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簽了意向書有法律效力

簽了意向書有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2-02-26 15:15:45

Ⅰ 合作意向書具有法律效力

合同的內容是合同簽訂主體之間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而意向書的內容僅是合同簽版訂主體就某一事項權共同意識的一致認定,並不是雙方民事權利義務關系。
合同的簽訂會導致法律效力的產生,對簽約主體具有約束力,而意向書的簽訂不會導致法律效力的產生,對簽約主體不具有約定力。但有的意向書具備了簽約主體之間法律權利義務關系的內容,因此是對簽約主體具備法律約束力的,實際上已經屬於合同了,只是名稱不同而已。所以意向書不能片面的認為具備法律效力或不具備法律效力,關鍵還是要看其內容是否具備了合同的內容。

Ⅱ 關於意向書的法律效力問題

一般情況下,意向書內容中都含有導致其喪失約束力的條款。如在意向書中列有「本意向書不具有法律約束力」、「雙方的權利義務具體由正式的合同確定」等條款,意向書中這些條款通常都表明雙方不希望受到有關內容的約束。

但在某些情況下,意向書也會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根據《合同法》的相關規定:「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在簽字或者蓋章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如果意向書已經具備了一份合同的主要條款;

如買賣雙方約定了買賣價格、買賣標的物、交付時間、交付方式、違約條款等,而且當事人沒有明確排除其約束力,且一方已經開始履行了該意向書所載明的部分義務,對方也接受了,雖然此時沒有訂立合同,通常應認為該意向書具備了法律約束力,也可以視為一份「合同」了。

(2)簽了意向書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意向書的簽署方式通常有二種:

第一種是單獨簽署式,只由出具意向書的一方簽署,但文件一式兩份,由合作的另一方在其副本上簽章認可,交還對方,就算簽署完成。

第二種形式是聯合簽署式。雖然這只是一種意向的表達,但形式上仍然保持協議的形式,也就是在書面上出具合作雙方的職銜及代表人姓名,由雙方分別簽署,各執一份為憑。

意向書的特點:其一是協商性,其二是靈活性。意向書不像協議、合同那樣,一經簽約不能隨意更改,意向書比較靈活,在協商過程中,當事人各方均可按各自的意圖和目的提出意見,在正式簽訂協議、合同前亦可隨時變更或補充,最終達成協議。其三是簡略性。

Ⅲ 意向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有。如果合作意向書規定了雙方詳細的權利義務,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只是單純的意向,沒有其他現實的約束,不具有法律效力。意向書是一種單方意思表示,泛指合同雙方在締結正式協議前就協商程序本身或就未來合同的內容所達成的各種約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二條 要約是希望與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一)內容具體確定;(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Ⅳ 意向書的法律效力

意向書的法律效力根據具體情況存在。
如果意向書規定了雙方詳細的權利義務,則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只是單純的意向,沒有其他現實的約束,則法律效力無法體現。
意向書是表示締結協議的意向,並經另一方同意的文書。這種文書旨在表明一種意向,並不是正式的協議。所以它的簽署方式通常可有二種方式:
1、是單獨簽署式,只由出具意向書的一方簽署,但文件一式兩份,由合作的另一方在其副本上簽章認可,交還對方,就算簽署完成;
2、形式是聯合簽署式。在書面上出具合作雙方的職銜及代表人姓名,由雙方分別簽署,各執一份為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零二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未辦理批准等手續影響合同生效的,不影響合同中履行報批等義務條款以及相關條款的效力。應當辦理申請批准等手續的當事人未履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違反該義務的責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的變更、轉讓、解除等情形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適用前款規定。第五百零三條 無權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訂立合同,被代理人已經開始履行合同義務或者接受相對人履行的,視為對合同的追認。第五百零四條 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者非法人組織的負責人超越許可權訂立的合同,除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超越許可權外,該代錶行為有效,訂立的合同對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發生效力。第五百零五條 當事人超越經營范圍訂立的合同的效力,應當依照本法第一編第六章第三節和本編的有關規定確定,不得僅以超越經營范圍確認合同無效。

Ⅳ 意向書法律效力

意向書是正式簽訂合同之前,對涉及的事宜初步達成合議,但法律上對於意向書沒有太專明確的規屬定,我個人認為,如果在意向書中,對所涉及的標的、價款、給付期限等條款約定的特別明確,那麼雖標題為意向書,但其實際性質應認定合同,合同一經簽訂,除法律、行政法規有特別規定都應當履行義務。
結合你所說的,如果想解除該意向書,要看意向書里有沒有約定違約條款或對方簽訂完意向書做沒做與接受那片山有關的工作,如果做工作了,即使沒約定違約責任,也要適當予以賠償的。

Ⅵ 錄用意向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三方都簽字了,協議成立,不去即違約,支付違約金。 否則,協議不成立,沒有違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十三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採取要約、承諾方式。

第十四條 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一)內容具體確定;

(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第十五條 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

第十六條 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

第十七條 要約可以撤回。撤回要約的通知應當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之前或者與要約同時到達受要約人。

第十八條 要約可以撤銷。撤銷要約的通知應當在受要約人發出承諾通知之前到達受要約人。

(6)簽了意向書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其一,在錄用通知書中逐一列明不予錄用的除外情形,以保留一定的錄用主動權。

其二,錄用通知書一旦發出,如果尚有撤回或撤銷的機會,應當予以把握。在錄用通知書到達擬錄用人員之前,用人單位可以撤回錄用通知書,需要注意的是,撤回錄用通知書一定要先於錄用通知書到達擬錄用人員或同時到達;在擬錄用人員作出承諾之前,用人單位可以撤銷錄用通知書,但是撤銷通知書必須在擬錄用人員作出承諾之前到達,且不具備下列不可撤銷的情形:

(1)用人單位確定了擬錄用人員作出答復的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該錄用通知書不可撤銷;

(2)擬錄用人員有充分合理的理由認為該錄用通知書是不可撤銷的,並已經為履行合同做了准備工作,如向原單位辭職。

其三,錄用通知書一旦發出便具有法律效力,除非依法撤回或撤銷,用人單位不得單方面變更其中的內容,如工作崗位、薪酬、福利待遇等。

其四,錄用通知書不等同於勞動合同,用人單位一旦錄用員工,仍應依法及時與其簽訂勞動合同,避免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勞動合同中約定不明的,將按照錄用通知書中的相關內容執行。

Ⅶ 意向書有法律效力嗎

法律分析:意向書有兩種簽署方式,分別為單獨簽署式和聯合簽署式。如果是單獨簽署式的意向書一般為單方法律行為,其是否有法律效力要根據意向書的內容而定,如果內容規定了雙方的權利義務,則具有法律效力,反之則無。如果是聯合簽署式,只有雙方都簽訂了才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七十二條 要約是希望與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內容具體確定;

(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Ⅷ 意向書是否有法律效力最後不按照意向書執行可以嗎

意向書有兩種簽署方式,分別為單獨簽署式和聯合簽署式。

如果是單獨簽署式的意向書一般為單方法律行為,其是否有法律效力要根據意向書的內容而定,如果內容規定了雙方的權利義務,則具有法律效力,反之則無。如果是聯合簽署式,只有雙方都簽訂了才具有法律效力。

根據2021年實施的《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二條規定,要約是希望與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內容具體確定;

(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最後不按照意向書執行可以嗎?

意向書是聯合簽署式,雙方都簽訂了就必須按照意向書執行,單獨簽署式的意向書沒有規定雙方的權利義務,可以選擇不執行。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二條 要約是希望與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內容具體確定;

(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熱點內容
中級經濟法公司證券法如何記憶 發布:2025-05-22 21:36:40 瀏覽:946
骨乾性法規 發布:2025-05-22 21:27:12 瀏覽:317
擔保法與合同法 發布:2025-05-22 21:13:07 瀏覽:202
建築業合同法 發布:2025-05-22 21:12:54 瀏覽:417
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是 發布:2025-05-22 21:10:31 瀏覽:473
勞動法關於開除 發布:2025-05-22 20:55:49 瀏覽:682
從化法院執行局 發布:2025-05-22 20:55:09 瀏覽:405
上海政法學院法碩分數線 發布:2025-05-22 20:55:03 瀏覽:803
司法考試依法治國 發布:2025-05-22 20:54:17 瀏覽:4
打60歲老人有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22 20:53:14 瀏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