航班計劃、機務原因、航班調配、運輸服務、機組等原因

『捌』 法律有規定飛機晚點賠償損失的嗎

2004年7月1日,民航總局曾出台《航班延誤經濟補償指導意見》的若干規定:內
這個指導意見主要包括以下內容:容第一,航空公司因自身原因造成航班延誤標准分為兩個,一個是延誤4小時以上、8小時以內;另一個是延誤超過8小時以上,對於這兩種情況,航空公司要對旅客進行經濟補償;補償方式可以通過現金、購票折扣和返還里程等方式予以兌現;在航班延誤的情況下,為了不再造成新的延誤,經濟補償一般不在機場現場進行,航空公司可以採用登記、信函等方式進行;機場應該制止旅客在航班延誤後,採取「罷乘」、「占機」等方式影響航班的正常飛行。
目前上航、海航、川航、南航、東航和國航等六家航空公司已經公布《旅客服務承諾》,但還沒有制定具體的補償辦法。
航空公司也是各有各的招,能不賠就不賠,能少賠就少賠。但根據目前航空公司運作的慣例,延誤十二個小時的話,估計會賠200~400元。不過要看情況,如果是不可抗力原因(如天氣、對方機場下雪關閉等),航空公司是按規定是不賠的。
就此看來,目前我國法律上、慣例上,對於飛機晚點對乘客的損失賠償都是不利的。

『玖』 民航飛機延誤賠償標准

法律分析:法律對此並沒有規定,但旅客與航空公司之間成立的是航空客運合同法律關系。航班延誤視為航空公司違約。因天氣原因延誤,則可以作為航空公司的免責事由。天氣、突發事件等因素延誤費用旅客自理。由於天氣、突發事件、空中交通管制、安檢以及旅客等非航空公司原因,造航班在始發地延誤或取消,航空公司應協助旅客安排餐食和住宿,費用由旅客自理。航班在經停地延誤或取消,無論何種原因,航空公司均應負責向經停旅客提供餐食或住宿服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八百二十條 承運人應當按照有效客票記載的時間、班次和座位號運輸旅客。承運人遲延運輸或者有其他不能正常運輸情形的,應當及時告知和提醒旅客,採取必要的安置措施,並根據旅客的要求安排改乘其他班次或者退票;由此造成旅客損失的,承運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但是不可歸責於承運人的除外。

『拾』 航班延誤有什麼法律責任

航班延誤的法律規制,
一方面應明確航空公司的責任范圍
,
另一方面
應依法界定賠償額度及方法
,
以平衡雙方利益
,
構建攻守兼備的法律機制。

一、引言

近年

,
隨著中國航空運輸業的飛速發展
,
航班延誤問題成為國內的熱點問題之一。承運人和旅客
的糾紛頻頻發生
,
導致航空公司聲譽受損、效益損失嚴重。

民航方面
,
對於航班延誤的解釋
往往只有四個字
,
譬如天氣原因、航空管制、機械故障、飛機調配。借口簡單精煉
,
但也反映
背景復雜
,
客觀上存在航空信息傳遞不暢
,
延誤情況不明晰。民航方面長期以來也認為向旅客
作解釋無此必要
,
而且延誤後對旅客的服務缺乏細致入微。旅客方面
,
對於大多數旅客來說選
擇飛機出行
,
圖得是便捷和舒適。倘若碰上航班延誤
,
這種願望無疑會大打折扣。此時延誤的
信息再無從得知
,
時間一推再推
,
旅客當然會無法接受
,
糾紛自然產生。

其實
,
航班延誤是個
世界性問題。
2010
年寒假筆者前往英國交流時
,
在荷蘭阿姆斯特丹機場轉機時就遭遇了班機
延誤的狀況。令人欣慰的是
,
荷蘭皇家航空給每位旅客
50
歐元的賠償券
,
用於機上消費
,
這樣
的做法得到了旅客的歡迎。然而
,
我國航空延誤對旅客的賠償機制還不成熟
,
本文旨在探討航
班延誤的法律責任
,
並對航班延誤問題的立法提出建議。

二、
航班延誤的法源及其聯系


國關於航班延誤問題的法源主要有《合同法》

《民用航空法》及民航主管部門的有關規章
參加的
1929
年《華沙公約》
。在這里
,
筆者不對其中具體條文予以贅述
,
而就各法源之間的聯
系進行分析。

由於《民航法》是《合同法》的特別法
,
在處理航班延誤的問題上
,
特別法應
優先。將兩法的規定對比不難發現
,
《民航法》上對《合同法》關於遲延履行責任的規定有繼
承也有發展。
具體而言
:
從歸責原則角度看
,
《民航法》

126
條確定了推定過錯原則
,
即只要
承運人能證明為了避免損失的發生採取了一切必要措施或者不可能採取這種措施的不承擔責
任。
《合同法》

299
條並不要求過錯
,
只要承運人遲延運輸的
,
就應當根據旅客的要求安排改
乘或者退票。從責任形式角度看
,

126
條明確了損失賠償責任
,
而《合同法》第
299
條只規
定了安排改乘和退票
,
未提及損害賠償。但根據總則第
107
條規定
,
當事人履行合同義務不符
合約定的
,
應當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因此
,
遲延運輸若造成旅客的實際損

,
旅客可以要求承運人賠償。兩法在此處的規定並不矛盾。

另外
,
《民航法》第
126
條的
隱含意義在於對航班延誤原因的區分。換言之
,
如果航班延誤的原因是不可抗力的話
,
承運人
不承擔責任。這樣的規定也與《合同法》一致
,
盡管第
299
條未提及承運人的免責事由
,
但總
則第
117
條可以適用。
可見
,
分析遲延履行原因十分必要
,
筆者將在下文做具體分析。

總之
,
《民航法》與《合同法》的規定整體是一脈相承的
,
在歸責原則方面又有所損益。原因在於
:
第一
,
《合同法》原則上采無過錯原則
,

299
條並不例外。該條規定的責任形式是安排改乘
和退票
,
而承運人最主要的義務就是把旅客運至約定地點
,
無論遲延履行的原因是何
,
承運人
都應該積極地安排改乘和退票。而《民航法》第
126
條側重於說明承運人的損害賠償責任。
責任形式不同歸責原則就有所差異。
第二
,
從立法目的看
,
航班延遲是現實生活中的敏感問題
,
一方面要充分保護旅客的個體權益
,
另一方面也要顧全航空公司的效益。做這樣的權衡
,
是由
於航空運輸業的特殊性、復雜性和不可預見性。於是
,
為了保護旅客權益采推定過錯
,
舉證責
任在承運方
;
又考慮到不可抗力的出現
,
一味要求承運人賠償
,
將造成其巨大的經濟損失
,
因此
給了承運人免責的機會。第三
,

126
條也與國際條約相一致。
《華沙公約》
《蒙特利爾公約》
均採用推定過錯原則
,
我國作為
《華沙公約》
的締約國有義務通過制定相應的國內法與之保持
一致。這也是推定過錯原則確定的重要因素。在釐清了《合同法》和《民航法》的關系之後
,
再針對《民航法》的具體規定加以闡釋。

三、航班延誤的法定涵義及其訴因
(

)
航班延
誤的定義航班延誤的定義主要在
《民航法》

126

,
《民用航空法釋義》
進一步解釋為承運
人未能按照運輸合同約定的時間或合理的期間將旅客運抵目的地點。而合同約定的時間一般
指承運人機票上或班機時刻表上載明的旅客抵達目的地的時間。如果合同沒有明確約定具體
的運送時間
,
就應根據完成該運輸所需要的合理時間來判斷是否構成延誤。

熱點內容
監督檢查和法律責任ppt 發布:2025-05-10 04:31:39 瀏覽:778
全國法律碩士入學聯考全真模擬試題62 發布:2025-05-10 04:26:41 瀏覽:335
做采購的貿易公司法律咨詢 發布:2025-05-10 04:04:17 瀏覽:432
深圳市勞動法未簽合同 發布:2025-05-10 03:27:27 瀏覽:592
社會保障法第九條 發布:2025-05-10 03:19:52 瀏覽:864
朋友上法院 發布:2025-05-10 03:19:49 瀏覽:317
公司法債權債務 發布:2025-05-10 03:18:34 瀏覽:988
問題一法治觀念的內涵包括 發布:2025-05-10 03:16:07 瀏覽:738
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是行政法規 發布:2025-05-10 03:15:32 瀏覽:378
司法是啥警 發布:2025-05-10 03:07:41 瀏覽: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