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氣法律責任
❶ 液化石油氣的殘液應該由()誰負責
液化氣是一種多組分的混合物,主要由含3個或4個碳原子(C3,C4)的重碳氫化合物組成,它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丙烯和丁烷。它的次要是丁烯,戊烷等。含碳原子數越高,沸點越高,沸點越高,也就越難氣化。在使用過程中,最易氣化的c3.c4 越來越逐漸減少,鋼瓶最後剩下的殘液,是不易氣化的,少量的C4.C5 上重部分混合物,佔10%-20%。
液化氣主要成分是丙烷.丙烯.丁烷,丁烯和丁二烯.殘液是戊烷,己烷混合物(是高熱值燃料,製造汽油的主要成分)。丙烷分子式C3H8.丁烷分子式.C4H10,戊烷分子式為C5H12,已烷分子式C6H14。丙烷燃燒值529.20仟卡/克,丁烷燃燒值687.20仟卡/克,戊烷燃燒值847.10仟卡/克,已烷燃燒值999.20仟卡/克。氣化溫度.丙烷<-38.3℃ ;丁烷37℃ 已烷.>67℃ ;殘液存留量取決於丙丁烷純度,成分與外界溫度。這些殘液的去向 ;1)加熱,熱水燙,火烤,超過C5上重部分溫度達到67℃以上自然氣化達到飽和程度氣化參加燃燒。2)鋼瓶放倒或倒立。3)殘液託人或自己倒掉。4)氣站回收,聽說殘液有回收的,實際發現,大部分倒掉。液化氣是用戶購買的燃氣不能全部燒用,再充氣仍滯留在鋼瓶內的高熱值燃料的殘液是供氣單位氣體的成分與丙丁烷的純度所致,殘液應該由供氣單位予以兌換。
燒凈器是專為燒凈鋼瓶內無法再燒用的殘液而設計的,它的技術特點是利用液體運動學的原理,利用充裝氣的充氣壓,丙丁烷的蒸氣壓,管體的正負壓差,在使用中促使殘液分子在無秩序碰撞運動中所產生的熱量,在所有的自由度間重新分配與其它的飽和氣體經過調整液氣比混合參加燃燒,解決了以往的設備所存在的問題。不需要增加任何動能.熱能.添加任何添加劑。不改變鋼瓶,爐具的任何結構和使用方法,達到使鋼瓶內殘液燒凈,明顯提高熱值,延長鋼瓶燒用時間。
燒凈器的問世.石油液化氣燒後留有殘液將成為歷史。它利用液體運動學原理..在鋼瓶正常使用時將殘液參加燃燒掉.在全國燒凈器中是先進的。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為用戶節約資金,為人類節約能源,在提倡節能減排的年代,值得全面推廣應用。
燒凈器經過十餘年研發.二代人辛勤研製的碩果,經過上千次試制,飲食行業,機加工;大型切割試製成功。曾經過蓋州市質量監督局;市壓力容器單位檢測。結論;《安全可靠》。液化氣是易燃易爆氣體,建議國家有關部門關注統一安裝應用推廣。
以上信息專利權人張樹林承擔帶來產生的法律責任
❷ 非法經營液化氣罪怎麼量刑
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的規定,犯非法經營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一條的規定,單位犯本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直接負責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的規定處罰。
(2)液化石油氣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一、開辦瓶裝液化氣配送站點所需證件如下:
1、液化氣經營許可證;
2、營業執照。
二、從事液化氣經營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有依法設立的液化氣儲配站或瓶裝供應站(點);
2、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
3、有安全管理機構或專職安全管理人員;
4、有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及與之相適應的裝備和人員;
5、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❸ 非法經營液化氣向什麼部門投訴
從行政角度:可以由工商局、燃氣公司聯合執法,從刑事角度:非法經營液化氣可能涉嫌非法經營罪,構成犯罪可以由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非法經營罪,是指未經許可經營專營、專賣物品或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買賣進出口許可證、進出口原產地證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經營許可證或者批准文件,以及從事其他非法經營活動,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行為。
本罪在主觀方面由故意構成,並且具有謀取非法利潤的目的,這是本罪在主觀方面應具有的兩個主要內容,如果行為人沒有以謀取非法利潤為目的,而是由於不懂法律、法規,買賣經營許可證的,不應當以本罪論處,應當由主管部門對其追究行政責任。
法律依據:根據有關規定,對於經營法違法音像製品行為,構成犯罪的,應當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
分別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等《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相關規定辦理。
自1998年12月23日起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其中第11條規定:「違反國家規定,出版、印刷、復制、發行本解釋第1條至第10條規定以外的其他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擾亂市場秩序的非法出版物,情節嚴重的,依照刑法第225條第3款規定,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
依據該司法解釋第12條的規定,個人經營數額在5萬元至10萬元以上的,違法所得數額在2萬元至3萬元以上的,經營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500張(盒)以上的,屬於非法經營行為「情節嚴重」。
經營數額在15萬元至30萬元以上的,法違法所得數額在5萬元至10萬元以上,經營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1500張(盒)以上的,屬非法經營行為「情節特別嚴重」。
該司法解釋第13條規定,單位經營數額在15萬元至30萬元以上的,違法所得數額在5萬元至10萬元以上的,經營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1500張(盒)以上的,屬於非法經營行為「情節嚴重」。
經營數額在50萬元至100萬元以上的,違法所得數額在15萬元至30萬元以上的,經營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5000張(盒)以上的,屬非法經營行為「情節特別嚴重」。
❹ 液化氣歸什麼部門管理
液化氣歸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管。
住房城鄉建設部關於印發《燃氣經營許可管理辦法》和《燃氣經營企業從業人員專業培訓考核管理辦法》的通知
建城〔2014〕167號
各省、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天津市、上海市建委,重慶市市政管委、經信委、商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建設局:
根據《城鎮燃氣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我部制定了《燃氣經營許可管理辦法》和《燃氣經營企業從業人員專業培訓考核管理辦法》。現印發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4)液化石油氣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管理辦法
燃氣經營許可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規范燃氣經營許可行為,加強燃氣經營許可管理,根據《城鎮燃氣管理條例》,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從事燃氣經營活動的,應當依法取得燃氣經營許可,並在許可事項規定的范圍內經營。
燃氣經營許可的申請、受理、審查批准、證件核發以及相關的監督管理等行為,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住房城鄉建設部指導全國燃氣經營許可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燃氣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燃氣經營許可管理工作。
第四條 燃氣經營許可證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燃氣管理部門核發,具體發證部門根據省級地方性法規、省級人民政府規章或決定確定。
第五條 申請燃氣經營許可的,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符合燃氣發展規劃要求。
燃氣經營區域、燃氣種類、供應方式和規模、燃氣設施布局和建設時序等符合依法批准並備案的燃氣發展規劃。
(二)有符合國家標準的燃氣氣源。
1.應與氣源生產供應企業簽訂供用氣合同或供用氣意向書。
2.燃氣氣源應符合國家城鎮燃氣氣質有關標准。
(三)有符合國家標準的燃氣設施。
1.有符合國家標準的燃氣生產、儲氣、輸配、供應、計量、安全等設施設備。
2.燃氣設施工程建設符合法定程序,竣工驗收合格並依法備案。
(四)有固定的經營場所。
有固定辦公場所、經營和服務站點等。
(五)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健全的經營方案。
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安全生產責任制度,設施設備(含用戶設施)安全巡檢、檢測制度,燃氣質量檢測制度,崗位操作規程,燃氣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燃氣安全宣傳制度等。
經營方案主要包括:企業章程、發展規劃、工程建設計劃,用戶發展業務流程、故障報修、投訴處置、安全用氣等服務制度。
❺ 有什麼法律法規說高層住宅不能用煤氣罐
《浙江省高層建築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第六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有下列危害高層建築消防安全的行為:
(一)超負荷用電;
(二)違反規定使用瓶裝液化石油氣。
國家標准《高層民用建築設計防火規范》4.1.9 明確規定,高層建築內使用可燃氣體作燃料時,應採用管道供氣。使用可燃氣體的房間或部位宜靠外牆設置。
4.1.11 當高層建築採用瓶裝液化石油氣作燃料時,應設集中瓶裝液化石油氣間,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4.1.11.1 液化石油氣總儲量不超過1.00m3的瓶裝液化石油氣間,可與裙房貼鄰建造。
4.1.11.2 總儲量超過1.00m3、而不超過3.00m3的瓶裝液化石油氣間,應獨立建造,且與高層建築和裙房的防火間距不應小於10m。
4.1.11.3 在總進氣管道、總出氣管道上應設有緊急事故自動切斷閥。
4.1.11.4 應設有可燃氣體濃度報警裝置。
4.1.11.5 電氣設計應按現行的國家標准《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的有關規定執行。
4.1.11.6 其它要求應按現行的國家標准《建築設計防火規范》的有關規定執行。
(5)液化石油氣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浙江省高層建築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第六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有下列危害高層建築消防安全的行為:
(一)超負荷用電;
(二)違反規定使用瓶裝液化石油氣;
(三)違反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或者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的決定,在禁放區域燃放煙花爆竹;
(四)製造、儲存易燃易爆危險品;
(五)損壞、挪用、擅自拆除或者擅自停用消防設施及器材;
(六)佔用、堵塞、封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避難層(間)或者有其他妨礙安全疏散的行為;
(七)佔用、堵塞、封閉消防車通道和消防登高場地,影響消防車通行和滅火救援;
(八)拒絕履行消防安全職責、義務,或者經公安機關消防機構通知後不及時採取措施消除火災隱患;
(九)其他危害消防安全的行為。
違反前款規定的,按照下列規定給予處罰:
(一)違反第一項規定的,由公安機關消防機構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責令停止使用,可以並處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二)違反第二項、第三項規定的,由公安機關消防機構責令改正,對個人處10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對單位處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有關違法使用爆炸性物質的規定給予處罰。
(三)違反第四項規定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有關違法製造、儲存爆炸性物質的規定給予處罰。
(四)違反第五項至第九項規定的,由公安機關消防機構責令改正,對個人處警告或者500元以下罰款,對單位處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五)單位、個人因危害消防安全的行為引起火災或者造成火災危害擴大的,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或者行為人個人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第六十四條的規定給予處罰。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三十條 違反國家規定,製造、買賣、儲存、運輸、郵寄、攜帶、使用、提供、處置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
❻ 非法液化氣運輸經營,屬於民事案件還是刑事案件,怎樣
需要看你具體運輸的數額和情節:
一、刑事責任
(一)非法經營罪 有下列行為的,依據《刑法》第225條,以「非法經營罪」立案處理:
1、個人非法經營數額在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一萬元以上的;
2、單位非法經營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
3、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准,但兩年內因同種非法經營行為受過二次以上行政處罰,又進行同種非法經營行為的(對最後一次非法經營沒有數額上的限制)。
(三)非法攜帶危險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 根據最高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一)》規定,攜帶的爆炸性、易燃性物品在公共場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發生泄漏、遺灑,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以「非法攜帶危險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立案處理。
二、行政責任
(一)違反國家規定,非法買賣、儲存、運輸液化氣的,由公安部門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30條規定,對相關責任人員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二)未取得《燃氣經營許可證》、《燃氣供氣站點許可證》從事液化氣經營活動的,由燃氣管理部門分別依據《上海市燃氣管理條例(修訂)》第50條第1項規定,沒收非法財物,可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
(三)根據國務院《城鎮燃氣管理條例》第四十九條規定,在不具備安全條件的場所使用、儲存燃氣的,由燃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對單位可以處10萬元以下罰款,對個人可以處1000元以下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對向公安機關、燃氣管理部門舉報非法經營液化石油氣違法犯罪活動線索的,一經查實,將予以獎勵。
❼ 如何舉報違法經營液化氣站
無醇燃料歷經質量檢驗單位檢驗,其技術作用和安全均符合燃料的規定,是一種理想化的綠色環保燃料。無醇燃料是屬非易燃易爆,無毒性沒害對環境無污染。無醇燃料生產技術,環境保護靠譜,安全性能高。
無醇燃料
無醇燃料價格便宜、安全、方便快捷具有無殘渣殘液、不黑底鍋,具有保潔服務、安全、劃算、原料易購、使用方便等特點,屬鼓勵發展的生物質清潔能源。無醇燃料燃燒熱值比壓縮天然氣、柴油低但是價格比較有優勢,可作為壓縮天然氣及燃料柴油的替代燃料。無醇燃料在新技術支持下,擁有更為寬闊的熱值范圍,可以根據生產製造行業不一樣配置不一樣的燃料產品,更好的控制不一樣生產製造行業使用燃料的價格。
無醇燃料對於應用更加廣泛的餐飲店、集中供熱、熱處理爐運用,都有不同熱值的產品,用以打開能源需求市場。用火打不著燃料熱值充足、高性價比、生產安全、燃料特點穩定,不揮發物。無醇燃料是一種新式的綠色零污染燃料。無醇燃料不是含環境污染的新燃料。無醇燃料是一種新的燃料,無醇燃料與傳統式燃料對比,無醇燃料具備更高的火焰的溫度和更低的耗費。
無醇燃料比液化氣節省,無醇燃料的出現主要是為了取代市面上的液化氣和甲醇燃料市場的。無醇燃料比甲醇燃料耐燒3倍,比液化氣節約30%以上。主要適用於餐飲廚房,食堂酒店以及工業鍋爐等有「火」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