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認證認可條例實施細則

認證認可條例實施細則

發布時間: 2022-04-07 15:18:35

㈠ 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的適用范圍包括

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的適用范圍包括所有行業和類別的認證活動。

㈡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認證管理條例的介紹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 第390號 ,經2003年8月20日國務院第18次常務會議通過,自2003年11月1日起施行。回 1991年5月7日國務院發布的答《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認證管理條例》同時廢止。 為了規范認證認可活動,提高產品、服務的質量和管理水平,促進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制定本條例。全文共七章七十八條。

㈢ 根據3C認證認可條例第六十七條罰款規定,如有一批不合規的產品,分布在不同區域,會如何處罰

不同地區經銷商會被有管轄權的地區職能部門分別處罰。生產者如果不合格產品是同一批次,接受一次處罰,如果不同批次,抽樣時間又不同,可能被多次處罰。

㈣ 資質認定管理辦法釋義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工作,加強對檢驗檢測機構的監督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及其實施細則、《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檢驗檢測機構,是指依法成立,依據相關標准或者技術規范,利用儀器設備、環境設施等技術條件和專業技能,對產品或者法律法規規定的特定對象進行檢驗檢測的專業技術組織。
本辦法所稱資質認定,是指省級以上質量技術監督部門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和標准、技術規范的規定,對檢驗檢測機構的基本條件和技術能力是否符合法定要求實施的評價許可。
資質認定包括檢驗檢測機構計量認證。
第三條檢驗檢測機構從事下列活動,應當取得資質認定:
(一)為司法機關作出的裁決出具具有證明作用的數據、結果的;
(二)為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決定出具具有證明作用的數據、結果的;
(三)為仲裁機構作出的仲裁決定出具具有證明作用的數據、結果的;
(四)為社會經濟、公益活動出具具有證明作用的數據、結果的;
(五)其他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取得資質認定的。
第四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向社會出具具有證明作用的數據、結果的檢驗檢測活動以及對檢驗檢測機構實施資質認定和監督管理,應當遵守本辦法。
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五條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主管全國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工作。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家認監委)負責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的統一管理、組織實施、綜合協調工作。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質量技術監督部門(以下簡稱省級資質認定部門)負責所轄區域內檢驗檢測機構的資質認定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負責所轄區域內檢驗檢測機構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六條國家認監委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標准、技術規范的規定,制定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基本規范、評審准則以及資質認定證書和標志的式樣,並予以公布。
第七條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工作應當遵循統一規范、客觀公正、科學准確、公平公開的原則。

第二章資質認定條件和程序

第八條國務院有關部門以及相關行業主管部門依法成立的檢驗檢測機構,其資質認定由國家認監委負責組織實施;其他檢驗檢測機構的資質認定,由其所在行政區域的省級資質認定部門負責組織實施。

㈤ 產品質量法和認證認可條列有什麼區別

一、兩者的區別:
首先,產品質量法是法律,認證認可條例是行政法規;兩者在回效力上是不同的;答
其次,產品質量法主要是就產品質量責任方面作出了規定,側重於規范產品的使用性能是否符合明示和默示的產品標准要求,規范生產者和銷售者的行為,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並在發生產品質量糾紛時提供了劃分權責的一個模式。而認證認可條例是就某些特殊產品——主要是家用電器等,在生產時需要對生產者進行資格認證,從生產條件、檢驗設施等方面確保該些特殊產品的安全性。基本類似於一種市場准入制度。

二、關於銷售未經3C認證產品的法律規范
從特殊法優於普通角度而言,認證認可條例相對於產品質量法屬於特殊法,應當優先適用。
銷售未經3C認證的產品需要按照認證認可條例的規定追究銷售者的行政法律責任,基本的量罰幅度為5至20萬。如果情節顯著輕微,可按照行政處罰法適當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

㈥ 專利法實施細則2020

2020年3月26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2020年立法工作計劃,對2020年立法工作作出安排。根據這一計劃,全年立法項目共55項,包括法律、行政法規送審稿7部,部門規章48部。關於知識產權方面:根據專利法修正案的審議情況積極配合立法機關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修訂《禁止侵犯商業秘密若干規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等規章,並繼續配合做好專利法修改的審議工作。

總局各司局和葯監局、知識產權局要把立法工作計劃的執行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精細流程管理,強化責任落實,加快工作進度。起草過程中要廣泛徵求意見,充分協商一致。部門規章第一類項目務必於2020年6月30日前將送審稿及有關材料送法制審查,為審查、審議等工作留出合理時間,力爭年底前完成。部門規章第二類項目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要確保高質高效推進,按期送審。

法律、行政法規

序號

項目名稱

起草單位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

反壟斷局

2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質量監督司

質量發展局

3

商事登記條例

登記注冊局

4

市場監督管理所條例

人事司

5

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

認證監管司

認可檢測司

6

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實施條例

葯監局

7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

知識產權局

部門規章

第一類項目

序號

項目名稱

起草單位

8

企業名稱登記管理實施辦法

登記注冊局

9

經營者集中審查暫行規定

反壟斷局

10

禁止侵犯商業秘密若干規定

價監競爭局

11

明碼標價和禁止價格欺詐規定

價監競爭局

12

網路交易監督管理辦法

網監司

13

中國質量獎管理辦法

質量發展局

14

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

質量發展局

15

機動車環境保護召回管理規定

質量發展局

16

食品相關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

質量監督司

17

食品生產經營監督檢查辦法

食品生產司

食品經營司

特殊食品司

18

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

食品生產司

19

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

食品經營司

20

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管理辦法

特殊食品司

21

特種設備現場安全監督檢查管理辦法

特種設備局

22

計量校準管理辦法

計量司

23

國家標准管理辦法

標准技術司

24

國家標准樣品管理辦法

標准技術司

25

企業標准管理辦法

標准創新司

26

檢驗檢測機構監督管理辦法

認可檢測司

葯監局、知識產權局

序號

項目名稱

起草單位

27

葯品注冊管理辦法

葯監局

28

葯品生產監督管理辦法

葯監局

29

葯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

葯監局

30

生物製品批簽發管理辦法

葯監局

31

葯品網路銷售監督管理辦法

葯監局

32

化妝品注冊管理辦法

葯監局

33

化妝品標簽管理辦法

葯監局

34

化妝品生產經營監督管理辦法

葯監局

35

牙膏監督管理辦法

葯監局

36

商標代理管理辦法

知識產權局

37

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

知識產權局

38

官方標志保護辦法

知識產權局

㈦ 《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不適用於產品認證.對還是錯

《中復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的制第二條指出:本條例所稱認證,是指由認證機構證明產品、服務、管理體系符合相關技術規范、相關技術規范的強制性要求或者標準的合格評定活動。說明包括產品認證。事實上,產品認證分強制和自願兩種,都遵守認證認可條例。

㈧ 綠色市場認證的實施規則

綠色市場認證實施規則
1.目的和范圍 1.1 為推進全國三綠工程建設,促進綠色市場認證工作,建立確保食品安全的流
通網路體系,維護消費者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以下簡稱《認證認可條例》)和《綠色市場認證管理辦法》,制定本規則。 1.2 本規則規定了從事綠色市場認證的認證機構(以下簡稱認證機構)實施綠色市場認證委託的受理、審核和評定的程序及管理的基本要求。 1.3 本規則適用的認證對象包括:蔬菜批發市場、水果批發市場、肉禽蛋批發市場、水產品批發市場、糧油批發市場、調味品批發市場等專營批發市場和農副產品綜合批發市場;食品生鮮超市等專營農副產品的零售市場,以及大型綜合超市大賣場、倉儲式商場、便利店等兼營農副產品的零售場所。 2. 認證准則 相關法律法規及技術規范 GB/T19220 農副產品綠色批發市場 GB/T19221 農副產品綠色零售市場 《農副產品綠色批發市場》標准審核細則 《農副產品綠色零售市場》標准審核細則 3. 認證機構 3.1認證機構設立條件 3.1.1認證機構的設立應符合《認證認可條例》、《綠色市場認證管理辦法》相關條款的要求。 3.1.2申請設立認證機構的單位應熟悉農副產品流通行業組織的管理結構、經營環境、設施設備、商品准入過程和信用管理等狀況,熟悉食品安全、環境安全管理,熟悉該行業的有關法律、法規、技術標准及其他要求。 3.2.1 設立認證機構應按照《認證認可條例》的有關規定,向國家認監委提出書面申請,並提供相關材料。 3.2.2 國家認監委按照《認證認可條例》有關規定,與商務部共同進行初審。 3.2.3初審合格者,由國家認監委批准設立。 3.3認證機構應按《認證認可條例》)、《綠色市場認證管理辦法》和本規則要求從事綠色市場的認證活動。
3.4認證機構可以通過認可機構的認可,以保證其認證能力持續、穩定地符合認可條件。 4. 認證人員 4.1 認證機構中從事與綠色市場認證相關活動的人員應具備必要的教育、工作經歷,具備農副產品批發或零售市場相關工作的經驗或接受相關內容的培訓,並具有與市場所經銷產品的生產、儲存、運輸和銷售相應的質量、衛生、安全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專業知識。 4.2綠色市場認證的人員培訓由國家認監委、商務部組織。認證審核人員應通過審核能力培訓,並獲得審核員證書。培訓內容應包括標准知識、相關法律法規、食品安全、環境管理、流通知識、市場管理以及現場審核技巧。 4.3 綠色市場認證培訓教材由國家認監委、商務部組織編寫。 5. 認證程序 5.1 認證受理 5.1.1 認證機構應向申請綠色市場認證的委託人(以下簡稱委託人)明確其認證要求和相關信息: a)認證工作程序; b)認證業務范圍; c)認證收費標准; d)認證准則; e)認證受理的條件。
5.1.2 委託人應向認證機構提交書面申請,並提供如下資料和信息: a)委託人基本情況。包括名稱、地址、規模、市場硬體設施、資產狀況、信用等級、經營情況等; b)委託人的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證明其合法經營的其他資質證明復印件; c)委託人的市場管理體系文件及相關文件; d)經營場所平面布置結構圖; e)地方商務主管部門提供的有關企業信譽證明材料; f)保證執行綠色市場標准和技術規范的聲明; g)其他需要的文件。 5.1.3認證機構應根據有關程序及時進行合同評審,並確保認證所依據的標准和認證范圍在已認可的業務范圍內。 5.2.文件審查認證機構應根據綠色市場相關法律法規、標准和技術規范的要求,對委託人提交的管理體系文件進行符合性審查。 5.3預訪問(適宜時)認證機構可根據需要,對申請認證的市場所交易的商品質量、市場硬體設施、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資質、管理體系及標准和技術規范的執行情況等進行現場初訪,以確定是否可以進行現場審核。 5.4 現場審核 5.4.1 審核時間(審核人日數) 認證機構應參考委託人的經營規模(分市場的個數、經營產品的品種等)、營業面積和員工人數確定。 5.4.2 審核要求 認證機構依據綠色市場認證准則的要求,對委託人實施審核。 5.4.3 審核結果 5.4.3.1 項目審核結果 現場審核項目結果分為符合、一般不符合和嚴重不符合;不適用的項目應註明不適用。 當審核項目與認證准則基本相符時,該項目判為符合。 當審核項目與認證准則不相符,但未造成嚴重後果且對系統不會產生重要影響時,該項目判為一般不符合。 當審核項目與認證准則不相符,且造成系統性失效或可造成嚴重後果時,該項目判為嚴重不符合。 5.4.3.2 現場審核結論 現場審核結論分為合格、不合格和推遲判定。 當所有項目審核結果均為符合時,現場審核結論為合格。 當項目審核結果有嚴重不符合項時,現場審核結論為不合格。
當項目審核結果存在一般不符合項,需要在規定時間內進行整改時,現場審核結論為推遲判定。 獲得推遲判定結論的委託人應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不符合項的糾正,並經認證機構驗證其有效性。對於達到符合條件的判定為合格;在規定時間內採取糾正措施不能達到符合條件的判定為不合格。 5.5 抽樣檢驗 5.5.1 對委託人所經銷的產品進行抽樣檢驗是認證審核的一部分。 5.5.2 認證機構應依據其對委託人信譽的信任程度,策劃對委託人經銷的產品的抽樣檢驗,並形成方案。產品抽樣檢驗的方案應包括抽取的產品種類、檢驗項目、檢驗依據、樣本量與判定準則、檢驗機構、檢驗人員能力、檢驗設備和檢驗周期等內容。 5.5.3 認證機構應依據有關標准從進入市場銷售的農副產品中隨機抽取檢驗的樣本。 5.5.4認證機構應針對不同的產品及其特性,以及對安全的影響程度確定產品的全部或部分檢驗項目。 5.5.5 認證機構應指定有能力的檢測機構對樣本完成確定項目的檢驗。
5.6 認證決定 5.6.1 認證機構應對審核結果與抽樣檢驗結果進行綜合評價,並做出合格或不合格的認證決定。 對於合格的委託人,認證機構應頒發認證證書,並准予委託人使用綠色市場認證標牌(志)。 對於不合格的委託人,認證機構應書面通知其不能頒證的原因。 5.6.2 認證機構應在30個工作日內將其頒發的認證證書的副本報國家認監委和商務部備案。 5.6.3 國家認監委與商務部定期聯合公布綠色市場名單。 5.6.4 委託人對認證決定如有異議,可向認證機構申訴,認證機構自收到申訴之日起,一個月內必須做出處理,並將處理結果書面通知委託人。 5.6.5 如果委託人對認證機構做出的處理仍有異議,可向國家認監委和商務部投訴。國家認監委和商務部自收到投訴之日起,一個月內做出處理,並將處理結果書面通知委託人。
5.6.6 認證機構出具虛假的認證結論,或者出具的認證結論嚴重失實的,由國家認監委會同商務部進行調查,情況屬實者撤銷批准文件,並予公布;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負有直接責任的認證人員,撤銷其執業資格;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造成損害的,認證機構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5.7獲證後的監督 5.7.1 監督內容 監督內容至少包括: a)質量體系運行情況; b)顧客的投訴; c)認證證書和標志的使用情況; d)監督檢查前是否發生重大質量事故; e)以往不符合項的關閉情況; f)內部審核和管理評審。 5.7.2監督頻次為確保獲證方的管理體系與相應標準的持續符合性,在證書有效期內,認證機構每年應實施不少於一次的監督審核。 發生下述情況時,認證機構應考慮增加監督頻次: a)獲證方受到消費者投訴; b)獲證方發生重大變更,(包括最高管理者、組織機構及相關管理職能、場地環境、經營場所、設施和設備、商品的准入流程、交易管理技術、信用等級以及相關影響企業符合性的管理體系更改等); c)認證准則變化; d)認證機構管理制度變更等其它情況。 5.7.3 獲證後的抽樣檢驗 認證機構可在必要時對獲證方的產品實施抽樣檢驗,作為監督審核的一部分。
5.7.4 結果評價對於監督審核合格的獲證方,認證機構將保持其認證資格和允許其繼續使用認證標牌(志);否則,應暫停或撤銷其認證證書,停止其使用認證標牌(志),並對外公告。 5.8 復評 在認證證書有效期滿前,認證機構應進行復評,以確定獲證方與認證准則的持續符合性,並延長其認證資格。復評的程序應與初評程序一致。 6. 認證證書和認證標牌(志) 6.1 綠色市場認證證書有效期為3年。 6.2 認證證書和綠色市場認證標牌(志)(以下簡稱認證標牌(志))的使用應符合《綠色市場認證辦法》的規定。 6.3認證標牌(志)的基本圖案 6.3.1綠色市場認證標牌基本圖案 6.3.2綠色市場認證標志基本圖案 6.4認證標牌(志)的製作 認證標牌(志)分為標准規格標牌和非標准規格標志。 標准規格標牌為60cm × 37cm銅牌,顏色為金色底版,綠色圖案,由國家認監委和商務部統一監制; 承擔統一製作標准規格標牌的企業必須對其製作技術和防偽技術承擔保密義務,未經國家認監委和商務部的授權,不得向任何機構或個人提供統一製作的標准規格標牌和製作工具。 非標准規格標志可由獲證方自行製作,其規格可根據需要按基本圖案等比例放大或者縮小,但不得變形、變色。 6.5 認證證書和標牌(志)的注銷、暫停和撤消認證證書和標牌(志)的注銷、暫停和撤消按《綠色市場認證管理辦法》的規定執行。
7.認證變更 7.1變更內容 獲證方應將最高管理者、組織機構及相關管理職能、經營場所、經營產品種類或產品、場地環境、設施和設備、商品的准入流程、交易管理技術、信用等級以及其他影響企業管理體系符合性的變更情況及時通報認證機構。 7.2變更審核 認證機構應對獲證方的變更情況進行審核,以確定其與認證准則的持續符合性。 7.3認證機構應對變更的主營產品進行必要的抽樣檢驗。 8. 認證收費 綠色市場認證按照《國家計委、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 關於印發〈質量體系認證收費標准〉的通知》(計價格[1999]212號)收取認證費用。

㈨ 誰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英文版

Never frown,even when you are sad

熱點內容
侵權行為及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4 04:06:02 瀏覽:181
騎摩托車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4 04:05:26 瀏覽:252
2019婚姻法改了 發布:2025-05-04 03:53:51 瀏覽:945
合同法崔建遠怎麼樣 發布:2025-05-04 03:49:20 瀏覽:869
法冶社會板報 發布:2025-05-04 03:44:54 瀏覽:514
康明律師 發布:2025-05-04 03:41:48 瀏覽:228
經濟法律責任的含義特徵和形式 發布:2025-05-04 03:41:41 瀏覽:923
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是一樣的嗎 發布:2025-05-04 03:33:46 瀏覽:267
最大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5-04 03:33:02 瀏覽:202
怎樣走司法 發布:2025-05-04 03:30:53 瀏覽: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