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建設法治中國的兩個堅持是什麼

建設法治中國的兩個堅持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1-02-07 21:46:06

①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體布局有哪兩個堅持

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內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容要求,事關我們黨執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定性階段,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國際形勢復雜多變,我們黨面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國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黨要更好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更好維護和運用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更好統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系、規范社會行為,使我國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實現我國和平發展的戰略目標,必須更好發揮法治的引領和規范作用。

②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必須堅持什麼

四中全會公報:全會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制體系,必須堅持立法先行,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質量」這個關鍵。

③ 建設法制中國,必須堅持()共同推進,堅持法制國家,法制政府,法制社會一體建設

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

這是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上提出的。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3年10月29日召開會議,討論十八屆二中全會以來中央政治局工作,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問題,審議並同意印發《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並決定於11月9日至12日召開第十八屆三中全會。

2013年11月9日,會議在北京舉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聽取和討論了習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託作的工作報告。11月12日,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並在北京閉幕。

(3)建設法治中國的兩個堅持是什麼擴展閱讀:

從歷史的角度看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深遠影響,主要體現在制度變革和體制創新上。全會在一些基本制度和理論問題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如首次定義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加明確強調了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的同等重要性;提出「完善產權保護制度」,特別提出了「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

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建立全國和地方資產負債表制度、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制度、股票發行注冊制度、權力清單制度、官邸制、涉法涉訴信訪依法終結制度等等。

這些重大突破,鞏固和發展了社會主義制度,豐富和完善了社會主義理論,對個人、社會、國家和世界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④ 政治為了建設「法治中國」,我們要堅持哪一治國基本方略

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

⑤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實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必須堅持什麼原則

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原則。

(一)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戰略部署,法治作為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充分發揮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保障作用,「法治中國」建設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和重大發展成就。

(二)《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把「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作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基本原則。

(5)建設法治中國的兩個堅持是什麼擴展閱讀:

構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遵循的原則:

(一)堅持黨的領導與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黨與法治的關系是法治建設核心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既明確要求把黨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也明確了黨在推進依法治國中的領導原則與領導方式。

既明確要求鞏固黨在國家建設與治理中的領導核心地位,也明確了黨必須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

(二)堅持依憲治國與依憲執政有機統一

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依法執政首先是依憲執政。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的這一重要論斷,體現了我們黨對憲法尊嚴和權威的充分肯定。

憲法是國家根本大法,是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核心,也是確保黨的領導與國家制度體系穩固的根本法律基礎。所以,確立憲法在治國理政中的根本地位,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將產生全局和長遠作用。

(三)堅持社會主義法治五大體系有機統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五大體系既有理論層面,也有實踐層面;既有制度層面,也有運行層面;既有國家層面,也有黨的層面;既能實現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的共同推進,也能實現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一體建設。

(四)堅持法治體系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有機統一

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從立法、執法、司法和守法四個層面展開。因而,它是一個系統工程,其建設和發展必然帶來國家治理領域深刻變革。對國家治理體系建設來說,法治體系建設既是其基本任務,也是其得以確立並產生效能的關鍵。

(五)堅持法治體系建設與法治能力提升有機統一

任何制度只有紮根民心,才能最終鞏固。這就要求制度運行與實踐能夠全面具體地滲透到人民生活各個環節,並在其中起積極作用;要求法治價值、體系、程序與運行能夠有效嵌入社會,契合社會內在要求與發展現實。

⑥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最根本的是堅持什麼

最根本的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我們強調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專機統一,最根本的是屬堅持黨的領 導。堅持黨的領導,就是要支持人民當家作主,實施好依法治國這個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 的基本方略。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法治是一致的, 只有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才能 充分實現,國家和社會生活制度化、法治化才能有序推進。

不能把堅持黨的領導同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對立起來,更不能用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來動搖和否定黨的領導。 那樣做在思想_上是錯誤的,在政治上是十分危險的。

(6)建設法治中國的兩個堅持是什麼擴展閱讀:

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是我國社會主義 法治建設的 一條基本經驗。 我國憲法以根本法的形式反映了黨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取得的 成果,確立了在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形成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對這一點,要理直氣壯 講、大張旗鼓講。要向幹部群眾講清楚我國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特徵,做到正本清源、以 正視聽。

⑦ 建設法治中國 必須堅持什麼共同推進

建設法治中國,必須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

⑧ 為了建設法治中國,我們要堅持哪一治國基本方略

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

⑨ 建設法治中國,必須堅持什麼共同推進

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

建設法治中國,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專八大屬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不斷開創依法治國新局面。

要完善立法工作機制和程序,擴大公眾有序參與,充分聽取各方面意見,使法律准確反映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更好協調利益關系,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

(9)建設法治中國的兩個堅持是什麼擴展閱讀:

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不動搖,緊緊圍繞建設法治中國的總目標,以構建公正高效權威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為重點,切實將加強法治建設貫穿於政法工作全過程,帶頭嚴格依法履行職責、行使職權,肩負起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者、實踐者的重任。

要把嚴格執法、公正司法作為基本要求,嚴格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履行職責、行使權力,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切實維護國家法制的統一、尊嚴和權威。

熱點內容
三大訴訟法的題目 發布:2025-07-02 11:45:53 瀏覽:732
道德法律相輔相成作文 發布:2025-07-02 11:45:52 瀏覽:205
中國法學社 發布:2025-07-02 11:42:51 瀏覽:855
政法大學司法考試學院 發布:2025-07-02 11:25:07 瀏覽:759
立法的結果 發布:2025-07-02 11:25:03 瀏覽:695
律師是法律顧問的最佳人選 發布:2025-07-02 11:16:55 瀏覽:959
酒醉架車拒絕檢查開車撞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2 11:14:44 瀏覽:464
全國法院失信被執行人查詢系統 發布:2025-07-02 11:14:35 瀏覽:586
借鑒日本刑法 發布:2025-07-02 11:11:32 瀏覽:221
司法部門管什麼 發布:2025-07-02 11:05:21 瀏覽: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