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產糾紛法律知識
A. 關於遺產糾紛的法律程序方面的
如果這7萬元是李某的夫妻共同債務,應由李某用自己的財產及其夫的遺產償還,還債後還有剩餘的遺產才能由繼承人分割。因遺產數額少於債務數額,在正常情況下,死者父母是不能分到遺產的。
按民訴法規定,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提出證據證明調解違反自願原則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違反法律的,可以申請再審,經人民法院審查屬實的,應當再審。
據此,李某可申請法院再審。不過,如果李某證明不了她之前一直不知道這筆債務存在,則很難推翻原調解書。
B. 遺產法律知識誰會
正常情況下,你父親先拿一半,剩下一半,再有你父親和子女平分。
C. 法律問題,遺產糾紛
這個可以通過法律途徑,去銀行查詢出來老人去世前後到底取出多少錢,然後由當地法院判決分配。如果老人生前沒有立遺囑,那麼每個子女都有平均分配的權力。
D. 關於遺產繼承的法律常識
1、繼承包括以下幾種方式:法定繼承、遺囑繼承、遺贈繼承。
2、遺囑繼承、遺贈繼承優先於法定繼承。不存在有效遺囑和遺贈協議的,方能適用法定繼承。
3、遺囑繼承可以有以下幾種具體形式:公證遺囑、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口頭遺囑(危急情況下適用,事後需要以其他形式再立遺囑)。其中後三種遺囑需要兩個以上見證人(不能有利害關系,現實生活中最常見的是律師見證)參與。
4、遺囑和遺贈的區別:繼承人范圍不同,遺囑是在法定繼承人中選擇某一個或某幾個繼承其遺產;遺贈是把遺產贈給國家、集體或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實際上是一種附生效條件的贈與;遺贈扶養協議是一種特殊的遺贈,需要受遺贈人負責被繼承人的生養死葬,現實生活中常見的情形時,老人和子女簽下協議,約定某子女對其盡贍養義務,百年後遺產由其繼承,這種協議並不是遺贈扶養協議,因為子女對父母的贍養是法定義務,不能約定,即使沒有約定,也不能拒絕履行贍養義務,但老人希望財產由該子女繼承的意思只要是真實的,可以作為普通遺囑來對待。遺贈給任何人都可以嗎?不是的,可以了解一下「瀘州二奶案」,富豪立遺囑將全部遺產留給二奶,最終被法院以違反公序良俗為由,認定遺囑無效。
5、如遺囑對其他人的財產進行處分的,該部分內容無效,舉例說明:父親在世時立下遺囑,約定百年之後,由其子繼承夫妻共有的財產某處房屋,那麼這樣的遺囑就屬於部分無效,首先應當把配偶的一般份額,剩餘的一半份額才是父親的遺產,才能按照遺囑由其子繼承這一半份額。
6、繼承權男女平等。
7、法定繼承順序。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這里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這里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這里所說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8、父親先於爺爺去世,那麼孫子可以繼承爺爺的遺產,這叫代位繼承。
9、喪偶兒媳和女婿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可以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10、法定繼承的,一般均等分割。特殊情況的,少分或者多分。
11、遺囑必須對無勞動能力又沒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舉例說明,如果某老人近親屬中僅剩下自己的老母親和憨傻的兒子的,老人仍立下遺囑由兒子繼承全部遺產,那這樣的遺囑會被認定部分無效,因為必須給老母親保留必要的份額。
12、婚內夫妻任一方所獲遺產,如無明確說明,均為夫妻共同財產。
13、人死債銷?不是的,繼承人需要在繼承遺產的范圍內清償被繼承人的債務。
E. 關於遺產的法律知識
當然可以了,遺產繼承人不是根據戶口本上的人員名單確定的,繼承人分為法定繼承人和遺囑繼承人,只要被繼承人遺囑中明確你是繼承人之一的話,你就可以繼承。另外,你要是法定繼承人,即使沒有遺囑,你也有權繼承遺產。
F. 法律常識:關於遺產繼承問題
《繼承法》規定,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本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本法所說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由於你並未立遺囑,因此按法定繼承處理,
你的妻子,兒子,女兒,父母可以繼承,具體數額如下:
一般來講1000萬元屬夫妻共同財產,其中500萬是你妻子的,剩下的500萬作為遺產繼承,你的妻、兒、女、父、母共五人,一般是平均分配,即每人一百萬,若你的子女還未成年,可以酌情多分一部分。
如果1000萬屬於你的個人財產( 《婚姻法》第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也為五人平分,即每人200萬,其中未成年子女會酌情多得。
G. 關於遺產糾紛
父親和女兒簽訂的協議有效,協議能證明房屋的真正的權利人應當是三女兒而不是父親,所以房屋不屬於遺產,不參與繼承分配
H. 關於遺產繼承!請有法律知識的朋友幫忙!
弄虛作假的行為永遠不會得到法律承認與保護.....相反,還可能會負上偽造文專件罪.....我看,如果實情如你所說的屬話,他不拿出來倒好,一拿出來,你就來一個「打蛇隨棍上」到公安局報案去,讓她得不償失.....
I. 遺產法律問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的相關規定,您和其他兄弟們都是您母親遺產的第一順序繼承人。如果這40平房子確實屬於您母親的。您母親又沒有立下遺囑或遺贈協議,就應當按照法定繼承來進行。你和其他兄弟只要盡到了對您母親的贍養義務就有權向大哥要您們應得的那一份您母親的遺產。如果您大哥不歸還你們應得的那一份兒遺產因為可以向認為法院提起訴訟。
發條鏈接《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第八條 繼承權糾紛提起訴訟的期限為二年,自繼承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犯之日起計算。但是,自繼承開始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訴訟。
第十條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本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本法所說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
第十三條
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 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 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 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 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J. 遺產糾紛如何處理,處理遺產糾紛注意什麼
遺產繼承糾紛,是指繼承人在被繼承人死亡之後對繼承權和遺產分割引起的爭執。如因繼承權、繼承順序、遺產分配份額等發生爭議,都屬於繼承糾紛。
遺產繼承糾紛主要包括:法定繼承糾紛(轉繼承糾紛、代位繼承糾紛)、遺囑繼承糾紛、繼承權確認糾紛、被繼承人債務清償糾紛、遺贈糾紛、遺贈扶養協議糾紛。
如果遇到遺產繼承相關法律問題,可以免費咨詢我們的遺產繼承律師進行免費咨詢。
一旦發生糾紛可以用以下途徑解決:
1、自行協商
繼承糾紛發生後,相關當事人可以在完全自願的基礎上,通過互諒互讓,就遺產分割的時間、辦法和份額協商達成一個各繼承人都願接受的協議,然後按協議分割遺產。
2、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
人民調解委員會是群眾性組織。在發生繼承糾紛後,如有關當事人協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人民調解委員會以繼承法為依據,通過說服教育的方法來調解糾紛,促使當事人在自覺自願的基礎上,互相諒解,互相讓步,達成協議。
3、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繼承糾紛發生後,經協商不成時,可以不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經過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不成協議的,任何一方也有權向人民法院起訴。
怎麼預防發生繼承糾紛
遺產繼承分為法定繼承和遺囑繼承兩種,對於法定繼承而言,還要特別強調一點,法定繼承是不分男女的,不是只有家中的男丁具有繼承權,所有的子女均具有繼承權,包括已經出嫁的女子一樣具有平等的繼承權,這一點在農村更應該引起注意,因為在農村有「出嫁女不產於繼承」的觀點。同時還要注意有部分財產不能納入遺產范圍,對於不能納入遺產范圍的財產不能繼承。
另外,如果繼承人為繼承遺產而謀害被繼承人或為爭奪遺產而謀害其他繼承人的,或是在被繼承人生前對被繼承人有虐待、遺棄等嚴重情節的,或是採取脅迫、欺騙被繼承人的方式設立遺囑,或者偽造、篡改遺囑的,按照法律規定均可以依法剝奪繼承人的繼承權。
遺產繼承糾紛的處理
(一)確定遺產范圍
公民死亡後遺留的個人財產轉移給他人所有稱為繼承。由於繼承是被繼承人個人財產的轉移,因此遺產范圍必須首先明確。遺產范圍應從以下四個方面理解:
(1)公民死亡時,其財產才是遺產。
(2)死亡公民生前的個人財產是遺產。
(3)公民死亡時尚存的財產是遺產。
(4)公民個人的合法財產是遺產。
(二)區分遺產范圍與家庭財產
遺產范圍往往與家庭財產混雜在一起,因此要作出正確的區分:
(1)被繼承人的遺產與共同財產的區分,如遺產與夫妻共同財產、遺產與家庭共有財產、被繼承人生前所欠的個人債務與家庭共同所欠的債務;
(2)被繼承人的遺產與被繼承人的人身權利或身份利益的區分,如遺產與被繼承人死亡後其家屬應得的撫恤金、被繼承人所有的房產權與被繼承人享有的公有房屋居住使用權、被繼承人承包經營的收益與被繼承人承包經營的權利等。
(三)遺產轉移的方式
由於繼承人繼承的是被繼承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財產,因此被繼承人是否在生前對個人財產進行處理,直接決定了遺產轉移的方式。具體分為三種不同的情況:
(1)法定繼承,即繼承人根據法定繼承順序取得遺產。
(2)遺囑繼承,即繼承人根據被繼承人生前訂立的遺囑取得遺產。
(3)遺贈扶養協議制度,即扶養人在承擔了對被扶養人生養死葬義務後根據協議取得遺產。
(四)遺產如何繼承
因此,實踐中遺產如何繼承,一般按照以下步驟予以確認:
(1)如被繼承人在生前與有關集體組織或法定繼承人以外的公民簽訂遺贈扶養協議,將自己的財產轉移給承擔其生養死葬義務的扶養人的,扶養人將根據雙方的協議取得遺產,即遺贈扶養協議排除了法定繼承人的繼承權。
(2)如被繼承人在生前依照法律規定的方式立下遺囑,指定自己的財產由繼承人中的一人或數人繼承,或將自己的財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的,被指定的繼承人或受贈人將根據遺囑接受遺產,即遺囑排除了遺囑繼承人以外的法定繼承人的繼承權。
(3)如被繼承人生前未訂立遺囑或遺贈扶養協議處分自己的財產,其遺產將根據法律規定由其法定繼承人按法定順序繼承。
(五)分析遺囑是否有效
考慮到被繼承人生前一紙遺囑可能就要決定巨額的遺產流向,同時還涉及死者遺願和生者感情等復雜因素,遺囑應當符合法律嚴格規定的以下兩方面的條件:
(1)各種遺囑的相應形式要件。如公證遺囑應當具備公證申請、公證事項的審查和製作公證書等程序;自書遺囑應當是遺囑人自己書寫(包括電腦列印)、親筆簽名、註明書寫時間;代書遺囑應當有遺囑人、代書人和證明人簽名,並註明代書和簽名時間;錄音遺囑要有兩個以上在錄音製作現場的見證人的證明;口頭遺囑是遺囑人在危急情況下口授,並有兩個以上見證人見證,遺囑人後來未恢復訂立書面遺囑的能力。其中,所有見證人必須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與繼承人或受遺贈人不存在利害關系。
(2)遺囑的實質要件。如遺囑人在設立遺囑時應當具有民事行為能力,遺囑體現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保留了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必要的遺產份額,沒有處分他人的財產。
1508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