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證人具有法律效力嗎

證人具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時間: 2022-02-24 06:31:42

㈠ 證人證言是否有效

證人一般出庭作證,接受交叉質詢和法庭詢問。只有特殊情況才可以提供書面內證詞。證人必須如實陳述自容己所知道的事實,不應將自己認為的,推測的作為事實作證。證人陳述虛假要承擔法律責任。證人及其近親屬不得因作證打擊報復,如有打擊報復,法庭予以保護。

㈡ 親戚做證人,在法律上有效嗎

親戚因為與本案當事人有一定的厲害關系,在出庭作證時證明效力比較弱。

㈢ 證人幾個以上才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法律上並沒有要求出庭的證人必須是兩人以上,即使是一個證人也可出庭作證。 實踐中,當事人一方總是盡量提供兩個以上的與當事人無利害的證人,以印證案件事實。因為依「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當事人一方所舉證據必須足以證明其主張。在沒有其它證據印證的情形下,如只有一個證人出庭作證,很難讓人相信證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三條 證據包括:

(一)當事人的陳述;

(二)書證;

(三)物證;

(四)視聽資料;

(五)電子數據;

(六)證人證言;

(七)鑒定意見;

(八)勘驗筆錄。

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㈣ 證人證言有法律效力嗎

證人只要不對案件存在利害關系,對案件進行客觀的陳述,並且對方在法庭上沒有證據證明證言是假的,則證言具有法律效力,反之,對方有證據證明證言存在問題或證人與案件存在利害關系,則證人證言不具備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六十七條下列人員不得擔任刑事訴訟活動的見證人:
(一)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具有相應辨別能力或者不能正確表達的人;
(二)與案件有利害關系,可能影響案件公正處理的人;
(三)行使勘驗、檢查、搜查、扣押等刑事訴訟職權的公安、司法機關的工作人員或者其聘用的人員。由於客觀原因無法由符合條件的人員擔任見證人的,應當在筆錄材料中註明情況,並對相關活動進行錄像。

㈤ 請問,證人不能出庭,只有證明書有法律效力嗎

證人應該出庭作證,並接受雙方的質詢。同時最高法院規定:因路途遙遠等情況可以向法院提交書面證言,經雙方質證後可以作為定案的依據。

㈥ 證人去世了有他的證詞有法律效力嗎

在民事訴訟中,即使證人已經去世,但其證人證言可以作為證據提交,證專人證言經人民屬法院查實,可以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三條證據包括:
(一)當事人的陳述;
(二)書證;
(三)物證;
(四)視聽資料;
(五)電子數據;
(六)證人證言;
(七)鑒定意見;
(八)勘驗筆錄。
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㈦ 證人是否有法律效力

這個問題太模糊,證人證言經法庭查證屬實後,可以作為證據使用。但認定法律事實,需要證據之間相互印證,達到證明標准。只有證人證言,一般是不能認定案件事實的。

㈧ 證人不出庭寫一個證明在法律上有效嗎

證人不出庭寫一個證明在法律上有效。法律沒有規定證人必須出庭,證人證言一樣具有法律上的證據效力。在場人員也有出庭作證的義務,如遇法定特殊情況不能出庭作證的,可以提交書面證言。對於律師取得的證據即證人書寫的證明材料,必須在法庭上經雙方當事人質證,才能作為定案的證據。
【法律分析】
相關法律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有關單位的負責人應當支持證人作證。證人確有困難不能出庭的,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提交書面證言。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不能作證。證人不出庭作證時,可通過視聽傳輸技術或者視聽資料等作證的方式:1、通過書面證言的方式作證。書面證言是證人出庭作證以外的最為簡便和常見的作證方式。證人不能出庭的,可以提交其親筆書寫的書面證言,也可以以他人記錄的證言筆錄的形式作證。2、通過視聽傳輸技術的方式作證。視聽傳輸技術是現代科技發展的產物,為相距遙遠的人們提供了便捷、有效的交流途徑,人們可以通過電視網路、電話網路和互聯網即時而且形象地將聲音、圖像進行傳輸,具有即時性、互動性的特點,可以用來為證人證言的調查服務。3、通過視聽資料的方式作證。視聽資料與書面證言相比,可以比較全面地反映證人作證的環境,能夠更好地保證證言的可信性。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三十三條_鑒定開始之前,人民法院應當要求鑒定人簽署承諾書。承諾書中應當載明鑒定人保證客觀、公正、誠實地進行鑒定,保證出庭作證,如作虛假鑒定應當承擔法律責任等內容。鑒定人故意作虛假鑒定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其退還鑒定費用,並根據情節,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的規定進行處罰。
第七十六條_證人確有困難不能出庭作證,申請以書面證言、視聽傳輸技術或者視聽資料等方式作證的,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交申請書。申請書中應當載明不能出庭的具體原因。符合民事訴訟法第七十三條規定情形的,人民法院應當准許。
第七十七條_證人經人民法院准許,以書面證言方式作證的,應當簽署保證書;以視聽傳輸技術或者視聽資料方式作證的,應當簽署保證書並宣讀保證書的內容。

㈨ 證人需要幾個有效

法律分析:證人需符合國家相關規定的基本條件,即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特殊情況下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的證人證詞也可參考)、與案件當事人沒有利害關系、兩人以上有效證人(在只有一個有效證人的情況下,如果其他的書證、物證、視、聽資料與證人證詞相互能夠形成一個有效的物證連的話,也可採用)。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五十三條 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不能作為證人。待證事實與其年齡、智力狀況或者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作為證人。

第五十七條 出庭作證的證人應當客觀陳述其親身感知的事實。證人為聾啞人的,可以用其他表達方式作證。證人作證時,不得使用猜測、推斷或者評論性的語言。

熱點內容
人民法院對不公開審理的案件 發布:2025-05-23 19:20:06 瀏覽:27
寧波市江北法院 發布:2025-05-23 19:19:56 瀏覽:624
勞動法3640條 發布:2025-05-23 19:17:00 瀏覽:216
遼寧司法鑒定網 發布:2025-05-23 19:12:44 瀏覽:409
個人法院查詢 發布:2025-05-23 19:04:47 瀏覽:569
2021民法典內容 發布:2025-05-23 19:03:22 瀏覽:7
刑事訴訟法勘驗筆錄 發布:2025-05-23 18:56:57 瀏覽:295
九五年的勞動法 發布:2025-05-23 18:52:29 瀏覽:948
國務院關於行政法規解釋 發布:2025-05-23 18:47:01 瀏覽:23
借條簽字才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23 18:34:53 瀏覽: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