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運用法律知識為群眾釋疑解惑

運用法律知識為群眾釋疑解惑

發布時間: 2022-03-28 18:47:39

❶ 全民禁毒人人參與的作文有什麼

禁毒心得體會【一】
毒品,致命的惡魔,吸毒是人類趕上地獄的快車,是人類慢性自殺的行為。這些年由於國際毒品的泛濫,毒品像一頭張開血盆大嘴的猛獸,正飛快地吞蝕著年輕一代。從近來年資料發現:吸毒的人中青少年就佔了80%以上。這些年,青少年學生吸毒分子被毒品誘-惑上癮,一步步走向罪惡的泥坑,成為人類特級的恐怖組織。

然而,青少年正是長身體,長知識的時期,他們是祖國未來的花朵。毒品這個大惡魔頭正無時無刻地危害著這些充滿期望的年輕的生命。難道我們就不就應拒絕毒品,珍重生命嗎

況且,毒品還正在殘暴地銷蝕著人的靈魂,人們一旦染上了毒品,精神就會開始墮落,吸毒次數越多,毒癮越大,精神就墮落越深。事實正是這樣,吸毒者完全喪失了事業心和職責感,更談不上什麼理想、道德,通通被拋到九霄雲外,整天煩躁不安,人格扭曲,嚴重者還會出現重症精神病一類的幻想,行為不當……

此外,毒品還無情地破壞著我們的家庭和社會,導致多少家庭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國家財富嚴重流失……後果不堪設想。由件件的事例可見,毒品是嚴重危害人類社會的,是人類務必認識的敵人,所以我們就就應謹慎地防備它,戰勝它。

第一、青少年必須要做到潔身自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追求健康的生活情趣,識破毒品誘惑,堅決抵制毒品的侵略。

第二、要慎重交友,不能義氣用事,發現朋友吸毒要及時勸阻,當無計可施時就該遠離他(她)。

第三、多參加禁毒活動,讓自己徹底地認識毒品的危害性,增強防毒意識和拒毒信心。

第四、加強學習,讓知識來充實自己,優化自己的心態,從中找到避毒方法。

「毒品時刻要警惕,吸毒上癮很容易」,朋友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共同努力,鏟除毒品,鏟除這個致命的惡魔。我堅信:「有志者,事竟成。」人的生命是寶貴的。

❷ 開闊思路增智慧指導實踐促發展

根據形勢發展和工作需要,寧陵縣國土資源局2007年訂《資源導刊》400份,2008年訂450份,分發縣鄉主要領導和土地協管員。兩年來,該刊物真正成了廣大幹部學習培訓的教科書,國土資源工作的指南針,釋疑解惑的金鑰匙,在國土資源管理工作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一、學習培訓的教科書

《資源導刊》設計獨特,欄目新穎,內容詳實,涵蓋國土資源勘探、開發、管理、保護和利用等各個層面,政策性、法律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強。縣委書記賈宏宇是這樣評價《資源導刊》的:「國土資源與我們的工作密切相關,作為一個領導幹部,要想不栽跟頭、不犯錯誤,就不能觸基本農田『高壓線』,踩依法依規用地『紅線』,確保耕地保有量『底線』。要做到這些,必須求教於《資源導刊》。」

為了切實管好用好國土資源,縣委、縣政府明確規定,把國土資源法律法規知識作為各級黨校培訓的重要內容,以增強廣大幹部的依法行政能力;在縣電視台和廣播電台開辟專題宣傳節目,以提高受眾的國土知識水平;將教育的觸角伸向社區和學校,以培養居民和在校師生的國土資源意識;國土資源所每兩周組織土地協管員進行一次系統學習,以激發他們履職盡責的自覺性。由於在職的村支部書記都被聘任為土地協管員,他們利用村中大喇叭,把學到的知識和親身感受,每天對農民進行廣播,致力於資源國情、國策、國法的宣傳教育。我們深刻體會到,每增訂一份《資源導刊》,就是不知擴大多少次國土資源知識教育;每組織一次學習,就是深入進行一次土地法律法規的宣傳;每開展一次宣傳活動,就是對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一次有力推動。

二、國土資源工作的指南針

由於《資源導刊》固有的包容性和導向性,集這方面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國土文化、經驗典型於一體,很自然地就成為思想的寶庫和知識的網路全書。寧陵縣開展的每一項國土工作,所取得的每一點成績,無論是耕地保護、節約集約用地、國土資源執法,還是提升隊伍素質、國土資源所規范化建設等等,都離不開該雜志的啟迪與指導。

國土資源所上劃管理之初,面對新班子、新人員、新任務的新情況,我們所面臨的問題,就是如何適應新的形勢,構建國土資源所管理的新機制。是《資源導刊》及時引領我們,沿著國土資源所規范化建設的目標前進。在上級國土部門和當地黨委政府的領導支持下,積極穩妥地進行了定編定員,理順了工作關系和經費供給渠道,健全了規章制度,強化了基礎設施建設。解決了高標準的辦公用房,統一購置了辦公用具,今年初又為每個國土資源所配發了嶄新的國土執法專用車,國土資源所規范化建設在商丘市遙遙領先,得到了市局的充分肯定。

眾所周知,寧陵縣是豫東平原上一個農業縣,工業起步較晚,土地供需矛盾突出。為了解決在用地上的難題,我們雖花費了大額資金購買了涉及土地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書籍,但在實際運用中,還有很多問題難以找到答案。是《資源導刊》為我們指明方向,引導我們向閑置建設用地挖潛力,深入開展「三項整治」活動,安排華豐棉紡廠和藍蝴蝶抽紗有限公司等7家企業,在已經倒閉多年的原化肥廠、油脂廠等舊址上落戶,使閑置資產得到有效利用,節約耕地3000多畝。同時,以李七庄等3個「空心村」治理老典型為榜樣,在全縣開辟15個「空心村」整理新點,取得顯著成效,商丘市政府在寧陵縣召開大型現場會議,總結推廣我們的經驗。

三、釋疑解惑的金鑰匙

國土資源工作實踐昭示我們,《資源導刊》不僅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萬寶囊」,還是一把屢試不爽的金鑰匙,什麼樣的困惑都能解除,什麼樣的鎖都能打開,為國土資源管理工作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人們都知道,寧陵縣是國家級貧困縣,工業化、城市化水平都比較落後,在土地粗放管理時期,政府在開發使用土地方面遺留的問題很多,因拆遷補償、土地徵收而引發的土地信訪案件不但影響著穩定,還阻礙著發展。對此,縣領導壓力很大,就把招商引資當作「天字型大小」工程,量化目標任務,強力進行推動。領導想不受用地政策限制求發展,群眾想在自己責任田裡隨心所欲地建房,而嚴格的土地政策,又人為地形成了「兩頭松中間緊」的勢態,縣國土部門也因此陷入了兩頭受氣的境地。帶著這個問題,我們從《資源導刊》中找答案,一是發動強大的土地法律法規知識的宣傳攻勢,採取形勢多樣的宣傳形式,在幹部群眾中廣泛宣傳土地法律政策。二是在節約集約、盤活存量土地上加大工作力度,嚴格執法。三是在「農」字上做文章找出路。針對寧陵縣中低產田居多和沙荒地開發潛力大的特點,經過多方努力,我們爭取土地整理和異地補充項目資金6400多萬元,進行「路、林、水、電、田、村」綜合治理,大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實現增產和增地的雙豐收,我局連續多年被縣委、縣政府評為招商引資先進單位。

過去,還有一個問題使我們感到困惑,就是寧陵縣國土部門的通訊報道工作長期落後,不曾在省、市級報紙雜志上發表過一篇文章。為了實現「零」的突破,我們就從《資源導刊》中摸規律、找題眼,受到很大啟發。一是下力氣培養這方面的人才,利用獎勵機制調動大家的寫稿積極性;二是組織力量,人人動手,共同參與,下從打字員,上到單位「一把手」,都拿起筆桿子;三是在宣傳工作上捨得投資,據統計,幾年來我局在宣傳工作上的投資每年都在10萬元以上。功夫不負有心人,有志者事竟成。在雜志社2006年、2007年各縣市新聞報道排序中,不論發表文章的篇數和文字總量,寧陵縣在全省各縣市中都位居先進行列。

(原載《資源導刊》2008年第3期)

❸ 動物檢疫員適崗能力怎麼寫

摘要 一、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思想認識

❹ 如何理解埋兒用法律知識來看待現代社會提高法律意識的重要性

誰現在社會的不斷發展,法律意識越來越重要,因為現在很多時候可能不知不覺的就會觸犯到法律底線,這就要求我們首先要學法,懂法,守法

❺ 如何運用人民調解法律知識化解糾紛矛盾

一、人民調解。

即民間調解,是人民調解委員會對民間糾紛的調解,屬於訴訟外調解。目前規范人民調解工作的法律依據,主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人民調解委員會組織條例》以及《人民調解工作若干規定》等法律法規。

人民調解委員會是調解民間糾紛的群眾性組織。它可以採用下列形式設立:(一)農村村民委員會、城市(社區)居民委員會設立的人民調解委員會;(二)鄉鎮、街道設立的人民調解委員會;(三)企業事業單位根據需要設立的人民調解委員會;(四)根據需要設立的區域性、行業性的人民調解委員會。

人民調解員是經群眾選舉或者接受聘任,在人民調解委員會領導下,從事人民調解工作的人員。人民調解委員會委員、調解員,統稱人民調解員。人民調解委員會由委員三人以上組成,設主任一人,必要時可以設副主任。多民族聚居地區的人民調解委員會中,應當有人數較少的民族的成員。人民調解委員會中應當有婦女委員。擔任人民調解員的條件是:為人公正,聯系群眾,熱心人民調解工作,具有一定法律、政策水平和文化水平。鄉鎮、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委員應當具備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民調解員任期三年,每三年改選或者聘任一次,可以連選連任或者續聘。

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民間糾紛,應當遵守下列原則:(一)依據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進行調解,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沒有明確規定的,依據社會主義道德進行調解;(二)在雙方當事人自願平等的基礎上進行調解;(三)尊重當事人的訴訟權利,不得因未經調解或者調解不成而阻止當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

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的民間糾紛,包括發生在公民與公民之間、公民與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之間涉及民事權利義務爭議的各種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不得受理調解下列糾紛:(一)法律、法規規定只能由專門機關管轄處理的,或者法律、法規禁止採用民間調解方式解決的;(二)人民法院、公安機關或者其他行政機關已經受理或者解決的。

人民調解委員會可以根據糾紛當事人的申請,受理調解糾紛;當事人沒有申請的,也可以主動調解,但當事人表示異議的除外。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民間糾紛不收費。

在人民調解活動中,糾紛當事人享有下列權利:(一)自主決定接受、不接受或者終止調解;(二)要求有關調解人員迴避;(三)不受壓制強迫,表達真實意願,提出合理要求;(四)自願達成調解協議。

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解決的糾紛,有民事權利義務內容的,或者當事人要求製作書面調解協議的,應當製作書面調解協議。調解協議沒有強制執行力,當事人不履行調解協議或者達成協議後又反悔的,人民調解委員會應當按照不同的情形,分別採取督促當事人履行,再次調解變更原協議內容或者撤銷原協議,告知當事人請求基層人民政府處理以及就調解協議的履行、變更、撤銷向人民法院起訴等處理方法。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人民調解協議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的、有民事權利義務內容,並由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的調解協議,具有民事合同性質。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調解協議。

❻ 運用相關法律知識撰寫觀後感400字

12月4日晚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觀看了 CCTV_12的法制節目,我們全家都被那些為 維護國家法律的英雄們所震撼.他們身在祖 國的大江南北,做著平凡的工作,用靈魂深 處的善良感動著社會,我知道那是責任.
有法天下和.
因為法律,一隻鋼筆承載的是幾十年的公正 審判;
因為法律,一盞油燈照耀的是幾十年的漫漫 長路;
因為法律,一個救生圈托起的是如花般的年 輕生命.
如同隨風飄搖的風箏,看到的是他明晃晃的 招搖,終需要那一根細繩的牽制.法律亦如 此,約束是為了飛的更高,貫穿古今,歷史 是最好的證明,同時歷史是讓人銘記的.德 國著名法學家耶林在其著作《羅馬的精神》 書中說:「羅馬帝國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 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基督教),第三次 以法律.武力因羅馬帝國的滅亡而消失,宗 教隨著人民思想覺悟的提高,科學的發展而 縮小了影響,惟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為持久 的征服.」斗轉星移,滄海桑田,在歷史看來 不過是一番嘆息揚起的塵埃罷了.歷史一路 走來,百年歸塵,法律的永恆貫穿其中,這 種無形的力量-法制的力量,是多麼令人動 容.
法制,顧名思義,有法才能制.而「法」其實 是無形的,它就在我們身邊.它是一份責 任.責任不是甜美的字眼,他有岩石般的冷 峻.它背負在我們的身上,如影隨行.有了 責任,我們就可以循著這條路一直走下去.你說他是薔薇路也好,你說他是荊棘路也 好,我們一定要肩負責任一直走下去.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現在是法制社會,每 個人都要有責任感,一個人的責任感在於他 自己對社會和國家所負責的認識、情感和信 念以及與之相應的遵守規范,履行義務的態 度.
法治社會中我們應當有法制人生,應當由法 制意識,更應當珍愛生命.當生命的陽光照 向你時,你便是最富有的人,因為生命寶 貴.你必須有意識,不做違法的事情,能具 有一定的正義感,能明辨是非,能珍愛生 命,能提高生命防範意識.
重視法制,就是重視安全,就是重視自己,就是重視親人,就是珍愛生命,就是對社 會,對國家有著一份自己的責任感.
沉澱著痛與感動,沉澱著愛與責任,沉澱著 法律的庄嚴與神聖,讓無私的正義的法制之 花開遍社會的每一個角落,相信我們的生活 有著更加美好的未來.
要充分而全面地構建一個法治社會,首先要 從每個人、每一件小事上做起,才能團結一 心、眾志成城,最後事半功倍.一個和諧美 好的社會,要做到國泰民安,才能強盛興 旺.而國泰民安,也並不是一件唾手可得的事 情.雖說,現當今的社會沒有槍聲,沒有戰 亂,但是我們總能從各個細節中感受到有些 人行為的污穢,靈魂的骯臟,這本是與「法治 社會」的醒目標題所相排斥的,如果不杜絕這 一現象,讓犯罪者無法醒悟,或風華正茂的 青年又走上絕望的不歸路,那麼無疑,「構建 法治社會」將永遠成為一句空話,一句只能付 諸東流、而無法兌現的空話.
於是,我們也深深領悟到期間的意義之大,責任之重.同樣,這也需要每個人身體力 行,把那些犯罪者從絕望的谷底拉回現實,邁向美好.作為祖國的花朵,未來的希望,除了要學好文化知識,全面發展,更重要的 是竭盡所能,為這個社會作出一絲小小的貢 獻.
雖然我們力量微薄,但是只要有汗水的付 出,就會有歡欣的回報.我是這樣做的,希 望可以和大家共勉,以追求更大的進步:每天 清晨,當我們邁著輕快的步伐,走進那個充 滿歡聲笑語的校園,我會忙不迭地向夥伴們 提醒幾句:「看到紙屑我們一定要把它撿起,丟進垃圾箱.「記得要打掃小崗位,保持校園 整潔.
我明白,這些並不僅僅是一個小小的舉動,一個小小的意識,它更體現了人們心中強烈 的環保觀念,還帶動著整個社會的和諧發 展.每天上課,我會提醒自己要努力學習,只有好好學習,全面發展,長大之後才會成 為國家之棟梁 ...展開全部> ,民族之驕傲,更為構建和諧社會起到帶頭作用,為人民的 幸福穩定盡一份自己的力量.
每到假日,我會焦灼地打開電腦,不是為了 休閑娛樂,而是希望能由我在鍵盤上的敲 擊,來為網民們宣傳一些有關法治的信息,讓他們時刻記得:自己作為這個社會的一份 子,肩上擔負著神聖的使命,同樣也為不法 分子以及處在正義與邪惡徘徊點的朋友,敲 響警鍾……
其次,要消除人們「萬事為己」的錯誤觀念,避免有些人走向極端,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 事.培養國民 「無私奉獻」、「勤勞朴實」的品 質,多舉辦有意義的群體活動,並分設一些 獎項,讓大家有更強的動力來全面構建法治 社會.並且,在實踐中有突出表現的要給予 嘉獎,讓他成為一個榜樣,希望每個人都來 效仿,甚至是超越.
之後,強化人們的法制觀念,建設一個現代 化的法制社會,否則,人們的言語和表情就 只能永遠書寫「無知」二字.每個人都像我一 樣,多了解法律知識,開闊視野.同樣也要 在了解法制信息的同時,多閱讀書籍,因為 書是無價的的,它的璀璨,超過了冬日最絢 麗的那道光芒;它的深度,遠遠超過了人們想 象中的疊加!讓大家不斷地充實自己,磨練 自己,最終才能升華自己,提高自己.只要人人都行動起來,終有一天,「構建法治 社會」的諾言會用我們每個人的雙手來實現這 個理想化的世界

❼ 結合法律的重要性以及我國現狀,談談全民守法對我國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的意義

法治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全民守法是法治的重要內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以全社會成員的共同意志為內容形成的法律規則體系,其生命力也必然在於全民守法。全民守法,事關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和中華民族長遠發展的重大戰略任務,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是保證中國共產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全局的迫切需要,是全面貫徹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迫切需要,是在新的起點上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的迫切需要。

全民守法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社會主義法治從本質上是廣大人民群眾根本願望和根本利益的反映,因此自覺守法是主體地位的體現。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我國是一個有著數千年封建文化傳統的國家,封建文化中的人治、專制、等級等觀念與現代法律精神格格不入。公民進行有序政治參與必須建立在全民守法的前提之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需要全民守法去實現,社會主義法治精神需要全民守法去弘揚和傳遞,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需要全民守法去推動。全民守法是法治建設從傳統走向現代、從理論走向實踐、從精英走向大眾的必然趨勢。蘇格拉底說:「遵守法律是一種美德。」守法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行為規范,一種生活方式。近代法學家沈家本說:「法立而不守,輒曰法之不足,此固古今之大病也。」自覺地遵守和執行法律是對公民的基本要求。只有全社會成員發自內心地尊崇憲法和法律,憲法和法律才不會僅停留在紙面上。

全民守法對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國家長治久安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全民守法是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基礎性工作。社會管理的目標在於法的實現。社會管理說到底就是依照法律來治理社會,使社會管理活動依法進行,從而實現秩序、民主、公平和正義。全民守法是政府和公眾在良性互動中實現善治的前提。我國正處在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各種利益矛盾相互交織,一方面黨員幹部要堅持群眾路線不動搖,使各項決策更加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更加貼近人民群眾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要善於運用法律知識釋疑解惑,善於運用法律手段化解矛盾,善於運用法律機制理順社會關系。群眾的廣泛參與是現代社會管理的重要特徵。當前,當代中國社會結構、利益格局發生深刻變動和調整,公民積極參與社會意識明顯提高。但是,也要看到一些人在利用互聯網等手段行使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等各項權利時,因為發表不負責任的言論而造成網路侵權。群眾不僅是社會事務的參與者,更是良好秩序的建設者。公民在社會管理中不能扮演消極的、被動的角色。全民守法是群眾有序參與社會管理的保證,只有全民守法,人民群眾才會在社會管理中表現出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形成法治共識,社會管理創新才有良好的群眾基礎和法治基礎。

全民守法是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客觀需要。守法是全民的責任,也是全民的福祉。全民守法是對人民主體地位的尊重,也是實現公民權利的保障。科學立法是把人民群眾的意願通過憲法法律上升為國家意志,全民守法則是依靠人民群眾把憲法法律付諸實踐。法治建設的目標是保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讓人民群眾過上幸福生活。尊重人民主體地位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的根本體現。人民不僅是社會主義先進生產力、先進文化的創造主體,也是社會主義法治文明的實踐主體。只有堅持全民守法,才能在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中充分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使人民群眾遵守法律的現實的和潛在的積極性得以充分調動,從而在全社會形成憲法至上、守法光榮的良好氛圍。全民守法的核心就是依法行使權利,積極履行義務,使自己的全部活動都在法律范圍內進行。當前我國正處於經濟轉軌、社會轉型時期,社會流動性增大,社會利益多元化、利益格局分層明顯,公民對涉及自身利益和權利問題十分敏感,公民通過法律渠道表達訴求、運用法律武器維權的意識越來越強烈。全民守法是一種積極主動遵守憲法和法律,自覺維護法律尊嚴和權威,理性表達和捍衛權利的動態過程。只有堅持全民守法,才能夠將人的需要轉化成法律上的權利。守法與維權並不矛盾,而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守法是維權的有力保證,而維權也必須依法進行。人民群眾在通過信訪渠道表達利益訴求的同時,必須維護黨和政府的威信,維護社會穩定。

全民守法是最大限度激發社會活力的內在要求。一個有活力的穩定社會必然是一個全民守法的社會。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法律是規范市場行為、調節利益關系、維護社會秩序的重要手段。良好的社會秩序不僅有利於經濟社會發展、人口有序流動、物流資金流安全,而且也有利於增強人們的競爭意識、開拓能力和創造力。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不僅有利於化解各類矛盾沖突,而且也有利於促進每一個人的全面發展。

❽ 如何在職業中運用法律法規知識解決糾紛

司法考試來通過了,就取得了當自律師的資格。但還不能馬上做律師。如果打算從事律師職業,首先要選擇一個律師事務所,在這個律師事務所實習。實習滿一年後,申領《律師執業證》。取得《律師執業證》後,就可以在律師事務所里從事律師職業了。 在日常生活中,最起碼要學習《民法通則》、《婚姻法》、《繼承法》、《收養法》,這是處理婚姻家庭關系必須掌握的;再就是學習《合同法》、《侵權責任法》、《物權法》,這是處理與他人的關系必須掌握的;再就是《治安處罰法》,這是規范自己行為的最基本的法律。需要學的還很多,那就不是短時間能掌握的了。

❾ 如何通過學習法律知識提高自身法律修養並運用到現實生活中的一篇小論文

通過學習法律知識,使我們更進一步懂得了法律的意義,真正領會了法律的精神,在今後工作中,我們要以維護一方平安為目標,真正做到把矛盾控制在基層,消滅在萌芽狀態,為促進經濟發展,讓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熱點內容
法律服務所如何見證遺囑 發布:2025-05-06 11:02:57 瀏覽:599
滕州法院領導 發布:2025-05-06 11:01:26 瀏覽:432
合同法80條理解 發布:2025-05-06 10:50:54 瀏覽:848
經濟法之資產 發布:2025-05-06 10:38:25 瀏覽:916
上市公司暗保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06 10:30:34 瀏覽:574
怒對法院 發布:2025-05-06 10:24:56 瀏覽:993
廣東醫療法律援助 發布:2025-05-06 10:17:54 瀏覽:727
民法典之 發布:2025-05-06 10:17:51 瀏覽:960
2011年初級會計資格經濟法基礎 發布:2025-05-06 09:39:32 瀏覽:584
湖北十大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5-06 09:29:49 瀏覽: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