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應急立法
1. 深圳為啥發應急物資清單
防止重大災害,以備不時之需。
據介紹,以家庭為單位儲備的應急物資,內是應急救災物容資儲備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重大自然災害一旦發生,往往會造成交通不暢、通信受阻等,外部救援物資和人員很難第一時間到達災區。
家庭應急物資儲備,可以在外部救援物資送抵前,為家庭成員的自救互救和逃生提供必要的物資保障。
深圳市應急管理局表示,基礎版強烈推薦,擴充版酌情儲備。
(1)深圳應急立法擴展閱讀
2020年11月,國家發改委等14部門印發《近期擴內需促消費的工作方案》中提到,在秋冬季推出全國家庭應急物資儲備建議清單。
參照北京等地推出省級家用應急物資儲備清單的經驗,制定全國基礎版家庭應急物資儲備建議清單,鼓勵各地因地制宜加速制定擴充版清單,引導城市家庭進行家庭急救箱等醫療物資儲備。
2. 深圳市有獨立的立法權嗎
深圳有獨立立法權。
1992年,全國人大授予深圳經濟特區地方內立法權。
獨立法權是省、容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根據本地方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可以先制定地方性法規。在國家制定的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生效後,地方性法規同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相抵觸的規定無效,制定機關應當及時予以修改或者廢止。
優缺點
優點
地方立法權的存在是中央和地方治理分工的需要。地方立法權是地方發揮積極性、更好履行治理職能的制度保證。地方立法權有利於提升立法質量。地方立法權有助於降低立法成本和風險。地方立法權有利於促進地方政府競爭,推動制度創新。
缺點
泛立法傾向明顯,立法繁瑣細密。重復現象明顯,地方特色不足,立法質量不高。在地方保護主義等因素作用下,法律沖突現象突出。
3. 深圳應急避難所在哪裡
《深圳市應急避難場所專項規劃(2009-2020)》中,確定在深圳市室外共選取固定避難場專所屬452處和室內避難場所659處。該規劃堅持「以人為本、保障安全,統一規劃、資源整合,平災結合、多災兼顧,近遠結合、建管並重」的原則,根據突發事件的類型及其避難特點,將應急避難場所分為室外避難場所和室內避難場所兩類。室外避難場所適用於地震及其他需要室外避難場所的突發事件,根據承擔的不同功能,可分為市、區、街道(社區)三級。室外避難場所主要為公園、綠地、體育場、廣場、學校操場、停車場、空地等室外場地。室內避難場所適用於氣象災害、地質災害、核設施事故及其它需要室內避難場所的突發事件發生時,受災人員的緊急疏散和臨時安置,主要是整合現有各類室內避難場所,以常見災害避難需求進行復核,在部分緊缺社區及大型對外交通樞紐周邊增設。室內避難場所主要利用現有的體育館、學校、社區(街道)中心、福利設施、條件較好的人防工程等室內場所。
已經確定使用的地方:蓮花山公園、大沙河公園、荔枝公園。深圳大部分學校將作為臨時避難所。
統一標識:藍底白色的箭頭、奔跑的小人圖案、寫著中英文「應急避難場所」字樣。
4. 全國人大是什麼時候允許深圳市立法權
1992年,全國人大授予深圳經濟特區地方立法權
中國的立法權
1982年底以前,中國有權制定法律的只有憲法確立的最
高國家權力機關——全國 人民代表大會。1982年12月,五
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了新中國的第四部憲法。 這部憲法授予
了全國人大的常設機構——全國人大常委會部分立法權。同時規
定,國務院 和省、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民族自治
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等單位,有權制 定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
自治條例。後經修改的地方組織法又增加了省、自治區人民政 府
所在地的市和經過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立
法許可權。
1981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廣東、福建省人大及其常
委會制定經濟特區各項單 行經濟法規,使其在經濟體制改革方面
起「立法試驗田」作用。
1988年,海南省在建省之初便開始享有地方立法權。
1990年,第七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
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 本法》授權香港特別行政區享有行政管
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
1992年,全國人大授予深圳經濟特區地方立法權。
1993年,第八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
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 本法》授權澳門特別行政區享有行政管
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
1994年,全國人大授予廈門經濟特區地方立法權。
1996年3月,全國人大授予珠海和汕頭兩個經濟特區地
方立法權。 至此,中國改革開放之初建立的四個經濟特區和大特
區的海南省享有了地方性立法 權。
我國的地方立法權
狹義的立法僅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法律和相關決定的活動。廣義的立法有兩種解釋,一種是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和有立法權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規范性文件即法律和地方性法規的活動;另一種是指包括制定法律、法規、行政法規、行政規章和地方性法規與規章在內的所有制定規范性文件的活動,其立法主體除國家權力機關外,還包含國務院及其部門和有立法權的地方行政機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中國立法制度採取的是分散立法許可權的模式,縣以上各級人民政府都或多或少地享有立法職權,在其職權范圍內對所轄行政區域內的部分或者全部事務依法行使立法職權來進行管理。在這種立法模式下,提高了立法效率,從中央到地方的立法速度大大加快。
1954年制定新中國首部憲法,確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也是行使國家立法權的惟一機關。取消了一般地方享有的法令條例擬定權,意味著宣告中國絕大多數地方不存在地方立法;它僅規定民族自治地方有權制定自治條例、單行條例。1955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的《關於授權常務委員會制定單行法規的決議》,把享有國家立法權的范圍擴大到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授權常務委員會依照憲法的精神、根據實際需要,適時地制定部分性質的法律即單行法規。1981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廣東、福建省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經濟特區各項單行經濟法規,使其在經濟體制改革方面起「立法試驗田」作用。
1982年12月,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了新中國的第四部憲法。這部憲法授予了全國人大的常設機構——全國人大常委會部分立法權。同時規定,國務院和省、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等單位,有權制定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自治條例。後經修改的地方組織法又增加了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過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人民政府的立法許可權。「較大的市」的概念及其法律依據源於此。
1990年,第七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授權香港特別行政區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1993年,第八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授權澳門特別行政區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
1992年,全國人大授予深圳經濟特區地方立法權。1994年,全國人大授予廈門經濟特區地方立法權。1996年3月,全國人大授予珠海和汕頭兩個經濟特區地方立法權。至此,中國改革開放之初建立的四個經濟特區都有了地方性立法權。
1992年全國人大授予深圳經濟特區地方立法權以來,我們已制定了近300項地方性法規。在外商投資方面,1997年我市就頒布了對外商實行國民待遇的法規。
在教育法規建設方面,自1992年全國人大授予深圳市地方立法權以來,市人大頒布了3部地方性教育法規,主要有《深圳經濟特區成人教育管理條例》、《深圳經濟特區教育督導條例》和《深圳經濟特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若干規定》。
5. 深圳市人民政府的立法屬於什麼立法
答案:No.9、搭乘飛機安全著陸:
6. 深圳經濟特區消防條例修訂了哪些項目
深圳經濟特區消防條例(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立法目的為了預防火災和減少火災危害,加強應急救援工作,保護人身和財產安全,維護公共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以及相關法律、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結合深圳經濟特區(以下簡稱特區)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基本原則消防工作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按照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全面負責、公民積極參與的原則,實行消防安全責任制,建立健全社會化的消防工作網路。
第三條政府責任市、區人民政府(以下簡稱市、區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消防工作。
市、區政府應當將消防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保障消防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
第四條主管部門特區消防工作由市政府公安機關實施監督管理,並由市公安機關消防機構(以下簡稱公安機關消防機構)負責實施。
市、區政府安全監督、建設、國土房產、規劃、質量監督、工商、勞動、交通、城管、文化、教育、衛生、農林漁業等行政管理部門在各自法定職責范圍內,依法配合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做好消防工作。
街道辦事處、公安派出所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消防監督檢查,開展消防宣傳教育活動。
第五條社會消防責任單位和個人應當維護消防安全、保護消防設施、預防火災。遇有火災發生,應當報告火警。
居民委員會應當制定防火安全公約,協助政府以及公安機關等部門開展消防宣傳教育,並就防火安全公約的執行情況向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報告。
第六條消防日制度每年11月9日為深圳消防日。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應當會同教育、勞動、文化等部門和新聞媒體及企事業單位開展消防法律、法規宣傳活動和消防安全知識的教育培訓,組織消防演練,提高市民的消防安全意識。
第二章 消防安全責任
第七條政府職責市、區政府應當依法履行下列消防工作職責:
(一)研究解決本行政區域內消防工作重大問題;
(二)組織消防宣傳教育,提高市民消防意識;
(三)建立處置火災和特殊災害事故應急救援機制,統一領導火災撲救和應急救援工作;
(四)組織開展消防安全檢查和專項治理;
(五)定期聽取公安機關消防機構的匯報;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八條消防安全委員會設立市、區消防安全委員會,由主管消防工作的副市長、副區長及有關部門負責人組成。消防安全委員會會議由主管副市長、副區長召集。
市、區消防安全委員會履行下列職責:
(一)審議城市消防安全專項規劃和有關消防安全方針政策,為市、區政府相關決策提供咨詢意見;
(二)定期對全市(區)的消防安全情況進行綜合分析評估並通報情況;
(三)督促重要部門、重點行業、重點區域及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履行消防安全職責,抓好本部門、本系統的消防安全工作;
(四)組織處置重大火災的善後工作;
(五)協調組織綜合性的消防安全執法檢查和消防安全專項檢查;
(六)審定市(區)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提出的消防安全重點單位;
(七)市、區政府確定的其他消防安全工作。
第九條公安機關消防機構職責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應當依法履行下列職責:
(一)參與編制城市消防專項規劃;
(二)開展消防安全宣傳教育,組織消防演練;
(三)對專職消防隊、志願消防隊執勤、訓練、救援、管理等工作進行業務指導;
(四)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需要進行消防設計的建築工程進行消防審核、驗收、備案和檢查;
(五)對公眾聚集場所投入使用或者開業前進行消防安全檢查;
(六)對單位遵守消防法律、法規和規章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監督相關責任單位落實火災隱患整改措施,查處消防違法行為,即時公布本地區重大火災隱患情況;
(七)對舉報、投訴以及有關部門移送的消防違法行為進行查處;
(八)對消防安全管理服務機構進行監督管理;
(九)對建築工程使用的消防產品質量進行監督;
(十)負責或者參與火災事故調查;
(十一)確定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經市消防安全工作委員會審定後,由公安機關報本級政府備案,並進行監督檢查;
(十二)組織滅火救援並依照國家規定參加其他應急救援工作;
(十三)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十條街道辦事處職責街道辦事處應當依法履行下列職責:
(一)進行消防安全宣傳教育,指導居民委員會制定消防安全公約;
(二)定期對本轄區以及轄區內的消防安全重點單位進行消防安全評估;
(三)組織、管理、培訓本社區、工業區等相關單位的消防安全志願者;
(四)指導、督促、幫助相關單位建立專職消防隊或志願消防隊;
(五)承擔區政府交辦的其他消防工作。
街道辦事處可以委託消防安全管理服務機構對本轄區的消防工作進行消防安全評估,評估報告報區政府和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備案。
第十一條公安派出所職責公安派出所應當依法履行下列職責:
(一)督促、檢查居民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和有關單位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工作制度,落實消防安全工作職責;
(二)開展消防安全宣傳教育;
(三)對消防違法行為依法處罰或者及時移送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查處;
(四)協助公安機關消防機構進行火災事故調查;
(五)依照職權范圍對舉報、投訴消防違法行為進行查處;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十二條相關部門職責市、區政府安全生產監督部門應當依法履行下列職責:
(一)研究、協調和組織解決安全生產領域涉及防火工作的重大問題;
(二)根據管理許可權監督、檢查相關部門制定、落實消防責任制情況;
(三)對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綜合監督管理,依法查處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生產經營單位;發現重大火災隱患的,及時移送公安機關消防機構進行查處;
(四)本級政府和安全管理委員會交辦的其他消防工作。
7. 深圳立法禁食貓狗肉原文是什麼
2020年3月31日,深圳市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次會議表決通過《深圳經濟特區全面禁止內食用野生動容物條例》,明確禁止食用貓狗等寵物,原文為:
第二條 禁止食用下列野生動物及其製品:
1、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以及其他在野外環境自然生長繁殖的陸生野生動物;
2、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
禁止食用用於科學實驗、公眾展示、寵物飼養等非食用性利用的動物及其製品。
「禁止食用用於科學實驗、公眾展示、寵物飼養等非食用性利用的動物及其製品」。意味著貓狗屬於禁食范圍。因此深圳也成為中國大陸首個立法禁食貓狗的城市。
根據《深圳經濟特區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條例》,非法食用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最高可按貨值的30倍處罰,被外界稱為「最嚴禁野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