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學劉衛國

法學劉衛國

發布時間: 2021-12-05 15:52:17

Ⅰ 大連理工大學的環境工程專業是什麼樣的一個專業

能源與環境工程研究所

能源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是從事能源、動力等領域新能源技術研究與開發、海水淡化系統理論研究與工業技術開發、工業系統與設備節能理論研究與節能技術開發、高效製冷技術與設備開發、能源系統優化與用能診斷、能源動力設備中的熱物理過程分析、能源審計評估規劃等能源科學與應用技術開發的專業研究機構,現有專職教師和科研人員40餘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2人,具有博士學位的25人。

本研究所由工程熱物理、熱能工程、製冷與低溫工程、能源與環境工程4個二級學科組成,依託「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和博士點,在上述4個二級學科中均可培養博士後、博士生和碩士生,現有博士生導師11人,碩士生導師30餘人,每年招收博士生、碩士生近百人。「海洋能源利用與節能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遼寧省工業節能技術服務中心」等機構掛靠本研究所。

能源科學與工程研究所面向我國能源發展主戰場,承擔著大量能源領域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工作,目前承擔一批「973」計劃項目、「863」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國家級科研課題,還承擔一批教育部、省市科技部門下達的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項目,國防、國際合作、企事業委託的技術開發項目等。在新能源水合物的研究領域承擔多項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在國內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在MED海水淡化技術方面開展了高水平研究工作,完成我國首台萬噸級海水淡化裝置國產化技術研發項目,實現我國在 MED海水淡化裝置國產化的重大突破;節能技術開發成果在國內外工業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為我國的節能事業做出突出貢獻。

能源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多次組織召開國際學術會議,教師和研究生與國外機構開展了合作研究、研究生聯合培養、人員交流等經常性的學術交流活動,與國內外高校、研究機構的相應部門建立了廣泛的交流與合作關系。

能源與環境工程碩士點是大連理工大學為了適應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對能源的強烈需求,在引進國內外人才的基礎上於2004年新成立的。隸屬於能源與動力學院(院系代碼請選010)。現有教師8人(均具有博士學位),其中教授5人(兼職3人),副教授1人,講師2人,並計劃繼續從國內外引進高層次人才,擴大教師隊伍規模。
目前本專業擁有天然氣水合物實驗室、低溫實驗室、核磁共振實驗室、節能研究實驗室及計算機室。並掛靠大連理工大學天然氣水和物研究所、能源與環境研究所、能源發展戰略研究所、新能源與節能中心、中日CDM研究中心及精細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
本專業的設立,跟蹤世界能源學科發展的趨勢,與國際教育接軌,將為我國培養目前極為短缺但又急需的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能源與環境領域的高級專門人才。主要研究方向為天然氣水合物等新型潔凈能源技術,海洋資源開發技術,石油、天然氣開采新技術,溫室氣體減排與控制技術,城市交通污染控制技術,經濟、能源及環境發展戰略,能源與環境政策,清潔發展機制(CDM)等。
本專業中的大部分教師具有國外長期留學及從事相關專業研究的經歷,對國際上該領域的研究前沿具有深刻的了解,並已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先後參與完成了國家科技攻關、自然科學基金、九五預研,中船總國防預研重點項目,日本國經濟產業省重大研究項目,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會,日本產業科學振興財團等大型研究課題二十餘項,以及大量橫向科研課題。目前正在進行的課題包括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項目、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重大研究計劃、教育部重點研究課題、日本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國際合作項目及地方政府研究課題與企業委託研究課題等二十餘項。近十年來在國際和國內高水平雜志上共發表研究論文200餘篇,獲得省部級獎勵3項。
目前本專業仍保持著與國外大學及研究機關的良好合作,並有教師的不定期互訪研究協議,研究生共同培養計劃也已付諸實施。
該碩士點指導教師:宋永臣*,穆海林*,劉衛國、王大勇
註:標「*」者為博士生導師。

僅做參考
很高興回答樓主的問題 如有錯誤請見諒

Ⅱ 《吉林教育》2009年第7期(三個版式)的目錄

你好,吉林教育是旬刊,上中下三旬全年目錄是36期,並不是每旬都有第7期目錄,第7期目錄是《吉林教育》4月份上旬的。以下是09年第7期目錄

序號 篇名 作者 頁碼
1 封面人物——蔡立新 131-132
2 從實際出發,搞好民族地區教師培訓 吳興學; 1
3 鋼琴教學中應側重的幾個方面 丁欣欣; 4
4 高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誤區及對策 何小清; 5
5 語文教學中的平等對話與弘揚個性研究 張頌; 6+26
6 高職應用寫作教學中實用性原則的確立及其貫徹 程仁君; 7
7 論高職教師管理的內容與職能 彭友華; 8
8 課堂教學之淺見 任書霞;籍鳳秋;王建雷; 9
9 論高校學生傳統教育的缺失 丁娜妮; 10
10 論數字圖書館的建設 門海蘭; 11
11 淺談高校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王桂梅; 12
12 中小學課堂教學創新研究 王冰; 13
13 小學教師教育工作研究成果的表達形式 王曉宇; 14
14 心理學原理在高職生厭學現象干預中的應用 袁慶華; 15
15 高校信息素質教育的不足和對策 閆炳文; 16
16 對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思考 郜進; 17
17 基於教學狀態數據系統構建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陳曄;孫忠梅; 18-19
18 談高職VB程序設計教學實踐中的點滴體會 邵梅;劉學佳;靖宇; 20
19 淺談如何搞好高職高專的會計教學質量 李淑霞; 21
20 衛校護理專業《病原生物學》教學初探 白劍霞; 22
21 法學課程中的案例教學法 程旭; 23-24
22 用非平衡電橋測質量 韓春娟;芮法成; 25
23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中多媒體輔助教學探析 李靜; 26-27
24 淺談化工原理網路資源與課件製作 姜莉莉; 28+30
25 多媒體技術在雙語教學中的應用 田秀淑;王建雷;楊丹; 29
26 從系統功能語法角度論語態轉換的功能 謝文婷; 30-31
27 淺談大學日語閱讀教學 李泰先; 32
28 高校多媒體課堂教學的教學策略研究 吳曉玲; 33
29 形體與舞蹈基訓 張友健; 34
30 大學公共體育課開設體育舞蹈課程的可行性研究 袁明煜; 35
31 現代排球技戰術發展探討 李學萍; 36+39
32 語料庫的研究和應用 尹晟; 37-38
33 拓展訓練引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研究 馬建新;張岳; 39-40
34 淺談當代大學生的軍事課教育 李勝強; 41-42
35 積極自我暗示訓練對青少年射擊運動員心理狀態和運動成績的影響 王文增;魏忠鳳; 43-44
36 淺析廣告創新的重要性 李海燕; 44-45
37 對體育與健康教學軟環境的探討 王春明; 46
38 賞識教育在體育教學自主學習中的應用 賴流峰; 47
39 我國檔案保護工作標準的研究 陸亞敏; 48-49
40 淺談教師如何在新課程改革下實行教改 陳海燕; 50+57
41 夯實和諧社會之基——實現教育公平 張艷秋; 51
42 創合理情境 促有效學習 高幼珍; 52
43 閱讀教學是英語學習成功的保證 邵紀遇; 53
44 語文課改新思考 蔣曉菊; 54
45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是提高小學美術教育成效的關鍵 林秀平; 55
46 課堂教學如何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董亞麗; 56
47 關注游戲細節,彰顯有效本質 姚黎陽; 57-58
48 編演課本劇是高中語文教學的有效途徑 唐業; 59+61
49 提高《電子技術基礎》課堂效率的一次探索 王亞梅; 60
50 現代教育技術在歷史再現教學中的應用 張輝; 61
51 淺談《科學》課堂教學策略 宣田豐; 62+80
52 淺談如何提高初三政治復習質量 樊延平; 63
53 農村小學生作文水平低下的思考與探索 吳秀雲; 64
54 新課改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途徑 馬吉; 65
55 小學數學整理和復習課教學之探究 林愛村; 66
56 自主閱讀中享受學習的樂趣 龐彩美; 67
57 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 王淵灝; 68
58 開放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思品課教學中的運用 魏培; 69
59 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幾點體會 劉春玲; 70
60 在語文活動中培養學生自主意識 史立新; 71
61 新課標下小學語文作業的設計 王麗林; 72
62 語文教學中應注重師生互動 何國堯; 73
63 淺論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興趣的方法及重要性 張立群; 74
64 淺談地理教學中的導語設計 楊永梅; 75
65 合情推理的幾種常見形式 曹文華; 76
66 淺談如何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張書芳; 77
67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的教學策略 高鳳娟; 78
68 案例教學在法律基礎知識課中的應用 於文; 79
69 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方法 劉衛國;蒯平華; 80
70 探究初中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 賀澤官; 81
71 淺談生物教學活動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馮紅霞; 82
72 淺談學生地理思維習慣的培養 路翠蘭; 83
73 體育說課案例 孫太霞;王國華; 84
74 展示政治知識魅力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王榮軍; 85
75 多媒體技術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作用 李如意; 86
76 培養小學生計算能力的五個舉措 時美麗; 87
77 淺談素質教育下的新課標生物課程 孫靖棣; 88
78 化學教學中學生實驗探究能力的培養 楊旭; 89
79 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指向 朱宏軍; 90
80 元認知理論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李麗; 91
81 試論課內外閱讀的關系與銜接方法 袁瓊; 92
82 創設情境運用在小學《品德與生活》教學之中 張玉順; 93
83 中學計算機教學改革中分級教學的應用 張忠輝; 94
84 中學美術教學的靈魂——發展與創新 張海靜; 95
85 「參與型」教學的教學反思 李占宣; 96
86 營造課堂氣氛 提高教學質量 伍佑瓊; 97-98
87 再教《泊船瓜洲》 鍾艷珍; 98
88 有效利用教材以外的教學資源 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於晨凌; 99
89 提高「兩課」教學實效性的幾點建議 張艷春; 100
90 如何做好校內未上崗學生的管理工作 王燕;王冠楠; 101
91 如何加強班集體建設 李紅蓮;霍岩;朱莎; 102
92 淺談網路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的建設 趙吉玲; 103
93 高校貧困學生人本化管理體系微觀研究 於瑾;劉金蓮; 104-105
94 管理班級的秘訣 修鳳英; 105-106
95 淺談圖書館的柔性管理 張芳; 107
96 室外體育課與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 智日生; 108
97 架起與後進生溝通的心橋 龍梅; 109
98 淺議教學中如何為學生提供美的享受的平台 闞景珍; 110
99 小學數學教學創新能力的培養 胡慶洲; 111
100 大專學生道德素質培養之我見 路晏伶; 112
101 加強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張淑英; 113
102 淺議通識教育的概念、內涵及有關問題 朱穎華;長學制;林清諾; 114-115
103 思想品德教學聯系實際的思考 汪吉銀; 116
104 在實踐中創新,在反饋中升華——創新教育小模式探索 陳志勇; 117
105 談體育教學中的師生關系 盛奇峰; 118
106 提高中職學校禮儀課教學的實效性 李鳳玉; 119
107 機械制圖課中的有效教學 曹士軍; 120
108 培養職高生的自主鍛煉能力 楊勝; 121+118
109 淺談「引導文教學法」在數控技能培訓中的應用 曹海斌; 122-123
110 建立農學教學的素質教育理念 高章艷; 123
111 淺談農村語文活動課 王升厚; 124
112 淺談新課程高中語文文本劇的編演 征同俊; 125
113 當前教育審計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覃忠玻; 126
114 高校體育與社區體育的組織、協調及配合 許耀增;鄧芳華; 127
115 關注家庭教育中兒童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 胡珊; 128
116 中老年教師遭遇「90後」學生——淺談當代中老年教師的心理困惑和對策 吳希成; 129
117 發展中的吉林省輝南縣第四中學 130

Ⅲ 劉衛國的介紹

劉衛國,男,1988年——1992年就讀於南開大學社會學系,獲法學學士學位。1992年——1995年於中山大學中文系攻讀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研究生,獲文學碩士學位。畢業後分配到廣東省總工會工作,2000年調入中山大學中文系。2001年起在職攻讀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中國現代文學批評史、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史、二十世紀中國通俗小說史。

熱點內容
牽保證書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5-20 23:04:16 瀏覽:147
證券法律知識200問 發布:2025-05-20 22:50:14 瀏覽:53
道德具有階級性 發布:2025-05-20 22:49:34 瀏覽:999
百度文庫新婚姻法全文 發布:2025-05-20 22:42:00 瀏覽:249
如何告企業違反勞動法 發布:2025-05-20 22:39:44 瀏覽:604
法學難讀嗎 發布:2025-05-20 22:33:40 瀏覽:11
三亞人民法院院長 發布:2025-05-20 22:15:41 瀏覽:921
行政訴訟法解釋第四十五條 發布:2025-05-20 22:15:39 瀏覽:585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是行政法規么 發布:2025-05-20 21:53:10 瀏覽:764
高碑店市人民法院 發布:2025-05-20 21:53:08 瀏覽: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