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15歲在法律上的責任

15歲在法律上的責任

發布時間: 2021-11-23 23:55:45

① 15歲的孩子觸犯法律應負什麼責任

一半是監護人和孩子都要付責任,因為14周歲以後都要視案情而定, 情節較惡略的就單說,一般都是以批評教育為主,家長負責民事賠償責任。孩子有可能去管教所勞教所,一般都是從輕處罰。。

② 15歲屬於限制民事應為的人了,如果不小心觸犯了法律應該承擔責任嗎

需要,但未滿十八歲會酌情減刑,但你的監護人也要承擔連帶責任

③ 你知道15歲有什麼要付什麼法律責任

我國刑法基於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水平、少年兒童接受教育的條件,依據我國的地理、氣候條件,根據國家對少年兒童的政策,對法定年齡作了如下規定:
1.不滿14周歲的人,其實施的任何行為都不構成犯罪,因而也不承擔刑
事責任。這是對刑法第17條的規定進行解釋得出的當然結論。刑法理論通常稱此時期為絕對無刑事責任時期或完全無刑事責任時期(事實上可稱為完全無犯罪能力時期)。之所以如此規定,一方面是因為不滿14周歲的人,還處於幼年時期,身心發育不成熟,一般地說,他們對自己行為的性質、後果與意義,還缺乏明確的認識,又很難控制自己的行為。另一方面是基於刑事政策的理由。刑法的這一規定具有嚴格性與絕對性,司法機關必須遵守。即使差一天乃至一小時,也不能突破刑法的規定,不允許以行為人發育早熟、具有辨認控制能力為由,將不滿14周歲的人的行為以犯罪論處。
2.「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2],應當負刑事責任。」這是刑法第17條第2款的明文規定。刑法理論通常稱這一時期為相對負刑事責任時期(或許稱為相對有犯罪能力時期更為合適)。刑法之所以這樣規定,是基於以下理由:(1)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已經具有一定的辨認控制能力,對嚴重犯罪行為已具有辨認控制能力,所以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實施刑法所列舉的上述犯罪行為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實施此外的行為的,不成立犯罪,也不負刑事責任,這一規定既有辨認控制能力程度的根據,也有刑事政策的理由。(2)刑法列舉上述幾種犯罪,除考慮犯罪的嚴重性外,還考慮了犯罪的常發性,即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通常實施的嚴重行為的范圍。事實上還有許多犯罪的嚴重性並不輕於上述幾種犯罪,但由於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往往難以甚至不能實施,故刑法未作規定。(3)刑法對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負刑事責任的范圍(其前提是成立犯罪的范圍),不作概括性規定而予以明確具體規定,既是罪刑法定原則的明確性要求,又有利於更有效、更准確地處罰嚴重危害社會的犯罪,減少司法實踐中的分歧,還充分體現了國家對有越軌行為的未成年人重教育、輕處罰的刑事政策。

④ 15歲負法律責任嗎

負法律責任,也稱不完全刑事責任年齡,具體詳情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

1、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稱完全刑事責任年齡;

2、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只有在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 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才應當負刑事責任,稱不完全刑事責任年齡;

3、不滿14周歲的人實施任何危害社會的行為,都不負刑事責任;

4、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4)15歲在法律上的責任擴展閱讀

確定什麼年齡開始負刑事責任,是刑事立法中的重要問題之一,因為刑事犯罪責任年齡是追究刑事責任的主體要件之一。從中國的刑法規定來看,將刑事責任年齡劃分為三個階段:

一是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為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

二是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刑法規定的八類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為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

三是不滿十四周歲的人不管實施何種危害社會的行為,都不負刑事責任,為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年齡。

中國刑法之所以規定這樣的犯罪年齡段,其目的是為了有效地關心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對於他們發生危害行為時,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方針,著重於教育、改造、挽救,即使對極度少數非處罰不可的進行處罰,其目的還是為了教育。

⑤ 15歲,我的法律責任是什麼作文300

1、刑事責任: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回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答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2、民事責任:沒有年齡限制。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監護人盡了監護責任的,可以適當減輕他的民事責任。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適當賠償,但單位擔任監護人的除外。
3、行政責任:不滿14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不予處罰,但是應當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管教。
提問者評價
謝謝!

⑥ 和15歲發關系要負法律責任

你好,根據您的表述,未說明15歲是男性還是女性,因此可以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是與15歲未成年男性發生關系,若該男性同意,則不構成犯罪;第二種情況是與15歲未成年女性發生關系,如果對其負有監護、收養、看護、教育、醫療等特殊職責,則無論其是否同意,均構成負有照護職責人員性侵罪。
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條規定,「姦淫不滿十四周歲的幼女的,以強奸論,從重處罰」,因此未滿14周歲的幼女不具有性同意的能力,只要與其發生關系,就以強奸罪論處。《刑法修正案(十一)》在第二百三十六條的基礎上新增規定,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女性與符合規定的負有特殊職責人員發生關系,不論該女性是否同意,都會構成負有照護職責人員性侵罪。結合法條可知,與15歲未成年女性發生關系,不會構成強奸罪,但如果是對其負有監護、收養、看護、教育、醫療等特殊職責,就構成負有照護職責人員性侵罪。
如果你與15歲未成年女性發生了關系,且負有照護職責,若該行為發生在2021年3月1日以前,不會受到法律的追究,因為《刑法修正案(十一)》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法律依據】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條 【強奸罪】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手段強奸婦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姦淫不滿十四周歲的幼女的,以強奸論,從重處罰。
強奸婦女、姦淫幼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一)強奸婦女、姦淫幼女情節惡劣的;
(二)強奸婦女、姦淫幼女多人的;
(三)在公共場所當眾強奸婦女、姦淫幼女的;
(四)二人以上輪奸的;
(五)姦淫不滿十周歲的幼女或者造成幼女傷害的;
(六)致使被害人重傷、死亡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
在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條後增加一條,作為第二百三十六條之一:「對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女性負有監護、收養、看護、教育、醫療等特殊職責的人員,與該未成年女性發生性關系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惡劣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有前款行為,同時又構成本法第二百三十六條規定之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⑦ 沒滿15歲的未成年人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你好,這是相對承擔法律責任年齡,即對法定的違法犯罪行為承擔法律責任。望採納。

⑧ 15歲的孩子要對哪些犯罪負法律責任

根據刑法典第17條第2款規定的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屬於相對無刑事責任年齡階段。專達到這個年屬齡階段的人,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辨別大是大非和控制自己重大行為的能力,即對某些已經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具備一定的辨認和控制能力。因此,法律要求他們對自己實施的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負刑事責任。
根據《刑法》規定,年滿十四周歲的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就達到故意殺人罪的刑事責任年齡。

⑨ 15歲的孩子觸犯了法律 需要承擔責任嗎他的家長需要承擔責任嗎

緩刑,並限制出行。父母需承擔造成的經濟損失,並受到警告

熱點內容
勞動法中關於病假產假工傷車禍 發布:2025-09-22 12:24:07 瀏覽:292
理解法治建設與中國發展 發布:2025-09-22 11:50:38 瀏覽:73
領導幹部善法治思維 發布:2025-09-22 11:47:02 瀏覽:798
建設行政法規是指由國務院制定 發布:2025-09-22 11:43:20 瀏覽:401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檢察機關有權對 發布:2025-09-22 11:40:23 瀏覽:891
吸入法治肺 發布:2025-09-22 11:36:10 瀏覽:955
五鳳司法所 發布:2025-09-22 11:34:19 瀏覽:669
民族區域自治立法 發布:2025-09-22 11:24:31 瀏覽:79
法院壁紙 發布:2025-09-22 11:24:21 瀏覽:190
下列不屬於行政法規的制度程序的是 發布:2025-09-22 11:12:50 瀏覽: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