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消防法規種類
1. 我國的消防安全法律,法規體系是什麼樣的
我國消防法律、法規體系,由三部分構成:一是消防基本法;二是消防行政法規;三是消防技術法規。
(1) 消防基本法——《消防法》
《消防法》於 1998年4月29日經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 次會議通過,自1998年9月1日施行。2008年10月28曰, 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修訂,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2) 消防行政法規
消防行政法規規定了消防管 理活動的基本原則、程序和方法。如《關於城市消防管理的規定》《倉庫防火安全管理規則》《古建築消防管理規則》等。 這些行政法規,對於建立消防管理程序化、規范化和協調消防 管理機關與社會上各方面的關系,推動消防實業發展都起著重要作用。
(3)消防技術法規
例如,《城市消防規劃規范》《消防站建築設計規范》《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水噴霧滅火系統技術規范》《建築設計防火規范》《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防火卷簾、防火門、防火窗施工及驗收規范》《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細水霧滅火系統技術規范》《消防通信指揮系統設計規范》《酒廠設計防火規范》《建設工程施工現場消防技術規范》《人民防空工程設計防火規范》《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等等
2. 我國關於消防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我國最主要的消防法律法規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3. 我國現行的消防法規主要有哪些
這個我國現行的消防法規有很多的,主要是消防法和 建設工程消防管理規定和消防監督檢查規定、火災事故調查規定等主要的規定和其他的建築消防設施維護管理、高等院校消防管理規定和控制是應急程序等其他的輔助規定和九小場所安全管理規定等等。
4. 消防法律法規有哪些
1、消防法律。1998年4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同年9月1日起施行。《消防法》分為總則、火災預防、消防組織、滅火救援、法律責任和附則共六章五十四條。為適應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需求,《消防法》正在修訂之中。
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於2008年10月28日修訂通過並公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2、地方性消防法規。除國家立法以外,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根據《消防法》的原則規定,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多數頒布了地方性消防法規。
3、部門規章。公安部先後頒布了與《消防法》相配套的《建築工程消防監督審核管理規定》、《火災事故調查規定》、《消防監督檢查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等部門規章。
4、消防技術標准。全國消防標准化技術委員會接受中國國家標准化管理局(即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的組織領導,下設九個分委員會,負責制修訂和審查各類消防技術標准草案。消防技術標准經消防標准化技術委員會審定後,報送中國國家標准化管理局或公安部技術監督委員會批准,作為國家標准(GB)或行業標准(GA)公布施行。現已頒布施行的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達250多項。
(4)我國消防法規種類擴展閱讀:
消防基本任務:
(1)控制、消除發生火災、爆炸的一切不安全條件和因素;
(2)限制、消除火災、爆炸蔓延、擴大的條件和因素;
(3)保證有足夠的安全口和通道,以便人員逃生和物資疏散;
(4)徹底查清火災、爆炸原因,做到「三不放過」。即原因不明不放過。事故責任以及群眾未受到教育不放過,防範措施不落實不放過。
5. 我國的消防法規體系有哪些方面組成
消防法規是調整消防行政關系的法律規范以及用以調整在消防技術領域中人與自然、科學、技術關系的准則或標準的總和。
我國消防法規是我國社會主義法制在消防管理上的一種表現形式,屬於我國行政法的范躊,更具體地講,消防法規是公安法規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相互關系如下:
公安法規
公共秩序管理法規
戶政管理法規
民用危險物品管理法規
消防法規
國(邊)境管理法規
特種行業管理法規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法規
作為行政法的分支之一,我國現行消防法規的內容十分繁雜,但概括起來,它主要有:
①有關公安消防機構的組織、許可權的規定。
②有關消防監督管理的程序、方式、基本原則和技術標準的規定。
③有關消防監督管理括動中公安消防機構之間,公安消防機構與其它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公民個人之間發生的權利、義務關系的規定等幾個方面的內容組成。
第二章 我國消防法規體系
我國現行消防法規體系由消防法律、消防法規、消防規章和消防技術標准幾部分構成。
(1)消防法律。法律是全國人大或其常委會經一定立法程序制定或批准施行的規范性文件。《消防法》是我國目前唯一一部正在實施的具有國家法律效力的專門消防法律。此外,《行政處罰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刑法》、《國家賠償法》等法律中有關消防行為的條款,也是消防法律規范的基本法源。
(2)行政法規、行政規章。國務院有權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規,發布決定和命令。國務院各部、委員會有權根據法律和行政法規,在本部門的許可權內,發布命令、指示和規章。
在這些行政法規,規章中的有關規范,也是消防法規的基本法源。如2002年2月1日國務院發布的《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就屬於行政法規。2001年11月14日公安部發布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就屬於行政規章。
(3)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我國憲法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有權制定和頒布地方性法規。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大,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政府,省會城市,以及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人民政府,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的規定有權制定、發布政府規章。上述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中有關消防的規定,也是消防法規的法源。
如1995年12月20日江西省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2001年8月24日江西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第三次修訂的《江西省消防條例》就屬於地方性法規。1998年1月9日,江西省人民政府第八十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的《江西省液化石油氣安全管理規定》就屬於政府規章。
(4)消防技術標准。消防技術標準是由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單獨或聯合發布的,用以規范消防技術領域中人與自然、科學、技術關系的准則和標准。它的實施主要以法律、法規和規章的實施作為保障。我國現行的消防技術標准主要包括兩大體系:一是消防產品的標准體系,如《鋼質防火門通用技術條件》、《火災報警設備檢驗規則》等。二是工程建築消防技術規范,如《建築設計防火規范》、《石油庫設計規范》和《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驗收規范》等。
此外,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中有關消防工作的規定也是消防法規的法源。
消防法規是消防法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消防工作依法實施管理的基本依據。加強消防法制建設,完善我國消防法規體系,依法管理消防工作,使消防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正規化,科學化的軌道,有利於促進各項消防安全措施的完善和落實,使消防工作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要求
6. 水利水電工程:我國消防法規分為哪些
根據國家規定的相關專業是不包含的,按照規定的是不能參加的,
7. 我國現行的消防法規體系不包括什麼法規
1、消防抄法有一個體系,包括法律、法規、規章和技術規范。
2、消防法律只有一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3、消防法規很多,包括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行政法規就是國務院出台的,地方法規是各省級人大出台的,包括各種消防條件、辦法等。
4、消防規章,主要是指各部委和各省一級地方人民政府出台的,比如公安部令,省政府令,這些裡面涉及到消防的
5、技術規范,包括建築設計防火規范等幾百部,對消防產品和建築等各方面有自己的規定
8. 我國的消防法規體系是由哪幾個方面
我國的消防法規體系由消防法律、消防法規、消防規章及消防技術標准組成。
9. 01001 我國的消防法規體系由哪些組成
我國的消防法規體系由消防法律、消防法規、消防規章及消防技術標准組成。
(1)消防法律,是指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頒發的與消防有關的各項法律,它規定了我國消防工作的宗旨、方針政策、組織機構、職責許可權、活動原則和管理程序等,用以調整國家各級行政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公民之間消防關系的行為規范。現行消防方面的法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有關規定。
(2)消防法規,包括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
①行政法規,是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出的規范性文件,如《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森林防火條例》、《草原防火條例》等。
②地方性法規,是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省、自治區入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根據本地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情況下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如《上海市消防條例》、《上海市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等。
(3)消防規章,是國務院主管部門和地方省級人民政府、省級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政府,以及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據並且為了實施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在自己許可權范圍內依法制定的規范性文件。這是消防工作中常用的依據。
①國務院部委規章,由國務院主管部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據統計,消防管理方面的部委規章現有30餘部。如《建設工程消防監督管理規定》(公安部第106號令)、《消防監督檢查規褂(公安部第107號令)、《火災事故調查規定》(公安部第108號令)、《社會消防安全教育培訓規定(公安部第109號令)、《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公安部第61號令,2002年5月1日實施)等。
②地方政府規章,是地方省級人民政府、省級政府所在地的市政府以及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據並且為了實施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在自己許可權范圍內依法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如《上海市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辦法》、《上海市消火栓管理辦法》、《上海市化學危險品生產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等。地方政府規章以政府令的形式發布,是消防監督管理中常用的法律依據。它是某一地區在消防監督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一行業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它的適用范圍比較單一,因而數量較多。
(4)消防技術標准,是我國各部委或各地方部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的有關法定程序單獨或聯合制定頒發的,用以規范消防技術領域中人與自然、科學技術的關系的准則或標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有關規定,這些消防技術標准都具有法律效力,必須遵照執行。消防技術標准可劃分為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和地方標准。
10. 我國現行消防法規概括起來主要有
消防法和消防法規的消防監督檢查規定和建設工程消防監督管理規定等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