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總局政策法規

總局政策法規

發布時間: 2021-01-07 02:45:56

A. 國家體育總局的政策法規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體育總局民政部公安部關於加強健身氣功活動管理有關問題意見的通知 2010-02-02
《全民健身條例》 2009-09-07
學校體育工作條例 2008-05-07
國家體育鍛練標准施行辦法 2008-05-07
反興奮劑條例 2008-05-04
外國人來華登山管理辦法2007-11-14
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條例 2004-08-20
奧林匹克標志保護條例 2003-09-17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 2008-05-08
國家體育總局、民政部、公關部關於加強健身氣功活動管理有關問題的意見 2008-05-08
國家體委關於深化改革加快發展縣級體育事業的意見 2008-05-08
全民健身計劃綱要 2008-05-08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期體育工作的意見 2003-09-17 關於印發《中等體育運動學校設置標准》的通知 2012-01-11
國家體育總局第15號令《少年兒童體育學校管理辦法》 2012-01-11
國家體育總局第14號令《中等體育運動學校管理辦法》 2012-01-11
體育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2011-04-01
動力傘運動管理辦法 2010-05-27
體育事業「十一五」規劃 2010-02-05
關於廢止部分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決定 2010-02-04
關於加強體育道德建設的意見 2010-02-04
國家體育總局關於運動項目管理中心工作規范化有關問題的通知 2010-02-04
全國汽車運動管理規定 2010-02-04
全國性體育社會團體管理暫行辦法 2010-02-03
2001-2010年體育改革與發展綱要 2010-02-03
滑翔傘運動管理辦法 2010-02-03
關於加快體育俱樂部發展和加強體育俱樂部管理的意見 2010-02-03
國家體委運動項目管理中心工作規范暫行規定 2010-02-03
關於加強體育法制建設的決定 2010-02-03
全國體育競賽最佳賽區和優秀賽區評選實施辦法 2008-05-09
關於嚴格禁止在體育運動中使用興奮劑行為的規定(暫行) 2008-05-09
興奮劑檢查工作人員管理暫行辦法 2008-05-09
體育彩票公益金管理暫行辦法 2008-05-08
舉辦體育活動安全保衛工作規定 2008-05-08
運動員教練員獎勵實施辦法 2008-05-08
運動員突出貢獻津貼實施辦法 2008-05-08
社會體育指導員技術等級制度 2008-05-08
體育統計工作管理辦法 2008-05-08
授予優秀運動員、教練員體育運動獎章的暫行辦法 2007-12-03
關於廢止部分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決定 2007-11-29
健身氣功管理辦法 2007-11-14
少年兒童體育學校管理辦法 2007-11-14
關於下發總局行政許可項目審批條件及程序的通知 2007-04-23
國家體育總局規章制定程序規定 2005-10-25
社會捐贈(贊助)運動員、教練員獎金、獎品管理暫行辦法 2005-06-03
關於我國體育運動項目統計世界冠軍、奧運冠軍(金牌)的管理辦法 2005-06-02
體育競賽裁判員管理辦法(試行) 2005-06-02
國內登山管理辦法 2004-09-03
大型運動會檔案管理辦法 2003-09-18
全國綜合性運動會工作人員紀律規定 2003-09-18
國家體育總局直屬單位會計集中核算管理暫行辦法 2003-09-18
體育彩票財務管理暫行規定 2003-09-18
全國體育競賽管理辦法(試行) 2003-09-18
體育類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審查與管理暫行辦法 2003-09-17

B. 早戀這個詞就應該被禁用!為什麼還會出現在廣電總局的政策法規上

除了學校抄加強教育措施外,家庭方面也要對孩子的關心,像我讀書那會兒,很多大人對學生說:讀那麼多書沒用,去讀書的目的就是找個女朋友。所以啊,像這樣受別人影響,自己也在懵懂時期,難免會接觸禁果,有的會悔恨終生,有的會一發不可收拾,往不好的方向發展。

C. 國家稅務總局政策法規司的機構職責

(一)研究擬訂稅制改革總體方案,參與各稅種改革方案研究工作;開展宏觀經濟與稅制改革專題性、前瞻性政策研究;研究中央與地方的稅權劃分及稅收管理體制的有關事宜;研究提出完善分稅制的有關建議;研究世界各國稅制改革情況。
(二)研究國民經濟運行與稅收政策的關系,研究稅收政策與其他宏觀調控政策的關系,提出運用稅收政策進行宏觀調控的建議;調查研究涉及多稅種的、體制性的綜合、專題類稅收政策問題,組織協調綜合性稅收政策文件的起草工作,會簽局內稅收政策文件;牽頭組織清理、評估到期的綜合性稅收優惠政策;承擔與國務院各部門涉及多稅種的綜合性體制改革和政策研究的聯系工作。
(三)研究世貿組織的有關協議和中國加入議定書的有關規則、承諾,研究承辦涉及世貿組織的有關稅收事項,組織辦理涉稅反補貼案件應對工作;對與世貿組織及其規則有關的全球或區域性經貿條約、協定中涉稅內容,會商相關司局研究提出處理意見,並組織實施。
(四)擬訂稅務系統依法行政、依法治稅總體規劃、制度和措施,並組織實施。
(五)匯總、編制稅收立法計劃;起草或組織起草稅收法律法規草案、部門規章及規范性文件;承辦稅收法律法規、部門規章草案及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查工作;承辦局外非稅收類法律法規、部門規章草案的會辦工作;承辦局外涉及多稅種、綜合性稅收政策文件會辦工作。
(六)定期組織實施對稅務部門規章、稅收規范性文件的清理、評估、反饋工作;匯編稅收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及規范性文件;承辦稅務系統規范性文件備案的審查工作;組織擬訂稅收行政許可和審批等制度辦法。
(七)牽頭重大稅收案件的審理工作;指導、協調稅務系統重大稅收案件審理工作;承辦重大稅收案件審理委員會辦公室的日常工作;組織召開案審會,起草案審會議紀要並監督執行。
(八)辦理總局受理的行政復議、賠償案件,以及總局應訴的行政訴訟案件;指導、協調、監督、檢查稅務系統行政復議、行政訴訟、賠償和行政處罰工作,承辦案件的統計、分析、報告、備案等基礎性工作;擬訂稅務行政處罰、復議、應訴、賠償的規章制度;審核認定稅務行政復議、應訴人員專業資格;收集、整理、反映稅務行政案件中的稅收政策、征管等方面的問題。
(九)指導稅務系統政策法規工作。
(十)辦理總局領導交辦的其他事項。

D. 國家環保總局制訂的柴油車尾氣排放法規政策是什麼

柴油車自由加速煙度法
我國現行的在用柴油車的排放標准為GB14761.6-1993《柴油車自由加速煙度排放標准》,相應的測試方法為GB/T3846-1993《柴油車自由加速煙度的測量(濾紙煙度法)》。

自由加速工況與濾紙式煙度指柴油發動機於怠速、將油門迅速踏到底,維持4s後松開。在該工況下,從排氣管抽取規定長度的排氣柱所含的碳煙,用光電法確定清潔濾紙染黑的程度。

濾紙式煙度計的工作原理由取樣系統和測量系統組成。抽氣泵將一定容量的柴油車排氣吸入,排出的污染顆粒被阻隔在濾紙上,形成污斑。將一束光照射在濾紙上,上方放置硒光電池。污斑越黑,照射光的反射越少,光電池光電壓較小,儀表有示值顯示。濾紙越黑。煙度計示值越大。

測試方法將取樣探頭固定於排氣管內,插深於300mm以上,並使其中心線與排氣管軸線平行。將抽氣泵開關置於油門踏板上。完成濾紙走位、清除排氣管殘存的碳煙之後,將油門踏板迅速踏到底,維持4s後松開。按儀表指示讀數。15秒後執行同一操作,連續測量4次,取後3次讀數的算術平均值即為所測煙度值。

自由加速煙度測試特點該方法具有檢測操作簡便易行、測試儀器價格便宜和便於攜帶、以及檢測時間短等優點,廣泛應用與柴油車的年檢、路檢。

車輛正常的煙度排放范圍2001年,前生產的柴油車,在車況正常情況下,其自由加速的大多數煙度值通常在2.5~4.0Rb范圍內。近年生產的柴油車,煙度值通常在3.0Rb以下。中等冒黑煙的車,煙度值在5.0Rb以上;嚴重冒黑煙的車,煙度值可超過8.0Rb。

E. 請問下環境經濟政策中綠色貿易政策有哪些,分別是哪年頒布的發了法規。

「綠色信貸」、「綠色保險」和「綠色證券」「綠色貿易」
2007年7月30日,環保總局、人民銀行、銀監會三部門聯合提出的一項全新的信貸政策《關於落實環境保護政策法規防範信貸風險的意見》。這一政策被成為綠色信貸,其目的是對不符合產業政策和環境違法的企業和項目進行信貸控制,以綠色信貸遏制高耗能高污染產業的盲目擴張。
實行「綠色信貸」政策,不向高耗能、重污染項目和嚴重環境違法企業提供貸款,等於給這些項目和企業斷了奶;同時,銀行優先為符合條件的節能減排項目、循環經濟項目提供融資服務,將為企業發展模式和經濟行為提供有力的政策引導和規范。
綠色保險
綠色保險即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又叫生態保險,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進行環境風險管理的一項基本手段。
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最具代表性,就是由保險公司對污染受害者進行賠償。2008年2月18日,國家環保總局和保監會聯合發布了《關於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指導意見》。
綠色保險是我國一項全新的制度,其宗旨是利用商業保險的體制分散風險,保障對受害人給予及時、充分的賠償,通過保險的方式增強企業環境風險意識,督促企業履行環境保護責任,緩解企業和地方政府環境污染賠償壓力,提高企業環境風險管理能力和水平,保障公眾環境權益,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
綠色證券
2008年2月25日,環保總局正式發布《關於落實環境保護政策法規防範信貸風險的意見》。這一意見將以上市公司環保核查制度和環境信息披露制度為核心,遏制高污染高排放行業過度擴張,防範資本風險,並促進上市公司持續改進環境表現。
按照意見,「雙高」行業的公司申請首發上市或再融資的,必須根據環保總局的規定進行環保核查。環保核查意見將作為證監會受理申請的必備條件之一。
環保總局將按照《環境信息公開辦法》定期向證監會通報上市公司環境信息以及未按規定披露環境信息的上市公司名單,相關信息也會向公眾公布。環保總局還將選擇「雙高」產業板塊開展上市公司環境績效評估試點,發布上市公司年度環境績效指數及排名情況,以便廣大股民對上市公司的環境表現進行有效的甄別監督。
綠色貿易
2008年2月26日,國家環保總局公布了2008年第一批「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產品名錄(簡稱「雙高」產品名錄),其中共涉及6個行業的141種「雙高」產品。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介紹,該名錄是綠色貿易政策的基礎內容之一。
據介紹,「雙高」產品名錄的首次披露,還僅僅是個開始。潘岳透露,環保總局還將建立「雙高」產品名錄動態管理資料庫,隨時補充新的產品和信息,並及時向國內國際公開。

F. 國家稅務總局的定義在哪個法律中規定

國家稅務總局的抄定義在中華人民襲共和國稅法中定義的。
國家稅務總局是國務院主管稅收工作的直屬機構,正部級。前身是財政部稅務總局(正局級),成立於1950年,1988年改名為國家稅務局,為國務院直屬機構(副部級),1993年定名為國家稅務總局。
國家稅務總局的主要職責是:
1、擬定稅收法律法規草案,制定實施細則;提出國家稅收政策建議並與財政部共同審議上報、制定貫徹落實的措施。
2、參與研究宏觀經濟政策、中央與地方的稅權劃分,提出完善分稅制的建議;研究稅負總水平,提出運用稅收手段進行宏觀調控的建議;制定並監督執行稅收業務的規章制度;指導地方稅收征管業務。
3、組織實施稅收徵收管理體制改革;制定徵收管理制度;監督檢查稅收法律法規、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
4、組織實施中央稅、共享稅、農業稅及國家指定的基金(費)的徵收管理;編報稅收長遠規劃和年度稅收收入計劃;對稅收法律法規執行過程中的征管和一般性稅政問題進行解釋;組織辦理工商稅收減免及農業稅特大災歉減免等具體事項。
5、開展稅收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參加涉外稅收的國際談判,草簽和執行有關的協議、協定。
6、辦理進出口商品的稅收及出口退稅業務。

G. 我要所有教育部和體育總局發出的關於校園足球的通知和政策法規,及各項文件

北京時間2月25日,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聯合出台了《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關於加強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的意見》。其中關於「加大校園足球投入力度、加強場地設施建設和利用、建立健全校園足球評價機制、加強師資建設」等條款,旨在解決青少年足球發展中的薄弱環節。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切實提高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以下簡稱「校園足球」)的質量和水平,促進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高度重視校園足球工作。足球是深受廣大青少年喜愛的體育項目,對於青少年健康成長具有獨特的綜合教育功能。青少年是全民健身的重要群體,青少年足球是足球運動的基礎和源泉。廣泛開展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有利於增強青少年學生體質,提升青少年體育公共服務水平。各地、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切實抓緊抓好校園足球活動。
二、加強對校園足球的組織領導。各級體育、教育行政部門和相關機構要通力合作,成立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指導、部署和協調本地校園足球工作。各級體育、教育部門要將開展校園足球活動納入工作計劃,明確工作職責,建立分工合理、運行規范、監督有效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各定點學校校長是開展校園足球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採取有效措施,確保校園足球活動正常開展。
三、加大校園足球投入力度。要統籌校園足球經費投入,切實保障校園足球經費。各級教育部門要優化支出結構,積極增加校園足球經費並確保定點學校校園足球工作的支出。各級體育部門要從體育彩票公益金中撥出專款用於校園足球工作。加強校園足球經費的管理,確保專款專用。鼓勵定點學校依法創建青少年足球俱樂部,引導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通過多種形式捐贈和贊助。
四,加強場地設施建設和利用。各地要在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的規劃建設中優先建設小型多樣的足球場地設施並對學校足球場地的建設和開放給予扶持。各級教育、體育部門要拓寬足球場地建設和運行資金的投入渠道,採取有效措施提高各類足球場地設施利用率和開放率。各校園足球布局城市要在推動學校體育設施和器材達到國家標準的工作中優先考慮足球項目。
五、建立健全校園足球評價機制。研究制訂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評估實施辦法。根據評估結果對布局城市和定點學校實行動態管理,對校園足球工作中的先進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獎勵。
六、加快建立布局合理的全國校園足球組織網路。利用各種資源大力建設國家、省、市(縣)三級校園足球活動培訓基地及青少年足球訓練網點。各級教育部門在體育部門的支持下加快推動各級學生足球協會建設。引導鼓勵足球學校、體育運動學校和足球職業俱樂部發揮資源優勢,與校園足球定點學校共建足球後備人才培訓基地。
七、重點辦好一批開展足球項目的體校和足球學校。加強足球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培養。支持職業學校開展校園足球活動,扶持開展足球項目的中等體育運動學校和足球學校創建「中等職業教育足球特色學校』』。
八、加快建立並完善大中小學相互銜接的校園足球四級聯賽體系。要把校園足球聯賽列入當地的體育競賽計劃,教育、體育部門共同組織實施。體育部門要挹校園足球聯賽列入授予運動員技術等級的競賽計劃。有條件的布局城市要開展高中和大學足球聯賽。鼓勵定點學校舉辦校內班級、年級比賽。鼓勵校園足球聯賽承辦單位、參賽隊伍通過多種方式爭取社會各界的支持和贊助。
九、推動學校足球教育。各級教育部門要因地制宜,逐步推進擁有足球場地的學校開展足球運動和相關教育活動。定點學校要積極創造條件,開設足球選修課程。鼓勵定點學校開發足球校本課程。全校不少於50%的學生參與足球活動並掌握相應的足球基本知識和技能。
十、加強學校足球文化建設。要面向全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足球活動,培養學生足球興趣。定點學校要認真執行學生每周2小時足球活動計劃。有計劃地組織參加足球夏(冬)令營,舉辦校園足球文化節、文化周等活動,促進建立足球社團或足球興趣小組,定期舉行學校與家庭、社區的足球交流活動。

H. 國家體育總局的職務與功能

機構職責
(一)研究制定體育工作的政策法規和發展規劃並監督實施。
(二)指導和推動體育體制改革,指定體育發展戰略,編制體育事業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協調區域性體育發展。
(三)推行全民健身計劃,指導並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實施國家體育鍛煉標准,開展國民體質監測。
(四)統籌規劃競技體育發展,研究和平衡全國性體育競賽、競技運動項目設置與重點布局;組織開展反興奮劑工作。
(五)管理體育外事工作,開展國際間和與香港特別行政區及澳門、台灣地區的體育合作與交流;組織參加和舉辦重大國際體育競賽。
(六)組織體育領域重大科技研究的攻關和成果推廣。
(七)研究擬定體育產業政策,發展體育市場;制定體育經營活動從業條件和審批程序。
(八)負責全國性體育社團的資格審查。
(九)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機構設置
(一)辦公廳
檔案管理、機要保密、信訪、信息綜合、會議、各類大型活動的組織協調等工作。
(二)政策法規司
研究擬定體育工作方針、政策、法規,對體育工作和體制改革中的重大問題進行調查研究並提出方案;組織指導體育理論研究和體育發展研究。

(三)群眾體育司
研究擬定群眾體育工作的發展規劃;推行全民健身計劃,監督國家體育鍛煉標准實施,開展國民體質檢測;指導和推動學校體育、農村體育、城市體育及其他社會體育的發展。
(四)競技體育司
研究擬定競技體育發展規劃;研究和平衡全國性體育競賽、競技運動項目設置與重點布局;制定全國性體育競賽制度;統籌協調重大國際、國內綜合性運動會的競賽組織工作;主辦全國運動會和城市運動會。
(五)青少年體育司
指導和推進青少年體育工作,擬訂青少年體育工作的有關政策、規章、制度和發展規劃草案;指導和監督學生體育健康標準的實施和學生體質監測;指導和推動青少年體育服務體系建設;組織開展青少年體育工作檢查監督和評估表彰;指導競技體育高水平後備人才培養工作;擬訂青少年業余訓練管理制度,完善青少年業余訓練體系,指導全國各級各類體育運動學校、體育傳統項目學校、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各運動項目後備人才基地建設和有關學生文化教育工作;參與指導全國青少年體育競賽工作,參與審核全國青少年比賽計劃和競賽規程,參與指導青少年運動員注冊和運動技術等級管理;組織協調重大綜合性青少年體育比賽和體育交流活動;指導開展青少年體育工作研究和相關培訓。承辦總局交辦的其他事項。
(六)體育經濟司
編制體育事業的中長期發展規劃;管理總局機關的財務工作和監督指導直屬單位的財務工作;研究擬定體育健身娛樂、競賽表演、訓練服務、技術信息等體育經濟、經營活動及體育市場管理的政策、法規草案。
(七)人事司
負責總局機關和直屬事業單位的人事工作,承辦全國性群眾體育組織的資格審查和領導人員的推薦事項,負責出國人員政審和出國留學人員的派遣。
(八)對外聯絡司
研究國際體育組織和各國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和台灣地區的體育狀況;制定體育外事工作及涉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和台灣體育交往活動的規章制度,擬定和協調體育外事及涉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和台灣體育活動計劃;管理體育系統的涉外工作;承擔中國奧委會的日常工作。
(九) 科教司
組織開展體育領域的重大科學技術研究的攻關、負責體育科技成果的審查和鑒定、推廣;在教育部的指導下,負責高、中等體育教育規劃,管理總局直屬院校;組織開展反興奮劑工作。
(十)宣傳司
研究提出體育工作以及重要體育對外宣傳報道的指導思想,發布重大新聞;組織協調重大國內外體育活動的采訪報道。

I. 為什麼 單位稱 委、局、辦、廳、署,各有什麼區別

單位稱委、局、辦、廳、署的區別如下:

1、區域名不同

區域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大多都是國務院組成部門,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文化部、公安部等。國務院組成部門中,只有中國人民銀行例外,區域名是「中國」,除了央行和審計署之外,組成部門的格級名都是「部」、「委」。

2、矢名格級名不同

國務院直屬機構的區域名大多都是「國家」,如國家廣電總局、國家旅遊局、國家統計局。國務院直屬機構中,唯有海關總署的區域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其也是唯一一個區域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直屬機構的格級名一般叫「局」、「總局」、「總署」。

3、規格級別不同

「部」、「總局」、「總署」一般都是正部級(審計署也是正部級),叫「局」只能是副部級。

(9)總局政策法規擴展閱讀:

委、局、辦、廳、署的特徵為行使國家行政職權,管理國家事務;在組織體繫上實行領導從屬制;在決策體制上一般實行首長負責制;其行使職能通常是主動的、經常的和不間斷的。

行政機關僅指政府機關內部的綜合辦事機構,即辦公廳,是在行政首長直接領導下處理各種事務、輔助進行全面管理工作的機構。

行政機關是依法行使國家權力、執行國家行政職能的機關,其是一級政府機關的總稱,是國家政權組織中執行國家法律,從事機關內部事務和社會公共事務管理的政府機關及其工作部門。

國務院組成部門眾多,即各部、委員會、人民銀行、審計署,其組成部門依法履行國務院基本的行政管理職能,可在本部門的許可權內發布命令、指示和規章。

各部門內部按業務分工設立職能機構,通常設置廳、司。廳是協助部門領導工作並綜合協調部內事務的機構。分管各項業務的機構稱司,也有極少數內設機構因業務具有相對獨立的對外職能或歷史原因而稱為局。

需要注意的是,組成部門的內設司(局)的數量多少根據需要確定,司局以下設立處。可以稱為「總局」的,一般為正部級機構,其它為副部級機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行政機關

熱點內容
生搬硬套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26 12:08:25 瀏覽:287
法律援助來訪咨詢登記內容 發布:2025-05-26 12:02:16 瀏覽:532
非法學法律碩士專業課有點聽不懂 發布:2025-05-26 12:02:07 瀏覽:667
合同法一本通pdf下載 發布:2025-05-26 11:52:41 瀏覽:116
部門的規章制度都包括哪些 發布:2025-05-26 11:52:00 瀏覽:58
法律碩士研究生招生 發布:2025-05-26 11:51:10 瀏覽:395
合同法案例分析題題庫 發布:2025-05-26 11:48:49 瀏覽:875
經濟法課程思政示範 發布:2025-05-26 11:48:14 瀏覽:191
香港結婚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26 11:18:55 瀏覽:832
涉及法律知識的文學作品 發布:2025-05-26 11:09:35 瀏覽: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