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兒童宣傳法律知識

兒童宣傳法律知識

發布時間: 2022-01-04 11:04:22

❶ 兒童必知的法律知識

1、教育是公民的權利、也是義務;
2、撫養、教育是父母的義務、贍養、扶助是兒女的義務;
3、購買東西要保留單據、質量問題可以退換;

❷ 如何到小學宣傳法律知識

主要還是法律常識和一些實踐性的法律現象進行普法教育吧

❸ 少年兒童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是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的薄弱環節是哪些

薄弱環節主要有兩點:
一、對少年兒童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重視不夠,主要源於相關單位和負責人有一定思想誤區,認為中學生開始問題相對比較多,應是法制宣傳教育的重點對象,這其實是有點亡羊補牢,而中學生開始問題相對比較多恰恰是由於我們對少年兒童法制教育重視不夠導致的結果。其實不應該這樣,俗話說三歲看老,在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中對兒童進行法制宣傳教育才是重點和根本,這是從預防角度考慮問題,從青少年思想和行為塑造上下工夫。如果對少年兒童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抓好了,少年兒童的思想和行為塑造優良,到中學階段及以後,問題自然就比較少,普法難度就會小很多,真正能實現青少年的健康快樂成長。

二、對少年兒童的法制宣傳教育的方式方法太少,實效性不夠。出現這種狀況主要原因在於重視度不夠的問題、法制宣傳教育考核方式方法的問題、引導、激勵和鼓勵社會和市場創新力量參與少年兒童普法工作不夠的問題。就少年兒童容易接受的讀物或影視形式而言,目前市場上,充斥的是一般性娛樂性的兒童文學、動畫片比較多,而普法性的兒童文學、動畫片幾乎沒有,部分政府部門或教育單位主編的普法讀物,相對比較嚴肅,學生接受度相對較弱、實效性不足。但是,目前市場也逐步涌現出一些優秀的創新性兒童普法作品,如《最活潑有趣的法律書:馬米奇遇記》、《最活潑有趣的法律書:馬米歷險記》青少年法律繪本,把與青少年緊密相關的法律知識融入到活潑有趣的童話故事中,學生很喜歡看,從自覺的快樂閱讀中學習和領會到了很多法律知識,同時該套書還配套有精美的教學課件PPT、「馬米奇幻之旅」青少年普法大講堂、「馬米奇幻之旅」小品兒童話劇演出進校園系列資料和活動,這是一種創舉,為普法單位和普法工作者提供了用有限的普法費用,起到真正的普法效果的良好途徑和方法,值得推廣和借鑒。

❹ 如何對小學生進行法制宣傳

加強對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小學生從小就能樹立正確的是非觀、道德觀。小學生的年齡段大致在6-11周歲之間,世界觀、人生觀尚未形成,身心發展還不健全,對事物沒有完整的鑒別能力,對學校的教育容易接受,但也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響,可塑性很強。目前社會上形形色色的東西很多,作為學校的老師和學生的家長,就應當告訴他們什麼東西是好的,什麼事是可以做的,什麼東西是壞的,是不可以做的,讓他們逐漸掌握分辨是非的能力。

2、通過事例向小學生傳授一些簡單的法律知識,使小學生從小養成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小學生形象思維好,模仿能力強,通過身邊發生的一些事情對他們進行法律知識的傳授,往往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我們可以告訴他們:你們能夠在這里接受教育,是《義務教育法》的規定,老師不能體罰學生,這是《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規定的,父母必須撫養他們,他們長大以後必須贍養父母,這是《婚姻法》規定的,偷東西、殺人要被判刑,把人打傷要賠錢,這分別是《刑法》、《民法通則》規定的等等,使他們能從身邊的一些事而了解一些法律知識,並能夠按照這些要求去做。

3、注意為小學生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學生所處環境對他們有著重要影響。父母作為小學生接觸最密切的人,一舉一動對孩子都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父母應當通過自己的良好的言行來影響教育孩子。同時,對小學生看電視、上網等進行控制,少兒不宜觀看的節目不允許他們觀看,對他們看到的不好的社會現象則進行正確引導

❺ 小學生法制小知識

小學生安全自護小常識
一、馬路上應注意的交通安全
1、在馬路上要靠邊走,走在中間會妨礙車輛的通行,還有被撞的危險。
2、走路時,不要邊走邊玩,也不要邊走邊看書。
3、如果是幾個人一道走,要排好隊靠邊走,隊伍應豎排,不要橫著走,以免妨礙別人走路。
4、不要在馬路上打鬧、游戲、滑旱冰,容易出危險。
5、下雨天特別要注意前後的車輛,最好穿黃色的雨衣、雨鞋、雨傘等雨具,以引起駕駛員的注意。打雨傘時,雨傘不要擋住視線。更不能把雨傘當作對攻的玩具,以免刺傷人。
6、未滿12歲的兒童不能在馬路上騎車。

二、乘坐汽車時應注意的安全
1、不要將頭、手伸出窗外。
2、不要把空罐頭或其它垃圾扔出窗外,這樣會污染環境,還會
打到行人或是其它車輛,發生危險。
3、在車上不要到處亂跑,以防汽車剎車時,撞到硬物上。
4、上下車時要從右邊,因為左邊可能有車開過來。
5、下車時,先要確定後邊沒有車子來,才可以下車。
三、放學或雙休日,選擇活動場所活動時,應注意的問題
1、應到沒有車輛通行的場地如公園、廣場等地方去玩。
2、不要到正在施工的建築工地上玩耍。
3、不要在離河太近的地方玩,以防掉進河裡。
4、不要到小河塘里去游泳。
5、不要在馬路上玩耍,既危險,又會妨礙交通。
四、過馬路時應注意的安全
1、過馬路時要注意觀察交通信號燈的變化。紅燈亮時,不能過
馬路;綠燈亮時,也要看清左右確實沒有車來,才可以過馬
路;如果馬路過了一半時,信號變了,要趕快過馬路。
2、有時紅燈亮的時候,汽車還在離路口很遠的地方,這時也不
能過馬路。因為看起來車離得很遠,可是,一眨眼的功夫,
它就會開到你的跟前。
3、路口一般不止有一個信號燈,應該看哪一處的呢?應該看要
穿過的馬路對面的那盞信號燈。
4、出巷子口或綠化叢時,不要突然跑過去,因為可能會有車子
正好路過。
5、不要圖省事,從隔離護欄下、斑馬線以外的馬路上過馬路。

❻ 如何宣傳法律知識

如果你想要宣傳法律知識的話,首先你要先找一個地方,比如說小區啊或者是那種集市啊超市之類的,然後把你們想要宣傳的法律知識做成宣傳單,最好設置成一個比賽,比賽有獎品,這樣才可以吸引人來參加,方便你來宣傳法律知識,最好在那種商業中心啊那些地方搭上你的宣傳地點,然後出那種小游戲小活動來吸引大家來參加,然後就可以宣傳法律知識了。

❼ 如何進行未成年人法制教育與宣傳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對於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其責任不僅僅只在於學校,而是有學校,家庭,社會三方合力教育,而學校,家庭,社會又將如何對未成年人進行法制教育與宣傳那?如何為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從而保證未成年人普法活動的順利開展,以防止類似於「李天一案件」的滋生那?
一、目前未成年人法制教育與宣傳存在的問題
(一)家庭法制教育觀念淡薄
當今社會,獨生子女現象越來越普遍,而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卻越來越偏於文化課成績及各種特長的培養上來,往往忽視了孩子自身的思想道德教育及法制教育;加之一些家長自身道德觀念、責任意識淡薄,對孩子不聞不問,缺少與孩子的溝通交流;或者對孩子過於寵愛,使孩子養成「天不怕,地不怕」的毛病。例如:未成年人李天一,從小可謂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其父李雙江五十幾歲老來得子,對其寵愛有加,取名為天一。然而2011年年僅15歲的李天一因打架斗毆被勞教一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出勞教所後,在2013年2月份又因強奸罪被刑事拘留數月後,最終被判有期徒刑10年。由此可以看出家庭法制對一個孩子日後發展的重要性。
(二)學校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
教育部門對學生法制教育的認識不夠。這一點從現行教材的設置便可看出,在現行的教材中,只有初中二年級一門法律基礎課,而小學六年和其他階段的教學幾乎沒有任何法律課的設置,或者僅僅流於形式,半年將一次法制課。另一方面學校對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與宣傳,僅僅局限於在校園里,學生基本上無法將所學的法制知識與社會實踐聯系起來。而教授學生法制教育的老師大多是帶班老師,這些老師自身對法制意識和教學方法也可能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加之學生自身對法制教育與宣傳的排斥,使得法制教育與宣傳困難重重。
(三)社會法制教育的落後
隨著文化產業的發展,有關部門對文化市場管理的放鬆,一些淫穢,色情、暴力以及偽科學的出版物層出不窮。網吧、酒吧、以及營業性歌舞娛樂場所對未成年人的限制越來越小。社區法制教育與宣傳流於形式。一些學校不管、家庭不管、社會不管的失足少年,因自身文化水平低,無力為生,常被社會上一些不法分子所利用,組織其打架斗毆,偷搶奪拿,是社會不穩定的一個重要因素。
二、如何進行法制教育與宣傳
(一)和諧的家庭氛圍,是未成年人快樂成長的第一步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行是影響孩子最初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為此,父母要加強自身的法制思想觀念,努力完善自己人格,不要在孩子幼小的心靈種下權錢觀念的苦果。在平時生活中,對孩子要獎罰有度,培養孩子知錯就改的好習慣,不要過於溺愛孩子,使其養成貪圖享受、好逸惡勞、自私自利、專橫霸道的惡習和以自己為核心,隨心所欲,從而在其幼小的心理埋下違法犯罪的禍根,而是要注重培養孩子法制意識。多與孩子進行交流,了解孩子的困惑,幫助孩子調整心態,使孩子積極樂觀的面向生活。
(二)加強學校法制教育與宣傳,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根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七條規定:「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應當將預防犯罪教育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結合常見,多發的未成年人犯罪,對不同年齡的未成年人進行有針對性的預防犯罪教育。」因此,對於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要先從教育教學抓起,使其知道自己享有哪些公民權利的同時,要履行何種義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讓未成年人了解刑罰,以及其行為可能產生的法律後果,從小樹立其克己守法的意識。《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八條規定:「學校應當結合實際舉辦以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為主要內容的活動。」學校可以定期向學生播放有關未成年人犯罪受到刑事處罰的視頻或者開展於此相關的講座,從而促進法制教育的宣傳。
其中,在法制教育與宣傳中,注意採取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未成年人的身心特點,注重實例教學,以例說法,用學生能夠聽得懂的語言,能理解的方式,啟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還要注重以生活中的實例,來教育未成年人。例如:李天一等人在楊女士喝醉的情形下,將其帶入酒店內,強行對其實施了強奸一案中,案犯李某某被判有期徒刑10年;王某某(已成年)有期徒刑12年,剝奪政治權力兩年;魏某某(兄)有期徒刑4年;張某某有期徒刑3年,緩刑5年;魏某某(弟)有期徒刑3年,緩刑3年。此判決不僅是對犯罪分子的懲戒,也給所有未成年人上了一課。
(三)凈化社會環境,為未成年人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
加強社會法制建設,嚴格禁止未成年人進入網吧、酒吧、以及營業性歌舞娛樂場所。同時,加強對文化產業的監控力度,解決查處淫穢,色情、暴力以及偽科學的出版物,堅持不懈的進行「掃黃」,「打非」斗爭。於此同時加強社區普法活動的開展,積極宣傳法制。促進社會幫教機制的形成,對於家庭不管,學校不管,社會不管的失足少年進行法制教育,從而減少犯罪率。依法打擊違法犯罪行為,維護社會穩定。
總之,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方合力教育格局,有利於加強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力度,普及未成年人的法律知識,提高未成年人辨別是非的能力,從而做到預防和遏制未成年人的違法犯罪活動,促進社會健康發展。

❽ 兒童法律知識短文

1、案例

犯罪嫌疑人劉某(男,16歲,湖北省仙桃人),2005年10月20日凌晨2時許,夥同夏某、陳某、黃某等人經過事先預謀,由陳某攜帶一把西瓜刀,四人竄至廈門湖裡某處的路面,尋找作案目標,准備實施搶劫時,被治安巡邏隊發現,而被抓獲。

檢察機關對該案審查後,認為劉某夥同他預謀搶劫,並准備了作案工具,著手尋找作案目標,但由於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著手實行具體犯罪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63條、22條之規定,其行為構成搶劫罪(預備),考慮其作案時屬未成年人,檢察機關對其以無逮捕必要,作出不捕決定,並聯合相關單位及劉某家屬對劉某實施幫教。

2、案例

犯罪嫌疑人楊某(男,17歲,福建省平和縣人),其在2005年3月,在湖裡馬壠某網吧上網時發現該網吧伺服器的漏洞,並多次利用該網吧伺服器漏洞,修改網吧電腦網路伺服器系統中上網卡帳戶數據,為其同學徐某、陳某、韋某等人在該網吧增加上網帳號上的金額數據,以達到不向該網吧繳費而上網的目的,其至被該網吧發現時先後共盜用網吧上網費計人民幣4373.6元。

檢察機關對該案審查後,認為楊某盜用他人上網費用,數額已達到較大起點,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64條之規定,其行為構成盜竊罪,但由於考慮楊某作案時屬未成年人,且其情節較輕,主觀惡性較小,決定對其作出不捕決定,並聯合相關單位及楊某家屬對楊某實施幫教。

熱點內容
2020年8月合同法真題 發布:2025-07-08 13:20:51 瀏覽:280
山東兩家公司同一個地址法律 發布:2025-07-08 13:20:41 瀏覽:717
受託人成為企業法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8 13:12:14 瀏覽:93
防寒費勞動法是怎樣規定的 發布:2025-07-08 13:11:50 瀏覽:753
村幹部法律知識案例分析 發布:2025-07-08 13:07:50 瀏覽:885
刑法里兒童 發布:2025-07-08 12:57:43 瀏覽:330
貴池區法院 發布:2025-07-08 12:57:39 瀏覽:815
2018最新法律知識 發布:2025-07-08 12:55:30 瀏覽:102
勞動法中對員工處罰的限定 發布:2025-07-08 12:55:23 瀏覽:551
合同法重點考試內容 發布:2025-07-08 12:49:00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