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職業道德獨立性
㈠ 審計的獨立性與審計職業道德有何聯系
審計獨立性是指注冊會計師不受那些削弱或縱是有合理的估計仍會削弱注冊會計師做出無偏審計決策能力的壓力及其他因素的影響。其對審計工作來講至關重要。因為涉及市場經濟的利益公平,獨立性被職業界視為審計的靈魂;審計職業道德是指審計人員在從事審計工作時所遵循的行為規范,包括職業道德、職業紀律、專業勝任能力及職業責任等行為標准。兩者的聯系是:審計職業道德缺失會導致審計的獨立性不強。
㈡ 我國審計職業道德中關於審計獨立性的相關規定
審計的獨立性是指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在實施審計工作的過程中自始至終不受外來或內在因素的干擾或影響。具體指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處於超脫地位,不參與被審計者的經營活動;審計機關的經濟利益與被審計者經濟活動的成敗不發生關系;審計人員應當與被審計者及主要負責人在經濟上沒有厲害關系;審計人員與被審計者主要負責人之間應當沒有倫理上的親密關系。企業內部審計的獨立性亦是如此,就其獨立性而言主要有4個方面的內容。
1 企業內部審計機構設置的獨立性。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的設置應獨立於其他職能部門,與其他職能部門互不隸屬,內部審計機構直接向企業高層領導負責,或向企業董事會、監事會負責。
2 企業內部審計人員的獨立性。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只能專職,不能由其他部門人員兼職。企業應當向審計人員適當授權,以便審計人員能在規定的許可權內獨立行使職權。這樣可以使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在業務關繫上超脫,不帶偏見,不為部門厲害關系所左右,能夠從客觀公正的立場上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提出恰當的審計建議,客觀、公正的行使審計監督權。
3 企業內部審計業務的獨立性。企業內部審計業務就是實行專職審計監督和服務,不能經辦企業的采購、生產、銷售、財務等業務,只能以獨立的第三者身份進行審計監督和服務。
4 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企業內部審計人員應當能夠獨立地制定審計計劃,執行審計程序,取得審計證據,能夠獨立地出具審計報告並在報告中揭露審計發現的問題,提出適當的審計意見和建議,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不受任何個人或其他職能部門的指使和干擾,始終獨立、客觀、公正的進行工作。
注會《審計》相關法律法規:審計規范獨立性原則
獨立性
A、含義
對於向審計客戶提供的鑒證業務,要求會計師事務所、鑒證小組成員獨立於該客戶;對於向非審計客戶提供的鑒證業務,如果報告沒有明確限定於指定的使用者使用,則要求會計師事務所和鑒證小組成員獨立於該客戶;對於向非審計客戶提供鑒證業務,如果報告明確限定於指定的使用者使用,則要求鑒證小組成員獨立於該客戶,並且會計師事務所不應當在該客戶內有重大的直接或間接經濟利益。
B、威脅獨立性的情形
1.經濟利益
2.自我評價
3.關聯關系
4.外界壓力
C、防範措施(具體內容見教材)
1.職業、法律和規章的防範措施
2.鑒證客戶的內部防範措施
3.會計事務所的防範措施(總體措施、具體措施)
D、業務期間
會計師事務所和鑒證小組應當在鑒證業務期間獨立於鑒證客戶。業務期間自鑒證小組開始執行鑒證業務之日起,至出具鑒證報告之日止,除非預期鑒證業務會再度發生。如果鑒證業務會再度發生,鑒證業務期間的結束應以其中一方通知解除專業關系和出具最終鑒證報告二者之中時間孰晚為准。
在審計業務中,業務期間包括會計師事務所對其出具報告的財務報表的期間。
E、特定情況下對獨立性原則的運用
1.經濟利益
2.貸款或擔保
3.與鑒證小組存在密切的經營關系
4.家庭和個人關系
5.與鑒證客戶發生僱傭關系
6.最近曾在鑒證客戶中工作
7.作為鑒證客戶的經理或董事
8.高級職員與鑒證客戶之間在長期聯系
9.向鑒證客戶提供非鑒證業務
專業勝任能力
A、專業勝任能力兩個階段:一是獲取,一是保持
B、對聘請專家的監督和知道意見包括:
1.要求這些人閱讀適當的道德規范
2.要求這些人對道德規范的理解提供書面確認
3.在出現潛在沖突時提供咨詢
我國審計職業道德中關於審計獨立性的相關規定:
http://www.zicpa.org.cn/ManageStipulateInfo.aspx?ID=69b2428d-4919-4e14-84de-5fa2a3dd2a25
我國1992年制訂的《會計師職業道德守則》指出:注冊會計師在從事審計任務時,應在實質上和形式上沒有任何被認為影響獨立、客觀、公正的利益,無論這種利益的實際影響會怎樣。《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基本准則》也規定: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或其他鑒證業務,應當保持實質上的獨立與形式上的獨立。實質上的獨立和形式上的獨立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又是密不可分。實質上的獨立是無形的,難以測量的;而形式上的獨立是有形的,可以觀察的。注冊會計師在執業審計時,不僅要保持實質上的獨立,而且要保持形式上的獨立。因為實質上的獨立只有當注冊會計師在整個審計過程中真正保持中立時才成立,而形式上的獨立則是社會公眾對注冊會計師獨立性評判的結果。在現實中,即使注冊會計師事實上保持了實質上的獨立,但如果社會公眾認為其偏袒了委託人或其他任何一方而有悖於形式上的獨立,則審計結果再正確也是徒勞的,審計服務也是沒有價值的。因此,形式上獨立是實質上獨立的重要保證,也是社會公眾評價注冊會計師工作,進而決定對注冊會計師信賴與否的標准。
㈢ 獨立審計中注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
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會,是注冊計師職業品德、職業紀律、專業勝任能力及職業責任等的總稱。獨立性是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之一,它是注冊會計師執行鑒證業務的靈魂。獨立性,是指實質上的獨立和形式上的獨立。實質上的獨立,是指注冊會計師在發表意見時其專業判斷不受影響,公正執業,保持客觀和專業懷疑;形式上的獨立,是指會計師事務所或鑒證小組避免出現這樣重大的情形,使得擁有充分相關信息的理性第三方推斷其公正性、客觀性或專業懷疑受到損害。
由於注冊會計師的最終工作結果面向社會公眾,並且社會公眾要以注冊會計師的結論為依據做出自己的判斷,因此,注冊會計師直接影響這廣大信息使用者的決策,如果缺乏道德意識出具虛假報告,將對信息使用者甚至社會經濟造成惡劣影響。鑒於此,注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顯的尤為重要。
獨立性是注冊會計師審計的靈魂。在審計關系中,注冊會計師通過接受委託人委託,依法對被審計人的財務報表和會計帳目進行查證,鑒定其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是否真實、合法,是否符合有關法規和公認會計原則。最終通過出具審計報告,如實將信息反饋給委託者,以解脫自身的受託責任。要做到如實將信息反饋給委託者,注冊會計師與被審計人之間保持獨立性是其必然要求。
為了提高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還可以從以下幾點建立保全獨立性的措施:
1.改革事務所的組織形式
2.加強獨立審計法制化建設,改善獨立審計的執業環境
3.不允許作為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或股東的注冊會計師與客戶具有直接或間接的經濟利益,作為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或股東的注冊會計師如果在客戶中擁有直接經濟利益或涉及間接經濟利益關系
4.改革會計事務所的收費制度
5.規范審計市場的無序競爭
㈣ 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
內部審計在規范企業經濟活動、揭露企業經濟違法違紀事件、參與企業決策,評價企業的風險管理、控制及治理狀況,提高企業的運作效率和經濟效益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內審工作質量和風險的高低,取決於內審人員開展工作的能力、所付出的努力以及真實報告審計查證事項的意願。其中,開展內審工作的能力受制於內審人員的專業判斷能力、審計程序、審計技術方法等,所付出的努力以及真實報告審計查證事項的意願,則取決於內審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因此,正確認識內部審計職業道德內涵,不斷加強內部審計職業道德教育,是提高審計質量、規避審計風險的必然要求。當前企業內部審計機構必須著力抓好內審人員職業道德教育,培養內審人員優秀的品質和職業素養,以更好的適應內審工作發展的需要。
內部審計職業道德是在長期的內部審計實踐活動中形成的、內部審計從業人員應當遵守的各種行為規范的總和,是對內部審計從業人員的道德意識、道德修養等所作的基本要求。筆者認為,內部審計職業道德應涵蓋敬業愛崗、正直廉潔、客觀公正、保守秘密、好學進取等五個方面。
一、敬業愛崗
敬業愛崗是內審人員的職業定位,是做好內審工作的前提條件。內審人員應熱愛自己所從事的本職工作,維護職業的尊嚴,忠於職守,自覺地承擔本職業對社會和企業的責任和義務。內審人員工作繁重,照顧不了家庭。在這種情況下,強調敬業愛崗,提倡干一行,愛一行,鑽一行,對穩定審計幹部隊伍,不斷發展審計事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必須要求內審人員把內部審計事業與維護國家財經紀律、保障企業經濟平穩運行、維護企業員工切身利益聯系起來,樹立為內部審計事業獻身的思想,熱愛審計,並為此不斷追求、努力奮斗。
二、正直廉潔
正直廉潔是保持內部審計獨立性、公正性和權威性的必然要求,只有始終嚴守審計廉潔紀律,不給違法亂紀者以可乘之機,內部審計的職能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內部審計機構不管錢、不管物,是名副其實的「清水衙門」,內審人員應當遵守國家法律、法規,遵守《審計法》、《中國內部審計准則》及中國內部審計協會制定的各項規定;應當誠實、勤奮並負責地完成各項內審工作;應當自覺地抵制非法金錢與福利的誘惑;不得獲取任何可能有損職業判斷利益;不得從事損害國家利益、組織利益和內部審計職業榮譽的活動。
三、客觀公正
客觀公正是內審工作的基本准則。內審人員在獲取審計證據的過程中,必須牢牢把握證據的客觀性、相關性、有效性、證明性和充分性;在對審計事項進行分析、判斷的過程中,必須堅決避免被審計對象和有關利害關系的干擾,也不受個人好惡的影響;在反映審計查證事實的過程中,應當不偏不倚地對待有關利益各方,包括國家的利益、企業的利益、職工的利益以及個人的利益;在做出審計結論的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衡量是非、客觀評價。
四、保守秘密
保守秘密是內審工作的職業紀律。內審人員在工作的需要決定了內部審計過程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企業的商業秘密等,內審人員應負有保守秘密的義務,應當謹慎使用和保護在內審工作中獲取的信息;不應當為個人目的,或者以任何有悖於法律或有害於行業的合法道德目標而利用信息。
五、好學進取
好學進取是內審人員勝任內審工作的保證。現代內審工作更加強調內審人員的知識性、專業性和綜合性。內審人員必須好學進取,勇於接受挑戰,不斷進行知識更新,實踐最新的內審理論和方法,積累更多的內審經驗和技巧,努力做到如下幾點,才能勝任內審工作。
1、熟悉和掌握企業的控制環境和管理程序。
2、掌握發現舞弊線索所需的各方面足夠的知識,比如審計、財務、金融、稅收、工程、法律、統計、計算機、管理學等。
3、具備警惕可能影響企業目標、經營或資源的重大風險的能力,能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並合理使用職業判斷。
4、 應具有較強的人際交往能力,妥善處理好與企業內外相關機構和人士的關系。
5、應不斷接受後續教育,更新知識結構,提高服務質量。
㈤ 中國獨立審計准則的職業道德規范有哪些要求
還是有區別的,獨立審計准則又稱獨立審計標准,它是注冊會計師職業規范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注冊會計師在執行獨立審計業務過程中應當遵循的行為准則,是衡量注冊會計師審計工作質量的權威性標准。獨立審計准則是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規范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獨立審計基本准則、具體准則與實務公告是注冊會計師執行獨立審計業務、出具審計報告的法定要求,各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第十四條規定的審計業務,應當遵照執行。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為了發揮注冊會計師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鑒證和服務作用,加強對注冊會計師的管理,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和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制定本法。
㈥ cpa審計職業道德一般原則
注冊會計師應遵循獨立、客觀、公正、廉潔等基本原則 ; 注冊會計師應具有較強的業務能力 ; 注冊會計師應遵守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方面的技術守則注會計師既要對社會公眾負責,也要對委託單位負責;業務承接中的職業道德。
1、客觀公正
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審核和審閱等鑒證業務,應當恪守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 注冊會計師執行鑒證業務時應當保持實質上和形式上的獨立,不得因任何利害關系影響其客觀、公正的立場。當識別出損害獨立性的因素時,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應當採取必要的措施以消除影響或將其降至可接受水平。
2、較強業務能力
注冊會計師應當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保持和提高專業勝任能力,遵守獨立審計准則等職業規范,勤勉盡責。注冊會計師應當通過教育、培訓和執業實踐保持和提高專業勝任能力,不得宣稱自己具有本不具備的專業知識、技能或經驗,不得提供不能勝任的專業服務。
3、遵守程序
注冊會計師應當與同行保持良好的工作關系,配合同行的工作。注冊會計師應當就其向鑒證客戶提供的非鑒證服務與鑒證服務是否相容做出評價。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不得採用強迫、欺詐、利誘或騷擾等方式招攬業務。
4、對客戶負責
注冊會計師應當履行對客戶的責任,對執業過程中獲知的客戶信息保密,這一保密責任不因業務約定的終止而終止。注冊會計師不得利用在執業過程中獲知的客戶信息為自己或他人謀取不正當的利益。
㈦ 審計職業道德六大原則
審計人員職業道德,是指從事審計工作的人員應遵循的、與其職業活動緊密聯系的、具有審計人員職業特徵並反映自身特殊要求的道德准則和規范。其主要內容是:
1、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四項基本原則是我們國家的立國之本。因此,廣大審計人員必須在政治上、組織上、思想上、行動上和黨保持高度一致,同心同德。必須忠於祖國、忠於黨、忠於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努力奮斗。
2、遵紀守法。
法律法規是開展各項工作的重要保證。審計人員在審計活動中,必須嚴格執行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法規、制度,在法律法規規定的范圍內,認真履行《審計法》賦予的審計監督職責。堅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糾,依法加強財政、財務收支的監督管理,旗幟鮮明地同一切違法違紀行為作斗爭,維護財經法紀的嚴肅性,切實保護國家、集體財產的安全和完整。
3、做好本職工作。
做好本職工作是審計人員職業道德的最基本要求。一是忠於職守、愛崗敬業。在辦理財政、財務收支審計業務時,應當堅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原則,確保審計結果合法、真實、完整;提倡積極奉獻精神,堅持認認真真審計、清清白白做人。二是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之間的利益關系,切實維護其正當、合法的經濟權益。三是嚴守被審計單位涉及國家經濟、技術、商業等秘密,除法律規定外,不得私自向外泄露。
4、廉潔自律。
「保持廉潔、懲治腐敗」,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事關國家的興衰和存亡問題。因此,我們在審計活動中,必須做到廉潔自律,明確自己應該怎麼做和不應該怎麼做。一是清正廉潔、一塵不染。不得利用職務和工作之便,收受饋贈、賄賂以及索賄。二是嚴於律己、不徇私情。不得憑藉手中掌握的權力搞錢權交易,不得接受被審計單位宴請和公款支付的娛樂活動。三是作風正派、生活檢點。自尊自愛,保持自己的人格和尊嚴,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有修養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5、不斷加強學習。
實踐證明,廣大審計人員必須不斷加強政治學習和業務學習,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才能適應審計事業發展的要求。
㈧ 會計職業道德要求的獨立性的含義有哪些
AB《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准則》規定,獨立性是指注冊會計師在執行審計業務時,應當在實質上和形式上獨立於外部組織和所服務的對象。
㈨ 審計的獨立性與審計職業道德有何關系
審計獨立抄性是指注冊會計師不受那襲些削弱或縱是有合理的估計仍會削弱注冊會計師做出無偏審計決策能力的壓力及其他因素的影響。其對審計工作來講至關重要。因為涉及市場經濟的利益公平,獨立性被職業界視為審計的靈魂;審計職業道德是指審計人員在從事審計工作時所遵循的行為規范,包括職業道德、職業紀律、專業勝任能力及職業責任等行為標准。兩者的聯系是:審計職業道德缺失會導致審計的獨立性不強。
㈩ 審計獨立性主要表現在
審計獨立性的表現為
(一)審計機構的地位
審計機構設立,應由部門、單位的主要負責人直接領導,其地位和職權應超越部門、單位的其他職能部門,便於審計人員獨立地開展工作。特別是在進行全面審計和經濟效益審計時,便於協調各職能部門之間的關系,取得各職能部門的配合和支持。目前,我國的內部審計均為上述組織形式,內部審計人員在企業主要負責人的領導下,對企業的經濟活動進行監督,為改善企業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服務。但在這種形式下,由於內部審計機構直屬於部門、單位的主要負責人領導,審計往往受主要領導人的影響,審計者的利益與部門、單位的利益密切相關,所以其獨立性是不充分的。
(二)審計機構的職權
部門和單位應賦予內部審計機構一定的職權。如內部審計機構人員有權檢查會計憑證、賬簿、資金、財產;有權參加有關會議,對在審計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有權向有關單位進行調查,並索取證明資料,對違反財經法紀和嚴重失職造成重大損失的人員,有權向領導提出追究責任的建議,對審計中的重大事項有權向上級審計機關反映。
(三)審計的工作
審計工作上的獨立性是指內部審計人員要站在國家的立場上獨立地開展工作。在審計計劃編制和調查取證過程中,審計人員要保持超然立場,被審計單位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人為設置障礙,施加壓力,改變審計立場,在審計工作結束後,審計人員排除各種干擾,對審計事項作出客觀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