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立法機構
⑴ 埃及的國體和政體是什麼啊
1971年9月11日經公民投票通過的永久憲法,規定埃及是「以勞動人民力量聯盟為基礎的民主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家」,經濟上「國家所有制、合作社所有制和私人所有制」三種形式並存;總統是國家元首、武裝部隊最高統帥;總統由人民議會提名,公民投票選出。1980年5月22日經公民投票修改憲法,規定政治制度「建立在多黨制基礎上」;「總統可多次連選連任」,並增加了「建立協商會議」的條款。人民議會是最高立法機關。議員由普選產生;議長、副議長每年選舉1次。主要職能是:提名總統候選人;主持制訂和修改憲法;決定國家總政策;批准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及國家預算、決算;對政府進行監督。
埃及自1952年革命後,曾宣布解散一切政黨。1976年薩達特宣布實行多黨制。主要政黨有6個:①埃及民族民主黨,執政黨。1978年7月成立。②埃及新華夫脫黨,主要反對黨。1978年2月成立。③埃及社會主義工黨。1978年12月成立。④埃及自由社會主義者工黨。1976年1月成立,其前身是自由社會主義者論壇。⑤埃及民族進步統一集團黨。前身是1975年成立的民族進步論壇,1976年11月改用現名。⑥烏瑪黨。1983年7月成立。
⑵ 古埃及的律法
古埃及法律的政治制度。
埃及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徵是奴隸制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政治。埃及稱國王為「法老」,意思是孟菲斯的主神,為神人合一的至尊統治者,集國家的祭司、立法、行政、司法和軍事的最高權力於一身。埃及的中央機構設宰相、掌印官或國庫官,地方設州尹。宰相為王室總管,全銜是「宰相、大法官、檔案大臣和工部大臣」。職權非常廣泛。
古埃及法律的民法制度。
財產法:埃及全國土地最高所有權名以上屬於法老;法老以封賜的方式或俸祿的方式分配給寺廟、貴族和官吏,並規定永久佔有或定期佔有。契約法:古老的債務契約在簽訂時要履行宗教儀式,直到博克霍利斯王時期才予以免除。市場貿易的進步,契約形式相當發達和普遍,廣泛適用於土地買賣、借貸、租賃、合夥,並建立在充分合意的基礎之上。 婚姻家庭法:保留了母系氏族的遺風,實行一夫一妻,有夫妻共同財產的規定。
古埃及法律的刑法制度。
對於最大的犯罪行為(國事罪)不但將其本人處以死刑,並將其屍體擲入河中,意思是不得在國土內安葬,而且實行株連制。廣泛適用死刑,嚴禁血族復仇,但尚無贖罪金的形式。
古埃及司法組織和訴訟程序。
埃及的司法部門尚未從行政部門分離出來獨立行使審判權。如高級官員也就是法官,掌管司法權的「十人委員會」或後來的「六人院」,都是有宰相擔任主席。埃及法院一般採用對抗式的訴訟程序,原告有責任向法院提出起訴的理由。如果法庭認為原告的論點是可以接受的,就傳訊被告到庭受審。
在古埃及不同歷史時期,其法律制度也經歷了相應的變化,但從整體上來說,它也走著從習慣法向成文法轉化的道路,表現出不斷完善的趨勢,並以其固有形態保留下來。埃及法律最古的淵源,在軍事民主制和城市國家初期是不成文的習慣法,但無定型的司法制度,隨著統一國家的出現,習慣法逐步轉化為成文法。古埃及法律傳播到西方對希臘和羅馬的法律制度極其立法思想不可避免地產生重大影響。
——————————————————————————————————
古埃及的等級制度
一、宏觀上:
1、亨提烏塞
該階級直接依附於國王,並經營國王授予他們的土地,採用不同的形式為國王的今世或來世服務,其中主要是中下層自由民,包括手工業者,也有達官顯貴,因而形 埃及神廟成一個與國王相聯系的,具有不同階層的特殊
2、泥蘇提烏
他們最初是自由的,不依附於國王的農民,也是從古代的集體公社流傳下來的土地佔有者,隨著古王國的集權,這一等級在古王國晚期成為了農奴
3、勒墨特
埃及一個近似奴隸的自由民階級,他們是下層自由民,小生產者,擁有財產自主的權利,雖然這種權利常常得不到保證。他們可以被轉讓和買賣迷失貴族官僚財產的一部分,但他們還能在市場上進行自己財產的交易。他們大部分以家族集體而生活,並被束縛在土地上
4、麥爾特
他們主要來自與罪犯以及在上下埃及統一戰爭時期的戰俘,他們地位近似於奴隸,比勒墨特更為低下,他們共同為官僚貴族以及神廟服務,他們是貴族和神廟的財產,不能被轉讓和買賣
5、麥列特
類似麥爾特的一個階級,但他們能被轉讓和買賣。他們通常負責農業,或者祭品的搬運,他們被王家命令保護,免除徭役以及州內其他勞動。這一等級在新王國時代與麥埃及神廟爾特等同
6、伊蘇
奴隸的一種,可以買賣的一種,他們主要是用於神廟中准備慰靈犧牲的祭品
7、拜克
很廣泛的一個稱呼,意為僕人,他們可以被繼承和購買,他們被強制勞動。在很多時候,這個詞也被用來形容官員,說明官員都是國王的僕人。該稱呼在後埃及時代被用於稱呼債務奴隸
二、微觀上:
1、赫姆以及赫姆特(即奴隸和女奴隸),他們和世界上大部分的奴隸是一樣的,他們沒有人身自由,他們被強制勞動,他們被買賣,轉讓,繼承,他們服役與王族,貴族以及神廟中,或者被用與慰靈祭祀。
①涅捷斯
他們是中王國最重要的一個階級,通常被翻譯成市民。他們本是平民和窮人,在中王國的混戰中,他們開始投軍和依附各州長,社會地位開始提高。貧富差距拉開,一部分的涅捷斯成為了高官顯貴,而大部分則依然很窮。從這時候起,埃及的等級制度開始被破壞,人們不再注重各等級,而是實權。
②涅木虎
意思是「被剝奪的人」,他們具有人身自由,是貧窮卑賤低下的自由人。這個階級似乎與孤兒有關,或者說他們是「受僱傭的孤兒」。他們最後和涅捷斯一樣,貧富差距被拉開,原因是這個階級支持了新王國的埃赫那頓改革,成為了改革的中堅力量。但他們不斷中飽私囊,身居高位後對政策陽奉陰違,是改革失敗的重要原因。改革結束後,他們中部分人有了很高的聲望和地位,因此沒有受到波及。
2、(新王國)新王國的等級除了大部分沿用了古王國外,還有以下幾種:
①塞姆德特:農奴階級,隸屬與神廟,墓地,農場以及個人,主要成員是金屬工人,捕鳥人和造船匠,紡織匠
②傑特:從中王國開始出現的家用奴隸,與主人及其家族關系密切,主要用與喪葬服務
③尼傑特:與傑特類似的奴隸,但在新王國時代,他們似乎指定被征服的自由和不自由的外國人。
—————————————————————————————————
LZ可以發一下郵箱嗎,還有很多關於律法的比較全,這里發不下了。
⑶ 求古埃及的政治體系。
古埃及一直是專制的中央集權的國家,一切的權力都歸屬於法老,包括司法、行政、立法、宗教等,法老的王權還被神化,稱為神王。法老之下有一套政府機構,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對全國各地進行各方面的管理。中央政府最高官員是維西爾,相當於宰相,其權力僅次於法老,但也是全方位的,對各個政府部門都進行監督和管理,如立法、建築、國防、國家資源調查和分配、徵兵、祭祀等等。維西爾職位重要,古王國時期一般由王子擔任,老國王去世後則可以由王子繼位。古王國衰敗後,維西爾職務開始被非王族控制,並開始威脅法老的王位。在中王國時期,首個維西爾政變的情況發生了,阿蒙涅姆赫特取代了第十一王朝末代法老曼圖霍特普四世登基,開創了埃及第十二王朝。後來一些法老曾試圖削弱和分散維西爾的權力,如設置兩個維西爾等,但維西爾成為法老的情況還是時有發生。
中央政府在維西爾之下設有司法部、財務部和軍事部等部門。司法部分為高等法院和地方法院(諾姆法院),高等法院設一名院長,受維西爾領導,並由一些將領和祭司組成,主要處理危害國家安全的重要案件,例如叛國、盜墓、政變等。埃及地方40個諾姆各設有地方法院,對本諾姆的案件進行審理,國家的法律在地方是適用的。財務部設有財務大臣,負責國家財務相關事務,如稅收、國庫、土地丈量、外國貢品等,但後來在新王國時期財務大臣的權利逐漸轉移給內宮總管,使王宮的權力凌駕於政府權力之上。地方諾姆的財務權則由市長(諾姆長)擔任,他們負責收集運送穀物和稅收,並直接向維西爾負責。古埃及的軍事部門也是不斷演變的,但在埃及統一的古王國時期、中王國時期和新王國時期,國家軍事是中央集權的,使法老可以有效的統全國之力進行軍事行動。另外,早在古王國時期,埃及就出現了管理武器、部隊補給和防禦工事的後勤部門——「軍械院」。在軍事發達的新王國時期,軍隊則發展分化為步兵、海軍、戰車部隊。全國步兵分幾個軍區(稱「梅沙」),以埃及神只的名字命名,一般擁有幾千人,之下設連隊、排、班等,層層組織。新兵一般從埃及和埃及的殖民地徵集,進行統一的訓練,退伍的老兵則受到政府的厚待,例如發放土地、奴隸和牲畜等。埃及還設有常備軍,主要負責法老和王宮的安全,相當於王宮衛隊。
⑷ 在古埃及掌握著立法、行政、司法、軍事大權的是
答案是法老來
樓主問的自這是行政組織學的題目吧?
可以看看這里
http://www.beelink.com/20011016/337366.shtml
希望能夠幫上忙:)
⑸ 埃及的政治制度簡介
埃及是 埃及政府新樓「以勞動人民力量聯盟為基礎的民主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家」,經濟上「國家所有制、合作社所有制和私人所有制」三種形式並存;總統是國家元首、武裝部隊最高統帥;總統由人民議會提名,公民投票選出。1980年5月22日經公民投票修改憲法,規定政治制度「建立在多黨制基礎上」;「總統可多次連選連任」,並增加了「建立協商會議」的條款。人民議會是最高立法機關。議員由普選產生;議長、副議長每年選舉1次。主要職能是:提名總統候選人;主持制訂和修改憲法;決定國家總政策;批准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及國家預算、決算;對政府進行監督。
⑹ 古埃及的法律對哪些國家的法律制度及立法思想有深遠的影響
這位知道好友你好,看完你的問題感覺可以為你解答。
古埃及沒有什麼記載的思想家,是古希臘有。比如蘇格拉底,柏拉圖等人。
祝你可以成功!
,謝謝!
⑺ 埃及是內閣制國家嗎
埃及是內閣制國家。
1971年9月11日經公民投票通過的永久憲法,規定埃及是「以勞動人民力量聯盟為基礎的民主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家」,經濟上「國家所有制、合作社所有制和私人所有制」三種形式並存;總統是國家元首、武裝部隊最高統帥;總統由人民議會提名,公民投票選出。1980年5月22日經公民投票修改憲法,規定政治制度「建立在多黨制基礎上」;「總統可多次連選連任」,並增加了「建立協商會議」的條款。人民議會是最高立法機關。議員由普選產生;議長、副議長每年選舉1次。主要職能是:提名總統候選人;主持制訂和修改憲法;決定國家總政策;批准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及國家預算、決算;對政府進行監督。
埃及自1952年革命後,曾宣布解散一切政黨。1976年薩達特宣布實行多黨制。主要政黨有6個:①埃及民族民主黨,執政黨。1978年7月成立。②埃及新華夫脫黨,主要反對黨。1978年2月成立。③埃及社會主義工黨。1978年12月成立。④埃及自由社會主義者工黨。1976年1月成立,其前身是自由社會主義者論壇。⑤埃及民族進步統一集團黨。前身是1975年成立的民族進步論壇,1976年11月改用現名。⑥烏瑪黨。1983年7月成立。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塗龍德):埃及總統穆巴拉克13日發布總統令,正式任命以艾哈邁德·納齊夫為總理的新一屆內閣成員。新內閣定於14日正式宣誓就職。
新內閣由34名部長和國務部長組成,其中20人是原內閣成員,另有14人是首次入閣。
在國防、內政、外交、司法和新聞等重要部門中,只有原國防部長坦塔維和內政部長阿德里繼續留任,外交部長由埃及原駐聯合國大使蓋特出任,司法部長由吉薩省前省長萊伊勒擔任,新聞部長由原旅遊部長貝勒塔吉改任。
這次埃及內閣改組被認為是自1981年穆巴拉克出任埃及總統以來最大規模的內閣改組。通過這次改組,一批年紀較大的、被認為是埃及政壇「元老派」的政界人士淡出政壇,代之以一批年齡在四十至五十歲之間的「少壯派」人士。
⑻ 埃及的法律制度是用習慣法,羅馬法,還是神權法
是哪個時期啊?
古埃及的話,就是典型的神權法
現代埃及的法律是混合型的法律制度,除婚姻家庭和繼承法外,其它部門佔主導地位的都是引入的西方法
⑼ 古埃及人為什麼要制定立法
我覺得這個和其他地方的人也要立法的原因是一樣的,因為這些地方的人已經專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需要通過屬立法來穩定社會的秩序,通過立法來避免很多的矛盾,就是讓其他人知道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那的話就能夠避免很多的問題,這是生產力發展的穩定階段之後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