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處罰裁量基準的法律效力
❶ 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的作用
行政裁量權是現代行政權的重要特性和核心內容。行政裁量權的行駛具有雙重性:一方面,有利於保證必要的行政效率,另一方面,也為防止權力的濫用提供了可能,因此,必須對行政裁量權加以有效規制。
行政裁量基準制度與其他控制行政裁量權制度不同,有其自身的優勢和特點,是行政機關內部規范行政行為的重要技術手段,包括實體標准和程序標准。深入學習行政裁量基準制度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並提出切實可行的完善舉措,對依法行政、合理行政等行政法原則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條行政處罰是指行政機關依法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以減損權益或者增加義務的方式予以懲戒的行為。
❷ 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基準有哪些
法律分析:適用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應當遵循處罰法定的原則;適用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應當遵循程序正當原則,嚴格遵守行政處罰的法定程序;適用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應當遵循教育和處罰相結合的原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十一條 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銷企業營業執照以外的行政處罰。
法律、行政法規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地方性法規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必須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規定。
第十二條 國務院部、委員會制定的規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作出具體規定。
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的,前款規定的國務院部、委員會制定的規章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可以設定警告或者一定數量罰款的行政處罰。罰款的限額由國務院規定。
國務院可以授權具有行政處罰權的直屬機構依照本條第一款、第二款的規定,規定行政處罰。
❸ 行政處罰中的自由裁量權試行能作為法律依據嗎
看哪個部門的發的文件,是否和上位法抵觸
❹ 行政處罰裁量基準應當遵循什麼原則
一般情況下,應當遵循依法、合法、合理、公平公正等法律原則。
❺ 行政機關怎麼樣依法制定行政處罰裁量基準規范行使行政處罰裁量權行政處罰裁量
摘要 為了規范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三條違法行為輕微並及時改正,沒有造成危害後果的,不予行政處罰。初次違法且危害後果輕微並及時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處罰。當事人有證據足以證明沒有主觀過錯的,不予行政處罰。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對當事人的違法行為依法不予行政處罰的,行政機關應當對當事人進行教育。第三十四條行政機關可以依法制定行政處罰裁量基準,規范行使行政處罰裁量權。行政處罰裁量基準應當向社會公布。第三十五條違法行為構成犯罪,人民法院判處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時,行政機關已經給予當事人行政拘留的,應當依法折抵相應刑期。違法行為構成犯罪,人民法院判處罰金時,行政機關已經給予當事人罰款的,應當折抵相應罰金;行政機關尚未給予當事人罰款的,不再給予罰款。第三十六條違法行為在二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涉及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且有危害後果的,上述期限延長至五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前款規定的期限,從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法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❻ 行政處罰時可否不參照「行政執法自由裁量基準」進行
行政處罰過程中所依據的法律法規,然後是參照自由裁量權的指導進行幅度的處罰,自由裁量權這個出台的意義在於更規范的處罰,一般都要求在處罰決定書上面明確自由裁量權的使用幅度和標准或單獨列出一張,自由裁量權適用情況說明。如果不參照自由裁量權的指導進行處罰的話,你的整個文書格式不標准,如果上級部門抽查過程發現沒有使用自由裁量權會被通報。
❼ 處罰法定原則依然賦予了行政處罰機關裁量權是否正確
法律分析:針對這件事是需要分情況處理的,參考回答可以查看以下的法律內容,一般來說處罰法定原則依然賦予了行政處罰機關裁量權是正確的行為,但是您還可以繼續加以思考,若遇到問題可以查看相關法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三十三條 違法行為輕微並及時改正,沒有造成危害後果的,不予行政處罰。初次違法且危害後果輕微並及時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處罰。當事人有證據足以證明沒有主觀過錯的,不予行政處罰。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對當事人的違法行為依法不予行政處罰的,行政機關應當對當事人進行教育。
第三十四條 行政機關可以依法制定行政處罰裁量基準,規范行使行政處罰裁量權。行政處罰裁量基準應當向社會公布。
第三十五條 違法行為構成犯罪,人民法院判處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時,行政機關已經給予當事人行政拘留的,應當依法折抵相應刑期。違法行為構成犯罪,人民法院判處罰金時,行政機關已經給予當事人罰款的,應當折抵相應罰金;行政機關尚未給予當事人罰款的,不再給予罰款。
❽ 行政處罰的裁量基準是什麼什麼叫做裁量基準
行政處罰裁量基準是指行政執法機關在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裁量范圍內,對具體違法行為的情節進行細化、量化以確定是否進行處罰、給予何種處罰以及給予何種幅度處罰的依據。
資料擴展:
《裁量基準》共分為適用規定、處罰裁量表和可啟動按日連續處罰的情形三部分內容,對11部法律、11部行政法規、14部山東省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中的268種環境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裁量權進行了細化量化。
(一)適用規定。適用規定共13條,對裁量基準的適用范圍、基本原則、裁量方式、金額計算、從重從輕減輕或免予處罰情形、裁量規則和基準使用、備案管理等裁量基準適用的有關內容進行了概括性規定。
(二)處罰裁量表。分專項行政處罰裁量表和通用處罰裁量表兩種,對268種特定環境違法行為進行行政處罰裁量,適用專項處罰裁量表;對除特定環境違法行為以外的其他違法行為進行行政處罰裁量,適用通用處罰裁量表。
(三)可啟動按日連續處罰的情形。對現行法律法規規章中25種可以啟動按日連續處罰的情形進行了梳理總結,方便執法人員依法查處環境違法行為。
❾ 什麼是 行政處罰自由裁量基準
行政處罰自由裁量基準就是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針對某種違法現象進行行政處罰,安裝規定分不同程度給予處罰,或者在規定的一定范圍內給予處罰。
❿ 行政處罰裁量基準
法律分析: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行政處罰的量裁基準有幾點,第一點是可以免於行政處罰的標准,主要是看其是否初犯,是否在兩年內沒有被追責以及其他法定情節;第二點是從輕或是減輕的標准,主要是看對方是否積極配合,是否有效彌補,是否是受他人脅迫以及其他法定情節。最後是從重標准,主要是看其是否造成嚴重後果或其他法定情節。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條 本規則所稱自由裁量權,是指城管執法部門在實施行政處罰時,在法律、法規或者規章規定的處罰種類、處罰幅度范圍內,綜合考慮違法情節、違法手段、違法後果、改正措施等因素,合理確定處罰種類、處罰幅度或作出不予處罰的許可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