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私自偽造法律責任

私自偽造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1-11 01:03:42

❶ 偽造我公司印章與別人簽訂租賃合同,我公司被起訴用承擔法律責任

偽造你公司印章與別人簽訂租賃合同,你公司被起訴,如果你有證據證明是偽造印章就不用承擔法律責任。一般應當進行司法鑒定,以鑒定結論為准,如果對方認可是偽造的就不需要鑒定了。

❷ 別人用我的簽章偽造借條,我要付法律責任嗎

如果該印章既非你本人的,別人使用你也不知情、不同意,法律上你不承擔責內任容。
如果是別人私制你名字的印章使用,你不知情、不同意,法律上你不用承擔任何責任,該私下製作、使用的人可能會構成詐騙罪,依法追責。
如果該印章是你本人真正使用的印章,在你不知情的情況下被他人盜用,那就復雜些,要看盜用者與你的關系,對方當事人對他持你印章以外,還有沒有其他理由相信該人有權代理你等情況,來判斷你是否會對此事承擔責任。
如果發現有可能有此類情況,及時調查清楚,採取法律措施為好。

❸ 偽造、塗改病歷違反什麼法律

第一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和《醫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的規定:嚴禁任何人塗改、偽造、隱匿、銷毀、搶奪、竊取病歷。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58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第37條規定,前者規定:塗改、偽造、隱匿、銷毀病歷資料的醫療機構或者其他有關機構應「由衛生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部門吊銷其執業證書或者資格證書」因此塗改病歷是一種違反衛生行政法規的行為,根據情節輕重,醫方可能受到行政管理部門的處罰;
第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305條:在刑事訴訟中,證人、鑒定人、記錄人、翻譯人對與案件有重要關系的情節,故意作虛假證明、鑒定、記錄、翻譯,意圖陷害他人或者隱匿罪證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第335條:醫務人員由於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第37條也規定隱匿、偽造或者擅自銷毀醫學文書及有關資料的,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根據上述法律條款,如果醫護人員存在以上塗改等行為,那麼在刑事訴訟活動中就很可能被認定為「故意作虛假證明」或「隱匿罪證」等;
第三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四條第八款規定: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由醫療機構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既不存在醫療過錯承擔舉證責任。如果因醫療事故行為發生爭議,醫院方應當就其塗改病歷的行為進行解釋說明,如果沒有合理解釋或者法定事由,對方對該解釋說明不予認可,很可能要承擔敗訴風險;綜上所述,塗改、偽造病歷是一種嚴重的違法行為,違反了《刑法》、《證據法》、《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和《醫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等相關法律法規。根據其情節輕重及危害後果,可能要承擔民事責任,甚至刑事責任,相關人員的執業資格等很可能被吊銷等行政處罰。

❹ 私蓋公章的法律後果

已經觸犯法律,情節較輕的話治安拘留,情節嚴重的話會受到刑事處罰。

根據《治安管理法》第五十二條規定: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10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一)偽造、變造或者買賣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其他組織的公文、證件、證明文件、印章的;

(二)買賣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其他組織的公文、證件、證明文件的;

(三)偽造、變造、倒賣車票、船票、航空客票、文藝演出票、體育比賽入場券或者其他有價票證、憑證的;

(四)偽造、變造船舶戶牌,買賣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船舶戶牌,或者塗改船舶發動機號碼的。

《刑法》第二百八十條規定:

【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罪;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罪】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拓展資料

私刻公章的案件特徵:

(1)行為的對象是公章。即專門用來蓋公文、證件、印信上的機關、單位、企事業、團體、學校的公章(包括橡皮章、鋼印、火印等)以及單位主管人員的名章等,行為侵害的客體是國家對刻字業實行管理的活動和規定。

(2)行為的客觀方面是違反國家治安管理規定,承製公章。即違反了《國務院關於國家行政機關和企業、事業單位印章的規定》和公安部發布的《印鑄刻字業暫行管理規則》中對於刻制公章和單位負責人名章的有關規定。如果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則以違反治安管理行為論處,已經造成了嚴重後果的,如利用非法製造的公章,進行嚴重的刑事犯罪活動,並且造成了嚴重後果的,要按不同情節和損失程序追究刑事責任。

(3)行為的主體是承製公章的工廠、商店、刻字攤的負責人和有關的職工。行為屬負責人指示的,應同時處罰單位負責人。

(4)行為人主觀上有的是故意的,有的是過失的。前者可能得到了委託製做人的某種好處;後者屬工作中的失誤,如未能辨明委託人使用的偽造證明文件等。

❺ 偽造戶口本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偽造戶口本會處5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二十九條違反戶口或者居民身份證管理,有下列第一項至第三項行為之一的,處5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有第四項或者第五項行為的,處1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

1、不按規定申報戶口或者申領居民身份證,經公安機關通知拒不改正的;

2、假報戶口或者冒用他人戶口證件、居民身份證的;

3、故意塗改戶口證件的;

4、旅店管理人員對住宿的旅客不按照規定登記的;

5、出租房屋或者床鋪供人住宿,不按照規定申報登記住宿人戶口的。

(5)私自偽造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戶口本使用的注意事項

一、居民戶口簿具有證明公民身份狀況以及家庭成員間相互關系的法律效力,是戶口登記機關進行戶籍調查、核對的主要依據。戶口登記機關工作人員進行戶籍調查、核對時,戶主或本戶成員應主動交驗居民戶口簿。

二、戶主對居民戶口簿應妥善保管,嚴禁私自塗改、轉讓、出借。如有遺失,須立即報告戶口登記機關。

三、居民戶口簿登記權屬於戶口登記機關,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簿上作任何記載。

四、本戶如有人員增減或者登記事項發生變動,應持居民戶口簿到戶口登記機關申報登記。

五、全戶遷出戶口管轄區的,應向戶口登記機關繳銷居民戶口簿。

❻ 偽造人民幣的法律責任是什麼

《中國人民銀行法》第41條第1款規定:偽造人民幣、出售偽造的人民幣或者明知是偽造的人民幣而運輸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70條規定:偽造貨幣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一)偽造貨幣集團的首要分子;(二)偽造貨幣數額特別巨大的;(三)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第171條第3款規定:偽造貨幣並出售或者運輸偽造的貨幣的,依照本法第一百七十條的規定定罪從重處罰。 所謂偽造貨幣罪,是指仿照人民幣或者外幣的面額、圖案、色彩、質地、式樣、規格等,使用各種方法,非法製造假貨幣,冒充真貨幣的行為。其犯罪構成如下: (1) 犯罪主體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構成,單位不能構成本罪主體。 (2) 犯罪客體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貨幣管理制度。本罪的對象是貨幣。所謂貨幣,是指在一國或地區具有強制流通力的、代表一定價值的、用作支付手段的特定物。貨幣包括本國貨幣和外幣。 (3) 犯罪的主觀方面 本罪在主觀方面上只能由直接故意構成。間接故意和過失不構成本罪。 (4) 犯罪的客觀方面

❼ 代辦員偽造房屋租賃合同和簽字會有什麼法律責任承擔

代辦員偽造房屋租賃合同和簽字涉嫌合同詐騙罪。
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內的,在簽訂、履容行合同過程中,採取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等欺騙手段,騙取對方當事人的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
中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❽ 偽造合同應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根據《經濟合同法》的有關規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發布的《關於查處利用經濟合同進行違法行為的暫行規定》第四條規定「合同當事人不得採用下列欺詐手段騙取財務:(1)偽造合同的;(2)盜用、假冒他人名義簽合同的;(3)虛構主體資格的;(4)虛構貨源或者合同標的物的;(5)故意交付部分仙物(貨款)騙取全部貨款(貨物),或者騙取貨款(貨物),拒不交付貨物(貨款)的;(6)定作方無正當理由中止履行合同,不退還所收定金,質量保證金,履約保證金,預付款,材料款等費用,或者拒不支付加工費的;(7)利用虛假廣告和信息,誘人簽訂合同,騙取中介費、立項費、培訓費等費用的;(8)其他利用合同欺詐對方當事人的。」

第五條規定「合同當事人不得採用下列手段侵佔、損害國有資產:(1)通過賄賂簽訂、履行合同騙取國有資產的;(2)通過合資、合作或者聯營合同,無償或者未經評估低價佔有國有資產的;(3)通過合同將國有資產交給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或者個人經營或者佔有的;(4)其他利用合同造成國有資產及其收益流失的。」

第六條規定「合同當事人不得採用下列手段危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1)利用合同違反國家指令性計劃的;(2)利用合同侄賣國家禁止或者限制流通物資的;(3)雙方惡意串能,危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4)其他利用合同危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

一般認定合同詐騙罪

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採取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等欺騙手段,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

、根據《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和第一百五十二條的規定,利用經濟合同詐騙他人財物數額較大的,構成詐騙罪。
利用經濟合同進行詐騙的,詐騙數額應當以行為人實際騙取的數額認定,合同標的數額可以作為量刑情節予以考慮。
行為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認定其行為屬於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利用經濟合同進行詐騙:
(一)明知沒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者有效的擔保,採取下列欺騙手段與他人簽訂合同,騙取財物數額較大並造成較大損失的:
1、虛構主體;
2、冒用他人名義;
3、使用偽造、變造或者無效的單據、介紹信、印章或者其他證明文件的;
4、隱瞞真相,使用明知不能兌現的票據或者其他結算憑證作為合同履行擔保的;
5、隱瞞真相,使用明知不符合擔保條件的抵押物、債權文書等作為合同履行擔保的;
6、使用其他欺騙手段使對方交付款、物的。
(二)合同簽訂後攜帶對方當事人交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定金、保證金等擔保合同履行的財產逃跑的;
(三)揮霍對方當事人交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定金、保證金等擔保合同履行的財產,致使上述款物無法返還的;
(四)使用對方當事人交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定金、保證金等擔保合同履行的財產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致使上述款物無法返還的;
(五)隱匿合同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定金、保證金等擔保合同履行的財產,拒不返還的;
(六)合同簽訂後,以支付部分貨款,開始履行合同為誘餌,騙取全部貨物後,在合同規定的期限內或者雙方另行約定的付款期限內,無正當理由拒不支付其餘貨款的。

❾ 利用假的營業執照 進行招投標 被查後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個人獨資企業法
第三十五條 塗改、出租、轉讓營業執照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處以三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
偽造營業執照的,責令停業,沒收違法所得,處以五千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釋義】本條是對塗改、出租、轉讓和偽造營業執照違法犯罪行為應承擔法律責任的規定。
營業執照是符合法律條件的企業申請開業登記時由登記機關核發的證明其具有合法經營資格的法律文書,個人獨資企業營業執照是個人獨資企業享有民事主體資格的合法憑證。一般來講,申請設立個人獨資企業,應當經過投資人或者其委託的代理人申請、登記機關等部門審查批准和登記機關核發營業執照三個主要階段。根據本法第十二條的規定,登記機關應當在收到設立申請文件之日起十五日內,對符合本法規定條件的,予以登記,發給營業執照;對不符合本法規定條件的,不予登記,並應當給予書面答復,說明理由。由此可見,辦理設立登記、取得營業執照是個人獨資企業有權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前提條件。
我們知道,對個人獨資企業的登記發照管理,是國家授權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代表國家賦予個人獨資企業民事主體資格並對其進行監督管理,從而實現登記和監督統一的一種行政管理活動,它是保障合法經營、查處違法活動、維護社會經濟秩序的重要手段。通過登記發照,國家從法律上確認了個人獨資企業設立的事實,確認了個人獨資企業在法律上取得一定主體資格的效力,即具備了以個人獨資企業名義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有權正式營業,並憑營業執照刻制公章、開立銀行帳戶、簽訂合同、刊登廣告等等。同時,登記發照也意味著個人獨資企業法律責任的產生,企業的設立登記完成並取得營業執照後,已經成立的個人獨資企業就成為因設立行為和生產經營活動而發生的有關民事責任、行政責任乃至刑事責任的承擔者,是法律責任的載體。所以說,營業執照在法律上具有重要意義,經登記機關核准登記發給營業執照以後,任何單位和個人均無權塗改、出租、轉讓營業執照,更不得偽造營業執照,如有違反,就破壞了國家對個人獨資企業登記的證照管理制度,構成了一種違法犯罪行為,依法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按照本條第一款的規定,塗改、出租、轉讓營業執照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處以三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這是對雖然通過合法登記程序正式取得了營業執照,但是卻塗改、出租、轉讓營業執照違法行為的處罰規定。所謂「塗改」,是指未經登記機關核准變更注冊情況下,任意抹去營業執照上所載明的文字重新改寫,也就是擅自變動營業執照的內容,如塗改個人獨資企業的登記事項或經營范圍等行為;所謂「出租」,是指不符合法律程序私自將營業執照提供給他人使用,以收取一定代價的行為;所謂「轉讓」,是指不符合法律程序私自把營業執照讓與他人使用的行為,出租與轉讓都是將營業執照交由他人使用,只不過前者中的營業執照在約定的一定期限後還會由個人獨資企業收回,而後者則沒有時間上的限制。塗改、出租、轉讓營業執照,使國家很難對個人獨資企業進行監督管理,造成社會經濟運行中不真實情況的發生,違反了市場經濟中公開、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則,因此是一種法律明令禁止的違法行為,依法要給予必要的行政處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在責令當事人改正的同時,要沒收因塗改、出租、轉讓營業執照而獲取的一切非法所得,並處以三千元以下的罰款;對於塗改、出租、轉讓營業執照情節嚴重的,還應將個人獨資企業的營業執照依法強行收回予以注銷,這是給予有上述違法行為的個人獨資企業的一種最重的行政處罰,也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特有的一種行政處罰權。
按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偽造營業執照的,責令停業,沒收違法所得,處以五千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這是對未經合法登記但卻偽造營業執照以個人獨資企業名義從事經營活動違法犯罪行為的處罰規定。所謂「偽造」,是指沒有履行正當法律程序,無核發營業執照權的單位和個人,冒用名義,非法私自製造假營業執照開展經營活動的行為。偽造營業執照的行為,妨害了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對企業登記監督管理的法律制度,擾亂了社會正常的經濟秩序,是一種比較嚴重的違法犯罪行為。對於未經依法領取營業執照,而是偽造營業執照以個人獨資企業名義從事經營活動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給予責令停業、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五千元以下罰款的行政處罰。責令停業即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對偽造營業執照以個人獨資企業名義從事經營活動的違法行為人依法強制其停止經營活動的一種較重的處罰;沒收違法所得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將偽造營業執照違法行為人的非法所得收歸國有的處罰形式;罰款則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法要求偽造營業執照的違法行為人向國家交納一定數量貨幣的一種經濟處罰。偽造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偽造營業執照的犯罪行為屬於偽造國家機關證件的犯罪,根據我國刑法第二百八十條第一款的規定,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對於偽造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行為,可依上述刑法規定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可判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熱點內容
重慶法院檢察院2017 發布:2025-05-22 09:11:38 瀏覽:277
民航管理條例 發布:2025-05-22 08:49:34 瀏覽:920
協警考法律知識 發布:2025-05-22 08:33:55 瀏覽:894
河南高級人民法院網 發布:2025-05-22 08:29:10 瀏覽:134
中級會計職稱經濟法目錄 發布:2025-05-22 08:27:43 瀏覽:980
經濟法中的懲罰性措施 發布:2025-05-22 08:26:43 瀏覽:354
夜色鎮執法官厲害 發布:2025-05-22 08:21:45 瀏覽:301
合同法沒有支付對價 發布:2025-05-22 08:18:44 瀏覽:263
民法本質是什麼 發布:2025-05-22 08:17:33 瀏覽:963
昆明五華法院官網 發布:2025-05-22 08:11:34 瀏覽: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