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法律碩士王力
A. 王力是屬於近代還是當代
王力
王力教授,字了一,廣西博白人。生於1900年,卒於1986年。1931年以《博白方音》獲得法國文學博士學位。1932年回國。任清華大學教授兼燕京大學講師。1937年南下,任教於湖南長沙臨時大學、廣西大學、昆明西南聯大。1939年至1940年在越南研究東方語言。1946年任中山大學教授兼文學院院長,創辦語言學系,1948年任嶺南大學教授兼文學院院長。1952年任中山大學教授,兼任語言學系主任。1954年隨系並入北京大學,任教授。1954年被聘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曾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全國政協三屆常委、《中國大網路全書》總編輯委員會委員。
王力先生一生致力於漢語教學和研究工作,繼承中國古代語言學的優良傳統,吸收國外語言學的研究成果,對漢語語音、詞彙、語法的歷史和現狀進行了精深的研究,成績卓著。所著《中國現代語法》、《漢語音律學》、《中國語言學史》、《漢語音韻學》、《漢語音韻》、《漢語語音史》、《同源字典》等,都是中國語言學研究的重要著作,他主編高等院校文科教材《古代漢語》,創造了文選、常用詞、通論三結合的教學體系。王力先生被譽為中國現代語言學的奠基人之一,有《王力文集》行世。1985年8月,捐款設立"北京大學王力語言學獎"。
王力先生把粵方言的研究作為漢語研究中的一個重要的部分。在音韻學著作《漢語音韻學》,王先生指出:"在漢語音韻學里,今音與古音有同樣的價值。研究今音若不知古音,則不能得今音的系統;研究古音若不知現代方音,則不能推求古代的音值。故二者有密切關系,不可偏廢",並闡述了研究方音的科學方法和基礎。在著作的第7章 "現代音"的第42節里,寫了漢語方音的五大系統,其中說明了粵音系的特徵;在第46節里,描寫了廣州音系的紐韻調系統。在另一著作《漢語語音史》第9章"現代音系"里, 也詳細地說明了廣州話的聲韻調系統。
王力先生寫的有關粵方言的著作有:《博白方音實驗錄》(1932年)、《廣州話淺說》(1957年)。另外寫了不少論文:《兩粵音說》(1928年,清華學報,5:1)、《東莞方音》(1949年,嶺南學報,10:1)、《珠江三角洲方音總論》(合著)(1950年,嶺南學報,10:5)、《台山方音》(合著)(1950年,10:2)。
王力先生為方言區推廣普通話做了很多工作,寫了《廣東人學習國語法》(1951年)、《廣東人怎樣學習普通話》(1955年)等的學習手冊,寫了《談談廣東人學習普通話》(1956年,南方日報)、《粵方言與普通話》(1981年,語文雜志,7,香港)等文章。
B. 在哪能買到北京師范大學王力教授主編:現代漢語
你的問題打錯了吧?並沒有北京師范大學王力主編的現代漢語。
可以給你提供相關信息:原北京大學教授王力先生主編《古代漢語》,在很多高教書店都有經銷。
C. 能不能介紹一下王力先生
王力先生是抗戰時期中國文壇上著名的三大學者散文作家之一。這篇文章,談的是請客這樣的生活中再平常不過的問題,但談出了深度,談出了文化味。文章中涉及的大量知識,引用的諸多名言典故,足證王力先生學識之豐贍。對中國人請客心理分析得入木三分,又見出作者對人心的深刻把握。 中國人是最喜歡請客的一個民族。從搶付車費,搶會鈔②,以至於大宴客,沒有一件事不足以表示中國是一個禮讓之邦。我的錢就是你的錢,你的錢也就是我的錢,大家不分彼此;你可以吃我的,用我的,因為咱們是一家人。這種情形,西洋人覺得很奇怪。請恕我淺陋,我沒有見過西洋人搶付過車費,或搶會過鈔。我們在歐洲做學生的時代,因為窮,大家也主張「西化」,飯館里吃飯,各自付各自的錢,相約不搶著會鈔。西洋人宴客是有的,但是極不輕易有一次,最普通的只是來一個茶會,並不像中國人這樣常常請朋友吃飯。這些事情,都顯得中國人比西洋人更慷慨更會應酬。 其實,中國人這種應酬是利用人們喜歡佔便宜的心理。不花錢可以白坐車,白吃飯,白看戲,等等,受惠的人應該是高興的。一高興,再高興,三高興,高興的次數越多,被請的人對於請客的人就越有好印象。如果被請的人比我的地位高,他可以「有求必應」,助我陞官發財;如果被請的人比我的地位低,他也可以到處吹噓,逢人說項③,增加我的聲譽,間接地於我有益。中國人向來主張「受人錢財,與人消災」的,不花錢而可以白坐車,白吃飯,白看戲,也就等於受人錢財,若不與人消災,就該為人造福。由此看來,請客乃是一種「小往大來」的政策,請客的錢不是白花的。知道了這一個道理,我們就明白為什麼對於親弟兄計較錙銖,甚至對於結發夫妻不肯「共產」的人,為請客而揮霍千金,毫無吝色;又明白為什麼家無儋石④,對泣牛衣⑤的人偏有請客的閑錢。原來大多數人的請客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不是慷慨,而是權謀! 青蚨①在荷包里飛出去是令人心痛的,而「小往大來」的遠景卻是誘惑人的,在這極端矛盾的心情之下,可就苦了那些一毛不拔的慳吝②者。當在搶付車費,搶會鈔,或搶買戲票的時候,為了面子關系,不好意思不「搶」,為了荷包關系,卻又不敢堅持要「搶」,結果是得收手時且收手,面子顧全了,荷包仍舊不空。最糟糕的是遇著了同道的人,你一搶他就放鬆,結果雖是「求仁得仁」,卻變了啞子吃黃連,心裡有說不出的苦。不過,慳吝的人也未嘗不請客;有時候,他們請客的次數要比普通人更多,因為吝者必貪,貪者畢竟抵不住那「小往大來」的遠景的誘惑。於是他們想拿最低的代價去博取最大的利益:每次請客吃飯,東西揀最便宜的吃,分量越少越好,最好是使客人容易飽,容易膩,而主人所費又不多。甚至連請幾天,昨晚剩的菜今天還可以吃,雖然讓客人吃別人的余唾頗為不恭,然而請客畢竟是請客,余唾吃了之後,仍舊不怕他不說一聲「謝謝」。這是手段之中有手段,權謀之外有權謀! 話又說回來了,請客真的是一種好風氣嗎?真的能聯絡感情嗎?我曾經親耳聽見搶會了鈔的人背面罵那讓步不堅持要搶的人,說他小氣,說他卑鄙。我又曾經親耳聽見吃了人家的酒飯的人一出大門就批評主人:五溜魚只有半邊,清燉雞只有半隻,煙臭如蕕③,酒淡如水,廚子烹調無術,主人招待不周!可見中國既有了搶付錢的習俗,不搶付錢竟像是私德有虧,友誼有損;又有了濫請客的風尚,不請客的固然被認為不善交際,請客如果請得不痛快,那錢也只等於白花。勿謂郇廚既擾④,即盡銜恩;須防金碗雖傾,終難飽德。老饕⑤未饜,微祿半銷!「小往大來」的請客哲學真是害人不淺! 被請的人有時候也很苦:明知受人錢財就得與人消災,但是又沒有拒絕的勇氣,於是計劃「還席」或「回客」。受了人家的好處,再奉還若干好處給人家,這樣就算兩相抵消,不再負報答的責任。其實這樣設想是自尋煩惱。最乾脆的辦法是既不請人,也不怕被人請。如果有人搶著代我付車費或會鈔,我就一聲不響地,讓我的青蚨「回龍」。如果有人請我吃大菜我就兩肩承一口,去吃了就走,不耐煩道一聲謝,更不理會什麼是一飯之恩。假使人人如此,中國可以歸真返璞,社會上可以少了許多虛偽的行為,而政府也不再需要提倡儉約和禁止宴會了。 1943年10月3日 ①選自《龍蟲並雕齋瑣語》(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版)。王力(1900—1986),廣西博白人,字了一。著名語言學家,北京大學教授。著作收在《王力文集》里。 ②〔會鈔〕舊時在飯店吃飯付飯錢叫會鈔。 ③〔說項〕替別人說好話。唐代項斯被楊敬之器重,楊敬之贈詩雲:「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 ④〔儋石(dàn)〕形容家裡存糧不多。石,為一石;儋,為二石。⑤〔對泣牛衣〕比喻夫妻共守窮困。牛衣,也稱牛被,給牛禦寒用的覆蓋物,用或草編成。 ①〔青蚨(fú)〕這里指錢。青蚨,本是蟲名,也叫魚伯。②〔慳吝(qiānlìng)〕吝嗇,小氣。③〔煙臭如蕕(yóu)〕煙草的味道像臭草一樣。形容煙草質量低劣。臭,氣味。蕕,一種臭草。④〔郇廚既擾〕舊時受人招待時所說的客氣話,意思是吃了人家的飯,攪了人家。唐代韋陟襲郇國公,生活奢侈,精治飲食,時人稱為「郇廚」。後來書函中謝人筵宴就說「飽飫郇廚」。⑤〔老饕(tāo)〕比喻貪吃的人。
D. 王力的人物成就
王力在漢語語法學、音韻學、詞彙學、漢語史、語言學史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在語言學方面的專著有40多種,論文近 200篇,共約1000萬余字,內容幾乎涉及語言學各個領域,有許多且具有開創性。這些論著正匯編為《王力文集》,20卷,1985年已出版前 3卷。王力捐獻這部書的稿費,設立「北京大學王力語言學獎金」,自1986年開始評選、頒發。
第一,將傳統的「小學」(語文學)和現代語言科學相結合。王力運用先進的語言理論重新審視中國傳統的語文學。或科學地詮釋舊的文字、音韻、訓詁之學,例如他的《中國音韻學》(後改名為《漢語音韻學》)、《字史》、《古語的死亡殘留和轉生》;或深入探討漢語語音、語法、詞彙的結構系統、民族特點及其歷史發展的演變規律,例如他三十年代寫的《上古韻母系統研究》、《中國文法中的系詞》,四十年代寫的《漢越語研究》、《新訓詁學》、《中國現代語法》、五十年代寫的《漢語史稿》、《關於漢語有無詞類的問題》、《漢語實詞的分類》,六十年代寫的《先秦古韻擬側問題》、《略論語言的形式美》,七十年代寫的《黃侃古音學述評》、《現代漢語語音分析中的幾個問》,八十年代寫的《同源字典》、《漢語語音史》等。
第二,將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王力在高等學校從事教學五十餘年,先後開設過二十多門課程。他寫出來的講義,就是他的科研成果。所以常常是一上完課,他的講稿就可以送出版社出版,而且多是高水平的專著。例如:《漢語音韻學》、《中國語文概論》(後改名《漢語講話》)、《中國現代語法》、《中國語法理論》、《漢語詩律學》、《漢語史稿》、《中國語言學史》、《清代古音學》以及他主編的《古代漢語》等。
第三,創新與求實相結合。在科學研究中,王力開創了不少新的漢語言學科體系(如上文所列舉的),提出許多新的見解。例如《中國文法中的系詞》一文,運用歷史比較的方法分析了大量的語料,系統地考察了漢語「名句」句法結構的特點和系詞的產生及發展過程,指出古漢語名句的主語與表明語之間不用系詞。這不僅正確揭示了漢語語法的一個重要特點,而且是中國語言學家首次真正擺脫西洋語法的束縛,歷史地、求實地研究漢語自身特點而取得的重大成果。又如古韻研究上,他提出的「脂、微分部」說,「古韻十一類二十九(或三十)部系統」,「上古每個韻部只有一個主母音」,「先秦聲調分舒促兩大類,各又細分為長短」的學說,也都是根據豐富的材料進行科學的分析而得出的獨到的見解。他強調說,「如果墨守師說,學術就沒有發展了。」正是由於王力具有這種求實的學風,才能不斷創新。
第四,淵博與專深相結合。王力的學問博大精深,為學界所公認。他不僅是傑出的語言學家,而且是著名的翻譯家、詩人和散文家。他翻譯、出版過法國紀德、小仲馬、嘉禾、左拉、都德、波特萊爾等作家的小說、劇本、詩歌以及《莫里哀全集》共二十餘種;他早年還撰寫了《羅馬文學》、《希臘文學》;他自己創作的詩歌和散文基本上收集在《龍蟲並雕齋詩集》、《王力詩論》與《龍蟲並雕齋瑣語》里。後者多次重版,在港台也一再翻印。中國現代文學史家把他和梁實秋、錢鍾書推崇為抗戰時期三大學者散文家。
王力作為語言學大師,不僅注重專業的學術研究,在語言科學諸多領域勤於開創,寫出了許多高水平的論著,取得豐碩的成果,而且非常關注語言文字學的普及與應用。
王力作為中國邏輯與語言函授大學原名譽校長,對學校發展和建設非常關心。1986年2月20日向參加中國邏輯與語言函授大學首屆學習經驗交流會的學員贈詩道:「高山岌岌水泱泱,大好河山是我鄉。禹跡茫茫多寶藏,原田每每足菰粱。獻身甘願為樑柱,許國當能促富強。永矢弗諼心似鐵,匹夫有責系興亡。」
王力重視語言文字的應用。他在文字改革、漢語規范化和推廣普通話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普及工作。早在30年代他就提倡文字改革,主張用羅馬字拼音。1940年出版的專著《漢字改革》,分析了現行漢字的優缺點及改革的可能性,提出了改革方案。1949年後參加漢字簡化、漢語拼音方案的制訂、推廣普通話以及漢語規范化的研究工作,發表了多篇論文。
王力又是詩律學家。他的《漢語詩律學》(1958年)對中國古代詩詞的格律和語言特點作了精到的研究。1962年發表的《中國古典文論中談到的語言形式美》和《略論語言形式美》兩篇論文,則是他研究詩歌語言的另一重要成果,曾引起當時詩歌界的普遍重視。王力又是詩人,著有《龍蟲並雕齋詩集》(1984年)。 王力在音韻學方面用力最勤。早年在法國專攻實驗語音學,著有《博白方音實驗錄》(1931年)。他的《中國音韻學》(1936年,1955年再版時改名為《漢語音韻學》)一書用現代語音學理論解釋傳統音韻學的概念,敘述了傳統的今音學(《廣韻》音系)、古音學和等韻學的基本內容。此外,王力還發表了一系列研究音韻的論文,例如《南北朝詩人用韻考》(1936年)、《上古韻母系統研究》(1937年)、《漢越語研究》(1948年)、《上古漢語入聲和陰聲的分野及其收音》(1960年)、《古韻脂微物質月五部的分野》(1963年)、《先秦古韻擬測問題》(1964年)、《黃侃古音學述評》(1978年)、《古無去聲例證》(1980年)、《〈經典釋文〉反切考》(1982年)等以及《 漢語音韻》(1962年)、《楚辭韻讀》(1980年)、《詩經韻讀》(1980年)和《漢語語音史》 (1985年)等專著。
王力在上古音方面的貢獻有分如下三類:
①脂、微分部。王力受到前人的啟發,利用先秦韻字和諧聲材料從與真、質(至)相對的脂部中分出與文、物(隊)相對的微部,這個結論已為一般學者所承認。
②在古韻部的構擬上,主張每個韻部只有一個主母音,陰聲韻部都是開音節。對高本漢的學說(每個韻部有兩個以上的主母音、陰聲韻部大都收濁塞音尾 -□、-d 、-b、-r之類)作了修正。
③認為上古聲調分平入兩大類,它們又各分長短二類,即長平、短平,長入、短入,後來演變為平、上、去、入四聲。這就肯定了上古聲調中除音高外音長也起很大的(甚至是主要的)作用。他認為,這種主張可以解釋上古許多陰聲字(即長入,中古多變讀為去聲)和入聲字(即短入)相押的事實,同時也與漢藏語系許多語言具有的母音分長短的普遍特徵相類似。這個說法受到研究漢藏語系比較語言學者的重視。
王力自40年代開始從事漢語詞彙的研究,先後發表《古語的死亡、殘留和轉生》(1941年)、《新字義的產生》(1942年)、《理想的字典》(1945年)、《詞義的發展和變化》(1983年)等文,著重探討漢語詞義演變的特點和規律。《新訓詁學》(1947年)和《訓詁學上的一些問題》(1962)兩篇論文對中國傳統的訓詁學做了認真的總結與批判。他還主張用歷史發展的觀點建立新的漢語語義學,他的《同源字典》(1982)是在詞彙學方面貫徹自己主張的代表著作。
王力對漢語的語音、語法、詞彙所作的描寫的和歷史的研究,集中在《漢語史稿》(上、中、下,1957年~1958年)一書中。70年代末開始修訂重寫,分為《漢語語音史》(1985年)、《漢語語法史》和《漢語詞彙史》三書。他的《中國語言學史》(1981年)對中國2000年來的語文研究和語言學遺產做了比較全面的敘述和初步的總結。《清代古音學》一書則著重介紹、評論了自顧炎武以來清代的江永、段玉裁、戴震、孔廣森、王念孫、朱駿聲、江有誥和近代的章炳麟、黃侃等人在古音學上的成就。他主編的《古代漢語》 教材(1962年~1964年,共4冊,1980年修訂)體系新穎、內容豐富,在國內外都獲得好評。 文獻發表 1936年發表《中國文法學初探》一文,對中國語法學界自《馬氏文通》以來因襲英語語法研究的狀況提出批評,同時對漢語語法的特點和研究方法做了初步探討。1937年發表的《中國文法中的系詞》,指出系詞在古代漢語里不是必要的,漢語的句子也不一定都要有動詞,這揭示了漢語不同於印歐語言的一個突出特點。他的《中國現代語法》(1943)、《中國語法理論》(1944)以及《中國語法綱要》(1946)等著作,以《紅樓夢》為主要研究對象,建立了自己的漢語語法體系。在40年代,王力的語法著作和呂叔湘的《中國文法要略》都對漢語語法研究起了重要的影響。 學術著作 王力一生著作頗豐,主要如下: 1 古代漢語(王力主編) 中華書局1964年 2 詩詞格律(王力著) 中華書局1977年 3 語法和語法教學(介紹暫擬漢語教學語法系統)([張志公主編]/[王力等編寫]) 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年 4 廣州話淺說(王力著) 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年 5 廣東人怎樣學習普通話(王力著) 文化教育出版社1951年 6 詩詞格律概要(王力著) 北京出版社1979年 7 楚辭韻讀(王力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8 詩經韻讀(王力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9 廣東人怎樣學習普通話(王力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10 漢語詩律學(王力著) 新知識出版社1958年 11 漢語音韻(王力著) 中華書局1980年 12 龍蟲並雕齋詩集(王力著) 北京出版社1984年 13 漢語詩律學(王力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 14 古代漢語(王力主編) 中華書局1981年 15 詩詞格律十講(王力著) 北京出版社1964年 16 中國音韻學(王力著) 商務印書館1936年 17 王力詩論(張谷編) 廣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18 中國語文講話(王力著) 中國青年出版社1954年 19 中國現代語法(王力著) 中華書局1954年 20 中國語法理論(王力著) 中華書局1954年 21 康熙字典音讀訂誤(王力著) 中華書局1988年 22 中國現代語法(王力著)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23 漢族的共同語和標准音(王力等著) 中華書局1956年 24 中國語法理論(王力著) 商務印書館1951年 25 龍蟲並雕齋文集(王力) 中華1980年 26 漢語講話(王力) 文化教育1955年 27 漢語史稿(王力) 科學1957年 28 漢語史稿(王力) 中華書局1980年 29 漢語史稿(王力) 中華書局1980年 30 漢語史稿(王力) 中華書局1980年 31 漢語音韻學(中國音韻學)(王力) 中華書局1956年 32 中國現代語法(王力) 商務1985年 33 王力文集(語言理論,中國語言學,古漢語概論,語法理)(王力) 山東教育1990年 34 王力文集(文字,字典,詞彙,文學語言,語文教學,古)(王力) 山東教育1990年 35 王力文集(中國語言學史,清代古音學)(王力) 山東教育1990年 36 王力文集(中古音等韻及其他)(王力) 山東教育1991年 37 王力文集(浙江人怎樣學習普通話廣東人怎樣學習普通)(王力) 山東教育1990年 38 詩詞格律(王力著) 39 詩詞格律(王力著) 中華書局1962年 40 中國現代語法(王力著) 商務印書館1950年 41 漢語淺談(王力著) 北京出版社1964年 42 詩詞格律(王力著) 中華書局2000年 43 詩詞格律十講(王力著) 北京出版社1978年 44 愛(奢辣爾第著/王了一譯) 商務印書館1934年 45 半上流社會(小仲馬著/王力譯) 商務印書館1931年 46 少女的夢(畦德著/王力譯) 開明書店1931年 47 古代漢語(王力主編) 中華書局1999年 48 中國語言學史(王力著) 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6年 49 詞類(王力著) 新知識出版社1957年 50 關於漢語有無詞類的問題(王力) 中國科學院1955年 51 中國語文講話(王力著) 開明書店1955年 52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王力主編)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8年
E. 王力的人物評價
中國百年來最卓越的語言學家:王力先生。(《南方日報》評)
王力作為語言學大師,不僅注重專業的學術研究,在語言科學諸多領域勤於開創,寫出了許多高水平的論著,取得豐碩的成果,而且非常關注語言文字學的普及與應用。(《光明日報》唐作藩評)
王力先生是罕見鮮有的全面的漢語語言學大師,深入研究歷代漢語的語音、詞彙、語法,創立漢語史學科;深入研究漢語音韻學和漢語詩律學,深入研究現代語法和語法理論,深入研究漢字改革,所有領域的有關成果足以深深影響當時、現在和未來。王力先生以治學嚴謹著稱,既能高屋建瓴,大氣磅礴,又能睿智縝密,周到細致,令人嘆為觀止。王先生非常勤奮,每天堅持9小時工作。我1978年到北大讀研究生,住在29樓,王先生每天堅持上午、下午、晚上三次准時到工作室工作,十分令人感動。王先生的論斷是令人欽佩的不刊之論,著作都是傳世的學術精品。(南開大學教授、著名語言學家馬慶株評)
「有容德乃大」,無論是王先生的學術成就,還是王先生的為人處事,都可以說是已經達到了這樣的境界。(北京大學新聞中心評)
F. 怎樣寫學術論文 (王力 朱光潛等著 北京大學
寫學術論文是一件讓人焦頭爛額的事情。彌縫現在就在忙活一篇1000+的英文哲學作文,想想就讓彌縫頭皮發麻。不得不說,長篇論文是學生的心頭大患。當你選定好一個論題後,就得長篇大論幾多頁,不知讓多少學生望而生畏。最近幾個博客都翻譯了lifehack.org上對於學生的如何寫好研究論文的建議文章。彌縫在加上了自己的一些見解後,把它們串在一起,在這里做個總結,希望對所有學生都有所幫助。
論文破題技巧
提出強有力的主題。你的主題表明了你的意圖:你打算在論文里闡述或證明什麼。以下一些類型的主題可能會抓住你的(以及教授的)注意:
挑戰某個誤解。挑戰某一普遍被接受的理論或其它類似於「人人都認為是如此」的東西,證明它其實並非如此。
找隱蔽的聯系。比方說用科學理念來解釋文學概念,反之亦然。舉例說明:波爾理論關於原子結構的分析為觀察哈姆雷特與這出戲次要人物的關系提供了另一種方式。這個主意是為了幫助你在觀察或思考某一概念時能找到一條全新的讓人驚訝的道路。
為「壞人」正名。為被普遍認為是「壞人」的歷史人物或文學形象正名,著名生物學家史蒂夫傑古爾德就是這方面的一個大師,他撰文表示:拉馬克,羅馬主教八世——大多數人將他描述為科學進程上的阻礙者,實際上他是當時外科科學的佼佼者。找到被你的讀者不公平對待或被惡意誹謗的人物或行為(提示:我會避免用這種方式對待希特勒,不管你寫得多好,沒人會欣賞你為此作的努力,並把希特勒當好人看的)。
時代技術、社會結構和文化解構經典作品。灰姑娘和簡·奧斯汀筆下的愛瑪在今天的合作社會會成為怎樣的女人?牛頓和朱利葉斯·凱撒會如何使用蘋果筆記本呢?
古時的技術、社會或文化傳統思考現今社會。朱利葉斯·凱撒會怎樣想傑克·韋爾或比爾·蓋茨?簡·奧斯汀會如何思考當今的職業女性呢?
利用自己的經驗作為資源。使用個人經驗可以讓你的論文既生動又明確——還能讓你更投入到寫作當中(誰不愛談論自己呢?)
心中要有目標讀者。絕對不要為了你的教授而寫。想像你在對朋友或家人解釋你的觀點;想像這篇文章將成為《時代》的封面文章,或者在研究領域的學術期刊上發表。為自己塑造一個目標讀者,你就是在為他而寫。論文很容易淪為讓人覺得無趣和厭煩的文章,不僅僅是對你的教授,更可能是對你。只有這樣你的寫作才不會使人昏昏入睡,也使得文章目的更加明確,以及對內容提高了審核標准(捫心自問:「我這樣解釋,讀者是否還有疑問呢?」)。
[延伸閱讀:Angelived中文翻譯上的《給學生的建議:研究論文如何破題》]
做好研究調查
圍繞主題,制定計劃。你需要弄清自己要在論文中提出的觀點,然後圍繞這一觀點進行研究調查。你要先寫一份計劃書,其中應當包括整個研究的進展步驟和要需要完成的任務(比方說:9月20日前找到10份資料,10月15前完成初步的研究)。
使用維基網路。維基是非常有用的網路全書,適合於快速查找事實,對某一主題增加粗略的了解。所以在開始研究前,為什麼不Wikipedia一下?但是要注意的是,維基並不真正適合作為學院水平論文的參考資源,因為它缺少對學科課題方面細節的詳細闡述。所以維基只適合作為你開始論文的地方,一篇好的學科論文的組成的核心是遠遠深於和廣於維基所能提供的。
一次只處理一個論點。不要試圖一次把你的主題搞定。 對整個主題有一個大概的感覺,為你需要了解的東西建立一份大綱。之後每次處理一個論點,在完成初稿之後,你就不難發現論點之間的聯系。
整理好使用的參考書目和資源。這條是彌縫自己添加的。你所參考的書目和資源都應該整理存放好,第一是為了方便再次查閱;第二是論文結束時寫參考資料時不再需要重復去找這些資源。
詢問導師和圖書管理員。除了網上找不完的資料,你可不要忽略身邊能利用的人力資源。你的導師,可能在辦公室里花時間等待,便是希望某位學生能夠闖進來提出一個值得他們花長時間與你討論的問題。友好的圖書管理員,多數的圖書管理員很高興幫助你去找和你的項目相關的資料. 一些圖書管理員甚至能將那些很難找到的信息定位到具體的一卷書中。所以不要浪費了哦~當然,也不要忘記向周圍的學生們尋求指點幫助,說不定他知道的正好和你的主題相關。
[延伸閱讀:Lifepro.cn翻譯的《對學生的建議:如何做好研究》]
解決論文寫作
提前開始。很多人卻總拖到最後期限才著急起來,卻常常不以為然。學期開學,教授就開始布置任務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你有充裕的時間去計劃、研究、寫作和檢查論文。如果你有效利用了這段時間,不僅可以寫出更好的論文,還能減少壓力,也不至於在截止日期前要熬通宵或不能出去玩。所以開學之初,你就應該制定好計劃,如兩星期研究,兩星期寫作,兩星期定初稿,剩下一些日子審稿和校對。寫作期間,你可以設定每天完成的字數量(五百字是可行的,一般不超過一小時就能完成——一篇博客短文也差不多這個字數),設定結束的部分——當天停筆的位置應該是你第二天開始寫的時候容易重拾思緒的地方,以免線索中斷。
文章大綱。文章大綱可以說是你的思維導圖,是你的文章將涉及的一系列要點,是你論述的目的,是你完成作品的大致面貌——甚至,如果你思路清晰,文章的第一段也可作為大綱將中心內容揭示,並看出寫作脈絡。不管是以哪種形式,一個有效的提綱能幫到你很多。寫的時候它能作為檢測進度的尺子,能作為提醒,幫你確定文章是不是已涵蓋了在列提綱時你想要表達的那幾點,當你思緒凌亂時,它還可以提示你。一個好的提綱讓你寫作更加靈活,不用拘泥於從頭寫到尾,如果你的思緒到那了,而且研究充分,可以先寫你已經准備好的要點,比總考慮類似第七頁還沒決定寫什麼呢,我就不能先寫第六頁的問題要強多了。最後,手頭上有個計劃能幫你鎖定目標,實現寫作目的,而不是「想到哪寫到哪,以至不知所雲了」,這正是許多學生正在做的事情。
從中間開始。不同作家寫作時面臨的同一個最大的問題是想不出來如何開頭。與其盯著一個空屏幕看到視網膜脫落,絞盡腦汁去想一個充滿敬畏激情和意義深遠的開篇,還不如跳過開頭的介紹,直接進入第二段。當你完成後面部分,你隨時可以回來寫出一段放在第一段——不過接著,你可能發現其實沒必要這么謹慎,你會發現,第一段往往是文章最弱的部分,相較於其它有意義的功能,它更常作為進入主題的暖身。
不要剽竊。剽竊不僅僅指從網上摘抄文章——剽竊是指從維基網路或其它網頁復制段落而不標注出處或將引用部分用引號括起來,是指摘要別人的論點或使用別人的數據而不表明來源,是指任何出現在你文章沒有標示來處,不屬於你原創思想的一切。請你避免用任何方式使用其他人的作品,甚至說它本來就是你的。即使是正確的引用,你也應盡量減少使用別人的作品。一篇有一系列論點和對論點闡述的論文如果缺少自己的語言,那絕不會是一篇好論文,就算你的論點和闡述來自於已具有完美形式的參考文章或書目,也是沒有意義的。
避免使用維基網路。維基並不真正適合作為學院水平論文的參考資源,因為它缺少對學科課題方面細節的詳細闡述。所以維基只適合作為你開始論文的地方,一篇好的學科論文的組成的核心是遠遠深於和廣於維基所能提供的。
集中於與你文章的目的交流。重審你的文章至少一次,注意力集中在核查文章中的每一句話是不是都實現了你預設的目的,你期待讀者從文章里讀到什麼,產生怎樣的感情,你的每句話可以幫你實現嗎,可以讓讀者充分理解嗎。每句話都應指引讀者的思維奔向你的結論。
校對校對。校對是一項完全與重審分離的工作,而且是你在明確文章「結束」之前所做的最後一件事情,這時你該好好注意語法了——明確每個句子都有主語和動詞,而且搭配正確。更正所有的拼寫錯誤,特別是文字處理器檢測不出來的。充分利用文字處理器,但在校對過程中這只是開始,而不是最後步驟。一個很好的技巧是從後往前校對——先看最後一個單詞,接著是倒數第二個,然後倒數第三個,以此類推。這樣可強迫你的大腦脫離原先的文章順序注意每個單詞,意味著不受你記憶中想像的該寫什麼的干擾,看到你真正寫下的東西。
做點總結。別把「總結」和「摘要」混為一談。文章的最後一段或兩段應是你的論點最出彩的地方,千萬不要老調重彈,只是重復文中的觀點。你可以解釋你的研究發現,提出你對文中數據的理解,描繪未來研究的前景,或指出在你文中出現的事實的意義及重要性。結論應是論文的最強音,而不是軟弱的摘要重述。
G. 王力 的具體介紹
王力先生(1900-1986)字了一,廣西博白人。著名語言學家,中國現代語言學的奠基人之一。1924年赴上海求學,1926年考入清華國學研究院,師從梁啟超、趙元任等,1927年赴法國留學,1932年獲巴黎大學文學博士學位後返國,先後在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嶺南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大學等校任教授,並先後兼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中國文學改革委員會委員、副主任,中國語言學會名譽會長,全國政協第四、五、六屆委員,第五、六屆常務委員等職。王力先生從事中國語言學研究逾半個多世紀,他在漢語語法學、音韻學、詞彙學、漢語史、語言學史等方面出版專著四十餘種,發表論文200餘篇。他研究領域之廣,取得成就之大,中外影響之深遠,在中國語言學家中是極其突出的。王力先生的語言學研究始終是與教學聯系在一起的,他在半個多世紀的教學生涯中,培養了一批又一批語言學專門人材,為中國語言學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王力先生在法國留學期間,翻譯出版二十餘種法國小說、劇本;抗戰期間,寫了大量的散文,被譽為戰時學者散文三大家之一。
學術著作 [返回]
1 古代漢語(王力著) 中華書局 1964
2 詩詞格律(王力著) 中華書局 1977
3 語法和語法教學(介紹"暫擬漢語教學語法系統")([張志公主編]/[王力等編寫])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56
4 廣州話淺說(王力著) 文字改革出版社 1957
5 廣東人怎樣學習普通話(王力著) 文化教育出版社 1951
6 詩詞格律概要(王力著) 北京出版社 1979
7 楚辭韻讀(王力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8 詩經韻讀(王力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9 廣東人怎樣學習普通話(王力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7
10 漢語詩律學(王力著) 新知識出版社 1958
11 漢語音韻(王力著) 中華書局 1980
12 龍蟲並雕齋詩集(王力著) 北京出版社 1984
13 漢語詩律學(王力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79
14 古代漢語(王力著) 中華書局 1981
15 詩詞格律十講(王力著) 北京出版社 1964
16 中國音韻學(王力著) 商務印書館 1936
17 王力詩論(張谷編) 廣西人民出版社 1988
18 中國語文講話(王力著) 中國青年出版社 1954
19 中國現代語法(王力著) 中華書局 1954
20 中國語法理論(王力著) 中華書局 1954
21 康熙字典音讀訂誤(王 力著) 中華書局 1988
22 中國現代語法(王力著)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40.1
23 漢族的共同語和標准音(王力等著) 中華書局 1956
24 中國語法理論(王力著) 商務印書館 1951
25 龍蟲並雕齋文集(王力) 中華 1980
26 漢語講話(王力) 文化教育 1955
27 漢語史稿(王力) 科學 1957
28 漢語史稿(王力) 中華書局 1980
29 漢語史稿(王力) 中華書局 1980
30 漢語史稿(王力) 中華書局 1980
31 漢語音韻學(中國音韻學)(王力) 中華書局 1956
32 中國現代語法(王力) 商務 1985
33 王力文集(語言理論,中國語言學,古漢語概論,語法理)(王力) 山東教育 1990
34 王力文集(文字,字典,詞彙,文學語言,語文教學,古)(王力) 山東教育 1990
35 王力文集(中國語言學史,清代古音學)(王力) 山東教育 1990
36 王力文集(中古音等韻及其他)(王力) 山東教育 1991
37 王力文集(浙江人怎樣學習普通話廣東人怎樣學習普通)(王力) 山東教育 1990
38 詩詞格律() 040a
39 詩詞格律(王力著) 中華書局 1962
40 中國現代語法(王力著) 商務印書館 1950
41 漢語淺談(王力著) 北京出版社 1964
42 詩詞格律(王力著) 中華書局 2000
43 詩詞格律十講(王力著) 北京出版社 1978
44 愛(奢辣爾第著/王了一譯) 商務印書館 1934
45 半上流社會(小仲馬著/王力譯) 商務印書館 1931
46 少女的夢(畦德著/王了一譯) 開明書店 1931
47 古代漢語(王力主編) 中華書局 1999
48 中國語言學史(王力著) 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996
49 詞類(王力著) 新知識出版社 1957
50 關於漢語有無詞類的問題(王力) 中國科學院 1955
51 中國語文講話(王力著) 開明書店 1950
52 漢語史論文集(王力著) 科學出版社 1958
53 江浙人怎樣學習普通話(王力著) 文化教育出版社 1955
54 王力古漢語字典(王力主編) 中華書局 2000
55 王力語言學論文集(王力著) 商務印書館 2000
56 中國語文概論(王力著) 商務印書館 1939
評介 [返回]
語言學一代宗師——王力 [返回] 文:唐作藩
出處:《光明日報》2000年11月
王力(一九零零—一九八六)北京大學中文系一級教授,中國現代語言學奠基人之一,傑出的語言學家、教育家、翻譯家、散文家和詩人。曾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
王力,字了一,一九零零年八月十日生於廣西博白縣,早年貧寒輟學,在家自學。一九二四年到上海,先後入南方大學、國民大學學習,一九二六年考進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一九二七年赴法國留學,獲巴黎大學文學博士學位。一九三二年回國後,歷任清華大學、燕京大學、廣西大學、昆明西南聯合大學、嶺南大學、中山大學等校教授,並曾擔任中山大學、嶺南大學文學院院長、中山大學語言學系主任。一九五四年後任北京大學教授,同時擔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委員、副主任,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顧問,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中國語言學會名譽會長。在五十多年的學術生涯中,王力撰寫了上千萬字的學術論著,其中專著四十多部,論文二百多篇。他的研究工作既繼承了我國古代語言學的優良傳統,又充分吸收了國外語言學的研究成果,在中國的語言學從傳統學術向現代學術轉變和發展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他的研究涉及漢語語言學的理論、語言、語法、詞彙、語言史、語言學史以及漢語方言、漢語詩律學等各個領域,其重點研究成就都具有開創的意義,帶動了學科水平上升到新的高度,對中國現代語言學的開拓與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並在國內外產生了突出影響。王力先生的治學具有突出特點。
第一,將傳統的「小學」(語文學)和現代語言科學相結合。王力運用先進的語言理論重新審視中國傳統的語文學。或科學地詮釋舊的文字、音韻、訓詁之學,例如他的《中國音韻學》(後改名為《漢語音韻學》)、《字史》、《古語的死亡殘留和轉生》;或深入探討漢語語音、語法、詞彙的結構系統、民族特點及其歷史發展的演變規律,例如他三十年代寫的《上古韻母系統研究》、《中國文法中的系詞》,四十年代寫的《漢越語研究》、《新訓詁學》、《中國現代語法》、五十年代寫的《漢語史稿》、《關於漢語有無詞類的問題》、《漢語實詞的分類》,六十年代寫的《先秦古韻擬側問題》、《略論語言的形式美》,七十年代寫的《黃侃古音學述評》、《現代漢語語音分析中的幾個問題》,八十年代寫的《同源字典》、《漢語語音史》等。
第二,將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王力在高等學校從事教學五十餘年,先後開設過二十多門課程。他寫出來的講義,就是他的科研成果。所以常常是一上完課,他的講稿就可以送出版社出版,而且多是高水平的專著。例如:《漢語音韻學》、《中國語文概論》(後改名《漢語講話》)、《中國現代語法》、《中國語法理論》、《漢語詩律學》、《漢語史稿》、《中國語言學史》、《清代古音學》以及他主編的《古代漢語》等。
第三,創新與求實相結合。在科學研究中,王力開創了不少新的漢語言學科體系(如上文所列舉的),提出許多新的見解。例如《中國文法中的系詞》一文,運用歷史比較的方法分析了大量的語料,系統地考察了漢語「名句」句法結構的特點和系詞的產生及發展過程,指出古漢語名句的主語與表明語之間不用系詞。這不僅正確揭示了漢語語法的一個重要特點,而且是中國語言學家首次真正擺脫西洋語法的束縛,歷史地、求實地研究漢語自身特點而取得的重大成果。又如古韻研究上,他提出的「脂、微分部」說,「古韻十一類二十九(或三十)部系統」,「上古每個韻部只有一個主母音」,「先秦聲調分舒促兩大類,各又細分為長短」的學說,也都是根據豐富的材料進行科學的分析而得出的獨到的見解。他強調說,「如果墨守師說,學術就沒有發展了。」正是由於王力具有這種求實的學風,才能不斷創新。
第四,淵博與專深相結合。王力的學問博大精深,為學界所公認。他不僅是傑出的語言學家,而且是著名的翻譯家、詩人和散文家。他翻譯、出版過法國紀德、小仲馬、嘉禾、左拉、都德、波特萊爾等作家的小說、劇本、詩歌以及《莫里哀全集》共二十餘種;他早年還撰寫了《羅馬文學》、《希臘文學》;他自己創作的詩歌和散文基本上收集在《龍蟲並雕齋詩集》、《王力詩論》與《龍蟲並雕齋瑣語》里。後者多次重版,在港台也一再翻印。中國現代文學史家把他和梁實秋、錢鍾書推崇為抗戰時期三大學者散文家。
王力作為語言學大師,不僅注重專業的學術研究,在語言科學諸多領域勤於開創,寫出了許多高水平的論著,取得豐碩的成果,而且非常關注語言文字學的普及與應用。
H. 王力名人故事的讀後感
摘要 您好!很高興你選擇使用網路問一問咨詢項目!感謝你對我們的信任!在這里我攜手廣大的問一問,工作人員以及答主。對你表示由衷的感謝!!!
I. 能說下王力,呂叔湘,高文凱,陳望道的代表作品和所研究的基本內容么
王力在音韻學方面用力最勤。早年在法國專攻實驗語音學,著有《博白方音實驗錄》(1931)。他的《中國音韻學》(1936,1955年再版時改名為《漢語音韻學》)一書用現代語音學理論解釋傳統音韻學的概念,敘述了傳統的今音學(《廣韻》音系)、古音學和等韻學的基本內容。此外,王力還發表了一系列研究音韻的論文,例如《南北朝詩人用韻考》(1936)、《上古韻母系統研究》(1937)、《漢越語研究》(1948)、《上古漢語入聲和陰聲的分野及其收音》(1960)、《古韻脂微物質月五部的分野》(1963)、《先秦古韻擬測問題》(1964)、《黃侃古音學述評》(1978)、《古無去聲例證》(1980)、《〈經典釋文〉反切考》(1982)等以及《 漢語音韻 》(1962)、《楚辭韻讀》(1980)、《詩經韻讀》(1980)和《漢語語音史》 (1985)等專著。 王力在上古音方面的貢獻有三:①脂、微分部。王力受到前人的啟發,利用先秦韻字和諧聲材料從與真、質(至)相對的脂部中分出與文、物(隊)相對的微部,這個結論已為一般學者所承認。②在古韻部的構擬上,主張每個韻部只有一個主母音,陰聲韻部都是開音節。對高本漢的學說(每個韻部有兩個以上的主母音、陰聲韻部大都收濁塞音尾 -□、-d 、-b、-r之類)作了修正。③認為上古聲調分平入兩大類,它們又各分長短二類,即長平、短平,長入、短入,後來演變為平、上、去、入四聲。這就肯定了上古聲調中除音高外音長也起很大的(甚至是主要的)作用。他認為,這種主張可以解釋上古許多陰聲字(即長入,中古多變讀為去聲)和入聲字(即短入)相押的事實,同時也與漢藏語系許多語言具有的母音分長短的普遍特徵相類似。這個說法受到研究漢藏語系比較語言學者的重視。
王力自40年代開始從事漢語詞彙的研究,先後發表《古語的死亡、殘留和轉生》(1941)、《新字義的產生》(1942)、《理想的字典》(1945)、《詞義的發展和變化》(1983)等文,著重探討漢語詞義演變的特點和規律。《新訓詁學》(1947)和《訓詁學上的一些問題》(1962)兩篇論文對中國傳統的訓詁學做了認真的總結與批判。他還主張用歷史發展的觀點建立新的漢語語義學,他的《同源字典》(1982)是在詞彙學方面貫徹自己主張的代表著作。
王力對漢語的語音、語法、詞彙所作的描寫的和歷史的研究,集中在《漢語史稿》(上、中、下,1957~1958)一書中。70年代末開始修訂重寫,分為《漢語語音史》(1985)、《漢語語法史》和《漢語詞彙史》三書。他的《中國語言學史》(1981)對中國2000年來的語文研究和語言學遺產做了比較全面的敘述和初步的總結。《清代古音學》一書則著重介紹、評論了自顧炎武以來清代的江永、段玉裁、戴震、孔廣森、王念孫、朱駿聲、江有誥和近代的章炳麟、黃侃等人在古音學上的成就。他主
編的《古代漢語》 教材(1962~1964,共4冊,1980年修訂)體系新穎、內容豐富,在國內外都獲得好評。
王力重視語言文字的應用。他在文字改革、漢語規范化和推廣普通話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普及工作。 早在30年代他就提倡文字改革,主張用羅馬字拼音。1940年出版的專著《漢字改革》,分析了現行漢字的優缺點及改革的可能性,提出了改革方案。1949年後參加漢字簡化、漢語拼音方案的制訂、推廣普通話以及漢語規范化的研究工作,發表了多篇論文。
王力又是詩律學家。他的《漢語詩律學》(1958)對中國古代詩詞的格律和語言特點作了精到的研究。1962年發表的《中國古典文論中談到的語言形式美》和《略論語言形式美》兩篇論文,則是他研究詩歌語言的另一重要成果,曾引起當時詩歌界的普遍重視。王力又是詩人,著有《龍蟲並雕齋詩集》(1984)。
王力在語言學方面的專著有40多種,論文近 200篇,共約1000萬余字,內容幾乎涉及語言學各個領域,有許多且具有開創性。這些論著正匯編為《王力文集》,20卷,1985年已出版前 3卷。王力捐獻這部書的稿費,設立「北京大學王力語言學獎金」,自1986年開始評選、頒發。
J. 王力是誰
王力,中國語言學家、詩人。字了一。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白縣人。生於1900年8月10日,卒於1986年5月3日。1954年調北京大學任教授,直至去世。曾兼任漢語教研室主任,中文系副主任,並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委員、副主任。1956年被聘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曾兼任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顧問,中國語言學會名譽會長,中國音韻學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大網路全書》總編輯委員會委員。他的《中國現代語法》(1943)、《中國語法理論》(1944)以及《中國語法綱要》(1946)等著作,以《紅樓夢》為主要研究對象,建立了自己的漢語語法體系。在40年代,王力的語法著作和呂叔湘的《中國文法要略》都對漢語語法研究起了重要的影響。
王力在音韻學方面用力最勤。早年在法國專攻實驗語音學,著有《博白方音實驗錄》(1931)。他的《中國音韻學》(1936,1955年再版時改名為《漢語音韻學》)一書用現代語音學理論解釋傳統音韻學的概念,敘述了傳統的今音學(《廣韻》音系)、古音學和等韻學的基本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