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女權主義法學

女權主義法學

發布時間: 2021-02-07 20:58:12

Ⅰ 舉例說明女權主義法學對法律實踐的影響。

權主義法學產生於世紀70年代。它是女權主義運動及理論在法學領域的表現。女權主義法學作為一種新興的學術風潮和一種新模式新視角的法理學,對我國乃至世界各國的立法都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一、女權主義法學概述

女權主義法學(Feminist Jurisprudence)是20世紀80年代後期從美國批判法律研究運動(the Critical Studies Movement,英文縮寫CLS)中分離出來的法學思潮。它與種族批判法學(Critical Racial Legal Studies)共同構成了批判法學的新的發展階段,即:「後批判法學」(Post CLS)。雖然女權主義法學才出現不久,但其理論研究范圍和深度已近於同性戀、黑人婦女權利和第三世界婦女權利、國際社會婦女權利保護、女權法律方法論和認識論等諸多領域,並在美國的立法和司法中產生很大的影響,從而形成獨立的法學派別。

女性作為人類群體的一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然而,長期以來,她們在經濟、政治和社會各個方面中的作用往往是被忽視、被貶低的,女性相對於男性來說一直處於屈從低位,因此越來越多的女權主義學者提出男女平等。所以女權主義就是基於天賦人權而產生的,以追求男女平等為核心的一種思想和理論。女權主義法學就是追求男女在法律上的平等,呼籲提高女性在社會上的地位,要求在保障女性權益的基礎之上建立真正公正的法律。

二、女權主義法學產生

(一)女權主義運動推動了女權主義法學產生

女權主義法學士伴隨著女權主義運動產生的。我們現在所說的婦女運動主要是指19世紀下半葉以來到20世紀初在法、英、美等國開展的婦女運動。

西方女權主義起源於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和啟蒙運動以後,19世紀下半葉出現第一代,和歐洲工業革命同步,最初的訴求是婦女在受教育和立法上應當平等,在經濟上與男性平等。她們主要是從經濟方面訴求婦女的解放,對以後的女權主義運動,特別是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女權運動有很大影響。在1948年7月19日,沒過召開第一屆婦女權利大會,通過了《權利和意見宣言》,標志著第一次大規模婦女運動的開始。並且以1920年美國婦女和1928年英國獨女獲得選舉權而落下帷幕。

從20世紀初到20世紀60年代,世界上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殖民制度瓦解,各種矛盾從新排隊,女權主義在這個大動盪的時期也各樹大旗,風起雲涌。第二次女權運動除了延續第一次的內容外,主要目標在於反對一切看不見的再思想文化方面對婦女的奴役和歧視,深入批判傳統的性別文化。這次女權運動比第一次的女權運動范圍更大,影響更為深刻。在這次運動中,廢除禁止人工流產的法律成為這次運動的重要內容。

最後,後現代女權主義的興起,開始於上個世紀60—80年代,她的產生大概和兩個因素有關:一是,由於60年代的"性解放"和將男女對立起來的女權思想,帶來了無數的家庭破裂,單親母親,問題兒童和艾滋病流行,於是人們反思:社會值不值得為性解放和女權主義付出那麼大的代價?另一個因素則是,80年代以後女性在政府、企業等領域漸漸地佔有了領導地位。這就產生了對女性附屬於男人的「第二性」的說法的的懷疑。如果說第二代的"現代女權主義"重實踐,那麼第三代的"後現代女權主義"更重視超出女性范圍的哲學思考,社會主義和性自由的色彩更濃厚。

(二)各種理論為女權法學的產生奠定了理論基礎

首先,在第二次婦女運動的過程中,婦女研究開始普遍化,其中一個重要標志就是大學里出現系統的關於婦女的課程。婦女研究的不斷發展與完善,尤其是婦女學的體制化為女權主義法學的產生奠定了理論基礎。

其次,批判法律研究運動作為美國70、80年代興起的一股批判美國乃至西方法律傳統的左翼思潮,批判對婦女的歧視和壓迫一直是它的一個主要內容。女權主義法學批判男性法律制度時所用的許多概念、原理和方法都源於批判法學。其實,女權法學因從批判法學分離而來,兩者的淵源關系是顯而易見的。

再次,馬克思主義思想對女權主義法學的影響。西方馬克思主義有許多派別,如以盧卡奇、柯爾施、葛蘭西等為代表的黑格爾主義馬克思主義,以霍克海默、馬爾庫塞為代表的法蘭克福學派等等。這些西方馬克思主義思潮特別強調對統治階級意識形態批判和被統治階級意識覺醒的重要性。這些觀點被女權主義法學所吸收和借鑒,認為男女之間的關系也為壓迫階級與被壓迫階級的關系;女性獲得解放的首要任務是先打破男性在意識形態上的統治權,而這又需要女性本身的意識覺醒。可以說,女權主義法學被深深打上西方馬克思主義思想烙印。

最後,結構主義和後現代主義也為女權主義法學提供了重要的途徑和方法。60、70年代起源於法國的解構主義力求反轉「言語中心主義」所支持的諸如言語與文字、男人和女人、文化和自然等等的等級對立關系,同時也反對任何新的等級化。自50年代末期逐漸形成的後現代主義思潮以破除界限為特徵,對以往的男主人公敘事和現存的等級制度提出挑戰,抵制一成不變的各種定義,主張文化多元化,這兩種思潮為女權主義解構男性為中心的法律制度和思想提供了重要的認識論途徑和方法,對女權主義法學產生極大影響。

三、女權主義法學的主要內容

(一)對性別歧視的批判

女權主義法學作為一個獨立的知識領域,主張男女平等反對各種性別歧視。它區分了自然性別和社會性別,認為「自然性別是男女的自然屬性,即兩性先天的差異;社會性別是指社會造成的基於性別之上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模式,是後天習得的社會性角色。」它反對的是男女不平等的社會結構,關注的是性別之間不平等的權力關系。其中,在關於就業方面的性別歧視的批判是重要標志。在當今社會,婦女就業已經是非常普遍的社會現象,就業領域也已經深入到科學界、律師界、政府部門等原先屬男性獨占的領域,並漸漸地有婦女登上各個領域的領導職位。但是,在就業中的性別歧視現在仍然比比皆是。女權主義者指出,今天的勞動分工依舊是基於性別的分工,即基於想像的不同性別的差異以及各自的特點而作出的勞動分工。這種想像的觀念往往偏見地把婦女看成弱不禁風、沒有理性、沒有競爭力和被家庭所拖累的群體。這些想像的特點,常被僱主當作排斥婦女的借口。這種性別歧視一方面反映了公私領域劃分的觀點,同時反映出男性力圖維護在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行業的思想。有些女權學者指出,女性就業沒有擺脫受壓迫和歧視的束縛,勞動婦女在今天還承擔外面工作和家務勞動兩重角色,男性對家務勞動的忽視,造成對婦女在家庭中創造的剩餘價值的剝削。

(二)對婦女暴力的批判

對婦女暴力包括強奸、家庭暴力、性騷擾等表現形式。

強奸作為對婦女家庭暴力最嚴重的一種,是女權主義法學批判男性壓迫的一個著力點。它被認為是一種嚴重威脅女性安全的社會現象不僅是因為它的普遍性,而且還因為它嚴重侵犯了女性性權利的自主性。女權主義學者對這方面的批評主要集中在對強奸罪的界定上。傳統迷失的強奸罪的界定將大量的犯罪行為如:約會、熟人及婚內強奸等情況排除在外。但是在實際情況中,被信任的人侵犯的行為更加傷害女性的人格獨立和權利。女權主義法學者認為,強奸法給人的感覺不是旨在制止強奸行為,而是在指引男性採取怎樣的行為強奸則不會犯法。除此之外,在人們的認知里普遍有這樣一種思想:男性的性行為不被認為是羞恥的,然而對女性而言,則意味著失去了某些東西。在這種情形下,女性則成為客體,她的權力必然遭到貶值。所以這就要求,強奸法要改變男性立場,採取中立的、客觀的眼光來處理,保護女性的獨立性、自主性。

家庭是體現男人和女人社會關系的重要場所,受到女權主義者的關注。家庭暴力是指恐嚇和內肉體虐待家庭成員的一種行為。在這里我們主要看男性一方對女性的暴力。女權主義認為家庭暴力是男性對女性壓迫的重要手段。這種不公平又來已久。在舊社會,由於女性是男性的附屬品,沒有獨立的人身人格,也沒有獨立的經濟基礎和經濟來源,使得女性對家庭暴力的反抗不夠強烈。針對家庭暴力是私人范圍內的事的觀點,女權主義法學對公私領域的劃分及公私法的劃分展開尖銳批判。他們希望改變傳統刑法以男性經驗為標准,忽視女性特殊社會經驗和感受的立場。希望法院處理案件時能夠站在女性的角度上,是受虐女性的要求被法院所接受,面對家庭暴力可以得到需要的防衛和保護。

(三)對色情物品和場所的批判

這主要是賣淫以及一些暴力文化作品。在這中間,女權主義者認識到這些作品對婦女的壓迫和騎士,應該堅決反對這些作品的泛濫。她們認為,這些作品起到貶低和侮辱作為一個群體的女性的人格的作用,色情圖像構成對婦女的暴力。它們使婦女成為可供所有男人虐待和侮辱的馴服物品。對於賣淫這種行為,女權主義者沒有將其放在主要位置。對這個方面的論述也很少,並且在賣淫的問題上,女權主義者的觀點不一,但是都不同意對性工作者採取刑事措施。

四、女權主義法學對我國的啟示

(一)中國立法現狀

雖然中國的婦女在新中國成立後地位得到了較大的提高,但是以婦女為主體的色情暴力影視作品及文學、家庭暴力、婦女工作中遭受的歧視、性騷擾問題仍然存在。而且,我國現行法律雖然有保障婦女權益的立法,但是不夠全面,仍有疏漏。因此,法律界應加強法律關懷婦女的意識,實現男女實質上的平等。

(二)加強懲治對婦女性騷擾方面的立法

性騷擾,從廣義上來說可以包括強奸,從狹義的角度上來說可以包括無形的對婦女的語言強奸和目光強奸。目前涉及這方面的法律條款主要是刑法,但是刑法定罪條件要求嚴格,且一旦定罪科刑較為重,所以筆者認為應該制定保護婦女權益的社會法,同時加強婦女在憲法中的地位,以此保護婦女的權利不受侵害。

(三)加強對色情傳播品的禁止和相關人員的懲處

色情視頻、文學在性的角度上對女性的侮辱,更加強了女性是性的接受者和被動者這一歪曲的事實。因此,為提升女性的合法性權利,提升女性在社會中、法律中地位,筆者呼籲加強對色情作品的禁止和對相關人員的懲罰。

Ⅱ 如何看待女權主義法學,法律如何保護女性權利

  • 女權主義法學是必不可少且正當的,為此國家頒布了《女權主義法》來保護女性權利。


  • 以下是《女權主義法》的總綱:

  • 第一條為了保障婦女的合法權益,促進男女平等,充分發揮婦女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根據憲法和我國的實際情況,制定本法。

  • 第二條婦女在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社會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權利。 實行男女平等是國家的基本國策。國家採取必要措施,逐步完善保障婦女權益的各項制度,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的歧視。 國家保護婦女依法享有的特殊權益。 禁止歧視、虐待、遺棄、殘害婦女。

  • 第三條國務院制定中國婦女發展綱要,並將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根據中國婦女發展綱要,制定本行政區域的婦女發展規劃,並將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 第四條保障婦女的合法權益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城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應當依照本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保障婦女的權益。 國家採取有效措施,為婦女依法行使權利提供必要的條件。

  • 第五條國家鼓勵婦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強,運用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婦女應當遵守國家法律,尊重社會公德,履行法律所規定的義務。

  • 第六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重視和加強婦女權益的保障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婦女兒童工作的機構,負責組織、協調、指導、督促有關部門做好婦女權益的保障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做好婦女權益的保障工作。

  • 第七條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和地方各級婦女聯合會依照法律和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章程,代表和維護各族各界婦女的利益,做好維護婦女權益的工作。 工會、共產主義青年團,應當在各自的工作范圍內,做好維護婦女權益的工作。

  • 第八條對保障婦女合法權益成績顯著的組織和個人,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給予表彰和獎勵。

Ⅲ 女權主義的核心權利,為什麼爆發在法國

來個哥哥一起玩。L

Ⅳ 女性主義有何意義

女性主義是指為結束性別主義(sexism)、性剝削(sexual exploitation)、性歧視和性壓迫(sexual oppression),促進性階層平等而創立和發起的社會理論與政治運動,批判之外也著重於性別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動性底層的權利、利益與議題。、

女性主義的觀念基礎是認為,現時的社會建立於以男性為中心的父權體系之上。

女性主義理論的目的在於了解不平等的本質以及著重在性政治、權力關系與性意識(sexuality)之上。

女性主義政治行動則挑戰諸如生育權、墮胎權、教育權、家庭暴力、產假、薪資平等、投票權、代表權(Representation politics)、性騷擾、性別歧視與性暴力等等的議題。

女性主義探究的主題則包括歧視、刻板印象、物化(尤其是關於性的物化)、身體、壓迫與父權。

(4)女權主義法學擴展閱讀

女性主義運動是一個跨越階級與種族界線的社會運動。每個文化下面的女性主義運動各有其獨特性,並且會針對該社會的女性來提出議題,比如蘇丹的性器割除(genital mutilation,見女性割禮)或北美的玻璃天花板效應,以及中國的女性參政問題、女性勞動報酬偏低的問題;

女性下崗失業比例偏高的問題;流產和遺棄女嬰問題;婚後居住在男方家所帶來的男女不平等問題;媒體和社會觀念中的父權(男權制)(Patriarchy)思想殘余問題等。而如強奸、亂倫與母職則是普世性的議題。

Ⅳ 女權主義法學派產生的歷史背景和主要觀點

Femalism.現在來一般稱為女性主源義。
女性主義理論可以被劃分為宏觀理論和微觀理論兩大類。

女性主義宏觀理論包括一些對世界和歷史加以闡釋的宏大敘事,如世界體系理論。這一理論原本只是將世界區分為中心地域、半邊緣地域和邊緣地域,分析這些地域之間的權力關系,完全忽略了女性主義的因素。但是經過女性主義的改造,增加了一些新的理論要點,其中包括不再把女性僅僅作為男性家長家庭的一個成員;不再認為家庭成員的利益總是一致的;分析女性獨立的經濟貢獻,女性在全球經濟中作為非正式勞動力、家庭工人、食品生產者的角色。

再如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女性主義循著馬克思主義的思路,並對它做了女性主義的改造。一個最主要的改造是提出了下列論點:男權制是先於資本主義制度就存在的,因此推翻資本主義只是結束男性對女性壓迫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

Ⅵ 女權主義為什麼率先在法國興起

一 文 藝復興運動的影響 中世紀以前人們的視野被宗教信仰保守和愚昧所遮,的第一版位女權主義的頭權 面 人 物 自稱 女 中 豪 傑 是第一位 靠寫作為生的女性作家 . 她 通 過 文 學 來抗 議 男人們假借宗教的義使婦女處從屬地位抗議男人們對女人的 蔑 擋人們看不清外部世界也看不清自己世界和歷史都罩上了一層奇怪的色彩。 二 啟 蒙 運 動 思 想 家 的啟 迪 世 紀 啟蒙 思 想家高舉 反 對 封 建專 制 反 對 宗 教 迷 信 主 張 自由平 等 的 理 論 旗 幟 重 新 審 視 一 切 事物切 領 域 之 外是 一 種普遍 現象.

Ⅶ 女權主義演算法律嗎

不是法律,但極大地影響的法律,現在依然處於女權主義泛濫的時期。

女權主義(Feminism),源自西方,譯文理解成一個主要以女性經驗為來源與動機的社會理論與政治運動。 女性主義-Feminism一詞,最早出現在法國,意味著婦女解放,後傳到英美,逐漸流行起來。五四時,傳到中國,定為女權主義。在西方,最初是指追求男女平等,首先是爭取選舉權。20世紀20-30年代,西方國家的婦女,基本上都爭取到平等的政治權利,但在社會生活與人們的觀念中,仍與男子不平等。女權主義者開始認識到,這其中有一個性別關系,性別權力的問題,所以女權運動就變為分析男女為何不平等,男女的權力架構,強調性別分析。在我國也認識到,先講女權是不行的,也要講性別分析。從女權主義--女性主義並沒有本質的區別,而是認識的加深。在國內目前多用女性主義,用性別研究兩性權力有深層次的意義,而且用女性主義也容易讓人們接受。女性主義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是一種男女平等的信念和意識形態,旨在反對包括性別歧視在內的一切不平等。
中國的女權主義,是指女性爭取與男性平等,體現女性自我精神與能量的一種女性思想、社會言論及政治協助行為。 男女平等是女權主義最基本的目標,在爭取與男性平等的同時,女性還要注重自我的價值表現,展示女性的獨特魅力,挖掘並發揮女性的社會力量,為社會各階層女性的思想與行為解放而努力,要將全世界婦女的利益放在同一個起點,協助官方處理女性主義面臨的問題。

Ⅷ 女權主義法學是女權主義的一個分支嗎

女權主來義源自西方,譯文理源解成一個主要以女性經驗為來源與動機的社會理論與政治運動。中國的女權主義,是指女性爭取與男性平等,體現女性自我精神與能量的一種女性思想、社會言論及政治協助行為。男女平等是女權主義最基本的目標,在爭取與男性平等的同時,女性還要注重自我的價值表現,展示女性的獨特魅力,挖掘並發揮女性的社會力量,為社會各階層女性的思想與行為解放而努力,要將全世界婦女的利益放在同一個起點,協助官方處理女性主義面臨的問題。

Ⅸ 什麼是女權主義

女性主義又稱女權(女權主義) 、婦女解放(女性解放)、性別平權(男女平等)主義 [3] ,是指為結束性別主義(sexism)、性剝削(sexual exploitation)、性歧視和性壓迫(sexual oppression),促進性階層平等而創立和發起的社會理論與政治運動,批判之外也著重於性別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動性底層的權利、利益與議題。

女權主義是女性主義初級階段的歷史用語,兩者本質沒有區別。女性主義的觀念基礎是認為,現時的社會建立於以男性為中心的父權體系之上。

女性主義理論的目的在於了解不平等的本質以及著重在性政治、權力關系與性意識(sexuality)之上。

(9)女權主義法學擴展閱讀:

女權主義的影響:

1、對公民權的影響

女性主義在西方社會取得了不少重要的影響,當中包括女性投票權;較為平等的工資;提出離婚的主動權與「無過失離婚」的出現;安全墮胎與結扎的權利;獲得大學教育的權利等。女性主義法學對中國乃至世界各國的立法都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2、對語言的影響

很多說英語的女性主義者都支持使用無性別意識的語言,例如以「Ms」統指所有已婚和未婚的女性,或在不清楚性別時用「他(he)或她(she)」指明,而不只是用「他」。女性主義者也支持使用包含二性元素的語言。

3、對同性戀的影響

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上半葉的女權運動,是在基督教文明形成後西方世界首次公開討論性的非生殖作用。而同性戀性行為的第一特徵,就是不具有繁殖功能。因此,女性主義公開討論性愛的非繁殖功能,就像是開了一道泄洪閘,為之後的各種性別性向運動奠定了基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女權主義

熱點內容
政法大學司法考試學院 發布:2025-07-02 11:25:07 瀏覽:759
立法的結果 發布:2025-07-02 11:25:03 瀏覽:695
律師是法律顧問的最佳人選 發布:2025-07-02 11:16:55 瀏覽:959
酒醉架車拒絕檢查開車撞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2 11:14:44 瀏覽:464
全國法院失信被執行人查詢系統 發布:2025-07-02 11:14:35 瀏覽:586
借鑒日本刑法 發布:2025-07-02 11:11:32 瀏覽:221
司法部門管什麼 發布:2025-07-02 11:05:21 瀏覽:412
長沙嶽麓區法律援助 發布:2025-07-02 11:02:24 瀏覽:940
最高人民法院王秀紅 發布:2025-07-02 11:00:39 瀏覽:196
遊客在景區摔傷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2 11:00:08 瀏覽: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