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案件監察工作條例

案件監察工作條例

發布時間: 2021-01-05 08:25:26

Ⅰ 紀委對監察對象立案是依據哪部法律第幾條

立案決定書,是指立案審批機關對紀檢監察對象的違紀違法問題決定立案調查的正式公文,也是對立案(呈批)報告的正式批復。
一、製作依據
(一)黨紀案件立案決定書的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經批准立案的案件,紀檢機關應通報同級黨委組織部門。
《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調查組要將立案決定通知被調查人所在單位黨組織。
《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實施細則》第十九條規定,根據《條例》第二十二條的規定,經批准立案的案件,承辦紀檢室應填寫《立案決定書》, 通報同級黨委組織部門。
《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實施細則》第二十三條規定,根據《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將立案決定通知被調查人所在單位黨組織,應填寫《立案決定書》,送交被調查人所在單位黨組織的主要負責人。
(二)政紀案件立案決定書的製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實施條例》第三十一條規定, 監察機關決定立案調查的, 應當通知被調查單位的上級主管機關或者被調查人員所在單位,但通知後可能影響調查的,可以暫不通知。《監察機關調查處理政紀案件辦法》第十二條規定,決定立案調查的,應當通知被調查單位及其上級機關或者被調查人及其所在單位。但有礙調查或者無法通知的除外。

Ⅱ 監督執紀工作規則中的案件監督管理部門指的是哪個部門

《規則》第二章對監督執紀工作的「領導體制」作出規定。
第六條明確規定,「監督執紀工作實行分級負責制」,並對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地方各級紀律檢查委員會、基層紀律檢查委員會受理和審查的范圍進行了劃定。
在監督執紀實踐中,對於「黨的組織關系在地方、幹部管理許可權在主管部門的黨員幹部違紀問題」如何處理,是需要進一步釐清的問題。
1994年印發的《中國紀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規定,一般由地方紀檢機關決定立案。「若地方紀檢機關認為由部門紀檢機關立案更為適宜的,經協商可由部門紀檢機關立案;根據規定應由部門紀檢機關立案的違紀問題,經協商也可由地方紀檢機關立案。」
「這樣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就可能會出現誰都能管、誰也不管的問題。特別是當地方和主管部門配合不暢的時候,就容易產生監督漏洞。」徐偉認為,「《規則》第七條明確了『應當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進行監督執紀』,就釐清了地方和主管部門在監督執紀中的責任,避免出現『真空地帶』。」
「另一個需要關注的是,《規則》將1994年《條例》規定的『立案』進一步擴展為『監督執紀』,這樣在實踐中就新增了談話函詢、組織調整等方式,體現了對『四種形態』的把握運用。」王文柱說。
監督執紀是政治性極強的工作,必須在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下展開。《規則》第九條規定,監督執紀工作要嚴格執行請示報告制度。遇有重要事項,不僅要報告結果,也要報告過程,這樣才能有「領」有「導」。
對於派出機關、派駐紀檢組、被監督單位之間的關系,《規則》第十一條進行了規定,「派出機關應當加強對派駐紀檢組監督執紀工作的領導」,「派駐紀檢組依據有關規定和派出機關授權,對被監督單位黨的組織和黨員幹部開展監督執紀工作」。
「這一條進一步明確了派出機關與派駐紀檢組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派駐紀檢組與被監督單位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並明確了派駐紀檢組的工作依據和與派出機關的聯系方式,使派駐監督的底氣更足、腰桿更硬。」

Ⅲ 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實施細則的第七章

第五十一條本細則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負責解釋。
第五十二條本細則自1994年5月1日起施行。
附式表略

Ⅳ 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實施細則的文件

中紀發〔制1994〕4號
關於印發《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和《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實施細則》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政府、紀委、監察廳(局),中央各部委,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委黨組(黨委)、紀檢組(紀委)、監察局,中央紀委各派駐紀檢組,監察部各派駐監察局、監察專員辦公室,中直機關和中央國家機關工委、紀工委,軍委紀委:?
1988年,中央紀委發布了《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試行)》,經過五年多的實踐,根據十四大修改通過的黨章,中央紀委對試行條例進行了重要的修改,並制定了《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實施細則》,已經中央紀委常委會議審議通過。?
案件檢查工作條例及其實施細則是紀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工作的規則,各級黨組織和紀檢機關都必須嚴格遵守。現將這個條例和實施細則印發給你們,請認真學習宣傳,貫徹執行。??
附: 關於修改《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試行)》的說明(略)
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
一九九四年三月二十五日
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實施細則
(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1994年3月25日印發)

Ⅳ 《監督執紀工作規則》與《案件檢查工作條例》等法規是什麼關系

、關於案件線索管理問題 央紀委加強案件線索統管理提明確要求並研究起草關規定各單位應加強案件線索統管理級關規定台前先行試點填寫規范案件線索登記表級規定台按關規定執行 二、關於初步核實呈批表問題 根據《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實施細則》(簡稱《實施細則》)第七條、第九條及《初步核實呈批表》表式《初步核實呈批表》領導批示欄要求管領導簽字審批需要加蓋所單位印章 初步核實許可權紀委般宜由黨委批示設立紀檢組織應由該紀檢組織行使項職能;未設立紀檢組織由黨委批准 三、關於初步核實情況報告問題 於建議立案處理初步核實情況報告應援引程序面實體面依據程序面依據援引《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簡稱《案件檢查條例》)等規定實體面依據援引《共產黨紀律處條例》(簡稱《紀律處條例》)等規定 初步核實情況報告報領導審批應附關證據材料歸檔應初核階段獲取證據材料並歸檔 四、關於立案審批表問題 1、關於司移送黨紀立案依據援引《紀律處條例》第33條2、黨紀立案決定應集體討論領導簽署審批意見應寫明集體討論情況3、基層單位呈報單位欄應由初核組填寫並加蓋確定初核組組織單位、部門或基層紀委印章4、於立案否須黨委批准按照《案件檢查條例》第十七條同情況辦理5、紀委黨委集體討論決定立案議記錄歸入案卷應立案審批表寫明何、何議討論決定情況 五、關於宣布立案決定問題 宣布立案決定立案第談用筆錄或者製作立案告知書宣布均需本簽字宣布立案決定機按照《實施細則》第二十四條第二款調查組根據案情適機宣布組織告知黨紀立案決定書定製格式文本向區紀委案件檢查室領用或按照規範式自行印製立案決定書應送達同級黨組織組織(事)部門 自辦案件立案移送司等部門司、行政羈押調查般應宣布立案決定客觀情況確實宣布應寫明情況並歸入案卷 六、關於《錯誤事實材料》問題 根據《案件檢查條例》第三十三條調查組認定事實所寫材料名稱仍《錯誤事實材料》調查應錯誤事實材料簽署意見拒簽署意見由調查組錯誤事實材料註明 七、關於涉案財物暫扣問題 紀檢機關暫予扣留證明違紀行物品非所要填寫統格式《暫予扣留、封存物品登記表》調查員少於二調查文件、物品保管或持均應登記表簽字於扣留封存文件、物品等要指定專妥善保管扣留封存期限超辦案期限 八、關於證據材料問題 黨員身份由所黨組織具證明;職務身份證明材料任命機關文件准違反財經紀律案件審計報告或財政部門具證明材料認定否存違反財經紀律事實重要依據證據材料般應具備於復印證據材料須註明保存單位處 九、關於移送審理手續問題 設審理部門或者審理組織單位應辦理案件檢查移送審理手續違紀案件移送審理手續應包含領導批示 十、關於查審問題 違紀案件處理必須做查審 十、關於徵求關組織意見問題 由級紀檢監察組織直接處理案件必須徵求關組織意見;由任免機關、基層單位或者本單位處理違紀案件需要徵求意見;違紀案件

Ⅵ 案件查處辦法處工作紀律

一章

第一條根據《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第四十九條的規定,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條例》第三條所稱「紀檢機關依照黨章和本條例行使案件檢查權」,是指紀律檢查機關在黨章和《條例》規定的職權范圍內,對黨員和黨組織的違紀問題有權進行初步核實、立案和調查。

任何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個人均不得以違反法律、法規和黨章、《條例》的手段,干擾、阻撓紀檢機關的辦案活動。對妨礙案件檢查工作的,應按照《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關於對妨礙違紀案件查處的黨組織和黨員黨紀處分的規定(試行)》作出處理。

第三條《條例》第四條所稱「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定性准確、處理恰當、手續完備」是指:

1案件發生的時間、地點、手段、情節、後果和有關人員的責任等應清楚明確;

2認定的每一案件事實都應有經過鑒別屬實的充分證據;

3確定錯誤性質和提出處理建議,均應以事實為依據,以黨章、黨紀和國家法律、法規為准繩;

4案件檢查的各個環節都應符合《條例》和本細則規定的程序,並履行相應的手續;收集的證據和形成的案件材料也應符合規定的要求。

第四條根據《條例》第八條的規定,在案件檢查中,紀檢機關要切實保障黨員和群眾提出批評、檢舉、控告等項權利,保障被調查黨員行使申辯、申訴等項權利,保障檢舉控告人、證人、被調查人和辦案人不受打擊報復。

Ⅶ 《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與《條例》是啥關系

中共中央1990年7月印發的《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程序暫行條例》第三條規定,本條例適用於黨的中央、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和中央各部門在其職責許可權范圍內制定黨內法規的活動。(無省級許可權)
第四條規定,黨內法規的名稱為黨章、准則、條例、規則、規定、辦法、細則。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制定並發布的黨內法規,稱規定、辦法、細則。(無規則)
而《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是1994年1月28日中央紀委常務委員會第六十五次會議通過的(1994年5月1日生效施行),個人覺得,還不能算是黨內法規,因為《黨內法規制定程序暫行條例》沒有給予中央紀委「條例」的法規制定權,《案件檢查工作條例》只能算是一個規范性文件。而同日下發的《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實施細則》才從理論上可以算是中央紀委下發的黨內法規。
2012年5月,中央印發了《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條例》,其中第三條規定,黨的中央組織制定的黨內法規稱為中央黨內法規。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就其職權范圍內有關事項制定黨內法規。(有省級許可權)
第四條規定,黨內法規的名稱為黨章、准則、條例、規則、規定、辦法、細則。並對不同位階的黨內法規制定原則性要求作了規定。
同時規定,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各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制定的黨內法規,稱為規則、規定、辦法、細則。從這時開始,中央紀委才有了規則的制定權。
《黨內法規制定條例》出台後,翻開之後所有新制定的黨內法規,只有2017年1月8日中央紀委十八屆七次全會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試行)》,才是中央紀委制定的第一部以「規則」命名的黨內法規。
因此,《監督執紀工作規則》與《案件檢查工作條例》等是黨內上位法規與下位文件的關系,是新法規與舊文件的關系。

Ⅷ 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實施細則的第四章

第二十一條《條例》所稱「立案機關」,是指決定立案或經批准後決定立案的機關。
第二十二條《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一款所稱「調查方案」,其內容應包括:需查清的主要問題,調查步驟、方法,預計完成任務的時間,辦案人員的組成和領導關系以及應注意的事項等。
調查方案應經分管紀檢室領導批准後實施。
第二十三條《條例》所稱「被調查人(被反映人)所在單位黨組織」,是指與被調查人(被反映人)在其工作單位擔任的黨內職務或黨外職務相應的一級黨組織。
根據《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將立案決定通知被調查人所在單位黨組織,應填寫《立案決定書》,送交被調查人所在單位黨組織的主要負責人。
第二十四條根據《條例》第二十五條的規定,調查開始時,在一般情況下,調查組應會同被調查人所在單位黨組織負責人與被調查人談話,宣布立案決定,進行思想教育,並提出應遵守的紀律:
1自覺接受組織的調查,如實說明情況,主動交待問題,認真檢查錯誤,配合組織盡快查清問題;
2不得與同案人或知情人串通情況、訂立攻守同盟,不得對抗調查或進行反調查;
3不得對檢舉控告人、證人及上述人員家屬等進行打擊報復。
如調查組認為,調查開始時與被調查人談話和宣布立案決定,會影響案件調查工作的,可根據案情,在適當時機談話和宣布立案決定。
被調查對象是一級黨組織的,調查開始時,調查組應會同其上一級黨組織負責人,與被調查黨組織的主要負責人談話。
第二十五條《條例》第二十六條所稱「已不適宜擔任現任職務」,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被調查人犯有嚴重錯誤,已無法繼續履行其職責;
2被調查人犯有嚴重錯誤,擔任現任職務已嚴重影響調查工作。
本條所稱「妨礙案件調查」,是指被調查人具有下列行為之一的:
1本人或指使他人對辦案人、檢舉控告人、證明人及上述人員的家屬進行侮辱、誹謗、誣陷、威脅、圍攻、毆打以及其他形式的打擊報復;
2本人或指使他人出偽證、不出證,隱匿、篡改、銷毀證據,或嫁禍於人;
3利用職權或工作之便,採取欺騙、威脅、賄賂等手段阻止知情人如實反映情況、提供證據,或唆使知情人變證;
4本人或指使他人與同案人或知情人串通情況,訂立攻守同盟,對抗調查或進行反調查。
第二十六條根據《條例》第二十六條的規定,停止被調查人黨內職務的,黨委或紀檢機關在作出停職檢查決定後,應製作《停職檢查決定書》(附式7)。紀檢機關作出的停職檢查決定,應將《停職檢查決定書》報同級黨委、黨組備案,並通報同級黨委組織部門。
屬於停止被調查人黨外職務的,紀檢機關應製作《停職檢查建議書》(附式8),送達有關黨外組織。但由黨委批准立案的,停職檢查建議應在報經黨委同意後提出。對紀檢機關的建議,有關黨外組織如無正當理由應予採納,並應將結果及時報告或告知紀檢機關。
停職檢查的期限,不得超過辦案期限。
第二十七條《條例》第二十七條所稱證據的種類分別指:
1物證:指能夠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物品和物質痕跡。
2書證:指以其記載的內容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文字(包括符號、圖畫)。
3證人證言:指證人就其所了解的案件事實情況作的陳述。凡是知道案件真實情況的人都可以作為證人。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不能作證人。
4受侵害人的陳述:指受違紀行為直接侵害的人員就案件事實情況所作的控告和訴說。
5被調查人的陳述:指被調查黨員就案件事實所作的交待、申辯和對同案人員的檢舉。
6視聽材料:指可以重現原始聲響或形象的用作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
7現場筆錄:指調查人員對案件(非刑事案件)有關的場所進行檢查時所作的筆錄。
8鑒定結論:指鑒定人運用專門知識或技能對辦案人員不能解決的專門事項進行科學鑒定後所作出的結論。
9勘驗、檢查筆錄:指公安、司法人員對與案件有關的場所、物品及其他證據材料進行勘驗、檢查時所作的筆錄。
第二十八條《條例》第二十八條所稱「知道案件情況的組織和個人」,包括黨組織和黨外組織、黨員和黨外人員。
黨員拒絕作證或故意提供虛假情況,情節嚴重的應按照有關規定給予黨紀處分;是黨外人員的,應建議其主管機關予以追究。
第二十九條根據《條例》第二十八條第四項的規定,對與案件有關的人員和事項進行錄音、拍照、攝像,應嚴格掌握。與被調查人、受侵害人和證人談話時,如進行錄音、拍照、攝像,應事先告知本人。製作的錄音帶、錄像帶和照片,應嚴加保管,不得擴散外傳。被調查人、證人等未經調查人員許可,不得對調查人員使用這些手段。
第三十條根據《條例》第二十八條第五項的規定,對案件所涉及的專門性問題,調查組可以提請有關專門機構或人員作出鑒定結論。鑒定人員應在鑒定結論上簽名,並由鑒定單位加蓋公章。
用作證據的鑒定結論,應告知被調查人。如被調查人提出申請,或調查組認為必要時,可以補充鑒定或重新鑒定。調查人員使用鑒定結論時,要注意與其他證據相互印證。
第三十一條根據《條例》第二十八條第六項的規定,紀檢機關暫予扣留、封存可以證明違紀行為的文件、資料、賬冊、單據、物品和非法所得時,參加的調查人員不得少於二人,並要填寫《暫予扣留、封存物品登記表》(附式9),調查人和文件、物品的保管或持有人均應在登記表上簽名。對扣留封存的文件、物品等,要指定專人妥善保管。
扣留封存的期限不得超過辦案期限。
第三十二條根據《條例》第二十八條第七項的規定,查核和暫停支付被調查對象在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的存款,按照中央紀委、中國人民銀行關於紀檢機關查詢和暫停支付被調查對象存款有關規定辦理,並要分別填寫《查核銀行存款通知書》(附式10)、《暫停支付存款通知書》(附式11)、《解除暫停支付存款通知書》(附式12)。
暫停支付的期限不得超過辦案期限。
第三十三條根據《條例》第二十九條的規定,調查取證還要注意做到:
1收集書證時,對可作書證的私人日記、信件等原始材料,應採取動員的方法,不能強行收集。涉及個人隱私的,應為其保密。
2收集證人證言,應個別進行,不得採取開座談會的形式。證人作證後,應為其保密。
3調查人員與被調查人、證人、受侵害人談話時,應製作《談話筆錄》(附式13)。
4對與案件(非刑事案件)有關的場所進行檢查時,調查人員不得少於二人,並應製作現場筆錄,調查人員應在現場筆錄上簽名。
第三十四條根據《條例》第三十二條的規定,在沒有物證、書證的情況下,僅憑言詞證據認定錯誤事實時,必須有兩個以上(含兩個)直接證據,才能認定。
在沒有直接證據的情況下,運用間接證據認定錯誤事實時,所有間接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每個證據與案件事實都有客觀聯系;所取得的證據必須形成一個完整的證明體系,並且這個證明體系足以排除其他可能性,才能認定。如不能排除其他可能性,或證據之間、證據與案件事實之間有矛盾的,不能認定。
第三十五條根據《條例》第三十三條的規定,與被調查人進行核對的錯誤事實材料,其內容應包括:被調查人的主要錯誤事實、錯誤性質及責任。錯誤事實材料不得泄露立案依據、調查過程、檢舉人、證明人等內容。錯誤事實材料,以調查組的名義落款。
錯誤事實材料與被調查人見面,應由二名以上調查人員進行,必要時可請被調查人所在單位黨組織負責人參加。
第三十六條調查組在調查過程中,如發現被調查人有新的違紀問題,應一並查清,並及時向派出機關報告;如發現與本案無關的其他重大違紀問題,應即向派出機關報告。
第三十七條對署真實姓名的檢舉人,調查結束後,調查組應向其口頭通報所檢舉問題的調查結果,並徵求意見。對案情需要保密的,應要求檢舉人不得泄密或擴散。
第三十八條經調查,屬於檢舉失實的案件,由承辦紀檢室寫出《銷案呈批報告》(附式14),報請立案機關批准後銷案,並向被調查人及其所在單位黨組織說明情況。
第三十九條《條例》第三十九條規定的案件調查時限,從批准立案之日算起,至承辦紀檢室將調查報告報送分管領導審議之日止。

熱點內容
企業注銷與吊銷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24 10:17:16 瀏覽:701
洲課條例 發布:2025-05-24 10:13:05 瀏覽:512
寫數字正確寫法規則 發布:2025-05-24 10:13:04 瀏覽:303
微信群法律責任協議 發布:2025-05-24 10:12:54 瀏覽:341
第三法域的社會法 發布:2025-05-24 10:02:24 瀏覽:668
政策法規培訓方案 發布:2025-05-24 10:01:47 瀏覽:988
酒癮無法治癒 發布:2025-05-24 09:56:52 瀏覽:447
護士傷害法律法規 發布:2025-05-24 09:51:15 瀏覽:141
章程和章程修正案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24 09:37:13 瀏覽:686
手游法規 發布:2025-05-24 09:37:05 瀏覽: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