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主體責任主體
公司法法律責任的主體主要有:公司、發起人、股東、董事、監事和高級專管理人員以及實屬際控制人等。
《公司法》責任主體的法定性:
公司法上法律責任的主體是狹義的,必須由《公司法》明文規定的主體。主要包括公司的董事、監事和經理、清算組及成員、有關責任人員、評估機構,驗資機構和驗證機構等中介機構及其他人等。只有《公司法》明文規定的主體,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貳』 法律關系主體與法律主體的區別
1、首先,比較下概念。
法律主體是指法律規定的享有權利、負有義務並承擔責任的人。此處所說的「人」主要是指自然人。在特定情況下,可以將法人等「人合組織」擬制為法律主體。法律是規范行為的規范,法律主體就是法律規范的行為對象。這是個前提性的概念。
法律關系主體是法律關系的參加者,即在法律關系中一定權利的享有者和一定義務的承擔者。在我國,法律關系主體一般包括國家、機構和組織以及公民。
2、法律關系主體是具體、現實的,是參與法律關系,享有實際權力,承擔實際義務的法律主體。先是法律主體,然後參與法律關系,就成為法律關系主體。
比如,你是一個公民,首先是法律主體,有權利能力、行為能力、責任能力,這是抽象的,前提性的;然後你去買個手機,與人發生買賣關系,你就有了付款的義務,和取得手機所有權的權利。
『叄』 違法主體、法律義務主體、法律責任主體分別是誰。
第一、違法主體是楊某等三人,因其侵犯了范某對自家竹筍的所有權,所以是侵權的違法行內為;
第二、法容律義務主體是除范某以外的所有人,因為范某對自家的竹筍享有絕對權,其義務主體為范某以外的所有人;
第三、法律責任主體是楊某等三人的監護人,本案中為:楊父、陸父、王父。因為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監護人承擔的是無過錯責任,即由被監護人侵權造成的損害應當由監護人承擔。
『肆』 責任主體是什麼意思
責任主體是指對違反法律、協議或者法律規定承擔法律責任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它社會組織。
責任主體是法律責任形成的必要條件。違法違約行為是首要的行為,沒有違法違約行為就不會發生,行為是以人的意志為主導的活動。因此,犯罪人必須參與違法或違約行為的實施。
但是,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違法行為或違約的主體,沒有行為能力的人不能成為違法行為或違約的主體。因此,責任主體與法律責任的存在、類型和大小密切相關。
(4)法律主體責任主體擴展閱讀:
責任主體免責的條件和方式可以分為:
1、時效免責。
2、不訴免責。
3、自首、立功免責。
4、有效補救免責。也就是說,對違法行為造成一定損害,在國家機關歸責前及時採取補救措施的,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
5、協議免責或意定免責。這是指當事人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協商達成的豁免,即所謂的「私人」。
6、自助免責。自助豁免是指對自助行為引起的法律責任的減輕或免除。所謂自助行為,是指債權人為保護自己的權利,在緊急情況下,對他人的財產或者自由採取扣押、限制或者其他相應措施,不能及時向人民法院請求幫助的行為,並被法律或公共道德所承認。
7、人道主義免責。權利相對人不能履行其責任的,有關國家機關或者權利主體可以免除或者部分免除人道主義責任主體的法律責任。
『伍』 在承擔法律責任時,責任主體是什麼
應當承擔刑事、行政、民事法律責任的自然人或法人。 例如作為雇員的司機在交通事故中負事故主要以上責任,僱主無事故責任,卻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因此「責任主體是違法主體 」的判斷 是錯誤的。
『陸』 《網路安全法》中明確了四大主體的責任義務,四大主體具體是()
四大主體具體是國家、主管部門、網路運營者、網路使用者。
1、出台《草案》,並且在未來在這部高規格法律下完善相應的配套體系和制度,並體現其可操作化和可執行性。除此之外,還需要若乾的細則出台,比如建立網路安全標准體系,由國務院哪些部門組織制定,牽涉哪些行業;網路產品、服務應當符合哪些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需要予以明確等等。
3、「網路運營者應當建立健全用戶信息保護制度,加強對用戶個人信息、隱私和商業秘密的保護」「並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或者與用戶的約定,處理其保存的公民個人信息」。企業更要樹立一定的責任感,積極按照法律條款建立用戶信息保護制度。
4、網路使用者即任何個人和組織使用網路應當遵守憲法和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危害網路安全。具體條款細化為不得從事入侵他人網路、干擾他人網路正常功能、竊取網路數據等危害網路安全的活動、不得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等,還要增強法律意識。
『柒』 承擔法律責任主體是什麼意思
承擔法律責任主體,就是承擔法律責任的法人(公司、企事業單位)、公民個人,即由誰承擔法律責任。
『捌』 法律關系主體和法律責任主體有什麼聯系區別
1以民事上分析
首先:限制行為能力人能夠從事與其年齡相當的行為,版如打醬油,其中法律關權系的主體是醬油店和限制行為人。限制行為能力人有的是限制行為能力,但是超過其能力范圍的行為就屬於沒有行為能力也就構不成法律關系的主體。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是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應當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也就是說是不會成為法律主體的。
除外的是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純獲利的行為
如在商店抽獎後中獎的,商店不能以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來拒絕給付獎品。
這里的法律關系主體包括
法人
自然人
其他組織
其中自然人的權利能力生來就有不用考慮,行為能力記住那些例外就行。
2
法律主體未必是責任主體
責任主體一定是法律主體
法律主體是指適用法律的人格主體,這種主體可以是法人,非法人,自然人,或者其他組織,他們的行為都由法律來約束和調控,作出的行為只有超過法律才會成為責任主體
責任主體是指承擔法律後果和責任的主體,是屬於法律主體的范圍
。
不知道自己說清楚了沒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