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宗教政策法規問答

宗教政策法規問答

發布時間: 2022-04-07 14:56:54

『壹』 中國解決宗教問題的基本政策是什麼

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強制公民信仰宗教 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視信仰宗教的公民(以下稱信教公民 )或者不信仰宗教的公民(以 下稱不信教公民)。

信教公民和不信教公民、信仰不同宗教的公民應當相互尊重、和睦相處。

第三條 國家依法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維護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和信教公民的合法權益。

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和信教公民應當遵守憲法、法律、法規規章,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 穩定。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破壞社會秩序、損害公民身體健康、妨礙國家教育制度 ,以及其他 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權益的活動。

第四條 各宗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和宗教事務不受外國勢力的支配。

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宗教教職人員在友好、平等的基礎上開展對外交往;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在對外 經濟、文化等合作、交流活動中不得接受附加的宗教條件。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依法對涉及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務進行行政管理,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依法負責有關的行政管理工 作。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聽取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和信教公民的意見,協調宗教事務管理工作。

『貳』 雲南省第二屆大學生宗教政策法規知識答題活動開展情況統計表 怎麼寫

摘要 您好~親~很高興為您解答,在EXL表格裡面寫,寫上日期,然後時間~時間 宣傳大學生法規知識競賽。然後時間~時間,開展 時間~時間,結束。就完事,寫出參加了多少人就行

『叄』 關於宗教房地產有哪些主要的政策法律規定

(1)1950年1月1日《中共中央關於沒收教堂土地問題給中南局的指示》。
(2)1950年1月22日《人民日報》「人民信箱」《關於城市房屋問題答平原省人民政府民政廳問》。
(3)1950年6月30日公布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第3條。
(4)1950年11月26日政務院修正批准,1953年1月12日中南軍政委員會奉政務院核示《修正中南區關於城市房產權的幾項原則決定》。
(5)1950年11月21日公布的《城市土地改革條例》(6)1951年6月12日《中共中央關於漢民族中佛教問題的指示》。
(7)1951年6月內務部(51)(地)字經7號《關於寺廟房產處理的意見》。
(8)1952年12月《中央宣傳部、中央統戰部關於成立佛教協會的指示》。
(9)1963年1月19日中共中央批轉國務院宗教事務局黨組《第七次全國宗教工作會議紀要》。
(10)1980年7月16日國務院國發[1980]188號批轉國務院宗教事務局、國家建委、外交部、財政部、國家城建總局《關於落實宗教團體房產政策等問題的報告》。
(11)1981年12月26日國務院批轉的國務院宗教事務局《關於漢族地區佛教道教寺觀管理試行辦法》。
(12)1983年4月9日國務院批轉國務院宗教事務局《關於確定漢族地區佛道教全國重點寺觀的報告的通知》。
(13)1983年9月17日國務院宗教事務局《復長沙關於宗教房產院牆內土地使用權問題》。
(14)1984年8月4日國務院宗教事務局《復遼寧省沈陽市有關宗教團體房屋產權問題》。
(15)1985年12月29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中辦發[1985]59號轉發的中央辦公廳調查組《關於落實黨的宗教政策及有關問題的調查報告》。
(16)1986年4月12日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77條規定:「社會團體包括宗教團體的合法財產受法律保護。」
(17)1988年7月28日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1988]46號《關於妥善處理軍隊與地方房地產權屬問題的通知》。
(18)1989年11月1日《建設部關於城鎮房屋所有權登記中幾個涉及政策問題的原則意見》中有關宗教房產登記幾項產權確認原則。
(19)1988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國務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第6條第(三)項規定,宗教寺廟、公園、名勝古跡自用的土地免繳土地使用稅。

『肆』 如何貫徹黨的宗教政策,正確處理宗教問題

對於宗教問題,首先,宗教是一種重要的社會歷史現象,宗教問題事關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事關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事關維護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事關我國對外開放和對外關系。

其次正確對待和處理宗教問題,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中的一個重要課題,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內容,必須認真對待、正確處理:

1、宗教在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的作用仍然具有兩重性,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宗教問題處理得好,可以對社會和諧、穩定和發展產生積極作用,處理得不好,就會產生消極作用,甚至產生很大的破壞作用。

宗教工作的著重點就是要最大限度地發揮宗教的積極作用,最大限度地抑制宗教的消極作用。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促進經濟發展、社會和諧、文化繁榮、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2、宗教工作本質上是群眾工作。在我國社會主義條件下,廣大信教和不信教群眾、信仰不同宗教的群眾在政治上、經濟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在思想上、信仰上的差異是次要的。人民群眾無論信仰或者不信仰宗教、信仰何種宗教,都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積極力量。

必須認真做好宗教工作,把廣大信教和不信教群眾團結起來,凝聚他們的智慧和力量,共同致力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努力奮斗。

3、全面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堅持保護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極端、抵禦滲透、打擊犯罪的基本原則。強調辯證看待宗教的社會作用,是統一全黨認識、把握宗教工作方向的必然要求。

4、把黨的宗教政策具體化、規范化,轉化為必須遵照執行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是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的必然要求。新世紀宗教工作理論政策創新的重大實踐成果之一,是明確了宗教工作必須走法治化道路。

(4)宗教政策法規問答擴展閱讀: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這一政策有法律上的保障——憲法(國家根本大法)。任何強迫不信教的人去信教的行為,如同強迫信教的人不信教一樣,都是侵犯了別人的信仰自由,都是違法的行為。

因為我國的憲法、刑法、民法、選舉法、兵役法、義務教育法等法律,都對保護宗教信仰自由和信教公民的平等權利作了明確、具體的規定。

任何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都不得強制公民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視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實質就是使宗教信仰問題成為公民個人自由選擇的問題。但是,在我們這樣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並不意味著鼓勵發展宗教,對全體公民進行唯物主義、無神論教育仍然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任務。

『伍』 民族宗教政策及法律、法規知識

國家和政黨為調節民族關系,處理民族問題而採取的相關措施、規定等的總和。從回世界范圍來看,民族政策的答實質和作用有積極和消極之分,前者如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民族發展政策;後者如種族隔離、種族歧視政策等。

從內容來看,有政策原則和政策措施之分。民族政策原則一般是指在民族工作的全局中必須遵循的大政方針,如我國實行的民族平等團結和民族區域自治政策等;具體的民族政策措施,通常是對涉及民族問題的某一方面而做出的具體的規定。

我們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實際上是有關少數民族的政策。它是黨和政府根據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結合我國多民族的基本國情和民族問題長期存在的客觀實際制定的,其本質是促進各民族平等團結、發展進步和共同繁榮,是我們正確認識和處理民族問題的重要行為准則,是我國政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陸』 如何貫徹黨的宗教政策,正確處理對待宗教問題

宗教是一種重要的社會歷史現象,宗教問題事關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事關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事關維護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事關我國對外開放和對外關系,正確對待和處理宗教問題,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中的一個重要課題,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內容,必須認真對待、妥善處理。
1、宗教工作本質上是群眾工作。在我國社會主義條件下,廣大信教和不信教群眾、信仰不同宗教的群眾在政治上、經濟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在思想上、信仰上的差異是次要的。人民群眾無論信仰或者不信仰宗教、信仰何種宗教,都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積極力量。必須認真做好宗教工作,把廣大信教和不信教群眾團結起來,凝聚他們的智慧和力量,共同致力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努力奮斗。
2、宗教在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的作用仍然具有兩重性,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宗教問題處理得好,可以對社會和諧、穩定和發展產生積極作用,處理得不好,就會產生消極作用,甚至產生很大的破壞作用。宗教工作的著重點就是要最大限度地發揮宗教的積極作用,最大限度地抑制宗教的消極作用。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促進經濟發展、社會和諧、文化繁榮、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3、全面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堅持保護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極端、抵禦滲透、打擊犯罪的基本原則。強調辯證看待宗教的社會作用,是統一全黨認識、把握宗教工作方向的必然要求。
4、把黨的宗教政策具體化、規范化,轉化為必須遵照執行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是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的必然要求。新世紀宗教工作理論政策創新的重大實踐成果之一,是明確了宗教工作必須走法治化道路。

『柒』 法國目前出台了什麼法律和政策是關於宗教問題的

禁紗令,公眾場合禁止佩戴面紗,主要針對中東的宗教!

『捌』 如何反映宗教問題

宗教信仰是自願的,收斂錢財的是假宗教,不能非法收費。向公安機關舉報王從超煽動群眾非法集資。

熱點內容
民事訴訟法第114條主體 發布:2025-05-04 04:30:51 瀏覽:191
新冠病毒司法 發布:2025-05-04 04:21:49 瀏覽:44
侵權行為及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4 04:06:02 瀏覽:181
騎摩托車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4 04:05:26 瀏覽:252
2019婚姻法改了 發布:2025-05-04 03:53:51 瀏覽:945
合同法崔建遠怎麼樣 發布:2025-05-04 03:49:20 瀏覽:869
法冶社會板報 發布:2025-05-04 03:44:54 瀏覽:514
康明律師 發布:2025-05-04 03:41:48 瀏覽:228
經濟法律責任的含義特徵和形式 發布:2025-05-04 03:41:41 瀏覽:923
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是一樣的嗎 發布:2025-05-04 03:33:46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