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待孩子負法律責任
❶ 教育法打孩子負什麼法律責任
我國《義務教育法》第十六條規定「禁止體罰學生」;《教師法》第三十七條規定「體罰學生,經教育不改的」,要給予教師「行政處分或者解聘」,「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未成年人保護法》第15條也明文禁止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體罰,是教師對學生肉體實施懲罰並使其受到傷害的行為,如毆打、罰站、下蹲、超過身體極限的運動、刮臉、打撕嘴巴等行為。變相體罰,是指採取其它間接手段,對學生肉體和精神實施懲戒並使其受到傷害的行為,如勞動懲罰、抄過量作業、臉上寫字、諷刺挖苦、謾罵、烈日下暴曬等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十六條中已明確規定「禁止體罰學生。」
❷ 虐待兒童是犯罪嗎,虐待兒童行為怎麼處罰
俗話說「棍棒下面出孝子」。關於虐待兒童的行為,由於我們的傳統文化認為打孩子是可以接受的一種教育方式,因此,我國刑法目前並沒有專門規定虐待兒童罪。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虐待兒童的行為都不會構成犯罪。
我國憲法明確規定,兒童受國家保護,禁止虐待兒童,並且在刑法當中規定了虐待罪,對兒童實施虐待的行為情節達到一定的嚴重程度時作出刑事處罰。虐待罪,是指對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以打罵、捆綁、凍餓、限制自由、凌辱人格、不給治病或者強迫作過度勞動等方法,從肉體上和精神上進行摧殘迫害,情節惡劣的行為。
一般情況下,對於虐待兒童的行為會被認定為虐待罪。我國刑法第二百六十條關於虐待罪的規定是:虐待家庭成員,情節惡劣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被害人重傷、死亡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款罪,告訴的才處理。
通過刑法第二百六十條的規定可以看出,虐待罪容易同故意殺人罪和故意傷害罪混淆。司法實踐中難以認定某一行為是構成虐待罪還是故意殺人罪時,一般從主觀故意上區分二者的界限,虐待罪的主觀方面是故意對被害人進行肉體上和精神上的摧殘和折磨;故意殺人罪的主觀方面是故意剝奪他人的生命。
至於虐待罪與故意傷害罪的區別。在司法實踐中,一般主要從主觀故意上區別虐待罪與故意傷害罪的界限。如果行為人出於對被害人進行肉體上和精神上摧殘和折磨的故意,在實施虐待行為過程中,造成被害人輕傷或者重傷的,其行為構成虐待罪,不構成故意傷害罪;如果行為人在主觀上具有傷害他人身體健康的故意,並且在客觀上實施了傷害他人的行為,則其行為構成故意傷害罪,不構成虐待罪。
以上就是虐待兒童是犯罪嗎,虐待兒童行為怎麼處罰問題的解答。由於虐待罪除了受害人死亡或重傷的,都屬於自訴案件,而被虐待的孩子往往出於對父母的畏懼或者由於其血緣情結而不能提出起訴。同時,針對大量存在的不觸犯刑法的家庭領域中的兒童虐待行為,並未制定明確的法律責任和救濟途徑。因此,我國刑法在保護被虐待兒童方面仍需要加強。
❸ 父母虐待系列的孩子有什麼法律責任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八條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不得虐待、遺棄未成年人;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殘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棄嬰。」
《民法總則》規定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父母是子女的法定監護人。監護人的職責是代理被監護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等。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父母作為子女的監護人如有實施嚴重損害被監護人身心健康行為的,人民法院根據有關個人或者組織的申請,撤銷其監護人資格,安排必要的臨時監護措施,並按照最有利於被監護人的原則依法指定監護人。
《婚姻法》第四十三條規定:「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員,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所在單位應當予以勸阻、調解。對正在實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予以勸阻;公安機關應當予以制止。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員,受害人提出請求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治安管理處罰的法律規定予以行政處罰。」
我國《刑法》第二百六十條規定了虐待罪——虐待家庭成員,情節惡劣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傷、死亡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該條是《刑法修正案(九)》的內容,其針對虐待罪主要做了兩個方面的修改:一是將刑法第二百六十條第三款修改為:「第一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被虐待的人沒有能力告訴,或者因受到強制、威嚇無法告訴的除外。」並且在刑法第二百六十條後增加一條,作為第二百六十條之一:「對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殘疾人等負有監護、看護職責的人虐待被監護、看護的人,情節惡劣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有前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❹ 父母虐待孩子在法律上判什麼刑
你好,要看是否具有長期性的虐待,可以構成虐待罪
根據我國刑法第260條,虐待家庭成員,情節惡劣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傷,死亡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❺ 虐待兒童會受到什麼法律懲罰
目前,中國虐待兒童案件屢禁不止,嚴重威脅到兒童健康,而中國刑法中沒有此項罪名的法規。由此社會呼籲,中國《刑法》 應當盡快增設獨立的虐待兒童罪罪名,將沒有造成死傷但是性質惡劣的虐童行為予以犯罪化。
在國外,虐待兒童的行為是法律的高壓線,而在中國還是一條虛線——雖然形式上禁止但定性模糊,而且處罰疲軟。
❻ 虐待孩子的法律法規條款
一般情況下,對於虐待兒童的行為會被認定為虐待罪。
我國刑法第二百六十條關於虐待罪的規定是:虐待家庭成員,情節惡劣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被害人重傷、死亡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款罪,告訴的才處理。
如果行為人出於對被害人進行肉體上和精神上摧殘和折磨的故意,在實施虐待行為過程中,造成被害人輕傷或者重傷的,其行為構成虐待罪;如果行為人在主觀上具有傷害他人身體健康的故意,並且在客觀上實施了傷害他人的行為,則其行為構成故意傷害罪,不構成虐待罪。
對於虐待罪,我國刑法沒有規定虐待兒童罪,刑法規定,虐待指的是虐待家庭成員。
❼ 一些法律法規虐待幼童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我國刑法里並沒有虐待兒童罪這個罪名,有虐待罪的規定:
第二百六十條虐待家庭成員,情節惡劣的,處二年以上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傷、死亡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款罪,告訴的才處理。
如果傷害是長年累月造成的,可以認定是虐待行為,如果是個別一次行為造成的會被認定為故意傷害罪:
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故意傷害罪的最高刑是死刑,具體的認定要法院判決.
❽ 虐待兒童違反什麼法律
違反《刑法》。
我國《刑法》對虐待罪作了詳細規定,情節惡劣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而致使被害人重傷、死亡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8)虐待孩子負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虐待罪,是指經常以打罵、禁閉、捆綁、凍餓、有病不給治療、強迫過度體力勞動等方式,對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進行肉體上、精神上的摧殘、折磨,情節惡劣的行為。中國刑法中妨害婚姻、家庭罪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