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開具虛假徇證函法律責任
⑴ 銀行案例分析解答
1、先回答您的問題吧,個人認為,乙丙之間的債權債務不存在了。合並成一個企業了,將企業賬戶中的錢取出來再存進去?呵呵。第二個問題我認為可以可以抵消。乙丙合並成乙或者丙或者丁,那麼狀態就是甲欠丁的錢,丁也欠甲的錢,均到期了,屬於同意類的債權。所以甲主張抵消即可,不需要經過丁的同意。\r\n2、第一、法律規定企業之間不能進行貸款。貸款只有銀行可以。第二、標題是國際商法案例,看完題後我迷茫了。\r\n希望對你有幫助
⑵ 企業往來詢證函造假違法嗎
1、一般公司在會計師事務所年報審計時,詢證函肯定都是由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人員所發出,不會讓公司自行發出,若對方公司真這么操作了,首先我對對方公司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人員的職業操守持懷疑態度。
2、既然你已經查詢了公司內部收款記錄,而且發現了你們的收款記錄與對方公司的付款記錄(預付賬款或應付賬款、其他應付款等)對不上,據此蓋章說不符,我覺得沒有問題。
另外對不上也要依據具體情況分析,一是:對不上金額有多大;二是究竟誰欠誰的,是你們公司應收大於他們應付,還是應收小於對方公司應付?
再強調下,你確實是否已經認真負責地查詢了公司內部收款記錄,而且准確無誤。
3、你們不能僅憑客戶說已經付清了,就認為已經付清了,付清沒付清,賬面上都有體現,而且每次收付款都必須肯定會有相應的原始憑證的,仔細核查下即可。
總結:若你確實已經認真負責地查詢了公司內部收款記錄,而且准確無誤,發現你們應收與對方寄來的詢證函的數據就是明顯不相符,據實蓋章反饋即可,切忌按客戶要求蓋章反饋,以免不必要的法律糾紛及個人麻煩!!
在學習CPA審計的時候,大家都知道銀行詢證函是非常重要的外部證據。
在考試中,也是必考的內容。
這項工作非常重要,但為什麼都交給剛入職的小朋友做呢?
因為它難度不大,只是繁瑣,不能出錯,要求嚴格。
進入事務所,第一次全權負責銀行詢證函的時候,我發現審計實務中發詢證函為很麻煩,很痛苦。
現在就來告訴你,為什麼審計實務中發詢證函是我最討厭的工作?
審計准則要求:
①項目組應當對銀行存款(包括零餘額賬戶及本期銷戶的賬戶)、借款和與金融機構往來的其他重要信息實施函證。
除非有充分證據表明某一銀行存款、借款及與金融機構往來的其他重要信息對財務報表不重要且與之相關的重大錯報風險很低。
②注冊會計師可以親自到基本存款賬戶開戶行查詢並列印《已開立銀行結算賬戶單》,以確定賬戶的完整性。
就這兩個聽起來沒有任何困難的規定,在實務中執行起來,卻是困難重重呀!
在實務中,審計項目組時間緊張,任務重,幾乎不可能抽半天時間去列印《已開立銀行賬戶結算單》。
如果被審計單位的銀行賬戶很多,資金會計對所有賬戶也不是很了解的情況下,在極少數情況下,被審計單位的會計會去列印《已開立銀行結算賬戶單》,從而提供給審計項目組。
在大多數情況下,審計項目組是很難拿到《已開立銀行結算賬戶單》的。
那我們如何確保賬戶的完整性呢?
難題一:
審計項目組從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系統中,獲取的銀行賬戶信息一般都是不完整的。
因為被審計單位會存在這樣的情況:一些銀行賬戶開立了,但是已經很多年沒用了,沒有交易,並不在財務系統中。
如果被審計單位的出納是新聘任的,那客戶對這些存在但很久不用的賬戶,並不了解。
那審計人員如何發現這些賬戶呢?
從去年發出和從銀行收到的詢證函中獲取相關信息:看看以前年度的詢證函中是否有系統中沒有的賬戶,看以前年度銀行回函中,是否存在這方面的不符事項;
從銀行對賬單中獲取相關信息:因為客戶列印銀行對賬單的時候,有時候會把某銀行下的所有賬戶情況都列印出來,項目組核對後就可以發現這些賬戶。
難題二:
在一些情況下,即使項目組拿到了《已開立銀行結算賬戶清單》,也不能保證銀行賬戶的完整性。
因為《已開立銀行結算賬戶清單》中,只提供了企業開立的所有人民幣賬戶。
對於有外幣賬戶的企業來說,我們無法獲取關於外幣賬戶完整性的外部審計證據。
那如果項目組,函證的銀行賬戶不完整,怎麼辦?
有的銀行在回函中可能會列出賬戶信息及余額。
如果這些賬戶余額都是0,項目組是可以做出合理解釋的。
如果有些沒有函證到的銀行賬戶,余額不是0,那肯定是審計中的重要事項了。
除了銀行賬戶完整性這一點繁瑣之外,銀行詢證函還有很多讓人發瘋的地方。
比如,有些銀行對詢證函的內容有非常嚴格的要求,比如所有空白地方都要劃斜線,銀行名稱寫全稱,賬戶性質等所有信息都不能填錯等等,如果有一點不符合他們的要求,銀行就不回函。
比如,有些銀行在發現不符事項後,發回的回函中,只寫兩個大字:不符。沒有寫明任何原因以及不符之處。
比如,有的銀行回復的詢證函,是銀行自己回函模板。銀行不把審計項目組發出的詢證函一並發回來。所以在實務中,審計項目組要在詢證函發出前在電腦中存檔一份,以防這種情況的發生。
比如,客戶提供的銀行地址與審計項目組查驗的銀行地址不一致,這就需要向銀行確認,進一步查明原因,確認銀行地址。
總之,在實務中,你會發現銀行詢證函真的是一項非常令人煩躁的工作。
有很多事項需要項目組特別注意。
有很多審計准則規定的事情,你以為在實務中很好實施,但在實際操作的時候,總會出現很多意想不到的情況。
⑶ 銀行出具虛假驗資證明應承擔什麼責任
驗資證明不是銀行哪個人一個人就可以出具的.要開臨時賬戶打進注冊資金進行驗資,再向律師事務所出具銀行詢證函,銀行詢證函是加蓋銀行公章,公章是有專人保管的,不是銀行業務人員隨便就可以拿到就蓋的.
⑷ 如何確定銀行詢證函回函的真假銀行有那些查詢渠道嗎
詢證函是要求會計師事務所親自到銀行辦理的
如果是他們懶省事就會出現瑕疵
如果是銀行內部人員出具虛假材料
可以事後補打以下流水
有備份的
請採納
⑸ 詢證函具備法律效果嗎
詢證函具備法律效力。詢證函作為一種確認企業之間債權債務的審計文書被專廣泛用於審計實踐中屬。通常情況下,企業收到要求確認債權債務的詢證函,財務人員將對雙方企業之間的往來賬目進行確認,如果數額一致,則予以蓋章確認,如果數額不一致,即進行說明並蓋章。並且,鑒於詢證函往往採用審計業務中通用的格式,會有類似「只為對賬並非請求付款」的表述,所以財務人員通常認為進行蓋章確認無法律風險,不會產生相應的法律效力,但現實中並非如此。
⑹ 我是在事務所的實習生,公司叫我在銀行詢證函簽字寫日期,會不會有法律責任啊
不會有責任,建議回復前請公司的財務部門核實詢證函的內容。
⑺ 銀行出具虛假詢證函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八十八條 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違反規定,為他人出具信用證或者其他保函、票據、存單、資信證明,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⑻ 開出銀行詢證函後有什麼法律責任
真的什麼責任也不用負,虛假的需要承擔行政、刑事責任。以形成的後果來衡量。
⑼ 銀行里若增資驗資也許不合規,對銀行來說有什麼風險
銀行在企業驗資過程中要做的是根據申請人的驗資賬戶余額回復會計師事務所的驗資詢證函、要在上面蓋章確認實際驗資存款金額,不是出具虛假進帳單的問題,進帳單要與對帳單核對一致,還要與驗資詢證函上確認的金額一致。銀行如果在這三個資料上都作假,是要負法律責任的,假如這個驗資企業將來倒閉,其債權人有權向出具虛假驗資詢證資料的銀行機構追索因虛假出資而應承擔的部分法律責任。
1996年3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下發了法復[1996]3號《關於金融機構為行政機關批准開辦的公司提供注冊資金的驗資報告不實應當承擔責任問題的批復》。該《批復》明確規定:「金融機構根據行政機關出具的注冊資金證明,為該行政機關批准開辦的公司出具不實的驗資報告公司因資不抵債無力償還債務,給債權人造成損失的,金融機構除應退出收取的驗資手續費外,還應在該注冊資金範圍內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民事責任。」
1997年12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950次會議通過了法釋[1997]10號《關於驗資單位對多個案件債權人損失應如何承擔責任的批復》。該《批復》規定:「金融機構、會計師事務所為公司出具不實的驗資報告或者虛假的資金證明,公司資不抵債的,該驗資單位應當對公司債務在驗資報告不實部分或者虛假資金證明金額以內,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2002年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法[2002]21號《關於金融機構為企業出具不實或者虛假驗資報告資金證明如何承擔民事責任問題的通知》:「一、出資人未出資或者未足額出資,但金融機構為企業提供不實、虛假的驗資報告或者資金證明,相關當事人使用該報告或者證明,與該企業進行經濟往來而受到損失的,應當由該·企業承擔民事責任。對於該企業財產不足以清償債務的,由出資人在出資不實或者虛假資金額范圍內承擔責任。 二、對前項所述情況,企業、出資人的財產依法強制執行後仍不能清償債務的,由金融機構在驗資不實部分或者虛假資金證明金額范圍內,根據過錯大小承擔責任,此種民事責任不屬於擔保責任。」
⑽ 詢證函內容不屬實蓋公章負法律責任嗎
不會。詢證函不具有法律訴訟效力,不影響你們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詢證函上面一般都有寫這一條。詢證作為審計中一種常用的程序和方法,它包括查詢和函證。查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