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顯明法學創新網
Ⅰ 麻煩介紹一下山大和煙大的法學院情況
山東大學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著名學府之一,其前身為1901年創建的山東大學堂,是繼京師大學堂之後我國最早設立的國立大學。在百年山大的歷史上,法科曾是一門顯要的學科,1906年清政府在濟南皇華館設法政學堂,翌年再設法律學堂,時稱第一、第二法政學堂。1913年,兩所學堂合並為山東公立法政專門學校,是為1910年代山東大學六所專門學校之一。然而,隨著其後國運之不濟及山大之分合輾轉,法科逐漸消弭。
山東大學法科教育復辦自上世紀80年代。1980年招收首屆法律大專班,1981年開設法律本科專業。1983年,山東大學法律系成立,以著名法學家喬偉先生為代表的一代奠基者,篳路藍縷,嘔心瀝血,為法律系的初創和發展立下功勞。1994年,法律系轉制為法學院,著名法學家徐顯明先生、梁慧星先生曾先後擔任法學院院長,他們鑄就了山大法學學術的聲譽。現任院長為優秀青年法學家齊延平教授。
學院現有全職教師75人,其中教授25人,博士研究生導師18人,海外專家4人,山東大學人文社科一級教授3人,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3人。學院現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設有法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為國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學院編輯出版的CSSCI集刊《人權研究》、《山東大學法律評論》等學術刊物贏得海內外學界的廣泛關注和贊譽。
目前在校生1700餘人,其中博士研究生、法學和法律碩士研究生1000餘人,本科生近700人,並有部分來自世界各國及港澳台地區的留學生。學院通過學術研究、專業實踐以及學生活動塑造學生的理論與實踐能力,學院設有多種海外留學獎學金,每年選派數十名優秀學生到國外大學學習。學院著力使其培養的人才在全球意識、世界視野與國際競爭力等方面獲得進步。
學院強調學術研究和教學的國際化視野,與美國、歐盟各國、澳大利亞、日本以及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的數十所大學與研究機構保持著經常性的學術交流,學院90%以上的教師具備海外學習和研究的經歷。以交流促發展,建設一所國際化的法學院,是我們一貫的發展方向和工作重點。
學院現擁有獨立的法學教學樓和法學科研樓。法學教學樓建築面積10000平米,設有360座學術報告廳、國際視頻教室、模擬法庭、網路教室等先進教學設施。法律圖書館佔地近2000平米,現有藏書8萬余冊,訂有國內外知名專業雜志和報刊200餘種,共有閱讀坐席300個,設有典藏室、五十嵐清日文閱覽室、80座席的數字閱覽室等設施,購有Westlaw、HeinOnline、北大法寶、北大法意等專業資料庫。法學科研樓建築面積2000平米,每位教師均擁有獨立的研究室,另設有實驗中心、多功能會議室等。良好的硬體設施為法學院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山東大學在美麗的威海校區還設有一所法學院,全職教師40餘人,在校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1000餘人。備受關注的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已進入施工攻堅階段,為支撐青島校區學科建設,延攬國內外一流專家學者,為國家培養急需的國際法、海洋法高端人才,我們擬於青島校區設立山東大學國際法學院。
法學教育關涉一國法律制度之品質、法律職業人格之塑造以及法治文化之養成。沐浴百年山大山魂海韻的法學院,奉行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體、以制度為保障的辦學理念。她努力使每一個學子倍感自豪,每一個教師有足夠尊嚴,每一項制度彰顯公正。與百年山大相比,法學院是年輕的,但她充滿青春朝氣,富有創新精神。我們將一如既往,承擔責任,勵精圖治,建設一所受人尊重的法學院!
煙台大學法學院始創建於1984年,前身是由北京大學法律系直接援建的煙台大學法律系。1999年由系改院。法學院現有教職員工62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13人,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32人。
法學院設統一的法學本科專業,自1985年開始招收本科生,2012年增設知識產權本科專業,2013年中美合作辦學法學本科專業(區域犯罪信息分析方向)開始招生。煙台大學法學院於1998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獲法律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2006年獲法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05年開始招收在職法律碩士。
Ⅱ 徐顯明為什麼調綜治辦
今年56歲的徐顯明是山東萊西人。他曾獲法學博士學位,現為法理學教授、博導,還擔任中國法理學研究會會長、中國法學會副會長。2013年3月,徐顯明當選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這是徐顯明主掌山東大學五年後,第二次赴京任職。此前,他曾在中國政法大學擔任校長。觀察人士指出,徐顯明此次調任意味著他已從學術領域轉入中央決策和參謀機構。在中共強調社會體制改革的當下,法學家擔任中央綜治委專職副主任,其中意味深長。
Ⅲ 徐顯明在山東大學的幾年山東大學有進步嗎
應該說是有的吧,學校里現在一直在建設,興隆山校區的圖書館這次回去應該是要建好了,想想很高興,雖然我們用不了多久,不過以後的學弟學妹們可有福享了。
言歸正傳,徐顯明校長還是很好的,雖然很難得見到活人,無奈~,不過,就像是一樓說的,徐校長很會造勢,青島校區可以說是在其一手下鼓搗起來的,青島校區建成後,理工科要從濟南遷到那裡,相信會吸引許多好的師資,尤其是院士和一些海歸人才。
我是遼寧的,2011年遼寧高考理科山東大學錄取分數為600,看起來不是很高,但是我們一本線才520,錄取分數超一本線80分,也算是新高了。當然這里有判卷老師放的過寬之嫌,不過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一些問題,山大的知名度確實提升了一些。
學校的硬體也一直在建設,興隆山的孩紙們都是有目共睹,實驗樓里那些嶄新的電腦和實驗儀器,讓我們覺得山大變得更加自信了。
山大的學風沒的說,你要想拿獎學金,不拿出些高三的勁頭,那八成是沒戲了。
扯遠了點,總而言之,這幾年,我覺得山東大學有進步~
Ⅳ 徐顯明的研究領域
徐顯復明教授研究領域主制要為近現代中國法律思潮、法治國家的原理、法哲學前沿問題、人權理論、憲政理論等。
曾先後致力於近現代中國法律思潮、法治國家的原理、法哲學前沿問題、人權理論、憲政理論、法社會學等問題的研究。已出版《人民立憲思想探原》、《公民權利義務通論》、《人權研究》等學術著作十餘部,主編大型法學叢書《法理文庫》及《法理學教程》、《法理學》等教科書三十餘部。
徐顯明教授先後主持國家與國際合作課題二十餘項,發表學術文章百餘篇。其中於《中國社會科學》發表的《生存權論》、《生存權原理》、《人權的體系與分類》、《司法的倫理與監督》等文被譯為多國文字。其成果曾獲全國首屆青年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教育部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及其他省部級獎20餘項。因學術成就而獲得了數十項國家級及省部級政府榮譽。
Ⅳ 截止08年12月31日,中國大陸境內有多少所設立法學院的高校08年法學畢業生的數量法學教學人員從業數量
暈,你要干什麼啊!
只能初步告訴你:
有600多所學校開設了法學院
具體數據你可以去查徐顯明的一本書
Ⅵ 山東大學法學院在哪個校區
在興隆山校區。
山東大學法科教育復辦自上世紀80年代。1980年招收首屆法律大專班,1981年開設法律本科專業。1983年,山東大學法律系成立,以著名法學家喬偉先生為代表的一代奠基者,篳路藍縷,嘔心瀝血,為法律系的初創和發展立下功勞。
1994年,法律系轉制為法學院,著名法學家徐顯明先生、梁慧星先生曾先後擔任法學院院長,他們鑄就了山大法學學術的聲譽。現任院長為優秀青年法學家周長軍教授。
(6)徐顯明法學創新網擴展閱讀
山東大學法科教育復辦自上世紀80年代。1980年招收首屆法律大專班,1981年開設法律本科專業。1983年,山東大學法律系成立,以著名法學家喬偉先生為代表的一代奠基者,篳路藍縷,嘔心瀝血,為法律系的初創和發展立下功勞。
1994年,法律系轉制為法學院,著名法學家徐顯明先生、梁慧星先生曾先後擔任法學院院長,他們鑄就了山大法學學術的聲譽。現任院長為優秀青年法學家沈偉教授。
學院現有全職教師75人,其中教授25人,博士研究生導師18人,海外專家4人,山東大學人文社科一級教授3人,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3人。
學院現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設有法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為國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學院編輯出版的CSSCI集刊《人權研究》、《山東大學法律評論》等學術刊物贏得海內外學界的廣泛關注和贊譽。
Ⅶ 物權法的實施有什麼意義
物權法是規范民事財產關系的基本法律,在法律體系中起基礎作用,是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中國政法大學校長徐顯明代表說。
徐顯明代表認為,制定物權法意義重大。首先,是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需要;第二,體現了國家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要求;第三,是實現憲法原則的需要;第四,是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物質財產利益的需要;第五,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
「對國家、集體和私人的物權實行平等保護,是物權法草案的一大亮點。物權法草案堅持了民法的基本原則,即平等原則,包括主體地位平等和保護平等。」徐顯明說,只有主體平等,市場經濟才能運行。當然,平等保護並非指國有財產、集體財產和個人財產在國家經濟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平等。
來自中華全國總工會界的全國政協委員葛文耀說,制定物權法對於堅持我國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規范市場經濟秩序,保護國有、集體和公民的私有財產,具有重要作用,應該盡快出台。
全國政協委員顧心懌認為,物權是財產所有權,制定一部保護國家、集體、個人財產權的重要法律,是廣大人民群眾的願望,必將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沈春耀代表說,物權是生產生活得以正常進行的前提和基礎。要解決這一問題就要有健全的物權法律制度。物權法強調保護各種物權,但物權能夠得到法律保障的前提是它必須是合法的。
沈春耀代表說,物權法不是專門針對國有財產而制定的法律,但是物權法對於保護國有財產具有重要作用。物權法是一部專門的法律,它解決基本的法律問題,以此為基礎還需要許多專門的特別規定,物權法還需與各項專門的、具體的法律法規結合起來運用。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委員楊興富代表說,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有、集體、私有三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這就非常需要一種法來規范這三種所有制的財產。在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物權法是起支架作用的一部法律。
蔣樹聲代表說,物權法草案明確「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這就意味著國家將堅決控制不是為了公共利益需要的土地徵用,這一條對於保護耕地意義重大。當然,在實踐中還要界定好「公共利益」的內涵,應由國務院出台相關的實施細則加以明確。
「物權法為了更好地保護被徵收人的合法權益,明確規定了對於被徵收人的充分補償。」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王利明代表說,「其中包括徵收集體所有的土地的補償,徵收單位、個人住宅及其他不動產的補償等。」他說,要解決好在徵收徵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僅靠一部物權法是不夠的,還需要進一步修訂《土地管理法》《農村土地承包法》等配套法律,以貫徹落實好物權法有關保護公民財產權益的規定。
Ⅷ 中國政法大學校長什麼級別
廳局級
一般本科以上高校都是廳局級,專科高校是副廳局級。例如河南師范大學和安陽師范學院以及安陽工學院都是省屬高校,就屬於廳級,而大部分大專院校是就屬於副廳局級。
中國大陸的高校全部是廳局級單位(不含軍校)。本科高校一般為正廳級,專科院校為副廳級。其中31所知名高校的校長和黨委書記為副部級幹部,由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共同任命,歸中央組織部管理,俗稱副部級高校。
但是,即使是副部級高校,其行政級別仍為正廳局級,只有校長和黨委書記是副部級。副校長的行政級別與其他高校一樣,為副廳局級,其他領導幹部的行政級別也是一樣的。其中國防科技大學由於校長和黨委書記為副大軍區級,也屬於中管幹部,因此國防科大也被認為是副部級高校。
(8)徐顯明法學創新網擴展閱讀:
根據高校本身的特點,高校行政管理在其職能上主要體現為:實現對資源合理有效的配置,即按照學校的發展規劃,對人、財、物的投入、分配和調控。
維護整個學校系統的正常運轉,即對日常教學、科研、後勤等方面的工作狀況和進程進行檢查、反饋和協調,處理學校與外界各方面的交往聯系,保證學校各項工作按預定的計劃進行。
具體說來就是高等學校為了實現學校工作目標,依憑一定的機構和制度,採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積極發揮管理職能,帶領和引導師生員工,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有效地完成學校工作任務,實現預定目標的組織活動。
Ⅸ 物權法的發展過程
物權法是規范民事財產關系的基本法律,在法律體系中起基礎作用,是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中國政法大學校長徐顯明代表說。
徐顯明代表認為,制定物權法意義重大。首先,是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需要;第二,體現了國家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要求;第三,是實現憲法原則的需要;第四,是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物質財產利益的需要;第五,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
「對國家、集體和私人的物權實行平等保護,是物權法草案的一大亮點。物權法草案堅持了民法的基本原則,即平等原則,包括主體地位平等和保護平等。」徐顯明說,只有主體平等,市場經濟才能運行。當然,平等保護並非指國有財產、集體財產和個人財產在國家經濟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平等。
來自中華全國總工會界的全國政協委員葛文耀說,制定物權法對於堅持我國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規范市場經濟秩序,保護國有、集體和公民的私有財產,具有重要作用,應該盡快出台。
全國政協委員顧心懌認為,物權是財產所有權,制定一部保護國家、集體、個人財產權的重要法律,是廣大人民群眾的願望,必將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沈春耀代表說,物權是生產生活得以正常進行的前提和基礎。要解決這一問題就要有健全的物權法律制度。物權法強調保護各種物權,但物權能夠得到法律保障的前提是它必須是合法的。
沈春耀代表說,物權法不是專門針對國有財產而制定的法律,但是物權法對於保護國有財產具有重要作用。物權法是一部專門的法律,它解決基本的法律問題,以此為基礎還需要許多專門的特別規定,物權法還需與各項專門的、具體的法律法規結合起來運用。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委員楊興富代表說,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有、集體、私有三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這就非常需要一種法來規范這三種所有制的財產。在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物權法是起支架作用的一部法律。
蔣樹聲代表說,物權法草案明確「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這就意味著國家將堅決控制不是為了公共利益需要的土地徵用,這一條對於保護耕地意義重大。當然,在實踐中還要界定好「公共利益」的內涵,應由國務院出台相關的實施細則加以明確。
「物權法為了更好地保護被徵收人的合法權益,明確規定了對於被徵收人的充分補償。」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王利明代表說,「其中包括徵收集體所有的土地的補償,徵收單位、個人住宅及其他不動產的補償等。」他說,要解決好在徵收徵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僅靠一部物權法是不夠的,還需要進一步修訂《土地管理法》《農村土地承包法》等配套法律,以貫徹落實好物權法有關保護公民財產權益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