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衛生計生法規宣傳

衛生計生法規宣傳

發布時間: 2021-01-22 19:33:32

1. 如何搞好2017年的衛生計生宣傳工作

衛生計生宣傳一般就是策劃和組織實施關於人口與計劃剩餘、家庭、健康等方面的宣傳教育工作。人口宣教中心隸屬於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要負責全國人口宣傳教育的技術支持,組織開展衛生計生廣播、電視專題欄目的製作和播出,開展衛生計生圖文宣傳品的策劃、開發與製作,組織開展公益性的衛生計生傳播項目的策劃、組織與實施,開展衛生計生社會倡導活動等。

2. 求一篇宣傳計劃生育的宣傳稿~~

計劃生育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也是婚姻法修正案規定的第五項基本原則。1980年婚姻法根據我國憲法及我國的國情和實際需要增加了計劃生育原則,這是對1950年婚姻法的重大發展和補充。2001年12月29日九屆全人大會常會25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首次在基本法的層面上對計劃生育作出了全面、系統的規范,它與婚姻法中計劃生育原則及其具體規定相輔相成,共同推進我國計劃生育國策的貫徹落實。 一、計劃生育的概念 計劃生育指通過生育機制有計劃地調節人口的增長速度,包括節制生育以降低人口增長、鼓勵生育以促進人口發展兩個方面。 實行計劃生育,是民族文明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之一。它不僅關繫到夫妻、子女、家庭的切身利益,而且關繫到國家的建設、民族的興旺,是一個帶有全局性的問題。 我國從總體上講是一個人口發展速度過於快速的國家,就我國的實際情況而言,計劃生育指的是節制生育,降低人口發展速度。 計劃生育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也是一個民族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我國《憲法》第25條明確規定:「國家推行計劃生育,使人口的增長同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相適應。」 我國1980年婚姻法根據憲法這一精神,將計劃生育作為一項基本原則寫入,這對有效地調節人口的再生產和有計劃地控制人口增長具有重要的意義。《婚姻法》(2001年修正案)繼續將這一原則保留在修正後的婚姻法中。 二、實行計劃生育的重要意義 計劃生育是我國婚姻法的一項基本原則,這是由社會主義制度下人口再生產的性質和我國的人口狀況決定的。有計劃地控制人口增長,對我國實現四化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一)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協調發展的需要 按照恩格斯的觀點,人類社會的生產包括兩大類:一是「生活資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產」,二是「人類自身的生產,即種的蕃衍。」 人類社會的發展,受著兩種生產的制約。而兩種生產相互之間,也存在著互相影響、互相制約的關系。 兩種生產中,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人類生存的基礎和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人口的生產從屬於物質資料的生產,受物質資料生產的制約。人口的狀況雖然不能決定社會性質的變化,但卻對社會的發展起到促進或延緩的重要的影響作用。人口的過多或過少以及人口質量的偏低,將會嚴重影響社會生活資料的生產。 歷史上的每一種生產方式,都有自己的特定的人口規律,社會制度的不同,人口生產的狀況和特點也各不相同。 在資本主義以前,社會物質生產和人口生產均處於自然狀態。自然條件對物質生產的破壞同樣也破壞著人口的生產。如自然災害、瘟疫等所引起的生產倒退和人口死亡等。 在資本主義社會,社會化的生產和資本家私有制的矛盾,同樣也表現在人口問題上。與經濟上的競爭和生產上的無政府狀態相適應,人口的生產也同樣是無政府狀態的。人口的再生產往往受勞動力市場供求規律盲目的、自發的調節。 資本主義周期性的經濟危機也使得資本主義國家的人口增長呈現出一定的周期性。經濟危機對生產的破壞也同樣破壞著人口的發展。每次危機都會造成大批勞動人口的死亡。 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有效地克服了資本主義生產的盲目性,這就要求社會成員在人口生產上應當具有計劃性。剝削制度主要是靠自然破壞來調節人口的(讓一部分人死去),社會主義制度是不允許這種現象發生的。但人口增長與經濟發展之間確實存在一定矛盾,當人口增長超過物質保障時,社會主義對此也無力承受。所以,必須使人口增長控制在社會物質條件所允許的范圍之內。這就要求社會主義國家必須實行計劃生育。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解放前,經濟十分落後,人民生活極端貧困,人口再生產處於盲目狀態。人口生產率高,死亡率也高,因此增長不快。解放後,經濟發展了,人民生活條件普遍改善了,人口出現了高出生率、低死亡率的局面,增長速度很快。這樣就給國家的四化建設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人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人口的再生產和物質資料的再生產有著多方面的內在聯系。為了正確處理生產和需要、積累和消費以及國民經濟中的其他一系列的比例關系,人口必須有計劃地、合理地增長。 人口過多,增長過快,同社會經濟發展嚴重失調。這種狀況給我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造成了很大的困難。通過計劃生育控制人口的增長,是當前我國人民的一項十分迫切的任務。 中國作為世界人口大國,必須自覺地、有計劃地調節人口再生產,正確處理消費與積累,生產和需要以及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各種比例關系,以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我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 (二)是家庭健康發展的需要 家庭作為人口再生產的社會形式,與婚姻家庭制度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計劃生育必須通過每一個家庭實施,同時也與每一個家庭利益相關。 計劃生育對家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 1、減輕了家庭的經濟負擔 子女從出生到有獨立的生活能力,需要家庭的撫養和教育,子女越多,父母付出的財力和精力就越多,這必然會影響家庭的生活水平。當前,我國大多數家庭還不富裕,實行計劃生育,有利於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提高家庭生活水平。 2、有利於家庭成員的身體健康 父母養育子女,花費的不僅是財力和物力,還有體力和精力。子女過多、過密,就會給父母的身體健康帶來不良影響,既影響父母參加社會工作,也影響父母健康生活。計劃生育使子女減少,無疑有利於父母的身體健康,也有利於父母以更多的精力去參加社會工作和社會活動。 3、有利於人口素質的提高 父母的財力、精力畢竟有限。子女過多、過密,不可能得到充分、良好的撫育條件,子女受撫養教育的質量就很難得到保證,這不符合優生學的要求。而實行計劃生育,則有利於這一矛盾的解決。 實行少生,就有條件做到優育。父母將有更多的精力和財力用到對子女的撫養教育上,有利於孩子的全面發展和孩子成長質量的提高。 人口素質的提高,不只是對孩子本人和家庭有利,也是整個中華民族興旺發達、全社會和諧發展的需要。 三、計劃生育的內容 計劃生育的目的,一是保證人口生產和社會經濟水平的相協調,二是保證人口質量的提高。 為了貫徹《憲法》第25條的精神,《婚姻法》(2001年修正案)第2條將計劃生育確定為一項基本原則,並在第16條將實行計劃生育規定為夫妻雙方必須履行的義務。 2001年12月29日九屆全國人大常會25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對夫妻實行計劃生育的內容、獎勵與社會保障、不履行計劃生育義務的法律責任均作出了具體的規定。第18條明確規定:國家穩定現行生育政策,鼓勵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規定。少數民族也要實行計劃生育,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規定。第23條規定:國家對實行計劃生育的夫妻,按照規定給予獎勵。第41條規定:不符合本法第18條的規定生育子女的公民,應當依法繳納社會撫養費。 我國目前的生育政策基本上是:提倡適當晚婚,貫徹「晚育、少生、優生、優育」方針,提高人口質量。 晚育,是對生育時間上的要求,已婚婦女年滿24周歲後初育為晚育。 少生,是對生育數量上的要求,國家提倡一對夫妻只生一個孩子。 優生、優育,是對孩子質量上的要求。 根據目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已頒布的本地區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其內容主要可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提倡和獎勵生

3. 如何宣傳計劃生育"全面兩孩"政策

為做好「全面兩孩」的宣傳工作,擴大宣傳,提高群眾對計生新政策的知曉率,可以利用專現屬有微信平台「五優人口」,發布計生政策法規,普及健康衛生知識,傳播家庭人口文化,為扎實、穩妥、有序地實施「全面兩孩」政策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
當前微信平台宣傳重點包括: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重要性;大力宣傳「全面兩孩」政策的決策部署;實施「全面兩孩」政策的重大意義;優生優育知識;「關愛女孩」和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問題的政策法規等。

4. 衛生計生政策法規培訓需要注意哪些

計劃生育政策法規知識培訓總結為以下幾點:
一、《人口與計劃生育法》規定公民在實行計劃生育中應當履行哪些義務?
1、公民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
2、夫妻雙方在實行計劃生育中負有共同責任;
3、公民有按照法律規定的條件依法規范生育行為的義務;
4、公民有自覺落實避孕節育措施,接受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指導的義務;
5、公民有協助政府開展人口計劃與生育的義務;
6、違反法律法規規定條件生育子女的公民有依法繳納社會撫養費的義務;
7、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
二、《人口與計劃生育法》規定公民在實行計劃生育中享有哪些合法權益?
1、依法生育的權利;
2、實行計劃生育男女平等的權利;
3、獲得計劃生育,生殖健康信息和教育的權利;
4、獲得避孕節育技術和生殖健康服務的權利;
5、獲得知情選擇安全、有效、適宜的避孕節育措施服務的權利;
6、獲得法律法規和政府規章規定的獎勵、優待、社會福利、社會保障、社會救助的
權利和平等發展的權利;
7、公民實行計劃生育,其人身權、財產權不受侵害的權利;
8、公民有獲得法律救濟的權利
人口問題是當今世界各國普遍關注的問題。它不僅關繫到國民經濟的發展,而且關繫到民族的生存和人類社會的穩定和繁榮。在我國,人口數量最多的確成了「中國最大的難題」,在生產力還很不發達的情況下,吃飯、教育、就業等都成為嚴重的問題。實行計劃生育,就是要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質量,完善人口結構。而我國人口多、底子薄,提高人口質量,完善人口結構的任務十分艱巨,因此必須堅持實行計劃生育。
三、我國的現行生育政策是什麼?
國家提倡晚婚晚育,提倡一對夫妻只生育一個子女,依照法律法規規定合理安排生育第二個子女。少數民族也要實行計劃生育。具體政策規定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四、育齡夫妻生育第一個子女,應當辦理哪些手續?
育齡夫妻生育第一個子女的,應當在懷孕三個月內主動到鄉級計生機構辦理生育登記,領取《第一個子女生育登記卡》。

5. 怎樣做好新形勢下的衛生和計劃生育宣傳教育工作

您好!推薦您閱讀利津縣衛生計生局局長季謝美發表的文章《怎樣做好新形勢下的衛生計生宣傳教育工作》。 計生、衛生部門合並後,人口計生工作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在新的形勢下,作為衛生和計劃生育宣傳教育工作者,應積極順應形勢創新開展宣傳教育,堅持「七個模式」,開展好衛生和計劃生育宣傳教育工作。 融入化模式 在宣傳教育上要做到「四個融入」,真正融入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一是「融入平時」。堅持每季組織一次人口學校授課,每月黨員學習安排一次婚育新風內容,每周計生幹部入戶發放一次婚育新風內容,每周計生幹部入戶發放一次宣傳用品。二是「融入活動」。注重將宣傳教育融入到基層文化建設中,特別是在元旦、春節、「5·29」、「7·11」等重要節日、紀念日前後,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咨詢服務、知識競賽、演講比賽、書畫展等活動,寓教於樂。三是「融入村組」。如組織育齡婦女製作計生宣傳品,及時發放到群眾手中。四是「融入部門」。充分挖掘宣傳、民政、公安、教育等部門的公共資源優勢,積極搭建婚育新風文化傳播平台,形成強勁工作合力。 滲透化模式 做宣傳教育工作要注重方式方法,把握好尺度。要善於在潛移默化中、在平常生活中傳播計生政策方針和「世代服務」理念。為此,宣傳教育工作要注重滲透:滲透到有關部門的職責中去,並發揮其作用;滲透到全民性文化活動中去,廣泛吸引群眾參與;滲透到為民服務中去,寓教育於服務之中。要堅持普通教育與分層教育相結合、集中教育與經常性教育相結合,力求滲透到位,入腦入心。 參與化模式 衛生和計劃生育工作,離不開廣大服務對象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宣傳教育作為一項群眾性很強的工作,更加需要面向群眾、依靠群眾、服務群眾,根植群眾土壤的宣傳工作才能永葆生機與活力。要建立完善「三個機制」,吸引廣大幹群和服務對象積極參與宣傳教育,即建立黨委牽頭、部門協調、依託社區、群眾參與的人口和計劃生育宣傳教育運行機制,建立完善以項目運作方式管理的經費投入機制,建立完善以聯席會議制度為紐帶的部門聯合督察指導機制。要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幫群眾所需,帶動廣大群眾主動參與到宣傳教育活動中來。 親情化模式 衛生和計劃生育工作以人為本,以服務對象為中心,同樣,其宣傳教育工作也要充滿人性和親情,既曉之以理,更動之以情,通過情感交流、親情互動,增強群眾對「世代服務」的信賴和支持。對此,要做到「五個一」,即一張笑臉相迎、一聲姐妹相稱、一顆誠心辦事、一切服務熱情、一聲祝福送行,用計生幹部的真情實意、深情厚意去感染廣大育齡群眾,增強育齡群眾的親情感、溫馨感和放鬆感。育齡婦女群體情感細膩且敏感,這就要求務必注重「細節、細心、細致」,真正營造出親情化體驗氛圍,比如氛圍環境要溫馨自然、宣傳標志要規范美觀、基礎設施要功能完善等。要充分發揮一人一事、一言一行、一草一木的宣傳教育作用,實現真誠聯動、真心幫扶、真愛服務、真情關懷。 多樣化模式 當前,群眾對衛生計生宣傳教育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必須堅持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不斷創新宣傳教育的形式、載體和內容,並將其作為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一是宣傳形式多樣化。建立健全人口學校、宣傳一條街、知識長廊、宣傳欄、新型生育文化牆、生育文化廣場、生育文化大院等形式多樣的宣傳陣地,做到宣傳教育「遍地開花」。二是宣傳載體多樣化。積極探索運用網路、影視、多媒體課件等現代傳播載體。三是宣傳內容多樣化。積極吸收和運用反映時代精神的新思想、新觀念、新道德、新風尚來武裝育齡群眾的頭腦,把思想育人與知識育人結合起來,做實、做優宣傳教育工作。 按需化模式 就是根據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群體和個體的不同需求進行宣傳教育。以往的宣傳教育模式「以我為主」,「我說你聽」,既脫離群眾,也與「世代服務」的要求不相符,很容易遭受「冷遇」。如新婚期、避孕期、更年期婦女群體的知識需求和接受心理差異大,籠統灌輸自然效果欠佳。特別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斷變化,他們除了需求獲取計生政策、避孕節育知識以外,還想獲取致富信息、實用技術等。因此,衛生計生宣傳教育必須認真研究當前群眾的真實需求,更加貼近群眾、貼近實際、貼近生活。 「雙四化」模式 一是「空中四條線」模式,指的是廣播、電視、網路、電話四條線。要在各級廣播電台、電視台開設人口計生專欄;要挖掘現代傳媒的宣傳潛力,形成互聯網、遠程教育網、手機短息網宣傳教育一條線;縣、鎮人口計生部門要設立專門的熱線電話,隨時聽取意見、答疑釋惑。二是「地上四個一」模式,包括新型生育文化一條街、一個綜合生育文化大院、一支計生文藝宣傳隊、一列宣傳服務「直通車」。通過實行「雙四化」模式,建立「四通八達」的衛生計生服務宣傳教育工作體系,實現信息傳播的立體化和全覆蓋,切實提升宣傳教育效果。

6. 宣傳普及醫療衛生法律法規是健康教育的內容嗎

是的復。醫療衛生法律製法規目前涉及到社會醫療保障等制度,包括醫療健康卡的設立及應用等問題,與日常健康保健及治療密切相關。但很遺憾這些有用的法規沒有得到應有力度的宣傳教育,以致大多數人壓根兒不知道自己享有這項權利。實質上,這些都是健康教育的必須內容。

熱點內容
勞動法對兼職工資的規定 發布:2025-07-01 12:28:14 瀏覽:884
韶關找律師 發布:2025-07-01 12:26:47 瀏覽:251
刑事訴訟法第九 發布:2025-07-01 12:25:59 瀏覽:949
理解合同法解釋二的二十九條 發布:2025-07-01 12:25:59 瀏覽:21
法院司法行政職位 發布:2025-07-01 12:20:55 瀏覽:404
法院防疫暗號 發布:2025-07-01 12:19:23 瀏覽:97
鄭州正言法律咨詢公司 發布:2025-07-01 12:14:30 瀏覽:13
勞動法用人規定 發布:2025-07-01 12:09:19 瀏覽:576
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法律 發布:2025-07-01 11:54:04 瀏覽:1000
德國法刑法 發布:2025-07-01 11:53:53 瀏覽: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