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簽訂房屋買賣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1. 私下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有效嗎
房屋買賣合同是一方轉移標的物即房屋的權於另一方,另一方支付價款的合同。轉移權的一方為出賣人或賣方,支付價款而取得權的一方為買受人或者買方。簽訂房屋買賣合同是二手房交易的重要環節,而私下簽訂的合同是否有效涉及到了房屋買賣合同有關效力的認定問題。
私下簽訂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嗎?
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一般要滿足三個條件:
1,簽訂合同的行為人應該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合同內容為雙方真實意圖的表達。
3,不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因此,無論是否私下簽署,只要所簽訂的二手房買賣合同滿足了這三項條件就在當事人之間產生了不可撤銷的特定權利和義務關系。任何一方不得隨意反悔,若不履行便會產生法律的後果或按違約制裁或按繼續強制履行處理。這里需要提醒交易雙方的是,沒有房權證的房屋法律規定不準上市,因此單靠簽訂買賣合同、公證等都不受法律保護。
私下簽訂合同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如果二手房買賣雙方私下簽訂合同,由於缺乏足夠的證據或者見證人證明合同的內容,較容易發生糾紛。因此建議交易雙方在簽訂過程中盡量找有見證人的場所且對各類證據進行保存。在對二手房合同進行檢查時,主要檢查如下幾個方面內容:
1、雙方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
2、所售房屋的位置、面積、樓所等詳細信息;
3、房屋的價款及支付方式、支付時間(協議中註明哪些設施算在房價內,哪些需另外計費);
4、稅費的支付方及支付時間、支付方法
5、進行交易的關鍵時間點,如辦理過戶時間、房屋交接時間等;
6、違約責任的認定以及違約金的多少;
7、解決爭議的方法。
對於二手房交易來說,要注意口頭承諾不能作為證據保證自己的合法權益,要將一切約定細節以書面方式進行落實,如除了上述內容之外,還有其他需要做出的特殊約定或說明,可通過補充協議的方式進行備注。除了對買賣合同條款注意把關外,交易雙方還要注意在簽訂合同之後及時進行過戶登記,切莫忽略辦理過戶登記手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華龍網綜合)
2. 私下簽訂的房產買賣協議書有法律效力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規定,但凡合同都必須經具備以下幾方面的具體條款:標的;數量和質量;價款和酬金;履行的期限、地點及方式;違約責任。
有關房地產購銷合同的制定,目前可參考的是國家建設部和國家工商局制定頒布的《商品房購銷合同(示範文本)》,必要的時候,買賣雙方仍需簽訂有關的補充協議,特別是有關房屋面積和購房人付款方式等關鍵條款,一定要有細節性的明確約定。
其他合同關鍵條款細節:
(1)有關房屋面積方面的條款。購房者在簽訂購買現房時合同時在此條款中要求寫明建築面積,及建築面積中含共用面積的組成部分及具體平米數,使用面積平米數,建築面積與使用面積的比例;購買預售房還要注意暫測面積與實測面積的誤差問題。根據《民法通則》此條款應如此表述「誤差在3%之內(含3%),視為正常誤差,但誤差部分應按實際面積在合同中規定的單價重新結算;若誤差超過3%,則視為賣方違約,賣方應承擔約責任。」
不要讓對方在這方面做文章。另外,所購樓的樓號、房號、單元在整幢樓中的位置示意圖、單元的平面圖也應在合同中寫明或作為附件。
(2)關於價格、收費、付款數額的條款。價格條款應明確,應有細項約束!不得隨意因價格變化而毀約,在付款方式條款中,應明確、詳細規定付款方式,如繳納定金的時間、數額、分期付款的步驟、時間、數額等。
(3)關於不可抗拒力。房產銷售合同有關違約責任的條款一般都有「銷售方遇不可抗力導至逾期交房,不承擔責任。」這樣的表述。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五十三條規定:「本法所稱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可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如:地震、火災、戰爭等。」依照此法,房產買賣合同中設定有關了延伸、擴張。但如果開發商的過錯,怎麼辦?要有明確的約定。另外,季節影響、上級行為、政府行為等因素的影響,怎麼定性?可約定為不可抗力否?從而免除自己要承擔的違約責任。因此簽訂合同時,應特別注意「不可抗力」在合同中的界定。
(4)關於房屋質量。要盡量避免因與你本人無關的關於房屋質量問題帶來麻煩,如:卧室、廚房、衛生間的裝修標准、等級;屋內設備如水、電、氣、管線以及門、窗等質量約定,導致合同出現爭議,這在合同中都應涉及到,且作出明確的約定。
建議:房屋買賣是大宗合同,私下協議容易因思考不周導致雙方約定不明確,可能為將來的履約造成不必要的麻煩,最好還是在律師指導下來簽訂協議。最好是丑話說在前,且用文字固定下來,某種意義上講,約定越細越明確越好。
3. 私人簽訂房屋買賣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私人簽訂房屋買賣合同滿足下列條件是有法律效力的:合同當事人雙方意思表示真實;合同當事人雙方是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人;房屋買賣合同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或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法定其他有效條件等。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六十九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4. 個人私底下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個人房屋買賣合同是有效的,但必須滿足三個條件:第一,簽訂購房合同的行為人應當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訂立合同能力是指合同主體獨立訂立合同、獨立承擔合同義務的主體資格。第二,購買合同的內容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第三,采購合同不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合法性是民事法律行為的本質屬性,也是民事法律行為的基本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