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打架如何追究法律責任
Ⅰ 小孩子打架造成嚴重後果,法律如何定義
首先是要看哪個年齡段的孩子;其次要看傷勢嚴重到什麼程度。 14周歲以下的,是完全不負刑事責任。14周歲到18周歲只對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負責,但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通俗說:14周歲以下不判刑,14到18周歲只要對方不是重傷就沒事兒,如果是重傷的話也會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不過無論是否處罰,民事上的賠償都是少不了的。而且事後的態度和是否取得被害人的諒解也十分重要。 希望對你有幫助。
Ⅱ 小孩打架需要承擔什麼責任
法律分析:未成年人在學校打架的,由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學校是否承擔責任要看它有沒盡到監護管理的職責。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指的是,不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及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包括10 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職責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
第一千一百九十九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是,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二百條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Ⅲ 14歲孩子打架法律責任是怎麼規定的
14歲孩子打架的法律責任規定如下:
1、未造成對方輕傷或以上傷勢的,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十二條和第四十三條的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但應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2、根據《刑法》第17條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的應承擔刑事責任。因此如果造成對方重傷或死亡的,應承擔刑事責任。
3、就其民事責任來說,十四歲的孩子屬於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
Ⅳ 小孩打架對方報警該怎麼處理
法律分析:如果鑒定是輕微傷,公安機關對打人者進行治安處罰。行為人承擔受害人的醫療費、誤工費等費用。如果鑒定結果是輕傷,公安機關應當立案偵查,追究打人者的刑事責任。若公安機關不予立案,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要求追究打人者的刑事責任。不管是公訴還是自訴,都可以同時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要求對方賠償醫療等費用。 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 民事賠償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三條 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七條 民事賠償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等。
Ⅳ 孩子打架受傷,需要付什麼法律責任嗎
由家長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如造成重傷,需要承擔刑事附帶民事賠償責任。
詳情請查<刑法>、<民法通則>等,法律,法規。個人理解,僅供參考。
Ⅵ 小孩打架是什麼行為在法律是怎麼處理的
小孩打架造成一方受傷的,由小孩監護人也就是家長承擔民事賠償的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責任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條【監護人責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職責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
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
拓展資料:打架斗毆的後果
(一)民事責任
在打架斗毆中,行為人給對方的人身或財產帶來損害,行為人要承擔賠償責任。如果行為人屬無行為能力的人,自己不能承擔賠償責任的,則由監護人承擔。
(二)行政責任
有責任能力的行為人,如果侵犯他人人身權利,毆打他人,造成輕微傷害,或者結伙斗毆,尋釁滋事,擾亂公共秩序,尚不夠刑事處罰,可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處十五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
(三)刑事責任
依照我國《刑法》規定,在打架斗毆中,有責任能力的行為人故意非法損害他人人身健康達到輕傷以上的,或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分別構成故意傷害罪和故意殺人罪;行為人過失致人重傷或死亡的,分別構成過失致人重傷罪和過失殺人罪;如果處於私仇、爭霸或其他不正當目的而糾集多人結伙斗毆,其首要分子和積極參加者構成聚眾斗毆罪,聚眾斗毆中致人重傷、死亡的,以故意傷害罪或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如果在公共場所無事生非,起鬨鬧事,毆打傷者無辜,肆意挑釁,橫行霸道,破壞公共秩序情節嚴重的,構成尋釁滋事罪。
Ⅶ 小孩打架受傷責任該如何劃分
法律分析:雙方因民事糾紛而引起的打架斗毆,需要根據雙方的過錯來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一般來說,先動手的一方過錯責任較大。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責任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受到人身損害的,學校應當承擔責任,除非學校能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九十九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是,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侵權責任。
Ⅷ 小孩打架負法律責任嗎
未成年人是不負責的,但是如果涉及民事責任,家長等監護人需要負責的
Ⅸ 小孩子之間打架,一方受傷了,該怎樣維權
小孩子之間打架,一方受傷了,受傷方可以要求打人者監護人賠償,如果不能賠償,應當保留相關證據,到法院起訴,通過法院判決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