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買房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嗎
A. 私下簽訂購房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購房合同是有效的,具有法律效力。具體作如下解答:
首先,根據法律規定,對於不違法的合同,自雙方當事人達成一致時成立並生效。生效的合同,對雙方當事人都有約束力,應當按合同履行。
其次,購房合同屬於不違法的合同,自雙方達成一致,簽訂購房合同時,合同即已經生效。買房人負有支付房款的義務,賣房人負有交付房屋,並辦理過戶手續的義務。
再次,對於房屋,簽訂合同只是每一步,購房人要取得房屋所有權,還需要辦理過戶手續。沒有辦理過戶手續的,房屋所有權仍屬於賣房人。在這里,購房合同的生效,只是證明雙方達成房屋買賣,但與房屋的所有權的歸屬是分離的。即,合同生效,但沒辦理過戶手續的,房屋所有權不轉移,購房人對房屋不享有權利。
最後,如果合同簽訂後,如果是賣房人的個人原因不願辦理過戶,購房人可以到法院起訴,要求強制過戶;如果是客觀原因(如毀壞、被法院查封等)房屋無法辦理過戶,購房人可以向賣房人要求違約責任,包括支付違約金、賠償損失等。
B. 購房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以下幾點是無效的:
(一)房地產分離出賣——合同無效。
由於房屋是建築在土地上的,為土地的附著物,具有不可分離性,因此,房屋的所有權通過買賣而轉讓時,該房屋佔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也必須同時轉讓。如果賣方將房產和土地分別賣於不同的買方,或者出賣房屋時只轉讓房屋所有權而不同時轉讓土地使用權,買方可以提出這種買賣合同無效。
(二)產權未登記過戶——合同無效。
房屋買賣合同的標的物所有權的轉移以買賣雙方到房屋所在地的房管部門登記過戶為標志,否則,房屋買賣合同不能生效,也就不能發生房屋所有權轉移的法律效果。即使房屋已實際交付也屬無效。故只要房屋沒有正式辦理登記過戶手續,即使賣方已收取了房價款,並將房屋交付買方使用,當事人仍可提出合同無效的主張。
(三)產權主體有問題——合同無效。
出賣房屋的主體必須是該房屋的所有權人。非所有權人出賣他人房屋的,其買賣行為無效。房屋的產權為數人共有的,必須徵得共有人同意才能出賣。出賣共有房屋時,須提交共有人同意的證明書。部分共有人未取得其他共有人同意,擅自出賣共有房屋的,其買賣行為也無效。
(四)侵犯優先購買權——合同無效。
房屋所有人出賣共有房屋時,在同等條件下,共有人有優先購買權。房屋所有人出賣已租出房屋時,須提前三個月通知承租人,在同等條件下,承租人有優先購買權。所以同等條件,主要是指房價同等,還包括房價交付期限、方式同等等。房屋所有人出賣房屋時侵犯共有人、承租人優先購買權的,共有人、承租人可以請求法院宣告該房屋買賣無效。
(五)單位違反規定購房——合同無效。
機關、團體、部隊、企業事業單位不得購買或變相購買城市私有房屋。如因特殊需要必須購買,須經縣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單位違反規定,購買私房的,該買賣關系無效。有的單位以個人名義購買私房,產權也登記在個人名下,但實際上是單位出資,作為單位的固定資產用於生產、經營、辦公或用作集體宿舍等,這種情況屬於單位變相購買私房,該買賣關系無效。凡享受國家或企業事業單位補貼,廉價購買或建造的城市私有房屋,需要出賣時,只准賣給原補貼單位或房管機關,否則也無效。
(六)價格欺詐,顯失公平——合同無效。
買賣城市私有房屋,雙方應當本著按質論價的原則,參照房屋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私房評價標准議定價格,經房屋所在地房管機關同意後才能成交。買賣合同生效後,雙方均不得因價格高低無故翻悔,應按合同議定的價款、期限和方式交付。但如果出賣人在房屋質量問題上有欺詐、隱瞞行為或在成交後發現內在質量問題的,買受人可要求同出賣人重新議定價格,協商不成的,可向法院起訴。
(七)非法轉讓——合同無效。
根據《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的規定,下列房地產不得轉讓(包括買賣):
(1)以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不符合轉讓房地產條件的;
(2)司法機關和行政機關依法裁定、決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產權利的;
(3)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權的;
(4)共有房地產,未經其他共有人書面同意的;
(5)權屬有爭議的;
(6)未依法登記領取權屬證書的;
(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轉讓的其他情形。
C. 民間自己簽的購房合同有法律效力,受法律保護嗎
我認為你這個存在法律風險,建議慎重考慮。首先,房屋所有權證是房屋所有權的唯一合法憑證,那麼只有在房產登記機關,進行了房屋所有權轉移,才能視為出賣人已經履行了將標的物所有權轉讓於買受人名下的義務。那麼對於你這種,先簽訂購房合同,因出賣人沒有取得房屋所有權證書,需要等房屋所有權辦理下來再進行房產更名的合同,在事實履行中存在諸多法律風險,你今天交錢,即便只是房屋全款的百分之20,那麼也絕對是一筆不小的費用,你等房屋所有權人辦完產權證再更名,只想好的地方了,風險想了么?問你幾個問題,你想想第一、如果開發商五證不全,短期之內不能給出賣人(房主辦理)產權證,你也等?這個等待期限你能確定么?等待期限過程中是否會發生不利的情況?第二、就算開發商在一段時間後,具備了辦理房屋所有權的全部手續,給出賣人辦理房屋所有權,但是此時,該小區的房價上漲很大,此時房主想要你們補漲價部分的差額,你又該怎麼辦?如果房屋所有權證書下來之後,房主因為你們不願意補差額,不配合過戶更名,你們又該怎麼辦?打官司?一般的百姓承受不了那種焦慮。你多看看報紙,像你這種情況,先給部分錢,因產權證沒下來,等下來再過戶,出現的糾紛多還是不多,凡事只往好的地方想,不想風險,這種做法或者說思維是極端錯誤的,凡事都應先向風險,算了 不說了 吃飯去了 自己想把原諒我多事,實在忍不住想問一下,你難道非賣那個現在沒有產權的房子么?別的地方就沒有你可能中意的房子么?你真願意承受風險么?
D. 借名購房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借名購房合同一般是具有法律效力。但主體不適格、意思表示不真實、違反法律規定等情形除外。例如,當事人不具備本地的購房限制條件,為規避相關制度而借名買房的,該借名購房合同無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一條
民事主體可以通過代理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依照法律規定、當事人約定或者民事法律行為的性質,應當由本人親自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不得代理。
第一百六十五條
委託代理授權採用書面形式的,授權委託書應當載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代理事項、許可權和期限,並由被代理人簽名或者蓋章。
第一百六十七條
代理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代理事項違法仍然實施代理行為,或者被代理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代理人的代理行為違法未作反對表示的,被代理人和代理人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E. 個人之間購房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購房合同與離婚沒有關系,所以購房合同不能因為離婚而無效的,因此購房合同仍然具有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