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商朝道德

商朝道德

發布時間: 2021-12-01 00:34:55

㈠ 商朝都有哪些節日

中國新年元旦的來歷日期在各朝代並不相同。夏朝定在一月初一,商朝定在十二月初一,周朝定在十一月初一,秦朝定在十月初一。到西漢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漢武帝接受司馬遷等人的建議使用《太初歷》,恢復了夏歷即農歷,以正月為歲首,把二十四節氣訂入歷法... ...
不同時期春節的時間也不一樣。夏朝為歲首;商朝為四季大祀中的冬祀。也有說古代所謂「春節」,意思是春天的節序,曾經還專指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有時也泛指整個春季。商朝的殷歷以臘月(十二月)為正月。
商朝的養狗習俗,在考古材料中表現得尤為鮮明,以鄭州二里崗,安陽殷墟文化為代表的商文化遺址,均發現有大量的家犬骨骼。在商代的墓葬(尤其是晚期墓葬)中,用狗作殉獸的習俗十分流行,殷墟歷年來發掘的殷代墓葬,不管是貴族或平民墓,多半見有在棺底(腰坑)或棺面(二層台)上下殉葬家狗的現象,江蘇銅山丘灣發掘的社祭遺存中也發現用較多的狗來祭祀的現象,這些現象表明,商代養狗習俗的風行,是與日常生活之需(如食用和利用家狗作防衛)和殉葬、祭祀之風密切相關的。甲骨文中也有不少用狗作祭牲的記錄.如「其寧風,三羊,三犬,三豕」;「…■貞,,尞於東五犬五羊五豕」;「丁巳卜,又尞於父丁百犬百豕卯百牛」。這表明家狗在商朝人心目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物質和精神利用價值。
「鬼神」是祖先所化,那麼,「神」呢?在孔子的思想中,並沒有特意的突顯出「神」的地位,在論語之中,單獨提到「神」的地方只有一個:「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八佾第三〉這里的神,與祭祀畫上了等號,而祭祀,其實源自於商朝的習俗,商朝祭祀天神、地只、人鬼,特重人鬼,如果「祭如在」指的是祖先,那麼,「祭神如神在」指的必然是不同於祖先的存在:百神。
商朝和周朝之祖先追溯到黃帝。這是最先認祖歸宗。其次大禹死後葬於會稽。夏後氏少康封其庶子於越於會稽,以奉守禹之祀。這是最早的祭拜祖宗的文化習俗。到了商朝,各王入宗廟,逢年祭祀。周朝延續這一傳統。一直至今。
商人尚白,白色才是最高貴最吉祥的顏色,所以商王穿的王袍也是白色的,一切喜事都是穿白色。商人尚武,是戰士國家,而紅色是血的顏色,象徵著死亡,他們認為戰死光榮,用血的顏色來舉辦葬禮喪事。
商朝也有強搶婚的風俗。《易經》中有記錄。歌謠《爻辭》(4首)見載 《周易》的卦辭、爻辭中,保存了一些古代歌謠。
《易經•賁六四》:賁如,皤如,白馬翰如,匪寇,婚媾。這是寫搶婚的詩。搶親者打扮得很淡美,全身素白,乘坐的白馬也是純潔無雜;自稱不是強寇,而是聘求婚配的佳偶。
《易經•屯六二》: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這首寫接近女家的情景:生怕驚動了對方,一路上行進非常謹慎。乘馬的人紛紛而來,但不是強寇,是為婚事而來。
《易經•屯上六》:乘馬班如,泣血漣如。這首寫歸來的情景:騎著馬盤旋慢行,因女子不願跟著走,故泣血傷心淚漣漣。
商朝是不允許亂倫的,商朝在統治前期已有道德觀念,如兄妹亂倫都被禁止。商朝早期也流行過轉房婚。又稱收繼婚、升房婚、轉親婚、叔嫂婚。一般而言,轉房婚是指父親死後某一特定的兒子收娶其後母,或者兄長死後弟弟收娶其嫂,或者弟弟死後兄長收娶其弟媳。像姐妹、姑侄同嫁一人更是各個時代都有的。《孟子·萬章》載:二嫂使治朕棲。
商代婚制的主流是一夫一妻制,然在具體的社會生活中,又呈現出形態多變的復雜的時代內涵,所謂一夫一妻,只不過是一妻唯許一夫,而對男子而言,卻每每娶多妻,尤以貴族階層的男子為常見。
不是坊間的無由猜測,郭沫若、吳晗、李亞農等著名史學家都認同這種觀點。從甲骨文來看,商人有全民族經商的傳統,早在商朝立國之前,商人的祖先相土作乘馬,王亥作服牛,馴養牛馬用於遠距離經商。《易·系辭》對此記載道:「服牛乘馬,引重致遠,以利天下。」後世商王非常尊崇王亥,在他祭祀時隆重到一次用掉三百頭牛。安陽迄今出土令人咋舌的一系列國寶中,有來自南海的龜板、來自新疆的和闐玉、來自馬來西亞的貝殼、來自長江中上游的銅礦等,這些出土的文物距離原產地相當遙遠,是商人善於經商的有力證據。著名的殷墟婦好墓中,考古學家發現了一堆貝殼,總數近7000枚。據考證,貝殼就是商代先民的貨幣。一個世紀以來,在殷墟發掘中出土的貝殼數以萬計。《詩經·商頌·玄鳥》說,商武丁時「邦畿千里」,殷商時代先民的活動范圍東至山東海陽,西達陝西中部,南抑湖南寧鄉、常寧、江西清江,北迄冀晉以至內蒙。那時候,商族人趕著馬車牛車,帶著工具、生活用品、農產品,通過四通八達的道路,去換取各地的特產,互通有無。商朝宮廷占卜用的龜板、貝殼等物,就是從遙遠的南方運過來的。早期的交換形式是以物易物,發展到後來貝殼成為貨幣,商人的經商活動更加頻繁。3300年前的商國首都,成為當時世界東方唯一擁有30萬人口的大都市。商亡之後,商族遺民分散到了全國各地,同時他們也把經商的傳統帶到了全國各地。商人在「失國流離」乃至於「絕地逢生」困境中存活於民間,奠定了中華民族的經商傳統。
商代有崇拜蛇形神的習俗。

㈡ 商朝有什麼節日和習俗

祭祀

㈢ 商朝明明文化繁榮,為什麼還盛行活人祭奠呢

商朝的文明程度可能要遠遠高出於我們的想像。在當時,就已經發展有文字——甲骨文,有規范行為的法律。而且當時冶金製造業發達,並開始製作青銅器。比起前代的夏朝,商朝的文明程度的確進步了很多。既然商朝文化繁榮,那為什麼還盛行活人祭奠呢?

他們毫無生命價值可言,最終的命運大概就是被用於祭祀。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奴隸們就如同動物般被宰割,被放進容器里蒸煮。實在是我們今天的人所難以想像的。當時的王室與貴族,都會殺大量的人作為陪葬。在他們看來,奴隸生前是奴隸,是他們的物品,死後自然也要陪同他們,伺候他們。

㈣ 求商朝《說命》全文及翻譯

高宗夢得說,使百工營求諸野,得諸傅岩,作《說命》三篇。

王宅憂,亮陰三祀。既免喪,其惟弗言,群臣咸諫於王曰:「嗚呼!知之曰明哲,明哲實作則。天子惟君萬邦,百官承式,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稟令。」

王庸作書以誥曰:「以台正於四方,惟恐德弗類,茲故弗言。恭默思道,夢帝賚予良弼,其代予言。」乃審厥象,俾以形旁求於天下。說築傅岩之野,惟肖。爰立作相。王置諸其左右。

命之曰:「朝夕納誨,以輔台德。若金,用汝作礪;若濟巨川,用汝作舟楫;若歲大旱,用汝作霖雨。啟乃心,沃朕心,若葯弗瞑眩,厥疾弗瘳;若跣弗視地,厥足用傷。惟暨乃僚,罔不同心,以匡乃辟。俾率先王,迪我高後,以康兆民。嗚呼!欽予時命,其惟有終。」

說復於王曰:「惟木従繩則正,後従諫則聖。後克聖,臣不命其承,疇敢不祗若王之休命?」

㈤ 商朝都有哪些酷刑

1.劓殄
商朝的一種刑罰。劓,割也,斷也;殄,絕也。即斬盡殺絕,把犯罪者連同其子孫後代都斬盡殺絕。
注意:不能與奴隸制五刑中的劓混淆。
2. 炮烙
商朝的酷刑。即在銅柱上加上油脂,銅柱下燃起木炭,令有罪者在柱上走,因銅柱既滑又熱,可使有罪者從銅柱上掉下,落人木炭中燒死。相傳商紂王是為了博妲己一笑而使用此刑罰手段處罰罪犯。
3. 醢
商紂王時的一種酷刑,即把人剁成肉醬。
相傳在商朝末期,九侯有一個漂亮的女兒,「入之紂」,但九侯的女兒不喜淫,紂王發怒,就把九侯的女兒殺了。九侯因此受牽連,被紂王處以死刑,行刑後被剁成肉醬。
4.脯
商紂王時的一種酷刑,即把人殺死晾成肉乾。
在商朝末期,商紂王醢九侯之後,鄂侯因對九侯案不滿而與紂王發生爭辯,被紂王處以死刑,行刑後曬成肉乾。
5.坐嘉石
西周的刑罰,指對於有罪過但尚不夠判處徒刑的人,要給他們戴上刑具,強迫他們在官府門外左側的嘉石(文石也,上刻嘉言,欲獄囚見之而悔悟也)旁坐一定的時間反省自
己的罪過,然後把刑具去掉,由司空監督他們服一定期限的勞役。坐嘉石的時間及服勞役的期限,根據罪犯罪過輕重而有所不同。勞役期滿,罪犯由其居住地的負責人擔保,即可被釋放回家。坐嘉石類似於近世的拘役。
6.質劑
西周時出現的買賣契約,《周禮·天官·小宰》「聽買賣以質劑」。據鄭玄注釋,把兩份買賣的內容寫在一片竹簡上,然後一分為二,買賣雙方各執一半,半而字全。這種竹簡
分為兩種,長的叫質,短的叫劑;大買賣,如買賣奴隸或牛馬等用長券,即用質;小買賣,如買賣兵器或食品用短券,即用劑。
7.傅別
西周時出現的借貸契約。《周禮·天官·小宰 》:「聽稱責以傅別」。稱責指借貸,傅別即契約。傅別的形式與質劑有所不同,傅別是在一片簡犢上只寫一份借貸的內容、然後從中央剖開,債權人和債務人各執一半,櫝上的字為半文。
注意:在西周時期,民事案件的書狀也叫「傅別」。
8.禹刑
以禹命名的夏朝奴隸制刑法的總稱。據古書記載,夏朝法律制度主要包括刑法和軍法。刑法又包括刑名、罪名和一些刑事政策原則。
注意:禹刑雖然是以禹來命名的,但它並不是大禹所做,而是夏朝統治者為了追述他們的祖先而以禹命名的。其具體內容不詳。
9.湯刑
以湯命名的商朝奴隸制刑法的總稱。《左傳,昭公六年》:「商有亂政,而作湯刑。」
注意:湯刑雖然是以湯來命名的,但它並不是商湯所做,同樣是商朝統治者為了追述他們的祖先而以湯命名的。其具體內容不詳。
9.九刑
西周實行的九種刑罰,即墨、劓、刖、宮、大辟、流、贖、鞭、撲。
注意:考試時,要區別《九刑》。
10.奴隸制五刑
即黥(墨)、劓、刖、宮、大辟。墨刑是在罪犯面部或額上刻辭後塗以墨;劓刑是割鼻;刖刑即斷足;宮刑即男子割去生殖器,女子幽閉的刑罰;大辟即死刑。
11.《呂刑》
西周時呂侯受周穆王之命而作的有關贖刑的刑書。
注意:它參考了夏朝的贖刑,所以最早規定贖刑制度的是在夏朝。
12.竹刑
春秋時期鄭國的鄧析在竹簡上所著的刑書。竹刑原是鄧析私人所編,本無法律效力,後被鄭國採用,才產生了法律效力。竹刑比刑鼎便於攜帶和流傳,是新興地主階級對法律制度改革的又一成果。
13.殺越人於貨
西周的罪名,即殺人而取其貨,類似於近世的搶劫殺人罪。
14.六禮
中國古代的六道結婚程序,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
納采指男家請媒人去女家提親,女家答應議婚後,男家備禮前去求婚。
問名指男家請媒人額外內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
納吉指男家卜得吉兆之後,備禮通知女家,決定紡結婚姻。
納征指男家向女家送聘禮,又叫納市。
請期指男家選定婚期,備禮告訴女家,求其同意。
親迎指新郎親自去女家迎娶。
六禮始於奴隸社會,對後世影響很大,是包辦婚姻與買賣婚姻相結合的體現,並充滿濃厚的迷信色彩。
15.明德慎罰
西周的刑事政策,意思是發揚德教,謹慎刑罰。這個思想最早由周公旦提出,他認為商朝最終滅亡的原因是商紂王不務德,不能得到上天的支持。西周統治者一定要承天命、順民意,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才能奉天成運。
注意:西周雖然提出明德慎罰的思想,但並未完全拋棄神權法,因為統治者加強自身修養的目的是「以德配天」。
16.禮
最初是原始習俗,由供奉鬼神發展而來,到了階級社會便逐漸成為調整人們社會關系的行為准則,成為西周法律的一部分。
17.不孝不友罪
西周法律中的罪名之一,不孝指不孝敬父母;不友指不恭敬兄長。該罪被認為是罪大惡極的犯罪。
18.群飲罪
西周法律中的罪名之一。周初統治者接受商紂作長夜之飲而招致死亡的教訓,要求官吏勤於政務,不要飲酒,對聚眾飲酒者以該罪論處。
19.附遠厚別
這是西周同姓不婚原則的擴大。附遠指通過聯姻與血緣關系遠的異姓貴族建立姻親關系;厚別指嚴禁同宗通婚,以免紊亂綱常。
20.七出
又稱「七去」、「七棄」。中國古代休棄妻子的七種理由。所謂「七出」,即無子、淫佚、不事舅姑、口舌、盜竊、妒忌、惡疾。所謂「七去」,即不順父母、無子、淫、妒、惡疾、多言、盜竊。
「七出」和「七去」詞殊而意同,都體現了男尊女卑思想,有利於家庭中的夫權統治。

㈥ 占卜在商朝時期的社會地位有哪些體現

商朝崇尚天命,教育之中雖也包含道德因素,但未分解出純粹意義上的倫理道德教育。這種「德」也只在於強化順從天命和先祖意旨的觀念行為。

商代教育活動充滿神秘的宗教色彩,幾乎無事不佔不卜。由此,與宗教有密切關系的數術,就成為殷人教育的重要內容。商代的數術教育,實際是依附於宗教占筮活動的。

㈦ "道德"這個詞最早是哪出現的

道德一詞在漢文中最早是分開使用的。中國商朝的甲骨文中已有「德」字,但含義廣泛。西周版初權年的大盂鼎銘文的「德」字,是按禮法行事有所得的意思。

道德

讀音:[ dào dé ]

釋義:社會意識形態之 一。以善惡評價的方式調整人與人之間及個人同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主要通過教育和社會 輿論的力量,使人們逐漸形成一定的信念、習慣、傳統而發生作用。由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所決定並為 之服務。

出處:《後漢書·種岱傳》:「臣聞仁義興則道德昌,道德昌則政化明,政化明而萬姓寧。」

白話譯文:我聽說仁義興起時,道德也會昌盛起來,道德昌盛起來,政治也會聖明,政治聖明百姓就會安康。

(7)商朝道德擴展閱讀

道德的近義詞:德行、品德

一、德行

讀音:[ dé xing ]

釋義:道德和品行。

出處:巴金 《寒夜》二六:「她雖然自誇學問如何,德行如何,可是到了五十高齡,卻還來做一個二等老媽,做飯、洗衣服、打掃房屋,哪一樣她做得出色!」

二、品德

讀音:[ pǐn dé ]

釋義:品質道德。

出處:老舍 《四世同堂》三六:「和平與剛毅揉到一起才是最好的品德。」

㈧ 商朝都有什麼酷刑

1.劓殄
商朝的一種刑罰。劓,割也,斷也;殄,絕也。即斬盡殺絕,把犯罪者連同其子孫後代都斬盡殺絕。
注意:不能與奴隸制五刑中的劓混淆。
2. 炮烙
商朝的酷刑。即在銅柱上加上油脂,銅柱下燃起木炭,令有罪者在柱上走,因銅柱既滑又熱,可使有罪者從銅柱上掉下,落人木炭中燒死。相傳商紂王是為了博妲己一笑而使用此刑罰手段處罰罪犯。
3. 醢
商紂王時的一種酷刑,即把人剁成肉醬。
相傳在商朝末期,九侯有一個漂亮的女兒,「入之紂」,但九侯的女兒不喜淫,紂王發怒,就把九侯的女兒殺了。九侯因此受牽連,被紂王處以死刑,行刑後被剁成肉醬。
4.脯
商紂王時的一種酷刑,即把人殺死晾成肉乾。
在商朝末期,商紂王醢九侯之後,鄂侯因對九侯案不滿而與紂王發生爭辯,被紂王處以死刑,行刑後曬成肉乾。
5.坐嘉石
西周的刑罰,指對於有罪過但尚不夠判處徒刑的人,要給他們戴上刑具,強迫他們在官府門外左側的嘉石(文石也,上刻嘉言,欲獄囚見之而悔悟也)旁坐一定的時間反省自
己的罪過,然後把刑具去掉,由司空監督他們服一定期限的勞役。坐嘉石的時間及服勞役的期限,根據罪犯罪過輕重而有所不同。勞役期滿,罪犯由其居住地的負責人擔保,即可被釋放回家。坐嘉石類似於近世的拘役。
6.質劑
西周時出現的買賣契約,《周禮·天官·小宰》「聽買賣以質劑」。據鄭玄注釋,把兩份買賣的內容寫在一片竹簡上,然後一分為二,買賣雙方各執一半,半而字全。這種竹簡
分為兩種,長的叫質,短的叫劑;大買賣,如買賣奴隸或牛馬等用長券,即用質;小買賣,如買賣兵器或食品用短券,即用劑。
7.傅別
西周時出現的借貸契約。《周禮·天官·小宰 》:「聽稱責以傅別」。稱責指借貸,傅別即契約。傅別的形式與質劑有所不同,傅別是在一片簡犢上只寫一份借貸的內容、然後從中央剖開,債權人和債務人各執一半,櫝上的字為半文。
注意:在西周時期,民事案件的書狀也叫「傅別」。
8.禹刑
以禹命名的夏朝奴隸制刑法的總稱。據古書記載,夏朝法律制度主要包括刑法和軍法。刑法又包括刑名、罪名和一些刑事政策原則。
注意:禹刑雖然是以禹來命名的,但它並不是大禹所做,而是夏朝統治者為了追述他們的祖先而以禹命名的。其具體內容不詳。
9.湯刑
以湯命名的商朝奴隸制刑法的總稱。《左傳,昭公六年》:「商有亂政,而作湯刑。」
注意:湯刑雖然是以湯來命名的,但它並不是商湯所做,同樣是商朝統治者為了追述他們的祖先而以湯命名的。其具體內容不詳。
9.九刑
西周實行的九種刑罰,即墨、劓、刖、宮、大辟、流、贖、鞭、撲。
注意:考試時,要區別《九刑》。
10.奴隸制五刑
即黥(墨)、劓、刖、宮、大辟。墨刑是在罪犯面部或額上刻辭後塗以墨;劓刑是割鼻;刖刑即斷足;宮刑即男子割去生殖器,女子幽閉的刑罰;大辟即死刑。
11.《呂刑》
西周時呂侯受周穆王之命而作的有關贖刑的刑書。
注意:它參考了夏朝的贖刑,所以最早規定贖刑制度的是在夏朝。
12.竹刑
春秋時期鄭國的鄧析在竹簡上所著的刑書。竹刑原是鄧析私人所編,本無法律效力,後被鄭國採用,才產生了法律效力。竹刑比刑鼎便於攜帶和流傳,是新興地主階級對法律制度改革的又一成果。
13.殺越人於貨
西周的罪名,即殺人而取其貨,類似於近世的搶劫殺人罪。
14.六禮
中國古代的六道結婚程序,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
納采指男家請媒人去女家提親,女家答應議婚後,男家備禮前去求婚。
問名指男家請媒人額外內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
納吉指男家卜得吉兆之後,備禮通知女家,決定紡結婚姻。
納征指男家向女家送聘禮,又叫納市。
請期指男家選定婚期,備禮告訴女家,求其同意。
親迎指新郎親自去女家迎娶。
六禮始於奴隸社會,對後世影響很大,是包辦婚姻與買賣婚姻相結合的體現,並充滿濃厚的迷信色彩。
15.明德慎罰
西周的刑事政策,意思是發揚德教,謹慎刑罰。這個思想最早由周公旦提出,他認為商朝最終滅亡的原因是商紂王不務德,不能得到上天的支持。西周統治者一定要承天命、順民意,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才能奉天成運。
注意:西周雖然提出明德慎罰的思想,但並未完全拋棄神權法,因為統治者加強自身修養的目的是「以德配天」。
16.禮
最初是原始習俗,由供奉鬼神發展而來,到了階級社會便逐漸成為調整人們社會關系的行為准則,成為西周法律的一部分。
17.不孝不友罪
西周法律中的罪名之一,不孝指不孝敬父母;不友指不恭敬兄長。該罪被認為是罪大惡極的犯罪。
18.群飲罪
西周法律中的罪名之一。周初統治者接受商紂作長夜之飲而招致死亡的教訓,要求官吏勤於政務,不要飲酒,對聚眾飲酒者以該罪論處。
19.附遠厚別
這是西周同姓不婚原則的擴大。附遠指通過聯姻與血緣關系遠的異姓貴族建立姻親關系;厚別指嚴禁同宗通婚,以免紊亂綱常。
20.七出
又稱「七去」、「七棄」。中國古代休棄妻子的七種理由。所謂「七出」,即無子、淫佚、不事舅姑、口舌、盜竊、妒忌、惡疾。所謂「七去」,即不順父母、無子、淫、妒、惡疾、多言、盜竊。
「七出」和「七去」詞殊而意同,都體現了男尊女卑思想,有利於家庭中的夫權統治

㈨ 道德最早是誰提出的

道德一詞在漢文中最早是分開使用的。中國商朝的甲骨文中已有「德」字,但含義廣泛。西周初年的大盂鼎銘文的「德」字,是按禮法行事有所得的意思。
道德
讀音:[ dào dé ]
釋義:社會意識形態之 一。以善惡評價的方式調整人與人之間及個人同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主要通過教育和社會 輿論的力量,使人們逐漸形成一定的信念、習慣、傳統而發生作用。由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所決定並為 之服務。
出處:《後漢書·種岱傳》:「臣聞仁義興則道德昌,道德昌則政化明,政化明而萬姓寧。」

白話譯文:我聽說仁義興起時,道德也會昌盛起來,道德昌盛起來,政治也會聖明,政治聖明百姓就會安康。

熱點內容
民訴法學日語 發布:2025-05-23 01:03:10 瀏覽:352
劉維律師 發布:2025-05-23 00:52:44 瀏覽:325
立法者槍 發布:2025-05-23 00:46:32 瀏覽:702
無法避免責任法律術語 發布:2025-05-23 00:35:27 瀏覽:379
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建設 發布:2025-05-23 00:20:26 瀏覽:264
怎麼理解合同法403 發布:2025-05-23 00:11:45 瀏覽:383
冤假錯案法院最新規定 發布:2025-05-23 00:10:19 瀏覽:387
民商法專業詞彙 發布:2025-05-23 00:03:10 瀏覽:533
航空安全條例 發布:2025-05-22 23:47:21 瀏覽:672
薊縣律師 發布:2025-05-22 23:46:43 瀏覽: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