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道德義務名詞解釋
① 基礎護理道德名詞解釋
護理道德是指在護理活動中所產生的護理道德意識現象和在護理實踐中用以調整護理人際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稱。
② 護理倫理學名詞解釋
護理道德——
是護理人員在履行自己職責的過程中,調整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准則和規范的總和。它要求護理人員尊重病人的生命和權利,維護和履行護理職業的榮譽和責任,兢兢業業,不卑不亢,為維護人民的健康作出貢獻。護理道德作為一種相對獨立的職業道德,是構成整個社會道德的組成部分,是護理人員在各種條件下盡其所能完成護理任務的保證,是推動護理學科不斷發展的動力之一。
護理倫理學的基本概念有四點:支持維護(advocacy)、行動負責(accountability)、互助合作(cooperation)、關懷照顧(care)。
③ 護理道德教育的名詞解釋
護理道德教育:就是為了使護士接受和遵循護理道德規范體系的要求,而有計劃,有組織的對護士施加一系列護理道德影響的活動。
④ 護士道德義務的概念
首先,護士執業應當遵守法律、法規、規章和診療技術規范的規定,這就要求執回業護士必須認真學習,熟答悉掌握與自己職業相關的法律、法規及規章規范,不然他就談不上如何去遵守這些規定,即應該學法、知法、懂法、守法。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只有按國家和行業的法規、規范辦事,才能正確地履行護士的職責。
其次,護士在執業活動中,發現病情危急者應當立即通知醫師,緊急情況下,應當先行實施必要的緊急救護。這是挽救生命的需要,如果見死不救對執業護士來講就是失職贖職,就應追究其法律責任。
第三,護士如果發現醫囑有錯誤,應當及時向開具醫囑的醫師提出,必要時還應當向科室負責人或醫療服務管理人員報告。
⑤ 護理道德情感名詞解釋
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所產生的內心體驗的自然流露,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和周圍環境的一種感覺反映和態度體驗;道德情感則是根據社會道德行為准則和規范評價自己或他人的言行所生的情感,是個人的道德意識的外在表現;護理道德情感是護理人員根據一定的護理道德准則,在處理護患關系、評價護理行為時所產生的一種情緒體驗。護理人員的道德情感,是對護理事業、對人們的健康所持有的態度,這種情感產生於護理實踐活動中,並在護理實踐活動中發揮作用。
⑥ 護理義務的內涵名詞解釋
護理業務的內涵名詞解釋護理業務能力還連著解釋就是對病人護理你應該盡的義務
⑦ 護理倫理名詞解釋
護理倫理學名詞解釋和解析:
道德的功能:調節人與人、版人與自然關系,以使個人利益權、社會利益協調一致,並保持人類生存環境的動態平衡。道德現象是由道德意識現象、道德活動現象、道德規范現象構成的有機整體。
道德的特徵:階級性與全民性的統一、變動性與穩定性、理想性與現實性、自律性與他律性、協調性與進取性。職業道德的特點:專業性、多樣性、穩定性、適用性。
護理道德非凡性:全人類性與人道性、繼續性與時代性、規范性與可操作性。
護理倫理學研究對象:護士與患者、與護士及其他醫務人員、與社會之間、與護理科學、醫學科學發展之間的關系。護理倫理學研究內容:基本理論、規范體系、基本實踐、道德難題。
學習護理倫理學的意義:可以提高護士的道德水平及使之成為德才兼備的護理人才;有利於實踐護理技術與倫理的統一,提高護理質量;有利於醫院及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有利於護士解決護理道德難題,促進護理科學的發展。學習護理倫理學的方法:理論聯系實際、歷史分析、比較、系統。
⑧ 簡述護理道德義務的基本內容
A 對病人個體盡義務和對社會盡義務統一起來
B 對社會盡義務
C 對病人盡職盡責