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改個人信用報告要負法律責任嗎
㈠ 篡改徵信報告騙貸什麼後果
法律分析::按照正常確定,更正徵信報告,沒有法律責任,但是如果偽造徵信報告,和其他資料,騙取銀行貸款,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涉嫌騙取貸款罪和詐騙罪,需要負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七十五條以轉貸牟利為目的,套取金融機構信貸資金高利轉貸他人,違法所得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一百七十五條之一以欺騙手段取得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貸款、票據承兌、信用證、保函等,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特別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㈡ 銀行工作人員篡改個人徵信報告屬於違法行為嗎
這個比較嚴重,
知法犯法,
罪加一等。
可以先向銀監會舉報,
如果涉嫌利用篡改個人徵信報告騙取銀行貸款,
可以直接向檢察院舉報。
㈢ 徵信機構採集個人誠信信息需要承擔何種法律責任
《徵信業管理條例》四 嚴格法律責任,對徵信機構或信息提供者、信息使用者違反《條例》規定,侵犯個人權益的,由監管部門依照《條例》的規定給予行政處罰;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個人對違反《條例》規定,侵犯自己合法權利的行為,還可以依法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當企業通過交易收集到個人信息後,這些數據就應該是一個公共產品。個人信息數據跟我們平常接觸到的土地、水和空氣一樣均具有極強的公益性,是公共資源,必須受到公共機構的保護,比如政府機構或者第三方自律組織協會,這時候唯有公共機構作為第三方可以對個人信息進行有效的保護和存儲,就如同目前政府已經設立的檔案機構一樣。
因此,政府的徵信機構應該強制企業分享所有信息,企業也必須無條件將在經營中採集到的信息提供給公共的徵信機構,對於那些不願意分享信息或者分享信息打折扣者,應該制定相應的處罰措施,使其遵循行業規則,分享信息。
(3)篡改個人信用報告要負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徵信業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31號)的規范。
第十三條採集個人信息應當經信息主體本人同意,未經本人同意不得採集。但是,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公開的信息除外。企業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與其履行職務相關的信息,不作為個人信息。
第十四條禁止徵信機構採集個人的宗教信仰、基因、指紋、血型、疾病和病史信息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採集的其他個人信息。
徵信機構不得採集個人的收入、存款、有價證券、商業保險、不動產的信息和納稅數額信息。但是,徵信機構明確告知信息主體提供該信息可能產生的不利後果,並取得其書面同意的除外。
㈣ 個人徵信報告現侮辱字眼,這回是怎麼一回事
江蘇省南通市房女士的個人徵信報告上居然出現了“十年專業做雞”的侮辱性字眼。
事情的經過近日,江蘇省南通市的房女士在查詢個人徵信報告時,發現其專業信息的“工作單位”一欄中出現了“專業做雞十年”的字樣。
APP每個人都可以設計,只有那些大型貸款平台是正規機構監管的。如果是非正式平台,裡面的人素質得不到保證,很容易給自己帶來一些困擾。如果是買房、買車這么大的開銷,可以去正規銀行貸款,就不會有這種侮辱性的話出現了。
㈤ 個人企業泄露員工個人信息要負法律責任嗎!
1,當然侵犯個人隱私,改成密碼一樣後,以後誰是領導,誰就可以去查看了
2,一旦非本人,把隱私暴露,發布出去,不管做什麼地方,對誰都是影響。
㈥ 個人信用報告裡面有一筆一個月的逾期記錄有什麼影響
影響:產生罰息。拉入黑名單,記入不良信用檔案。無法坐飛機、高鐵,駕駛轎車,子女無法上貴族學校。可能影響個人職業生涯。影響今後的貸款和辦理信用卡。無法享受貸款優惠。可能影響個人職業生涯。情節嚴重者將受到法律制裁,直到判刑。被銀行起訴,被法院執行。
1.通常貸款未能在繳息日繳清時,銀行內部會暫時列為催收款,並於7日內打電話提醒借款人繳款,若在7日內補足,銀行是不會收取任何滯納金。但若超過7天仍未繳款,銀行就會把這筆貸款列為「催收」及「延滯金」,這時你就必須繳納滯納金或罰息。各家貸款機構的罰息力度都有所不同,比如花旗銀行的罰息是在原利率的基礎上加收50%的利息。
2.逾期後第二天,貸款人的名字將會出現在銀行內部系統,信用報告將不可避免的留下不良記錄。若你超過3個月仍未繳款,那就很嚴重了。借款戶會在聯合徵信中心上被注記信用不良記錄,俗稱「上了黑名單」,且可能會被保留3年以上。
3.對於拒不執行法院判決、裁定的被執行人,一旦被拉入黑名單,將無法乘坐飛機、高鐵
㈦ 篡改環境報告表什麼法律責任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編制目的】為保障環境監測數據真實准確,依法查處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以下簡稱《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等法律法規與文件,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行為定義】本辦法所稱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系指故意違反環境監測技術規范,篡改、偽造或者指使篡改、偽造監測數據等行為。
第三條【適用范圍】本辦法適用於以下活動中涉及的弄虛作假行為:
(一)依法開展的環境質量監測、污染源監測、應急監測;
(二)監管執法涉及的環境監測;
(三)政府部門購買的環境監測服務;
(四)政府部門委託開展的環境監測;
(五)企事業單位依法開展或委託第三方開展的自行監測。
第四條【責任主體】環境監測機構、從事環境監測設備維護、運營的機構及其負責人對監測數據的真實性和准確性負責。
第二章調查
第五條【調查主體】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負責調查認定環境監測數據的弄虛作假行為。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部門會同環境監測部門調查認定污染源自動監控數據的弄虛作假行為。
第六條【監督檢查】各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定期或不定期組織開展環境監測質量監督檢查。
第七條【干預記錄】對干預環境監測活動,指使篡改、偽造環境監測數據的行為,監測或運維人員應如實記錄。否則造成的弄虛作假後果由該環境監測機構或從事環境監測設備維護、運營的機構及其直接責任人和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負責。
第八條【舉報受理】任何單位和個人均有權舉報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對能提供基本事實線索或相關證明材料的舉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予以受理並為其保密。
第九條【立案調查】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在監督檢查中發現涉嫌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的,調查人員應製作現場檢查筆錄,收集並固定相關證據;接受舉報的應及時調查取證,符合立案條件的,依照法定程序辦理。
第三章處理
第十條【通用罰則】環境監測機構及從事環境監測設備維護、運營的機構,在有關環境服務活動中弄虛作假,對造成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負有責任的,除依照法律法規規定給予處罰外,還應當與造成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其他責任人承擔連帶責任。
第十一條【職能部門】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或所屬環境監測機構工作人員篡改、偽造或指使篡改、偽造監測數據,情節較輕,未造成影響的,給予警告處分;情節嚴重,造成不良影響的,吊銷直接責任人的環境監測上崗證,責其令調離工作崗位,依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記過、記大過或者降級處分;造成嚴重後果的,給予撤職或者開除處分。其他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所屬的環境監測機構工作人員篡改、偽造或指使篡改、偽造監測數據的,依法移送其主管部門實施處罰。
第十二條【排污單位】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篡改、偽造監測數據的,尚不構成犯罪的,除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予以處罰外,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第十三條【服務機構】社會環境監測機構以及從事環境監測設備維護、運營的機構篡改、偽造監測數據或出具虛假監測報告的,除承擔連帶責任外,由負責查處的環保部門將該機構和涉及弄虛作假行為的人員列入黑名單,並報上級環保部門,禁止其參與政府采購環境監測服務或政府委託項目。
第十四條【設備廠家】監測儀器設備生產機構生產的產品應有防止修改、偽造監測數據的功能,監測儀器設備生產機構配合監測數據造假的,由負責查處的環保部門通報公示生產廠家、銷售機構及其產品名錄。
第十五條【通報公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通報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及相關責任人,記入社會誠信檔案,及時向社會公布。
第十六條【目標考核】發現篡改、偽造監測數據,涉及目標考核的,視情節嚴重程度將考核結果按降低一級認定或確定為不合格,情節嚴重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取消授予的環境保護榮譽稱號;涉及縣域生態考核的,視情節嚴重程度,建議國務院財政主管部門減少或取消當年中央財政資金轉移支付;涉及《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排名的,分別以當日或當月的歷史最高濃度值計算排名。
第十七條【領導幹部】黨政領導幹部指使篡改、偽造監測數據的,由上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移送組織部門和紀檢監察部門處理。
第四章附則
第十八條【名詞定義】本辦法所稱環境監測數據,系指按照相關技術規范和規定,通過手工或者自動監測方式取得的環境監測原始記錄、統計結果、綜合報告等信息。
本辦法所稱環境監測機構,系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所屬的環境監測機構、其他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所屬的環境監測機構以及其他社會環境監測機構。
第十九條【解釋部門】本辦法由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負責解釋。
㈧ 更改銀行徵信報告負什麼法律責任
按照正常確定,更正徵信報告,沒有法律責任
如果偽造徵信報告,和其他資料,騙取銀行貸款,有騙貸罪或詐騙罪
㈨ 在個人信用報告中本人聲明的真實性誰負責
信用報告中本人聲明的真實性,誰負責?說真話,在個人性格,你身邊的日行性可能是你自己負責呀,因為這個東西就是這樣,的你確實棉的話,那這個真實性只有你自己才知道,然後你最好別說拍照了,或者一些就是可以,這是你自己說的,這是真實的東西就行了,別到時候真的別人要取證的話,你什麼也沒有,我就覺得你這個真實性,就要讓別人考慮考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