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級兩委班子法律知識培訓
① 村兩委班子會議記錄復印件有法律效應嗎
復印件沒有法來律效應。
《最高人自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六十九條明確列舉了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的五種情形,其中第(四)項規定:「無法與原件、原物核對的復印件、復製品。」 該規定第十條「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證據,應當提供原件或原物。如需自己保存證據原件、原物或者提供原件、原物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供經人民法院核對無異的復製件或者復製品。」表明,當事人向法院提供證據,應當優先提供原件或者原物,其次才能考慮復製件或復製品。
故:法院對復印件只是考慮使用,但若對方對此無異議,復印件的效力相當於得以認可。
② 如何加強村兩委班子建設 提高戰鬥力
(一)加強村級班子建設,為增強村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提供組織保證。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支部強不強,關鍵在班長。培養選拔一個堅強有力的班子,特別是一個素質較高、能力較強的「領頭雁」,是增強村黨組織凝聚力和戰鬥力的關鍵。在實際工作中,我們主要採取「八字」工作法,強力推進村黨組織班子建設。一是「輸血」。採取「雙管」齊下的方式,一方面加大村級後備幹部的培養力度,把基本素質好、發展前景好、精神狀態好的優秀黨員、復員退伍軍人、致富能手納入村級班子建設的後備人選,建立了村級後備幹部人才庫,作為村級班子建設的血液供應站。同時,實施了「大學生村幹部」計劃,向農村輸送大專以上村幹部316名,其中從應往屆高校畢業生中選聘「大學生村幹部」137名,給農村幹部隊伍注入了新的活力...
③ 農村兩委會班子都包括什麼職位有法律依據嗎
摘要 黨員超過100的。村黨委書記一名,副書記兩名,紀委書記一名,黨委員三名,村主任一名,副主任兩名,村委會委員兩名,村監委會主任一名,其中村監委會主任、村主任、副主任(或者委員)也同時是村黨組織成員,屬於交叉任職。
④ 村級兩委班子指什麼
村兩委是設在鄉鎮(街道)下一級行政村的組織機構,即村黨支部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簡稱「村兩委」。
村黨支部(簡稱村支委)
村級「黨的支部委員會」的簡稱。中國共產黨的基層組織之一。村黨支部是農村一切組織和全部工作的領導核心,在政治上對村委會實施領導,這是由黨的執政地位所決定的。
村黨支部由支部(全村)的黨員大會選舉產生,任期兩或三年。一般設書記、副書記及委員若干名。
村民委員會(簡稱村委)
村民委員會為中國大陸地區鄉(鎮)所轄的行政村的村民選舉產生的群眾性自治組織,其產生的依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
根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規定,村民委員會「......主任一人、副主任一至三人和委員若幹人組成。」在經濟欠發達地區一個行政村的村民委員會通常設村民委員會主任(俗稱村長)1人、副主任兼治安委員1人和婦女委員1人。
村民委員會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員共三至七人組成。由村民直接選舉產生。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換村民委員會成員。
村民委員會每屆任期三年,屆滿應當及時舉行換屆選舉。村民委員會成員可以連選連任。
⑤ 如何處理好村級兩委班子問題
村級兩委班子不團結的原因及對策
村級組織全面換屆後,如何正確處理好村支部和村委會的關系,是當前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中迫切需要解決和研究的突出問題。去年9月下旬,浙江省金華縣民政局通過重點調查和面上調查、走訪與座談相結合等方式,對5個鄉鎮的村級組織現況進行了調研。發現:村「兩委」班子絕大多數思想統一、團結心齊,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但也確實存在部分村「兩委」班子不團結,關系不協調,戰鬥力、凝聚力不強的問題。
據調查統計,全縣村支書和主任不團結的有52個村,佔5.6%;村「兩委」戰鬥力、凝聚力不強的支部有30個,佔3.2%;支部成員不稱職、黨委決定已調整的書記19名、委員17名,書記本人提出辭職的24名;村委會戰鬥力不強的有42個,佔4.5%;村委會主任本人提出辭職的有6名,在職不在位的書記11名、主任18名。
導致「兩委」關系不協調的具體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個人恩怨。在換屆前相互之間本身就有矛盾,換屆後,支部書記、村主任各自為政,互不服氣,互不支持,互相爭權,互相刁難。有的地方在村委會換屆選舉中過分強調了黨委意圖,而忽視了尊重民意,導致那些非候選人當選的村主任與村書記互不信任,人為造成矛盾。
———村「兩委」幹部對當前農村黨的領導和村民自治缺乏正確認識,從而造成自身定位不當。「兩委」關系比較緊張的村,一些村幹部對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內容都非常陌生,自以為村委會成員是全體村民選舉出來的,對村裡任何事情擁有決定權,於是乎自然地漠視了黨支部的領導。一些支部成員則片面強調黨的領導,對村委會行使自治權力存有情感上的抵觸,覺得這是在向自己爭權,而不問這「權」該不該是村委會的。 ———村「兩委」權責不清,職能行使缺乏具體規范,幹部工作的個體隨意性大,致使村「兩委」開展工作時難免會產生一些「撞車」現象。
———一些村黨支部在村民中的影響力低於村委會,維護和鞏固領導核心地位的自身能力不足。村幹部是由全體村民直選的,因此開展工作的群眾基礎就比較好。而「兩委」關系存在問題的這些村黨支部,往往自身建設本來就存在問題,缺乏戰鬥力、凝聚力,只有被動地跟著上級要求走,難免力不從心。
———鄉鎮黨委對「兩委」工作的領導、指導不到位。雖然鄉鎮黨委政府對村委會的直選工作比較重視,但在如何處理「兩委」的職能和權責關系,如何發揮黨支部的領導核心作用等問題上則幫助、指導不夠。調查發現,凡「兩委」關系有問題的村,其所在鄉鎮的領導幹部對農村基層民主建設的意義普遍認識不足,對如何在發揮村民自治作用的同時加強黨支部的領導核心作用也缺乏應有的思考,也沒有採取積極有效的具體措施,反而在「兩委」產生矛盾時歸責於民主直選。
這些問題的存在讓我們深思,如何繼續深化村民自治工作呢?我們覺得村「兩委」關系亟需理順和加強。
首先是加強農村黨支部的建設。採取包括:大力發展新黨員、增強農村黨支部活力,加強對支部班子及黨員的民主評議和改變基層黨支部工作方式等辦法,將黨的領導與村民的意願統一起來,做好服務工作,贏得村民的信任和擁護。
其次是理順黨支部與村委會的職能關系。規定好村「兩委」的職能和權責,避免產生不必要的矛盾。建立村「兩委」例會、村委會向村黨支部報告工作的制度。村委會工作目標和年度工作計劃;發展村級經濟的規劃措施;重大投資項目和大額資金使用方案及村公共事業和公益事業計劃;需提交村民代表會議討論的事項;村務管理中的重大事項以及村民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的處理方案和結果;其它需要報告的重大事項,村委會都必須定期或及時向黨支部報告。村裡討論決定重大事項必須貫徹先黨內後黨外的原則,先由黨員大會進行充分討論醞釀,在此基礎上村「兩委」討論形成基本一致意見,再提交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審議通過,由村委會具體組織實施。
再次是鄉鎮黨委也要改變工作重點和工作方式,要把村黨支部建設放到農村工作的突出位置來抓,有針對性地解決當前村級黨組織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等。
⑥ 如何提高農村基層幹部的政策法規修養
一、農村幹部的艱巨性和重要性
大家都知道,農村工作千頭萬緒,一個村就是一個小社會,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大到黨的方針政策,小到夫妻吵架,每一項工作都與村幹部有關,每一項任務都要靠村幹部努力完成。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農村大多數人各種各的田,各掙各的錢,對集體的事不關心,不過問,對村幹部的管理教育漠然置之,普遍存在著「有田有地不找你,有吃有穿不靠你,不批不鬥不怕你,不交負擔氣死你,有了問題老纏你,解決不了就罵你」此等現象。而且作為一名農村幹部既沒資金又沒實權,每天面對農村矛盾多,任務重,困難大,的確是流了很多汗,受了很多累,也有不少委屈,但是既然當了帶頭人,就必須要付出。我們每個村的建設和發展與我們村幹部密切相關,在農村經濟的發展中,村幹部既是領導者,又是組織者、示範者。如何因地制宜確定發展思路,制定規劃目標,創新發展舉措,壯大集體經濟,推進新農村建設等等,都需要我們做出正確的決策,並組織帶領群眾實施,因此各位肩負重任,黨和政府對農村幹部也非常重視,非常關心,非常愛護。每年拿出專項資金為任職滿10年,正常離任村幹部發放生活補貼,為村主職幹部交納養老保險。另據九月份省委換屆會議精神,將來還要大幅度提高農村幹部待遇,可以說村幹部工作大有可為。
二、當前村幹部存在的問題
1、思想觀念滯後,素質有待提高
(1)有的村幹部思想保守,缺乏創新精神,不能根據客觀實際,突破個人的局部經驗和思維習慣,分析形勢沒有新觀點,研究情況沒有新見解,發展經濟沒有新思路,解決問題沒有新辦法,缺乏緊迫感和責任感,工作被動得過且過,「等靠要」的思想嚴重。
(2)部分村幹部黨性意識不強,組織觀念較差,政策水平和理論修養不夠,而且不學法,不知法,不懂法,導致工作中「硬辦法不敢用,軟辦法不頂用,新辦法不會用」。
2、作風不夠扎實,服務意識有待增強
(1)有的村幹部服務意識不強,高高在上,與群眾交流溝通不多,有的看見矛盾裝「瞎子」(裝作沒看到),聽到意見裝「聾子」(裝作沒聽到),遇到麻煩繞「圈子」(怕麻煩寧可走遠一點),再有的就是患紅眼病,老百姓富了不服氣,老百姓窮的看不起,患「健忘症」,只顧埋頭自己致富,忘記了帶領群眾發家。要知道在農民種養殖潛在風險存在的今天,農業生產怎樣與市場對接,種什麼養什麼,怎樣種養,對這些,村幹部往往比一般老百姓更有認識和了解,因此,村幹部要具有敢為人先的意識和敢於冒險的精神,將自家的責任田建設成供村民學習,取經的樣板,對充分調研後看準的新項目要帶頭示範推廣,真正做到把教訓留給自己,把經驗傳給群眾。
(2)有的村幹部在換屆選舉時充滿激情,許下承諾,但上任後就說大話,空話,不幹實事;相互比權力大小,地位高低,不講風格講資格;也有的村幹部法制觀念淡薄,甚至還有的參與賭博抹牌等不良現象,所有這些,既失信於群眾,又損害了村幹部自身的形象和在群眾當中的威信。
3、後備幹部隊伍不足,選人視野相對較窄
由於現在農村青壯勞力大多外出務工,從事二、三產業,「空心村」的問題比較突出,造成農村優秀人才流失。加上回鄉高中生、復員退伍軍人、能任職農村幹部的寥寥無幾,導致村幹部選擇餘地較少,一些村的村幹部換來換去還是老面孔,當選村幹部缺少活力和戰鬥力。
三、當前農村工作新特點、新變化
1、在經濟發展方面
(1)農村大多數青壯勞力外出務工經商,留下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婦女等弱勢群體,雖然現在農村生活水平整體提高,但弱勢群體的生活仍然貧窮容易給和諧文明的社會造成新的矛盾和引發新的問題。
(2)將來面臨土地誰來種的問題,土地流轉勢頭雖然較好,但市場發育不健全。規模經營應運而生,但保障和激勵措施滯後,你比如今年張港的花椰菜等合作社就面臨著滯銷的困境。因此農業市場主體增多,但整體實力有待提高,農業服務體系發展較快,但服務難、難服務問題嚴重。
2、農村基層組織現狀
(1)村級集體經濟空虛,全鎮34個行政村和兩個社區,真正村集體有積累的恐怕沒有幾個,大多數存在寅吃卯糧的現象。導致無錢辦事問題突出。
(2)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後,雖然近幾年鎮所有行政村基本上有了辦公場所和活動場地,但大多數村都大門緊閉,雜草叢生,這也說明我們基層組織服務不健全,服務手段相對較弱。貫徹落實上級政策就有了一定的差距。
3、新農村建設的主要任務
在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上,中央明確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20字方針,即「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生產發展是要以農業結構調整優化為主線,促進生產發展。生活寬裕是要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民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是要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培養較高素質的新型農民。村容整潔是要以治理臟亂差為重點,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管理民主是要以提高幹部群眾的民主意識為核心,加強和完善農村民主法制建設。
當前,農村改革發展基本目標是:一是農村經濟體制更加健全,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基本建立;二是現代農業建設取得顯著進展,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明顯提高,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供給得到有效保障;三是農民人均純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費水平大幅提升,絕對貧困現象基本消除;四是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進一步加強,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農民民主權利得到切實保障;五是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明顯推進,農村文化進一步繁榮,農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落實,農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農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更加健全,農村社會管理體系進一步完善;六是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生產體系基本形成,農村人居和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如何實現這些目標,就需要我們全體農村幹部和廣大黨員帶領群眾共同努力來完成。
四、如何做一名稱職的村幹部
1、當什麼樣的村幹部?
我們知道農村有這樣一句話:「村看村,戶看戶,黨員看幹部」,在群眾的心目中,村幹部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黨和基層政府的形象。如果辦事公道,作風正派,不謀私利,能帶領群眾走致富道路,就會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激發廣大人民群眾對黨和政策的擁擠和愛戴之情;反之,如果辦事不公,以權謀私,不思進取,就會損害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影響黨群關系,甚至引發各種矛盾,危及社會安定。那麼在新形勢下我們要當什麼樣的村幹部呢?
(1)能人型。
能人村官一般有三個特點:一是真正了解農村、農民;二是都有率領農民致富和建設好農村的能力;三是有著常人所不具備的睿智和思想。
(2)苦幹型。
「說一千道一萬,兩橫一豎就靠干」。
村幹部不僅要知道「干什麼」和「怎麼干」,更需要實干加巧幹,俗話說:「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村幹部不僅是廣大群眾的主心骨,還是他們的榜樣,大家要放下身段,沉下心來,滿腔激情,捧出一顆誠心,豁出一條命地帶領群眾去干。
(3)吃虧型。
村幹部首先要學會吃虧,凡事不要首先想到自己,而是想一想群眾滿不滿意,老百姓答答應,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只有學會吃虧就會有人跟隨,能吃虧才會有權威,肯吃虧就能有所作為,說到底就是要有無私奉獻精神。
(4)廉潔型。
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村裡事務無論大小,財務收入和支出無論多少,都要定期公示,方便老百姓監督,讓群眾明白,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我們要心中有正氣,身上有骨氣,以身作則嚴於律己,以自身的模範行為來感染人,影響人。
2、怎樣當好村幹部
(1)在「學」字上下功夫。
首先是加強政策理論知識學習,提高執行政策能力;大家起碼要對《黨章》和《村民委員會組織法》以及《土地承包法》等各種法規和上級文件能夠理解分析,領會其中精髓,才能將上級惠農強農政策宣傳到農村、農戶,落到實處。
其次是加強農業科技知識學習,提高帶富能力,老百姓最注重現實,也比較直接,只有我們幹部率先創新,勇於開拓,了解各種致富資訊,熟悉致富門路和掌握致富本領,成為致富,成為致富能手,群眾才會接受,也願意跟著大家共同致富,因此大家要成為帶富一方的領頭羊。只有增強為民服務的能力和本領,才能帶領一方百姓邁入小康社會。
三是加強法律法規知識學習,提高促進和諧的能力,當前全國都在貫徹落實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全會要求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標志著我們黨對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達到新高度,治國理政達到新境界。「三農」工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依法加快建設法治農村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
農村矛盾錯綜復雜,我們大家只有了解一些相應的法規和條例,才有可能將農村調解工作落到實處,老百姓才心服口服,才能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尤其是隨著明年的土地確權頒證,登記工作在全市的開展,大家一定要熟稔農村土地承包法等相應的法規。
(2)在「干」字上下功夫。
要以身作則,真抓實干。不僅自己帶頭干,還要帶領群眾干,干給群眾看,干群眾所思所盼所想的事。要有責任心和進取心,干好本職工作,自己一定要干出成績。還要尋找突破點,帶領群眾闖出門路,共同發展經濟,增加收入,幫助老百姓脫貧致富。要千方百計利用本村有效資源和人脈關系,多為群眾和村集體謀利益,謀發展。
(3)在「實」字上下功夫。
實就是要踏實、誠實、扎實、忠實。即腳踏實地不浮躁,能沉下心去工作。不要一有工作和任務時就滿腹牢騷,怨天尤人,說什麼待遇低,事難辦,打工比當幹部強等如此,一定要沉下心來,一門心思為村裡和老百姓謀發展。誠實即對老百姓真誠,講誠信,信守諾言,答應的事就能辦到,這就要求我們規范言行,決不能失信於群眾。任期一屆,只要能辦成幾件讓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事情,讓群眾得實惠,感受到改革發展帶來的成果,你就是一名合格稱職的村幹部,扎實即工作能吃苦耐勞,能深入一線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我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與群眾同吃住,同勞動,一定要及時掌握每家每戶的實際情況,既要有「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抱負,又要有「在位一天,趕考一天」的緊迫感,始終有民貧我愧之情,寢食難安之感,實實在在做群眾知曉,數得出的實事。忠實就是牢記黨的宗旨,忠於黨的事業,明白自己為人民服務的責任,能兢兢業業為人民服務。
(4)在「和」字上下功夫。
「和」就是要講究領導藝術,研究工作方法,做到「人和」、「心和」、「和氣」、「和順」「和睦」「和諧」,要求我們隨時聯系群眾,與老百姓說到一塊,想到一塊。做服務群眾的熱心人,知曉群眾的貼心人。並能夠及時化解各種矛盾和糾紛,宣傳和發動群眾多參與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文娛活動,遠離黃、賭、毒等惡習。我們村級「兩委」班子更要加強團結,做好表率。「農村要進步,關鍵在支部」,「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外國有句名言說:「一頭獅子帶著一群羊,勝過一隻羊帶著一群獅子」。這些至理名言無不說明一個道理,就是一個村要想取得發展和進步,其關鍵在於要有一班優秀的村幹部。
(5)在「廉」字上下功夫。
「廉」即清正、廉潔,古語雲「公生明、廉生威」,「官可以不當,人不能不做」,就是我們村幹部自己要清白,在工作中沒有私心雜念,干凈做事,公心處事。不貪公家一分錢,不拿群眾一根線。時時處處從大局出發,從群眾利益出發,做到公平、公道、公開。又要潔身自好,不參與抹牌賭博等不良行為的活動,不做與村幹部要求相違背的事情,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維護村幹部的形象。遠離大吃大喝、貪、占、要等丑惡。
3、爭做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八種人
一是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做農民思想的領路人。
二是要吃透政策,宣傳政策,貫徹政策,做政策路線的執行人。
三是要發展經濟,多途創收,廣開財路,做群眾致富的帶頭人。
四是要掌握農技、運用農技、推廣農技,做農業技術的明白人。
五是要團結群眾,聯系群眾,服務群眾,做農民群眾的貼心人。
六是要尊崇民主,尊重民意,以民為主,做民主政治的當家人。
七是要崇尚科學,破除陋習,整治村容,做倡導新風的文明人。
八是要樹立正氣,打擊歪風,維護穩定,做伸張正義的正派人。
⑦ 村兩委班子的職責規定
村級「黨的支部委員會」的簡稱。中國共產黨的基層組織之一。村黨支部是農村一切組織和全部工作的領導核心,在政治上對村委會實施領導,這是由黨的執政地位所決定的。
黨支部的主要職責是:組織制定本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對本村重大事項和重要問題作出決策建議,審議村委會及其它村級組織提交的重要事項和村集體較大支出請示等,然後根據法律和有關規定提交黨員大會(黨員代表會議)或村民大會(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由村委會或其它村級組織進行實施,並負責對實施過程及最終結果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黨章規定:「企業、農村、機關、學校、科研院所、街道、人民解放軍連隊和其他基層單位,凡是有正式黨員三人以上的,都應當成立黨的基層組織。黨的基層組織,根據工作需要和黨員人數,經上級黨組織批准,分別設立黨的基層委員會、總支部委員會、支部委員會。
村黨支部由支部(全村)的黨員大會選舉產生,任期兩或三年。一般設書記、副書記及委員若干名。
⑧ 鄉鎮幹部法律知識培訓哪些內容包括
主要是土地法 宅基地法 基層組織法 民法相鄰關系 物權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