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納稅人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納稅人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1-12-31 19:07:52

A. 屬於納稅人應承擔的義務有什麼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在稅務機關實施稅務檢查過程中應履行的義務主要有兩方面,一是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接受稅務機關依法進行的稅務檢查,這里所講的「依法」,是指稅務機關應當根據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依照法定的職權和法定的程序來進行稅務檢查,換句話說,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或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范圍和程序的稅務檢查,都有權拒絕接受。例如,本法規定稅務機關派出的人員進行稅務檢查時,應當出示稅務檢查證件,那麼對於未出示稅務檢查證件的,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就有權拒絕檢查。二是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如實反映情況,提供有關資料,不得拒絕、隱瞞,這是對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在接受稅務機關依法進行的稅務檢查過程中的要求。稅務檢查的主要對象是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生產、經營情況,通常這些情況是通過帳簿、資料及其他實物形態等反映出來的,因此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在接受稅務機關的檢查時向稅務機關提供的情況和資料是否真實、准確,直接影響到稅務檢查的結果,影響到國家的稅收收入及納稅人、扣繳義務人自身的利益,只有如實反映情況,提供有關資料,才能保證稅務檢查這種行政執法活動有效進行,任何拒絕稅務檢查和隱瞞情況及資料的行為,都是違反稅務管理的違法行為,對這種行為稅務機關可以依法給予一定的處罰。

大多數國家一般也都是將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接受稅務機關依法進行的稅務檢查,如實反映情況,提供有關資料,不得拒絕、隱瞞,作為一項義務在法律中加以明確規定,並對違反這一義務的行為規定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例如美國國內稅收法典規定,為了核實納稅申報書,補充納稅申報書內容,確定和徵收應繳納的稅款,財政部長或其代表有權檢查帳簿、憑證、記錄或其他有關的資料,或者傳喚納稅人或有關人員提供這些帳簿、憑證、記錄或其他資料,並提供證言。英國稅收管理法規定,國內稅務局有廣泛的權力要求納稅人就不論以其自己或他人的名義取得的應稅利潤或收益呈送報表,對所呈報的報表之准確性不滿意時,它可要求呈報帳目的抄件或者要求將一定時間里所有帳簿、帳目和文件准備好以供檢查。土耳其法律規定,納稅人以及與納稅人有關系的企業和個人都有義務在稅務局需要時提供確實的資料。我國台灣地區的稅捐稽徵法也規定,稅務機關可以要求有關機關、團體和個人提供有關課稅資料,或通知納稅人到達其辦公處所咨詢,被調查者不得拒絕。

總之,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接受稅務機關依法進行的稅務檢查,如實反映情況,提供有關資料,不得拒絕、隱瞞,這是法律規定的義務,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應當認真遵守,否則依法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法律索引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五十六條規定,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接受稅務機關依法進行的稅務檢查,如實反映情況,提供有關資料,不得拒絕、隱瞞。

如果想了解更多關於稅收方面的內容話,關注廣東通航律師事務所官網,我們會持續為您推送這方面的精彩文章。

B. 納稅人不如實申報需承擔哪些稅收法律責任

納稅申報是企業按照相關稅法規定,向稅務機關提交納稅事項書面報告的行為,是履行納稅義務、承擔法律責任的主要依據。但不少企業因無業務無收入,應納稅額為零,沒有達到繳納稅款的標准等,認為納稅申報實屬沒有必要的行為。企盈提醒,不管企業是否有收益,納稅申報都要辦理。企業在納稅申報期內沒有發生應稅收入,同時也沒有應納稅額的情況,可向稅務機關申請稅務零申報,並註明企業當期無應稅事項。
雖然稅務零申報很好的解決了企業納稅申報的問題,但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適合稅務零申報,一般僅適用於初創企業和淡旺季明顯的季節性經營企業。可不少企業認為,即便自己公司不屬於這兩個類型的企業,但也達到了稅務零申報的情況,理應允許申請稅務零申報。對於企業享受稅務零申報是有一定的限制要求,如果企業強行進行稅務零申報屬於違規行為,將會給企業帶來嚴重後果:
1、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企業無實際收入,但存在進項稅額,企業申請稅務零申報,那麼企業未抵扣的進項稅逾期將不能再進行抵扣;
2、企業經營虧損雖說可在盈利後可進行彌補,但若企業申請稅務零申報,那麼將無法進行彌補,從而會給企業造成稅務影響;
3、企業當期有收入但無應納稅款而申請稅務零申報,屬於虛假納稅申報,需承擔罰款及行政處罰等不利後果;
4、企業當期有收入及應納稅款,但申請稅務零申報,屬於偷稅行為,主管稅務機關將按規定追征稅款,並進行稅務行政處罰;
5、企業違規稅務零申報將會降低企業信用級別,被列入風險納稅人重點監控等。
因此,即便稅務零申報操作簡單,能為企業降低納稅壓力,但還需要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進行申請。
最後企盈提醒,企業稅務零申報不可長期申報,企業長期進行稅務零申報,將會被認定為「非正常戶」,情節嚴重將會被吊銷營業執照。若企業對於稅務零申報還有不清楚,或是不知道如何進行納稅申報,那就交由企盈為您進行代賬辦理,多位星級會計為您服務,保障企業財稅安全。

C. 納稅人抗稅應承擔那些法律責任

納稅人抗稅的行為屬於以暴力、威脅方法拒不繳納稅款的,涉嫌刑事犯罪專,一經定罪,處三屬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拒繳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拒繳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零二條以暴力、威脅方法拒不繳納稅款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拒繳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拒繳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D. 納稅人抗稅承擔的法律責任

一、 以暴力、威脅方法拒不繳納稅款的,是抗稅,除由稅務機關追繳其拒繳的稅款、滯納金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情節輕微,未構成犯罪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拒繳的稅款、滯納金,並處拒繳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六十七條。
二、對於抗稅的處理, 《刑法》第二百零二條規定:以暴力、威脅方法拒不繳納稅款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拒繳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拒繳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對刑法中的「情節嚴重」的理解: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偷稅抗稅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5條的規定:實施抗稅行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刑法第二百零二條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聚眾抗稅的首要分子;
(二)抗稅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
(三)多次抗稅的;
(四)故意傷害致人輕傷的;
(五)具有其他嚴重情節。
三、根據 全國人大常委會主席令第61號《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懲治偷稅、抗稅犯罪的補充規定》第六條規定:以暴力、威脅方法拒不繳納稅款的,是抗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拒繳稅款五倍以下的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拒繳稅款五倍以下的罰金。
以暴力方法抗稅,致人重傷或者死亡的,按照傷害罪、殺人罪從重處罰,並依照前款規定處以罰金。

E. 稅務登記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一、法律責任是違法主體因其違反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後果,是法律規范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保證法律所規定的權利和義務的實現具有重大作用。
二、自稅收征管活動中,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等管理相對人因其違反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主要是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
三、回答涉及的法律條文,具體詳見征管法
第六十條 納稅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未按照規定的期限申報辦理稅務登記、變更或者注銷登記的;
(二)未按照規定設置、保管帳簿或者保管記帳憑證和有關資料的;
(三)未按照規定將財務、會計制度或者財務、會計處理辦法和會計核算軟體報送稅務機關備查的;
(四)未按照規定將其全部銀行帳號向稅務機關報告的;
(五)未按照規定安裝、使用稅控裝置,或者損毀或者擅自改動稅控裝置的。
第六十一條 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設置、保管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帳簿或者保管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記帳憑證及有關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罰款。
第六十二條 納稅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的,或者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向稅務機關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和有關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F. 納稅人的應盡責任有哪些

稅務總局近日發布公告,首次對納稅人的權利和義務進行告知。 公告稱,納稅人在履行納稅義務過程中,依法享有知情權、保密權、稅收監督權、納稅申報方式選擇權、申請延期申報權、申請延期繳納稅款權、申請退還多繳稅款權、依法享受稅收優惠權、委託稅務代理權、陳述與申辯權、對未出示稅務檢查證和稅務檢查通知書的拒絕檢查權、稅收法律救濟權、依法要求聽證的權利、索取有關稅收憑證的權利。 稅務總局相關負責人指出,稅務部門目前正在將提高納稅服務作為工作的重要任務,此公告的發布便於納稅人全面了解納稅過程中所享受的權利和應盡的義務,幫助納稅人及時、准確地完成納稅事宜,促進納稅人與稅務主管部門在征納過程中的合作,有利於營造和諧的納稅環境。 記者同時獲悉,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近日聯合下發通知,對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有關問題進行明確,通知自2009年12月1日起執行。 通知稱,無租使用其他單位房產的應稅單位和個人,依照房產余值代繳納房產稅;產權出典的房產,由承典人依照房產余值繳納房產稅;融資租賃的房產,由承租人自融資租賃合同約定開始日的次月起依照房產余值繳納房產稅。通知還稱,對在城鎮土地使用稅征稅范圍內單獨建造的地下建築用地,按規定徵收城鎮土地使用稅。您的權利 您在履行納稅義務過程中,依法享有下列權利: 一、知情權 二、保密權三、稅收監督權 四、納稅申報方式選擇權五、申請延期申報權六、申請延期繳納稅款權七、申請退還多繳稅款權八、依法享受稅收優惠權九、委託稅務代理權 十、陳述與申辯權 十一、對未出示稅務檢查證和稅務檢查通知書的拒絕檢查權 十二、稅收法律救濟權 十三、依法要求聽證的權利 十四、索取有關稅收憑證的權利 您的義務 依照憲法、稅收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您在納稅過程中負有以下義務: 一、依法進行稅務登記的義務 二、依法設置賬簿、保管賬簿和有關資料以及依法開具、使用、取得和保管發票的義務 三、財務會計制度和會計核算軟體備案的義務四、按照規定安裝、使用稅控裝置的義務 五、按時、如實申報的義務 六、按時繳納稅款的義務 七、代扣、代收稅款的義務八、接受依法檢查的義務九、及時提供信息的義務十、報告其他涉稅信息的義務我們可以作如下的分析1、權利和義務的統一。世界上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享有權利必須盡到相應的義務。履行義務的就應當依法享有相應的權利。2、這一規定可以幫助納稅人樹立正確的納稅人意識。這對於保證國家稅收工作的順利完成,充分的發揮稅收的作用有重要的意義。3、這表明我們國家向服務型政府轉變的決心和行動,有助於推動政治文明的發展。4、事物的發展變化的。堅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5、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要堅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問題。納稅人的權利和義務的不可分割的。

G. 納稅人的各種違法行為應負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納稅人的各種違法行為應該負他應該負的法律責任,各種違法行為要看他違什麼法了,自有相應的法律懲罰他。

熱點內容
經濟合同法課程的現實意義 發布:2025-07-10 07:53:50 瀏覽:874
2015勞動法發工資日期 發布:2025-07-10 07:45:15 瀏覽:590
民事訴訟法涉外程序 發布:2025-07-10 07:44:38 瀏覽:548
編撰式立法 發布:2025-07-10 07:37:05 瀏覽:851
國有企業與民法典 發布:2025-07-10 07:29:14 瀏覽:504
關於中國婚姻法 發布:2025-07-10 07:27:40 瀏覽:597
中國人民大學1月份法律碩士聯考 發布:2025-07-10 07:22:04 瀏覽:502
新婚姻法的重婚罪量刑 發布:2025-07-10 07:19:58 瀏覽:528
機關支部各項規章制度健全 發布:2025-07-10 07:14:55 瀏覽:911
勞動法的年齡限制和規定 發布:2025-07-10 07:13:28 瀏覽: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