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全法規定中央國家安全
Ⅰ 根據《國家安全法》規定,哪個機關是國家安全工作的主管機關
根據《國家安全法》規定:國家安全機關是本法規定的國家安全工作的主管機內關。
Ⅱ 中華人民共和國新國家安全法綜合治理的內容
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正式公布施行。
國家安全法共7章84條,主要內容包括:
(一)規定了國家安全的含義和國家安全工作的指導思想。國家安全法明確:「國家安全是指國家政權、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人民福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國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對處於沒有危險和不受內外威脅的狀態,以及保障持續安全狀態的能力。」總體國家安全觀,是做好新形勢下國家安全工作的根本遵循。為此,國家安全法規定:「國家安全工作應當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託,維護各領域國家安全,構建國家安全體系,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
(二)規定了國家安全領導體制和有關國家機構的職責。我國憲法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堅持黨對國家安全工作的領導,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必然要求,是發揮黨總攬全局、統籌協調作用的重要體現。為此,國家安全法規定:「堅持中國共產黨對國家安全工作的領導,建立集中統一、高效權威的國家安全領導體制」「中央國家安全領導機構負責國家工作的決策和議事協調,研究制定、指導實施國家安全戰略和有關重大方針政策,統籌協調國家安全重大事項和重要工作,推動國家安全法治建設」。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國家安全法還規定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國務院、中央軍委、中央各部門和地方包括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方面的責任,並對各級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履行職責時應當貫徹維護國家安全的原則作出了專門規定。
(三)規定了維護國家安全工作的基本原則。按照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要求,根據憲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國家安全法規定了維護國家安全工作的原則:堅持法治和保障人權原則、堅持維護國家安全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和統籌各領域安全原則、堅持標本兼治、預防為主原則、堅持專門工作與群眾路線相結合原則。此外,為彰顯我國促進共同安全、維護世界和平的意願,國家安全法還規定:「維護國家安全,應當堅持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積極同外國政府和國際組織開展安全交流合作,履行國際安全義務,促進共同安全,維護世界和平。」
(四)規定了維護國家安全的任務。按照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要求,國家安全法第二章規定了維護國家安全的根本任務,以及維護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和核安全等各項具體任務。「以人民安全為宗旨」是國家安全法的一個亮點,於此有關的許多規定體現了維護國家安全應當堅持以民為本、以人為本,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立法理念。
(五)規定了國家安全制度和保障措施。國家安全法在總結以往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明確了建立國家安全制度的基本要求,規定「中央國家安全領導機構實行統分結合、協調高效的國家安全制度與工作機制」,建立工作協調、督促檢查、會商研判、協同聯動、決策咨詢等國家安全工作機制,並分別對財政、物資、科技、專門人才、專門工作手段和教育保障作了規定。此外,國家安全法還明確規定:「每年4月15日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六)規定了公民、組織的權利義務。國家安全法強調國家安全人人有責,明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人民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和其他社會組織,都有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和義務。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侵犯和分割。維護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是包括港澳同胞和台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的共同義務」。此外,國家安全法還規定了公民和組織的一般性義務,規定了機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和其他組織的教育動員義務,規定了企業事業組織的特殊義務。
Ⅲ 國家安全法律包括哪些
近幾年,我國改革開放事業和經濟發展建設突飛猛進,但面對的安全形勢仍然較為嚴峻,不僅要對內維護國家的統一大局和政治穩定,而且對外還要保障領土安全,防止敵對國的侵害,維護地區的和平安全穩定,為此,中央於2015年7月發布了新的國家安全法,那麼,新國家安全法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呢?
國家安全法共7章84條,主要內容包括:
(一)規定了國家安全的含義和國家安全工作的指導思想。
國家安全法明確:「國家安全是指國家政權、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人民福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國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對處於沒有危險和不受內外威脅的狀態,以及保障持續安全狀態的能力。」總體國家安全觀,是做好新形勢下國家安全工作的根本遵循。為此,國家安全法規定:「國家安全工作應當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託,維護各領域國家安全,構建國家安全體系,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
(二)規定了國家安全領導體制和有關國家機構的職責。
我國憲法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堅持黨對國家安全工作的領導,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必然要求,是發揮黨總攬全局、統籌協調作用的重要體現。為此,國家安全法規定:「堅持中國共產黨對國家安全工作的領導,建立集中統一、高效權威的國家安全領導體制」「中央國家安全領導機構負責國家工作的決策和議事協調,研究制定、指導實施國家安全戰略和有關重大方針政策,統籌協調國家安全重大事項和重要工作,推動國家安全法治建設」。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國家安全法還規定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國務院、中央軍委、中央各部門和地方包括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方面的責任,並對各級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履行職責時應當貫徹維護國家安全的原則作出了專門規定。
(三)規定了維護國家安全工作的基本原則。
按照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要求,根據憲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國家安全法規定了維護國家安全工作的原則:堅持法治和保障人權原則、堅持維護國家安全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和統籌各領域安全原則、堅持標本兼治、預防為主原則、堅持專門工作與群眾路線相結合原則。此外,為彰顯我國促進共同安全、維護世界和平的意願,國家安全法還規定:「維護國家安全,應當堅持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積極同外國政府和國際組織開展安全交流合作,履行國際安全義務,促進共同安全,維護世界和平。」
(四)規定了維護國家安全的任務。
按照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要求,國家安全法第二章規定了維護國家安全的根本任務,以及維護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和核安全等各項具體任務。「以人民安全為宗旨」是國家安全法的一個亮點,於此有關的許多規定體現了維護國家安全應當堅持以民為本、以人為本,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立法理念。
(五)規定了國家安全制度和保障措施。
國家安全法在總結以往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明確了建立國家安全制度的基本要求,規定「中央國家安全領導機構實行統分結合、協調高效的國家安全制度與工作機制」,建立工作協調、督促檢查、會商研判、協同聯動、決策咨詢等國家安全工作機制,並分別對財政、物資、科技、專門人才、專門工作手段和教育保障作了規定。此外,國家安全法還明確規定:「每年4月15日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六)規定了公民、組織的權利義務。
國家安全法強調國家安全人人有責,明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人民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和其他社會組織,都有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和義務。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侵犯和分割。維護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是包括港澳同胞和台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的共同義務」。此外,國家安全法還規定了公民和組織的一般性義務,規定了機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和其他組織的教育動員義務,規定了企業事業組織的特殊義務。
Ⅳ 根據《國家安全法》的規定,國家安全工作應當統籌什麼
根據《國家安全法》第8條規定,維護國家安全,應當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專協調。國家安全工作屬應當統籌內部安全和外部安全、國土安全和國民安全、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
Ⅳ 《國家安全法》規定國家安全宣傳教育保障的內容包括哪些
《國家安全法》規定國家安全宣傳教育保障的內容:
根據《國家安回全法》第76條規定,答國家加強國家安全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國家安全宣傳教育活動,將國家安全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和公務員教育培訓體系,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
Ⅵ 《國家安全法》規定公民和組織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有哪些
《國家安全法》總共規定了8條公民和組織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
第十五條機關、團體和其他組織應當對本單位的人員進行維護國家安全的教育,動員、組織本單位的人員防範、制止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
第十六條公民和組織應當為國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條件或者其他協助。
第十七條公民發現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應當直接或者通過所在組織及時向國家安全機關或者公安機關報告。
第十八條在國家安全機關調查了解有關危害國家安全的情況、收集有關證據時,公民和有關組織應當如實提供,不得拒絕。
第十九條任何公民和組織都應當保守所知悉的國家安全工作的國家秘密。
第二十條任何個人和組織都不得非法持有屬於國家秘密的文件、資料和其他物品。
第二十一條任何個人和組織都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竊聽、竊照等專用間諜器材。
第二十二條任何公民和組織對國家安全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超越職權、濫用職權和其他違法行為,都有權向上級國家安全機關或者有關部門檢舉、控告。
上級國家安全機關或者有關部門應當及時查清事實,負責處理。對協助國家安全機關工作或者依法檢舉、控告的公民和組織,任何人不得壓制和打擊報復。
(6)國安全法規定中央國家安全擴展閱讀:
國家安全機關在國家安全工作中的職權
第六條國家安全機關在國家安全工作中依法行使偵查、拘留、預審和執行逮捕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職權。
第七條國家安全機關的工作人員依法執行國家安全工作任務時,經出示相應證件,有權查驗中國公民或者境外人員的身份證明;向有關組織和人員調查、詢問有關情況。
第八條國家安全機關的工作人員依法執行國家安全工作任務時,經出示相應證件,可以進入有關場所;
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經過批准,出示相應證件,可以進入限制進入的有關地區、場所、單位;查看或者調閱有關的檔案、資料、物品。
第九條國家安全機關的工作人員在依法執行緊急任務的情況下,經出示相應證件,可以優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遇交通阻礙時,優先通行。
國家安全機關為維護國家安全的需要,必要時,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可以優先使用機關、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和個人的交通工具、通信工具、場地建築物,用後應當及時歸還,並支付適當費用;造成損失的,應當賠償。
第十條國家安全機關因偵察危害國家安全行為的需要,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經過嚴格的批准手續,可以採取技術偵察措施。
第十一條國家安全機關為維護國家安全的需要,可以查驗組織和個人電子通信工具、器材等設備、設施。
第十二條國家安全機關因國家安全工作的需要,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可以提請海關、邊防等檢查機關對有關人員和資料、器材免檢。有關檢查機關應當予以協助。
第十三條國家安全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國家安全工作中,應當嚴格依法辦事,不得超越職權、濫用職權,不得侵犯組織和個人的合法權益。
第十四條國家安全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受法律保護。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法律法規
Ⅶ 《國家安全法》每年多少月多少日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4月15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第十四條規定,每年4月15日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2016年4月12日,為迎接首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河北冀州市在中小學生中廣泛開展國家安全知識普及,通過邀請革命老軍人進校園、製作講解宣傳畫等形式,為孩子們講述國家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孩子們的國家安全意識。
(7)國安全法規定中央國家安全擴展閱讀
國家安全制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
第四十四條中央國家安全領導機構實行統分結合、協調高效的國家安全制度與工作機制。
第四十五條國家建立國家安全重點領域工作協調機制,統籌協調中央有關職能部門推進相關工作。
第四十六條國家建立國家安全工作督促檢查和責任追究機制,確保國家安全戰略和重大部署貫徹落實。
第四十七條各部門、各地區應當採取有效措施,貫徹實施國家安全戰略。
第四十八條國家根據維護國家安全工作需要,建立跨部門會商工作機制,就維護國家安全工作的重大事項進行會商研判,提出意見和建議。
第四十九條國家建立中央與地方之間、部門之間、軍地之間以及地區之間關於國家安全的協同聯動機制。
第五十條國家建立國家安全決策咨詢機制,組織專家和有關方面開展對國家安全形勢的分析研判,推進國家安全的科學決策。
Ⅷ 國家安全法明確規定,維護國家安全應當與什麼協調
依據《國家安全法》第五條的規定,國家安全工作應當「統籌協內調國家安全重大事容項和重要工作,推動國家安全法治建設」。 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 第五條 中央國家安全領導機構負責國家安全工作的決策和議事協調,研究制定、指導實施國家安全戰略和有關重大方針政策,統籌協調國家安全重大事項和重要工作,推動國家安全法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