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葯師條例

葯師條例

發布時間: 2021-01-23 02:59:58

A. 臨床葯師制度

醫院葯師的傳統任務主要是,采購供應葯品和收方發葯,葯師只能在法規許可條件下,開展職權范圍內的業務活動(如葯品管理法、醫院葯劑科管理條例)。推行PC業務必須制定《葯師法》和在有關法規中增加相應條文(簡單介紹國外有關法規如醫院葯師拿出用葯方案錯誤使病人殘廢要負法律責任,把葯師的職責、 任務, 地位用法律形式確定下來,)。PC工作在我國還處於宣傳階段,沒有制度,尤其缺少一套客觀的、科學的、能為醫生、病人接受的評價標准,用來衡量葯物應當產生的結果,以及對病人生存質量的影響, 即考察開展PC的真正價值,葯師應當參與制訂臨床葯物治療標准,明確規定合理用葯適應證、劑量和應該達到的治療效果。
與醫生一起決定病人是否需要進行葯物治療,明確治療目標,為這一目標設計葯物治療方案(即個體化用葯), 監測病人用葯全過程,對葯物治療做出綜合評價,發現和報告葯物過敏反應及副作用, 最大限度地降低葯物不良反應及有害的葯物相互作用的發生。
PC不僅涉及葯物治療(實際提供葯品), 而且涉及每個病人的葯物治療決策。不光決定是否用葯,而且判斷葯物的選擇、劑量、給葯途徑、給葯方法、葯物治療監測和向病人提供與用葯有關的情報和咨詢服務。葯師必須綜合、分析信息,根據與其他服務人員交談所獲得的信息、病人情況、疾病類型和醫生提出的治療觀點拿出用葯方案。
3.2 綜合管理所有的PC所必需的資源(包括人和葯品)。葯物使用管理包括采購、儲存、供應及葯物使用評價。對醫生、護士進行葯學指導,提供有關葯物的信息咨詢服務。對病人採取直接服務, 包括用葯教育、臨床治療會診等。
3.3 保證合理用葯,即安全、有效、經濟的用葯,根據病人的疾病種類、性質、發病時間、以往用葯史、有無葯物過敏等情況,選擇安全有效的葯物、適當的劑型、給葯途徑和給葯方法。
葯師提供PC的具體任務是發現、防止和解決與用葯有關的問題。如①葯物正確無誤;②用葯指征適宜;③療效安全,使用價格適宜;④劑量、用法、療程妥當(依據葯動學和葯效學知識決定劑量及療程);⑤用葯對象適宜(無禁忌證、不良反應小);⑥調配無誤;⑦病人遵從性良好〔4〕。
3.4 建立病人用葯檔案,對病人生活質量的評價。
根據WHO對健康的定義,採用通用量表和特殊量表,健康問卷和健康效用測量方法,健康效用指數等,對病人生活質量作出客觀和主觀的評價

熱點內容
單務合同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02 03:05:36 瀏覽:229
幼兒園不設置學前班規章 發布:2025-07-02 02:44:24 瀏覽:37
沿河司法楊 發布:2025-07-02 02:39:27 瀏覽:582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工傷認定 發布:2025-07-02 02:35:20 瀏覽:826
行政訴訟法司法解釋起草背景 發布:2025-07-02 02:35:14 瀏覽:386
合肥經開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7-02 02:33:57 瀏覽:758
水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7-02 02:28:54 瀏覽:415
法院近義詞 發布:2025-07-02 02:20:47 瀏覽:577
司法考試四大本pdf 發布:2025-07-02 02:13:10 瀏覽:837
新勞動法合同表格 發布:2025-07-02 02:13:09 瀏覽: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